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晃晃的匕首吓得苦荞大喊道:“小姐!小心!”
匕首即将刺来的瞬间,千里寻微微侧身,巧妙躲开致命的一击。本来可顺利夺过匕首,因想试试对方身手,她仍旧采取躲避的姿态。
女子见没刺中,立刻调整招式,再次发起攻击,这次她瞄准心脏……
千里寻心想:“就这两下子!还敢攻击我!”
她从容不迫,身体向一边倾斜,伸出一拳,击中对方的手腕,女子吃痛,匕首掉落在地上。
女子依然不放弃,准备去捡匕首,再次袭击对方。
千里寻不再给她机会?伸出一脚,将女子踢倒在地,一时爬不起来。
千里寻上前捡起匕首:“匕首不错,应该不便宜吧?”
女子忍着痛并未回答,眼神中依然充满憎恨。
春金沫走过去将女子扶起来,劝道:“我给你说过她很厉害,你偏不听,一心要找她斗一斗,怎么样?自己受伤了吧?”
女子说:“我就是死,也要出这口恶气。”
千里寻将匕首递给苦荞:“别人送上门来,不要白不要。”
苦荞接过:“小姐放心,我一定收好,要让那些没长眼的人都知道,敢欺负我家小姐,必然有去无回!”
千里寻对苦荞说话的架势感到满意,不过她甚是疑惑,为何眼前的女子会刺杀她?
“喂!你谁啊?老娘第一次见你,应该没得罪过你吧?”
女子用愤恨的语气说:“你是没得罪我!可陈浩宇得罪过我!”
千里寻仍旧在心中骂道:“陈浩宇!等你回来,非让你跪搓衣板不可!”
生气归生气,眼前的麻烦还需处理:“既然是他得罪你,找他算账便是,为何找我麻烦?”
女子说:“怪只怪你是他娘子,他又因为你撇下所有被他糟蹋过的姑娘。因此,你是罪魁祸首,只有杀了你,他才会像以前一样,我才有机会与他在一起!”
千里寻认为能说出这种话的女人定是傻帽一个,她懒得与一个傻子计较,准备说些安慰对方的话,却见众人扶着夏老太太从大门走出来。
陈府门口发生大事,又没人叮嘱下人,早已有人报告给老太太。大家正陪她听说书,下人前来将门口发生的事一五一十说给丫鬟,丫鬟又悄悄在老太太耳边说了。
夏老太太让说话艺人停下,由丫鬟伺候说话艺人品会儿茶,吃些果子,她要出去看个究竟,不能什么事只让淑真一人冲在前面。
夏老太太是见过世面之人,一眼瞧出此事不小,在门口处理,恐被人瞧去笑话陈家。
“你们在陈府门口闹事,欺负我孙媳,成何体统?有什么话进府说!”
有长辈出面撑腰,千里寻甚觉惬意,上前行礼:“此事惊动奶奶,是孙媳的不是。”
姚轻琰扶住淑真,代替老太太说:“怎能怪你?都是浩宇惹下的事。”
婆婆的话令她舒心,一家人不必再客气,她主动搀扶老太太走进府内。
姚轻琰则对门外的两名女子说:“你们也跟着进来吧。”
春金沫在女子耳边说:“陈家长辈都出面,你很有希望,我陪你进去。”
女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一抹笑容:“希望如姐姐所说。”
接待两名青楼女子,又岂能在正堂?陈家的下人早已在离大门最近的院子摆好椅子,陈家人,包括千里寻在内都坐下,瞧着两名女子从外面走进来。
女子边走边小声说:“姐姐,她们连个坐的地方都不给,显然瞧不起我们。”
春金沫低声安慰:“先忍忍,毕竟我们出自青楼,好人家瞧不上也正常。”
两人正要向各位长辈行礼,被老太太阻止:“罢了,你们的礼数我可承受不起,先报上姓名,再说明来意。”
春金沫主动开口说:“我本姓江,名唤离洛,已跟了钱塘帮的蒋爷,你们可以唤我江夫人……”
包氏幸灾乐祸地问:“这倒奇了?你已是江夫人,为何还来闹事?”
