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东西大学
文 件
东人事(2003)第104号
关于彰文联等同志的任免决定
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
一、免去彰文联同志学生工作处处长职务;
二、任命彭冰同志为学生工作处处长。
中共东西大学党委组织部(公章)
2003年6月20日
抄送校长、副校长、书记、副书记,印发各部、处、院系,共220份。
3
彭冰拿着组织部的文件闷闷不乐,好像被免职的人是她不是我一样,或者说好像升官的人不是她一样。她踱来踱去,手里的文件像小白旗似的举也不是,不举也不是。
我坐在椅子上看着她,说:“你这是干什么?有什么不满意的?你应该高兴才对。”
彭冰说:“我这是为你感到不平,文件怎么能这样写呢?”
我说:“不这样写怎样写?”
彭冰说:“应该写明你不再当处长是因为你要出国,可什么原因都不说,好像你犯错误似的。”
我说:“我确实犯了错误。我最大的错误是当了学工处的处长,现在我处长不当了,说明是改正错误,不是犯错误。”
“那你的意思我接你当这个处长,是在犯错误?”彭冰说,“我本来是同情你的,想不到该被同情的人是我。”
我的后背像突然被人推了一下,离开靠背挺直,说:“你千万别误会,我是针对我自己,不是说你。我和你不一样,真的。”
“有什么不一样?”
“你先坐下来,好吗?然后我跟你说。”
彭冰坐在沙发上,眼睛看着我,等我说话。
“我不是搞行政的料,”我说,“我本来是个教书的,而且教得好好的,没想到要当官,不,是没想到从政,搞行政,处长其实也不算什么官是吧?”
“是吧。”彭冰说。
“那算是吧,”我说,“可我之所以当上处长纯属是赶鸭子上架,明确说吧是因为一个项目的需要,就是我们学校要建科技园的项目,这个项目学校需要我跑腿,但是我跑腿没有个相应的行政职务不行,不好工作。所以学校就给了我个处长当当。可能是其它处没有位置安排不下了吧,就把我安排到学工处来。学工处处长本来应该是你当的,但为了照顾我而让你受委屈了。好在我只当了三个月,项目落实了,我也要出国了,该是你的最终还是你的。我很为你高兴,真的。”
“那我呢?”彭冰说,“我和你有什么不一样,你并没有说。”
“你廉洁、勤政,”我说,“你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思想进步,工作认真,作风正派,而这些品质,我没有,你有。”
“还有吗?”
“还有,”我说,我笑了笑,“就是你是女的,我是男的。”
彭冰忍不住笑了,笑得很舒心、甜蜜,这真是难得一见的笑容,在我不当处长以后。她的脸洋溢着舒服和满足,像一个不容易有高潮的女人获得了高潮。
“好了,”我说,“我现在正式把工作和位子移交给你。”我说着站了起来,离开办公桌。
“彰处长,”彭冰说,“不急,等你出国后,我再搬过来。”
“我已经不是处长了,”我说,我走到她面前,她站了起来。我把学校配给处长的手机给她,像一个退役的军官交出武器一样。她接过手机,也接过我的手,握住。
“我已经把处长递给你了,你也接了。我不管了。再见。”我说。
