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陈党府第4
书名:四大家族发家秘笈 作者:古敏 本章字数:5157字 发布时间:2024-07-25

第六十九节他年丁家党人今日陈家党羽

  【引语】在“清党”中,重新举行党员登记需要向各地派出大批的党务指导委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陈果夫一人决定向各地派出的人选,丁惟汾不得过问。而陈果夫所确定的人大都是从中央政治学校的毕业生。这批人都是他的亲信,到地方后,他们随即改组地方党部,许多丁惟汾的人被改组掉。在地方失去了支持,丁惟汾犹如无根之草,飘摇不定。

  【事例】丁惟汾原是国民党二届中央执行委员、青年部长,在陈果夫代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一职时.丁以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的名义一手包揽了各省党部的工作,势力猛然增大。

  在汪、蒋相斗的宁汉之争中,丁惟汾站在蒋介石这一方,支持蒋介石反共“清党”。因此,1927年4月,当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丁惟汾在蒋介石的中央当上了青年部长。

  但是,丁惟汾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愿意在党内长期屈居蒋介石之下。在二届四中全会上,他利用蒋介石的拉拢,趁机发展自己势力。大批充实于各地党部的亲信被塞到大会中.以至有人惊呼“蒋家天下丁家党”。

  陈果夫将此事汇报给蒋介石,于是蒋介石对丁惟汾的野心,暗中更是防范在心,但在丁惟汾尚可利用之前,他是故作不知。但是,在他夺取党政大权后,对丁惟汾的不服从却再也不能容忍了。

  1928年第二次北伐占领天津后,蒋介石北上,想借机收揽北方各地方党部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于是,以总司令名义,召见当时的国民党天津市党部负责人周某。

  天津市党部是丁惟汾的势力范围,周某也是他的亲信,周不愿意叛丁投降,于是声称:“我非总司令属下,不能应召。”

  蒋介石闻言大怒,又以中央组织部长的名义召见,不料周再次毫不客气地加以拒绝。

  蒋介石两次遭拒,一股怨气于是发泄在随从的陈果夫身上,将陈果夫大骂了一顿。但是,经过这次事件之后,蒋介石更加坚定了通过“清党”来清除反对自己的党内势力。

  在“清党”中,重新举行党员登记需要向各地派出大批的党务指导委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陈果夫一人决定向各地派出的人选,丁惟汾不得过问。而陈果夫所确定的人大都是从中央政治学校的毕业生。这批人都是他的亲信,到地方后,他们随即改组地方党部,许多丁惟汾的人被改组掉。

  在地方失去了支持,丁惟汾犹如无根之草,飘摇不定。

  不久,蒋介石遭拒的天津市党部负责人周某被陈果夫撤换,天津市党部也被解散。陈果夫选派傅作义、苗培成、崔廷献、陈石泉、刘不同、鲁涤平、焦廷献为天津市党部整理委员。

  在1929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三大前夕,蒋介石指使陈果夫联合胡汉民与丁惟汾展开了党权大战。

  国民党三大代表的产生,采取了圈定与指派代表的办法。所谓圈定是由中央事先规定某一地方党部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由当地党部按规定人数的一倍向中央上报代表名单.再由中央组织部圈定其中的一半作为代表。所谓指派适用于那些尚未成立国民党地方党部的地区,由于这些地方没有党部,不能提供圈定名单,所以干脆由国民党中央指派某人为某地代表。

  这两种办法无疑有利于蒋、胡。

  因为在整理党务中,陈果夫已经派自己的亲信去各地改组各地党部,由他们上报的人选自然不会是外人了。而且,这时陈果夫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由蒋介石兼任),有权指派与圈定。蒋、陈为拉拢胡汉民,在指派、圈定代表时,对他自有照顾,所以,胡汉民也不反对圈定、指派办法。这就苦了党内其他的反蒋派了。

  丁惟汾的三民主义大同盟历来以北平、天津为基地,势力遍及华北各省市及南京,可是,由于陈果夫操纵圈定、指派大权,不仅南京大同盟人员未当选,即使是大同盟势力控制的北平、天津也未被选中。这时,国民党内另一派系改组派的情况也如大同盟的情况差不多。共同的利害关系使大同盟和改组派联合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决定先拿丁惟汾的三民主义大同盟开刀。对于这个决定,陈果夫极力拥护。

  北平、天津一带党务是丁惟汾的势力。但国民党二次北伐后,阎锡山、白崇禧分得了北平、天津地盘,阎、白手握平、津军权,早就对把持平、津党务的丁惟汾看不顺眼。但是由于蒋、丁尚在蜜月,丁惟汾据有国民党中常委的地位,阎、白也就无可奈何。这次丁惟汾和蒋介石交恶,阎、白立即趁机利用维护国民党权威的名义,对他在平、津的支持者开刀,于是,用武力镇压了北平市工会和北平学生联合会,又强行解散天津市党务委员会。