春金沫继续说:“夫人有所不知,我本出自春香楼,一直陪伴的人都是陈公子,本希望他能帮我赎身,在他身边做个妾室好伺候他,可他自从被少夫人从春香楼带走后,已把我抛之脑后。我整日以泪洗面,后来也想通,蒋爷对我好,愿意为我赎身,还乐意娶我,我便嫁了他。”
崔氏问道:“你也算有好去处。不过你说了半天我们还是听不出你为何还来寻事?难道不怕惹蒋爷生气?”
春金沫说:“诸位别急,听我详细道来。在我出嫁的头一日,这位妹妹拿着一把匕首要杀我,问明原因后才知她和我一样是个可怜人。她在乡下时,陈公子见她美貌,强行霸占,可并没有娶她的意思,还把她卖到扬州的青楼。她整日以泪洗面,后来被逼无奈开始接客,扬州青楼里的妈妈手段残忍,妹妹实在受不了,才逃回临安,她听说陈公子喜欢到春香楼找我,便对我怀恨在心,才拿着匕首前来找我算账……”
女子将春金沫打断:“姐姐,我来说。我知道姐姐也被陈公子甩掉,跟我一样是个可怜人,便不与她计较。她说动春香楼的妈妈,把我留下,给我取名春金兰。我对陈浩宇怀恨在心,一心想杀他,除非……除非他乐意将我放在他身边,否则此恨难消。听姐姐说他娶了娘子,一心扑在他娘子的身上,以前惹下的事,犯下的错当没发生过一般,我便更加恨他!”
众人已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听明白。
包氏心中赞叹儿子真有本事,找出的第二个麻烦定会让浩宇吃不了兜着走。他的娘子再厉害,估计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到最后只能让浩宇纳个青楼女子为妾,他更别想成为陈家产业的继承人。
崔氏庆幸她有个乖儿子,只喜欢读书,绝不会在外惹出这等麻烦事。
姚轻琰虽知儿子荒唐,却没想到在外面荒唐到这等地步,不仅霸占人家姑娘,还把人卖到青楼,让她这当娘的在妯娌面前毫无颜面,羞愧得无法言语。
千里寻很难过,嫁给一位欠揍的丈夫,跪搓衣板都是轻饶。她想起陈浩宇在聚香楼给她说的那些情话,她安慰自己也许他没有那么坏。
“只听你一面之词,我与长辈们无法相信,还得听听陈浩宇如何说。”
夏老太太为孙儿所做之事头疼的同时,也正有此意:“淑真说的对。来人!”
过来一名下人:“老太太有何吩咐?”
“你去趟绸缎庄,将二公子接回来。”
“是!”
下人走后,老太太说:“浩宇回来还需半个时辰,二位可在园子里逛逛,待他回来,我会差人去唤二位。”
有机会逛陈府,两人甚是高兴,一起行礼:“谢过老太太。”
千里寻扶着老太太,与婆婆和两位婶婶打算回屋歇着,耐心等待陈浩宇回来再兴师问罪。
她们走着走着,瞧见叶安雅带着丫鬟小翠迎面走来。
包氏一脸不满:“你去哪里?”
叶安雅上前小心行礼:“在屋里待得心烦,出去走走。”
包氏上前指着叶安雅批评道:“一点儿礼数都不懂,出去是不是该向我这当婆婆的告个假?要不是我碰见你,都不知道你人在哪里?”
叶安雅说:“儿媳想出去走走,望婆婆应允。”
包氏没好气地说:“我不同意,今儿你就好好待在家里,陪着长辈们。”
夏老太太说:“安雅想出去就让她出去,我们陈家的女人不受礼数约束。”
老太太的话令叶安雅羞愧:“奶奶,我不出去了,在家陪您。”
千里寻对叶安雅的事心知肚明,上前拉起她的手:“大嫂,同我一起去奶奶的院子,陪她老人家说说话。”
叶安雅点点头:“好。”
众人一起向老太太的院子走去。
千里寻注意到叶安雅向小翠使眼色,小翠点点头,故意放慢脚步,直到众人都走在她前面,才转身向大门外走去。
千里寻看破不说破,心中替叶安雅担忧,她如此做,会不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偶尔也佩服大嫂不管不顾的勇气,哪像她瞻前顾后,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到替夫君擦屁股的地步。
如若当初跟着文渊私奔,或者在仪王抢亲时跟他走,她的生活肯定是另一种景象。都怪净光法师说的“正思正念”四个字害了她,每次不知该如何选择人生之路时,想起这四个字,都会走上成全他人委屈自己的道路。
她在心里问自己:“我能否像大嫂一样只顾追求自己的快乐?”
