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三天后,在曾经枪毙皇协军湘军司令陆耀延的地方,廖小三被押到了这里。
壶瓶山镇的人看见廖小三五花大绑,也像一只粽子。但是,他们现在的心情或心态,跟观看陆耀延被枪毙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陆耀延是汉奸,死了活该。看陆耀延被杀,那是像看戏。
廖小三是土匪,可是个大孝子,也是个英雄。看杀廖小三,心情还真是复杂、难受。
按理,廖小三捅死了镇长郑庭铁的儿子,这是有罪的,这命该还。可是,廖小三舍身救父,先前还杀死了三个日本鬼子,他又不该死。
可惜廖小三只有一条命,而且这命还攥在日本人手里。他笃定是没得救了。
恐怕救不了廖小三的,还有魏书观。
本来,按照计划,在今天凌晨的时候,关押廖小三的地方,会发生一场火灾。在火灾发生时,会有许多镇民赶来救火。在救火的过程中,看守廖小三的卫兵会被“烧死”,廖小三被化装成救火镇民的“家里人”趁乱救出,然后迅速撤离镇子。等到火被扑灭,现场会出现几具烧焦的尸体,其中一具将让日本人认定是廖小三。因为活着的廖小三不见了。毫无疑问,他跟看守的卫兵一同被烧死了。
火灾的确发生了。熊熊的火光照亮了整个镇子。被号召起来的镇民踊跃地朝火灾发生的地点奔来。他们或提着水桶,或操着树枝、浸湿的布衣,像起义的士兵或觉悟的农奴扑向大火。发生火灾的现场手忙脚乱,一片狼藉。事情似乎按照魏书观的计划和步骤进行。
但是,廖小三却不在牢房里。
这是魏书观没有想到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计划泄露给了日本人?这不大可能。或者日本人有先知先觉,事先转移了廖小三?
魏书观不知道,昨天晚间的时候,廖小三突然提出要求,临死前回一趟家,和家人吃顿诀别饭。日本人满足了他的要求。廖小三回家了,他在卫兵的看守下,和尚在的亲人度过了撕心裂肺的一夜。这一夜,让廖小三与本可以营救他的一场火灾擦肩而过或失之交臂,也让魏书观精心构思和布置的计划落空。
廖小三如期被日本人押赴刑场,难逃一死。
行刑队由日本兵组成,由岛田担任队长。这个两度指挥剿杀鳄鱼的小队长,现在要指挥杀人了。
岛田举起了他仅剩的右手。
壶瓶山镇的群众大多闭着眼睛,或埋下头。
“砰”一声枪响。就一声。
怎么就一声枪响?行刑队不是有好几个人么?怎么只有一个人开枪?
群众慢慢地睁开眼睛,或抬头。
人们看见廖小三居然没有倒下,他还活着。
前排的群众还发现,被枪撂倒的反而是发号施令的岛田队长!
这是怎么回事?
行刑队的日本兵因为指挥的被枪击而乱了阵脚,茫然不知所措。其他守卫的日本兵和皇协兵也一样。
刚刚还绝望的魏书观看见了曙光。他站在人群中,打了一个响亮的唿哨。
壶瓶山镇的群众突然像受鼓舞的马群,踊跃而上,将行刑队的士兵挤散,也将守卫的日本兵和皇协兵的排阵搅乱。
被当做刑场的荒野,顿时像狼奔豕突的草原。
当日本兵和皇协兵重新控制局面的时候,发现廖小三已经不见了。
而壶瓶山镇的群众也跑掉不少,只有不到二十个人,被抓住。
廖小三无疑是被壶瓶山镇的人趁乱放跑和救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