  丁惟汾遭到阎、白一阵痛击之后,陈果夫随即指挥自己的人马,趁机打入北平、天津党部,对大同盟成员大打出手。随后逐一收拾丁在别地的势力。在强大的压力下,丁惟汾进退无措,被迫向蒋介石、陈果夫屈服。三民主义大同盟也就此瓦解了。从此,国民党内的丁惟汾派不再存在。陈果夫、陈立夫乘机用自己的人马填补丁惟汾派的空缺,基本上控制了丁惟汾在各地的党部。

  1929年3月国民党三大召开,在会前,陈果夫、陈立夫趁机把各地的亲信圈定、指派为大会代表。在这一次大会上,陈果夫、陈立夫都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陈果夫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二陈完全把持了国民党党权。“蒋家天下丁家党”变成了“蒋家天下陈家党”。

  【点评】陈果夫配合蒋介石搞“清党”,向各地派出的党务指导委员,大都是中央政治学校的毕业生,他的亲信,通过这种关系,让他们到地方后随即改组地方党部,将不服从蒋介石的丁惟汾的人改组掉。以此陈果夫、陈立夫迅速取代了丁惟汾,后来陈果夫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二陈取代丁,靠的是拉帮结党,到处安插亲信,利用这些帮党、亲信的关系.为自己做事。

  【运用】陈果夫、陈立夫借蒋的权威整掉对手,到处安插亲信,拉帮结党。利用这些亲信、帮党,树立自己的威信。以此达到陈家党的目的。

  在历史上,因为人事制度上不了轨道。只因为取予裁夺、升降生杀之权,往往系于人主一时的喜怒。或出自党派的倾轧,因此,历史上冤死的人才,也是数不清的。在升平的时代,如唐、宋时有党争,所谓君子与君子们在学术思想意见的争执。而形成政权上的排挤倾轧。没落的时代。则有如汉朝、明朝的党祸与派系之争。至于晚唐五代的乱世,好恶生杀之权。

  完全出于人主们的自决。那就更惨不可言了。这种历史的事实也很多,我们只要看看晚唐诗人杜荀鹤吊祭朋友几句诗。便可知道了。杜的诗说:

  “杀戮眼中皆名士,几人安稳到黄泉。”“四十年来人杀尽,似君埋少不埋多。”还有唐末道士钟离权一首诗:“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可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升平有几人。”这是多少悲哀的局面啊!当然。这些都是乱世的现象。

  第七十节紧锣密鼓选总裁好个天衣无缝

  【引语】二陈为了将其组织发展到全国,先后派出一些骨干分子到各地组织各种名称的秘密团体,以团结那些反动分子,渗透到各方面,进行或明或暗的破坏活动。

  【事例】有一天,陈果夫、陈立夫从蒋介石那儿回来后,立刻召集其亲信张厉生、张道藩、余井塘、叶秀峰、徐恩曾等日夜开会,进行密谋,商讨如何准确无误地执行拥戴蒋介石为总裁的旨意,并迅速成立小组织。

  这样,在陈果夫与陈立夫的主持下,以CC派骨干为基础,成立了两个小团体:一个为“青天白日团”,简称“青白团”;一个为“中国国民党忠实同志会”,简称“同志会”。

  这两个组织都拥戴蒋介石为最高领袖,在领袖之下设干事长.干事长为陈果夫,副干事长为陈立夫,常务干事则为余井塘、张厉生、叶秀峰、徐恩曾、张道藩。领导机构由上述7人组成。“青白团”和“同志会”实质上是CC派的核心,因此,吸收的成员主要以CC派骨干分子为主,再加一些投靠他们的国民党各级党部的委员、官员和党员中对蒋介石极为忠诚的分子。陈果夫与陈立夫对这两个组织的控制十分严密,对“青白团”和“同志会”管束很紧,他们强调该组织严密的纪律性,加入组织的成员要绝对保密,对任何人不得暴露身份。“青白团”与“同志会”分子为数不多,俱为各地、各部门的核心人物。

  二陈为了将其组织发展到全国,先后派出一些骨干分子到各地组织各种名称的秘密团体,以团结那些反动分子,渗透到各方面,进行或明或暗的破坏活动。

  这些人到各地后,也按中央的一套严密系统,依托当地国民党党部,秘密建立起地方分会和外围组织,为推选蒋介石作最高领袖推波助澜。

  1938年3月,武汉珞珈山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吴稚晖代表大会主席团建议大会推选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

  【点评】为了拥戴蒋介石为最高领袖,陈果夫、陈立夫建立封建关系的派系,成立小团体——“青天白日团”和“中国国民党忠实同志会”,进行活动,直到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推选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为止。

  蒋介石能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袖人物.与二陈的费心费力的活动有直接关系,与二陈的善搞关系学有关系。