她给出的答案依然是否定,她已在委屈自己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无法回头。也才真正体会到每个人的命运在选择人生道路的那一刻已注定。
净光法师提到的“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八个字第一次清晰地回荡在耳边,千里寻瞧向身边的叶安雅,不知大嫂的行为招来的是祸还是福?也不知她委屈自己的行为又会招来什么?
有人上门来闹事,众人已无心听说书,让下人将说话艺人送出。大家陪老太太坐着,沉默一会儿又闲聊一会儿,一边打发时间,一边各自在心里思忖解决事情的方法。
叶安雅则想着与曹公子的约会算是泡汤;她的婆婆包氏则希望事情越闹越大,大到浩宇只能纳了青楼女子为妾的地步。
话说春金沫与春金兰两人在陈府里欣赏景色,越欣赏春金沫越惆怅。
“我与他已不可能,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妹妹身上。”
春金兰发着狠心:“他若不要我,我便杀了他,若杀不了,我就死在他面前。”
“妹妹是有血性的人,着实令人佩服。只是我有一事不明,你怎么会与陈家大公子认识?”
“我本不认识他,他不知从哪里知道我这号人,又给我银子,还给我出了这主意,也是他告诉我陈公子与姐姐的事,我才找上你。”
“原来如此。”春金沫神秘地在春金兰耳边小声嘀咕了一会儿。
春金兰惊讶道:“竟有这种事?”
“妹妹小声些,一定要保密。她遇上大麻烦,小命不保,若今日陈家同意把你放在陈公子身边,以后你日日在这么美的府中住着,真是羡煞姐姐。她若死了,说不定你还会成为正室,到时可别忘记姐姐。”
“只要能成,我自然不会忘了姐姐。”
春金沫叹道:“唉,说句心里话,我心里还有陈公子,谁让他是我第一个男人。都怪女词人,要不是她,我也不会被逼无奈嫁给蒋爷。”
“姐姐恨她?”
“那是自然。”
“既如此,姐姐好好劝说蒋爷接下此事。”
“昨日陈家大公子到钱塘帮找我夫君说过此事后,他竟然犹豫不决。我才发现钱塘帮看着吓人,其实我夫君也是个孬货,只说女词人不好对付。还好他听我的,三言两语被我说服。等着瞧吧,很快有好戏看。”
春金兰小心向四周瞧瞧:“姐姐小声些,小心被人听去。”
“放心,我都瞧过,没人。”
两人继续逛着,陈府真大,大到两人难以想象,春金兰觉得比乡下的村子还要大。
逛到西边时,瞧见兴隆阁,两人慨叹不已,尤其是进进出出忙碌的伙计,更让她们难以想象陈家的产业到底有多大。
“姐姐,这些都在陈府?”
“你不就是在陈府吗?”
“陈家怎么把铺子搬进府内来?”
春金沫笑道:“不是铺子,没见写着‘兴隆阁’吗?陈家所有生意都由兴隆阁管,真正的铺子都在外面。我们刚才经过的地方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兴隆阁的伙计住的地儿。”
“啊,伙计们也能住在陈府?”
“我刚才仔细观察过,那边走动的人都是伙计,应该是陈家为伙计到兴隆阁方便给提供的住处。”
春金兰叹道:“对伙计都这么好,难怪陈家生意能做大。”
“记着,今日之后你很有可能会成为这里的主人之一。”
春金兰笑着畅想未来的生活。
正畅想着,陈府的下人前来:“二位,二公子已到府中,老太太吩咐我带你们去东边的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