8.
上岭村北两旁开着红花的坡路,就是韦三得殒命的地方。韦波被警察押到这里,指认杀人现场。
坡路干干净净,两旁的花草完好无损,像一张没有人睡过的床一样整洁无痕。
但韦波确定,他就是在这里将韦三得勒死的。
腊月二十三晚,韦三得离开韦波家后,走到这里。下了这段坡路,就是韦三得的家了。
但是一根绳索勒住了他,不让他回家。绳索像蟒蛇勒一头牛一样。粗壮如牛的韦三得居然被勒死了。
勒死韦三得的就是韦波。
勒死韦三得后,韦波将韦三得扛到了村口,吊上古榕树,制造出韦三得自杀的假象。
警察相信当过特种兵的韦波有这个能力。
可是杀人的第一现场为什么没有痕迹?就算牛高马大的韦三得在猝不及防中不是韦波的对手,但也不可能一点挣扎和搏斗也没有吧?有挣扎和搏斗,就会留下痕迹。
痕迹是有的,或者说曾经有过。但腊月二十三以后,下过好几场雨,有一场雨还相当的大,相当的长。雨水把痕迹冲刷干净。雨后的阳光又特别的灿烂,温暖的阳光让路边的花草迅速的成长和绽放。
警察是这么分析和判断的。
其实有没有痕迹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韦波对杀人供认不讳。
值得一提的是,坡路的一旁,正是韦波被韦三得挖掉尸骨的祖坟。
韦波选择在这里杀死韦三得,莫不是报仇雪恨、以韦三得的命,祭奠祖先?
毋庸置疑。
看,此刻的韦波面对祖宗空洞的墓穴,深深地叩拜。他的至孝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围观的上岭村群众和那天围观韦三得死尸的人数一样多。所不同的是,今天难过的人数几乎是全部。这众多难过的人们看着为民除害的英雄,却戴着手铐脚镣,并且以杀人犯的名目,出现在乡亲面前。这种情形让人无法接受。这种情形容易让人造反。
果然,人群中出现了抗议的声音:
“韦波不是罪犯,他是英雄!”
“真正的罪犯是韦三得。他该死。他该杀!”
“把韦波放了!”
“公安滚出上岭!”
抗议的声音像嗞嗞作响的导火线,撩拨人的神经,燃起群众的怒火。
以刑侦大队长韦锋为首的五名警察,眼看着愤怒的群众一个个变得像即将爆炸的火药桶,十分紧张。韦锋的嘴上明明还抽着烟,又从烟盒里掏出一支,用烟点烟,如果有谁细心,会发现两支烟错开了三次,才对接上。周龙不抽烟,他紧贴着韦波,预防韦波逃走或被抢走。田殷的目光忙乱地搜寻着群众中煽风点火的人或能灭火的村干部,但是他谁也没找到。另两名警察已经抓紧了佩带的枪。
韦波见状,对严防他的周龙说:“我来和乡亲们说几句。”周龙和韦锋交换了一个眼色后,把韦波牵上前, 牵到坡路的高头。
韦波面对声援他或企图暴乱的乡亲,说:“乡亲们,感谢你们抬举我,但我不是什么英雄。我杀韦三得是因为私仇,他刨了我家的祖坟。虽然我晓得我们上岭村许多人与韦三得有冤有仇,想他死想杀死他的人不少,我杀他也等于替大家报了仇。但杀人肯定是犯法的。这个你们也是懂的。但韦三得又必须得死,那么就得有人来犯这个法。我来犯了。我一个人来受这个杀人罪得了,不用牵连其他的人,因为那样韦三得死得就太值了。本来,我也不想认这个罪的,所以杀他后把他弄成自杀。但警察很高明,识破了。最主要的是我们村有人举报,说韦三得不是自杀。这个觉悟高的人是哪一个现在我不晓得,也不想晓得,晓得也没意思了。冤冤相报何时了。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冤仇,到韦三得一死就全部没有了,都跟韦三得进了坟墓了。从现在起,大家要平平安安地生活,不要再出事了,更不要闹事了。闹事只能让韦三得在坟墓里高兴,让上岭村永远不得安宁。”韦波举起戴手铐的手,向乡亲们作揖,“我韦波求求你们,不要跟警察作对。他们是例行公事,依法行事,而我是罪有应得。今天你们来,就当是来看我,送我。好吗?”
现场一片寂静。上岭村的村民服服帖帖,像是被牧羊人或牧羊犬训导后归顺的羊群。
周龙趁机将韦波牵回,护进警车。
警车像从泥淖或陷阱中脱身的马匹,跑离上岭村。
9.
上岭村这年的春天特别的短暂,像一个早产又早夭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