“再见,”彭冰说。她慢慢收手,像手里真有宝贵东西似的小心慎重。她的眼睛露出性情的光,像从雪域高原产生的火花,小巧而圣洁。这是一个洁身自好的女人,我想,严谨得像一个蛋,分明得也像一个蛋,黄是黄,白是白。在鱼龙混杂或卵石无间的高校,她能始终保持一份清醒,不被打破,很不容易。她和所有从政的人一样,都想升官,但她升官的目的是想证明自己的上进,是想更大限度地奉献自己,她就是这么纯粹,真的。她1977年毕业留校,是本校自己培养的干部,就像近亲生育的婴儿。她曾经出类拔萃,受母校的器重。1979年自卫反击战,她组织十名女大学生亲赴前线,慰问将士。她们站在硝烟未散的阵地上,为将士唱歌、朗诵,生动的身影和声音,像女神一样,让舍生忘死的指战员们情绪亢奋、顶礼膜拜。她们的举动得到全国媒体的称赞,被誉为“拥军十姐妹”。她们的名誉为东西大学添了光彩,一度成为学校引以为豪的“教学成果”,那时候还没有“品牌”这个词。那十姐妹中后来有六个人嫁给了军人,彭冰是其中之一。但是后来有五个人离了婚,彭冰是唯一没有离婚的一个。她的丈夫当时是个连长,据说身上有十处伤口和两枚奖章。她是在他养伤的时候嫁给他的。她的丈夫养好伤后回到部队,依然是连级干部。他之所以没有提拔是因为当时部队提干已强调知识化,像地方一样。她的丈夫没有文凭,而她的学历也只是大专,还是工农兵学员。于是这名母校自己培养的干部,就像畸形儿一样被冷落和歧视。她40岁才当上副处长,一当就是八年,现在总算把“副”字去掉了。如果我不出国,她这个处长不知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当上。她应该算是幸运的,因为她丈夫比她还惨,十年前转业到学校的食堂,现在连科长都不是。
“再见,彭大姐。”我亲切地对这个比我大十岁的女人说。
4
这个今天来找我的女人举止正经、措辞严密,因为她是个律师。
她带来了我的妻子曹英与我离婚的通知,并出示了曹英给律师的委托书以及她单方面拟好的离婚协议。
委托书
兹委托中国宁阳市莫愁律师事务所莫笑苹律师全权代理本人与彰文联离婚事宜。
委托人 曹英
2003年6月20日
离婚协议
曹英、彰文联因感情不和有意离婚,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财产分割
1·双方在婚姻期间的国内财产,归男方所有。国外财产归女方所有。
2·双方婚姻期间的国外借贷由女方偿还。国内如有欠款由男方偿还。女方出国时缴纳的回原单位服务信用金(30000元人民币),如退还, 归男方所有。
二、赡养
1·子女赡养(无);
2·双方父母的赡养,离婚后各自负责。
三、其他
双方约定,离婚后各自有再婚的权利和自由,决不互相干涉。
本协议双方签名有效。
女方:曹英(签名) 男方:
2003·6·20伦敦
两份文书像两张薄饼,在我手里捏着。它们非常的滚烫,尽管从遥远的
英国发出,经历了数万里路的风凉,却依然热度未减。它们能让我怒火中烧。不是吗?我忍受了三年和曹英分居的痛苦,为了出国和她团聚,我还蒙受了屈辱,做了不该我做的事。我牺牲自尊和人格,甚至出卖自己的学生,换来了学校出国的准许。眼看着拿到出国的签证,正择日启程,妻子的离婚通知却突如其来,像晴天的霹雳。这纸文书更像是利刃,要将我和曹英的婚姻关系一刀两断。可我是爱她的呀!并且也忠于她,至少在性方面我宁可手淫都不和爱我的女性上床。可曹英爱我吗?忠于我吗?她能做到不和勾引她的男人上床吗?那些如狼似虎的外国佬,以及同她一起出去把爱人留在国内的那几个如饥似渴的中国男人,他们能放过美丽而懦弱的彰文联的妻子吗?
答案就在我的手里,一份离婚协议说明了一切。
“拿笔来,”我对曹英的律师说,见她愣着,我又说:“有笔吗?”
曹英的律师掏出笔,递给我,说:“你不是不可以考虑。”
我说:“对一个失去了妻子情爱的丈夫来说,还需要考虑吗?”