  【运用】蒋介石欲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袖,仍然靠陈果夫、陈立夫拉帮结派的四处活动。像这种看似成文的推选,其实是不成体统的推选。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约翰.肯尼迪遇到古巴导弹危机和理查德·尼克松竞选加利福尼亚州长失败的1962年。竞选佐治亚州参议员。这场竞选从一开始就非常艰难。争取民主党提名的对手是卡特的一位朋友,他是由一个县选出来的。当轮换制度改变之后,他不得不重新进行一次七县选举。而那些政客们也集合在这个人的周围。但卡特毫不畏惧,他的工作人员四面出走,进行一次“不够熟练的激烈竞选”。

  卡特后来回忆说,这次竞选活动难以置信地错综复杂。给他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我开始认识到。我们的政治制度是多么脆弱。当诚实而勇敢的人民逐渐认识到,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反对意见毫无用处时,他们是心安理得的。那些胆怯的和动摇的人会被恫吓住,狡猾的人会联合起来决定执政党的官职分肥,并轻而易举地选举那些平时看起来品行端正但却会为了一个官衔或职位而蝇聚在一起的官员。陪审团名单和选举人名单会受到控制。政治好处会送到高级官员手中。但当地的新闻媒介有时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第七十一节架空朱家骅中统归陈统

  【引语】二陈见朱家骅来者不善,也就顾不了过去的情谊了,陈果夫对此大发脾气,“朱骝先太不像话了,怎么单对我们的人开刀!”于是二陈便发动了对朱家骅的全面攻势,使朱家骅终于败下陈来,被迫离开中统局。

  【事例】1938年3月,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以防止敌对汉奸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抗战力量为由。决定将CC系与复兴社两个御用的特务组织加以扩大,以原中央组织部调查处为基础,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蒋介石特派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朱家骅担任中统局长,任命徐恩曾为副局长。另派侍从室主任贺耀祖为军统局局长,戴笠为副局长。

  中统局成立后,具体事务都由徐恩曾办理。陈立夫即通过徐恩曾,直接干预中统事务,并极力将中统势力扩展到各地。二陈通过国民党组织部发出指令,要求各地方党部协助工作。他们派出一些中统骨干分子到各省、特别市及铁路党部设立调查室。

  陈立夫除了在各地建立基层组织外,还将中统势力渗入各部门。

  但是,二陈手中握有这一大个特务组织,心中总还是担忧。因为中统局长是朱家骅,这对他们来说,总是有些不方便。本来,二陈与朱家骅的关系是不错的,朱原来也属CC派上的人。但他任中统局长后。便不把二陈放在眼里,大有变中统为朱家系统的野心。

  二陈见朱家骅来者不善,也就顾不了过去的情谊了。陈果夫曾对此大发脾气:“朱骝先太不像话,怎么单对我们的人开刀。而我们人中也有些失节之徒跑到朱家,真是人心大变。”

  于是,二陈便发动了对朱家骅的全面攻势,先是下令CC人物对朱家骅进行批评,不予合作,使朱家骅陷于被动;然后,陈果夫向蒋介石推荐cc骨干郭紫峻、顾建中为中统局副局长,架空朱家骅,朱家骅虽在中统局内部有一定势力,但终不及二陈的势力根深蒂固,终于败下阵来,被迫离开中统局。

  朱家骅走后,陈立夫即进行全面清理,将朱派人物全部挤出。中统局又成为二陈的天下。

  【点评】二陈手中握有重大特务组织,对朱家骅发起了全面攻势,先利用关系让他被动,再利用关系将他架空,这样,朱家骅就不得不被迫离开中统局。二陈的做法,与蒋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政治手腕大体相似。不然,“蒋家天下陈家党”也就无从谈起。

  【运用】在生活上我们少不了要和争权夺利的人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好像对待丑陋一样巧妙地和他们周旋,并习惯于他们的所作所为。见怪不怪就不会在紧要关头感到震惊。最初,他们会使人们恐惧。

  但渐渐习惯了也就不再那么可怕了。我们应该小心提防,预见并容忍他们令人讨厌的恶习。然而,做人必须要有原则性。所以,也要乐于与有原则的人交往。并要赢得他们的好感。这些人胸怀坦荡。他即使与你对立。

  也会公正地对待你,因为他们为人处事总是光明磊落。所以,宁愿与高尚的人一争高下。也不要试图去征服那些卑劣的人。卑劣的人根本就没有做人的责任感,所以。我们常常对他们束手无策。恶徒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他们没有道义感。他们的话也就不可信,尽管他们有时甜言蜜语。远离那些没有荣誉感的人。因为他不敬重荣耀。也轻视道德。荣誉是人格正直的王冠。今天虽然败下阵来了,但只要固守人格的正直,未必没有胜利在望的时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四大家族发家秘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