“我的意思是,” 曹英的律师说,“在利益方面,你有需要增加或删减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进一步协商。”
我笑了笑,看了曹英的律师一眼,在协议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离婚协议又回到曹英的律师手上,她像对待证据一样看护着它,把它收好,因为那上面已经有了我的签字。就是说协议产生了效力,它改变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关系,或宣示了一桩婚姻的死亡。
“那么,现在我们走吧,”曹英的律师说,她把茶杯往茶几中央推了推,“如果你方便的话。”
我懵懂地看着曹英的律师。
“有了协议,可以去办正式的离婚手续了呀!”曹英的律师说。
我恍然醒悟,拍了自己一下脑袋,“哦,是的。”
“当然,你情绪不好,我们约个时间再去。”
“我情绪不好吗?”我说,“眼看妇女解放、新生、独立、自由,我情绪能不好吗?我又不是地主恶霸。”
曹英的律师一笑,可能是因为她觉得我幽默。这是今天她到我家后露出的第一个笑容。“好吧,那我们现在就去。离婚证能早办快些也好,今天是星期五。”
“我和你?去离婚?”我看着不是我妻子的女人说。
“当然,我是你妻子的律师。她不在,我可以代理。”
“那么,你去办就是了。我可不可以不去?”
“除非你也请一个律师。”
一个小时后,我坐在了曹英的律师车上。我不得不和她去办离婚手续,因为我没有律师。我不需要律师,就像一个注定终审也将维持原判的人,不想破费一样。纵使我花再多的钱,我的婚姻也无法挽救,因为我和曹英的问题不是钱能解决的。她现在不是因为穷才不爱我,就像当年她不因为我没钱就不爱我一样。想当年我拮据得只能抽九毛钱一包的“钟山”烟,因为我工资的一半都援助了读书的弟弟,但曹英的爱却使我感觉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和富有的人。而现在我抽烟的规格已经提高到了十五块钱一包的“555”,偶尔还能抽上三十、四十块钱一包的“玉溪”、“中华”,我的生活质量蒸蒸日上,但婚姻却走向了坟墓。我现在正朝坟墓驶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有一个小时,我和曹英的婚姻将彻底地被埋葬。即或婚姻存续,我还是曹英的丈夫,曹英还是我的妻子,爱情死去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曹英的律师开着车,进城穿街游刃自如,想必已有不短的车龄。她的年纪也不过三十出头,就成了价值超过二十万的汽车车主。如果这样的女车主貌美风骚,那是势在必得。可这位女子算不上美,只能说不难看而已。相貌平平的女人比比皆是,拥有香车的能有几个?而我身边的这位女人竟能出类拔萃,独一无二,这是为什么?
“看来,律师真是个好职业。”我说。
“此话怎讲?”她歪了一下头说。
“因为,”我说,“多少当事人的辛酸,乃至血汗,都凝聚或寄托在你们律师身上呀!”
“这话说的,我怎么觉得特别阴毒呀?好像我们律师是资本家剥削者似的。”
“有为弱者或无助者亲自开车和竭诚帮助的资本家剥削者么?”
“没有。”
“那律师怎么会是资本家剥削者呢?”
她又歪过头来,看了看我,说:“你真应该去当律师。”
“为什么?”
“因为你会狡辩。”
“我的这一才能是我妻子教会的,她也是一名律师。”
“再过一会,她就不是你的妻子了。”
“我知道。”
我摁了摁腿上的信封,硬硬的东西还在信封里。那是我和曹英的结婚证,我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在床底下的鞋盒找到它。谁把它装在了那里?什么时候?不记得了。一个没有鞋的鞋盒子,谁想结婚证会藏在其中?谁想到结婚证在结婚后还会那么重要?它有教授的职称资格证重要么?没有。结婚是为了离婚,或结婚才有离婚,结婚证是留着离婚用的,谁想到呀?
我把结婚证从信封里拿出来,看着这个折腾我的东西,我百感交集,像失败者看见红旗一样。我多久不看这红本子了?三年?五年?我想是六年,因为我和曹英结婚已经六年了。六年前为了得到这本东西,我是费了多大劲呀?它是我和曹英与曹英的父母斗争的成果,因为曹英的父母反对女儿嫁给我,所以我们才要斗争。那斗争可真叫残酷,最后是曹英以与父母断绝关系为代价,才嫁给了我。这本结婚证来之不易呀!可现在我得把这本结婚证交出去,把六年前斗争取得的胜利果实拱手奉送,我于心不忍呐!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妻子已经不爱你了,不愿跟你同甘共苦了,你能强迫她回心转意么?就像牛不愿喝旧泥塘的水了,老鼠掉进米缸里了,你再把它们拉回过原来的生活,有幸福可言么?
“其实,你不必这么愁眉苦脸。”曹英的律师说,她注意到我拿着结婚证发呆。“我想,你应该是一个洒脱的人。你有那么多的学生。”
我盯着曹英的律师,因为她的话让我敏感。“听你的意思,好像我不是安分守己的人?”
“我的意思是,”曹英的律师说,她看着前方,沉默了一会,“你应该比一般的离异者更容易……重新找到幸福。”
“因为我桃李芬芳?近水楼台先得月?”
“难道不是吗?”
“那要看我是怎样的人。”
“你是个很受学生欢迎乃至崇拜的老师。”
“想不到你的当事人也会褒扬我。”
“不,我是听东西大学的人说的。”
“东西大学?我受欢迎?被人崇拜?嗨,我是连教授都评不上你听说吗?”
“我有个妹妹在东西大学读书,我从她那知道的。”
“那你妹妹一定与众不同。”
“是,当然,”曹英的律师说,她停住车,因为前面出现了红灯,“我妹妹在东西大学谁也看不起,除了你。”
“有那么高傲的学生吗?她应该去读北大。”
“想知道她叫什么吗?”
“不想。”
“米薇。”曹英的律师说,她平静地看着我,想知道我是什么反应。
“哦,米薇呀,”我说,我强迫自己沉着、平静。
“认识吗?”
“认识。”
“熟吗?”
“熟。”
“很熟吗?”
“很熟。”
这个自称米薇的姐姐看着我,像监视学生考试的老师一样。
这时候,红灯消失绿灯亮起,我说绿灯亮了,快看。她端正了脸,踩了油门,把车开过道口。匀速地行驶后,她说:“该你问我了。”
“米薇怎么会是你的妹妹呢?你们不是一个姓,再说,你们长得也不像呀?”我说。
“我知道你会这么问我,”她说,“但我们确实是姐妹。至于我们为什么不一个姓,很简单,我们的父母离了婚,我归爸爸姓莫,她随母亲姓米。”
“还有呢?”
“还有,我们姐妹为什么长得不像是吧?”她叹了一口气,“现在也不怕跟你说。因为我母亲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想必是个帅哥,因为妹妹生下来很漂亮,而且越长越美,和我相比,简直是两个爹生的。我爸爸于是起疑,借口带妹妹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做了亲子鉴定,证实了他的臆断。这就是我和妹妹不相象的原因,也是父母离婚的原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说。我突然想起了托尔斯泰。
米薇的姐姐瞟了我一眼,我心里现在把她当作米薇的姐姐了。她仿佛也是以米薇姐姐的身份在看我,像是要从我身上找出我和她当事人离婚与她的妹妹有什么瓜葛一样。
这个社会的关系错综复杂我知道,可如此那般的千丝万缕我却没想到。人和人之间怎么都有联系呀?我和曹英离婚本来与米薇没有关系,毫不相干,可曹英请来的律师竟是米薇的姐姐!?这个城市太小了么?也不小。五百万人口的城市,竟也不能让我和妻子在离婚这件事情上变得单一一些,纯粹一些。
“你妹妹,不错,”我不得不说米薇,既然她姐姐把她扯了进来。“她的崇拜者追求者,可要比我多得多。”
“我们现在不谈米薇,我是你妻子曹英的离婚代理人,别忘了。”她说,米薇的姐姐变成了曹英的律师。
“好,很对,是的,”我说,“我们离婚去吧。”
我突然沉默寡语,因为我的心情变得沉重了起来。我正在去离婚,就像一个死到临头的人已经在行刑的路上。我与曹英的家庭正在走向毁灭,婚姻的死亡就要成为现实。我的爱情就要被埋葬了,但掘墓人却不在场。现在和我去离婚的女人,竟不是我的妻子!?曹英你真是心狠啊,连面都不跟我见,连个电话都不打也不接,这是何苦呢?你不能亲身体验离婚过程的悲哀,不能承受离婚现场的难堪,难道我就乐于体验甘愿承受么?
一幢青砖红瓦的小楼兀立在我们的面前。曹英的律师领我走了进去。陈旧的标语,斑驳的墙壁,木楼梯,像老电影的画面勾起我脑海里的印记。我肯定我曾经来过这个地方。在二楼的楼梯,我看见一个缺陷,那是我跪倒的时候膝盖骨碰坏的——我因为太激动了太迫切了,拉着曹英上楼。我光顾着看曹英,顾不着别的,脚一踩空,扑通跪下!我的骨头像锤子往阶级上一敲,把木边给敲出了一块。我当时并不觉得疼痛,只觉得不祥!而曹英却和我相反,我看着她因为我跪倒而心疼得流泪的样子,不祥的感觉转瞬就没有了。这么心疼我的女人上哪去找呀?这么恩爱的一对男女结婚以后怎么可能还会分手呢?结婚之前的这一跪,不说明什么,是不小心挨的。我不相信不吉利。我美好的想法散布着我的身体,像麻药一样,麻醉了我六年。
如今,六年前的那个不祥感觉或兆头又来了,它正在得到验证。我的膝盖骨突然疼痛无比,六年前的创伤过了六年才钻心刺骨,像麻醉期过了或麻药失效了一样。
我步履艰难地随曹英的律师上楼。她领着我,熟门熟路的样子让人感觉她是个离婚专业户。
事实上就是这样。婚姻部的办事员都认得她,而且对她还十分尊重,又是请坐又是倒茶,称她莫大律师,仿佛她是能给人们带来福利的使者。是的,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她是,比如曹英现在一定很感谢她,她幸福的希望就寄托在她身上。她能替人把事办成了,把彰文联的妻子变成了彰文联的前妻,那么在曹英看来,莫律师真是劳苦功高啊。
莫律师出示曹英的委托书,让我把结婚证拿出来交给办事员。然后我得到一份表,在莫律师的指导下,把表填好了,最后莫律师和我分别在表上签名。当表交还办事员的时候,办事员已经把离婚证办好了,递给我们。那是两件蓝颜色的本子,我和莫律师各执一本。
我手持离婚证往另一只手一拍,说:“完了?”
莫律师说:“完了。”
我扭身就走,莫律师跟着出来。在楼门前,莫律师说你没事吧?我说没事。
“我送你回去吧。”
我看着莫名其妙关怀我的女人,说:“那我会哭的。”
于是她给我一张名片,还给了一段话:“律师是世界上最希望被人请的人,也是世界上最害怕被人请的人。因为,他只能站在雇请他的一方的立场上,而冒犯了另外的一方,尤其是他维护的一方占上风或胜诉的时候。”
“原来律师也有痛苦,”我说,“不仅幸福着胜方的幸福,还痛苦着败方的痛苦。律师的良心昭然若揭哪!但愿我的前妻也像你一样,她也是一名律师。”
她冷静地看了我一眼,像是不屑我的讲话。她没有回敬我的话就走了。她坐上她那部与她相貌不符却与身份相符的车子,把它开走。
莫笑苹。我看着她留给我的名片上的名字。这个女子不寻常呀,像她同母异父的妹妹米薇。她是心志不寻常,而米薇的不寻常是她魔鬼般的身体。
我突然想见米薇,特别想见她。我想告诉她我离婚了,想知道她是怎样的态度?她会不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并且给我安慰。我现在需要别人安慰,真的很需要。
我在电话亭用肩胛夹着话筒,手指拨的却是李论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