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领导交往,要求会赞美。虽然赞美领导人人都会,但是,“无意”中流露出 的溢美之词则是欣赏领导的最高境界。看上去赞美者不是有意说的,不是为了 博得上级的欢心而故意说些“甜言蜜语”,但是这样的赞美术并不是人人都能 做到,它需要有个前提条件,你必须有见机行事的交往本领。
1.赞美是长期感情投资
当赞美别人带有某种条件,而成为一种获利方式时,赞美通常是不起作用 的。带有明显的获利目的,或是把赞美领导当作是企图获得一时的“好处”或 “帮助”,赞美就会失去作用。其实,赞美是一笔长期的感情投资,就像人们深恶 痛绝的阿谀奉承、“吹喇叭”、“抬轿子”,一般明智的人是很警觉的。 一位下级如 果总是无原则地赞美上级,并将它作为交易的“筹码”,那么对方就会认为你不 诚实、别有用心,赞美不但不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反而会使他感到深恶痛绝。
赞美应是真诚的,它不应该带有任何附加条件。如果你在赞美完上级后, 马上提出家属调动问题或请上级签署一个他本不愿意签署的文件,就会使他 产生一种不被尊敬、遭人戏弄的感觉,本来的满面笑容也会变得“阴云密布”。 这样以赞美换取短期利益的做法,实在是很不明智的,不但你当时所提要求难 以满足,就是以后一些合情合理的要求在上级听来可能也会“变味”。这种“后 遗症”不是一时的,而是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一旦上级有了你在做“交易”的 印象,要消除这种印象就相当困难,你需要为此付出很多努力。
有时,也许你并没有与上级做“买卖”的想法,但是赞美上级时提出一些他不 愿做的事情,尤其是个人的一些困难和私事,同样会使他产生种种猜疑和不满。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赞美上司时,不要同时把自己的一些困难提出来, 一旦 上司听出了你的“弦外之音”,好心就会变成“驴肝肺”。如果你确有一些事情需要 上司的帮助,那不妨单独找一个时间跟他谈谈,这样不至使他产生什么怀疑。
【 顿 悟 】 有条件的“赞美”实际上就是奉承献媚,它不是诚心去 称赞一个人,而是公开的行骗,给你打一针“麻醉剂”,然后乘机拿走你一些什 么东西,这是不可取的。
赞美上级是一种长期的感情投资,它的作用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得到 的,下级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期盼什么立竿见影。真诚地赞美上级总会有所回 报,但不是现在,而是在将来的某一天,那时,赞美由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 上级终于对你刮目相看,视为“股肱”了。
有些下属总爱找一些上级惊天动地的大事去赞美,他们认为事情不大,就
不足以产生轰动效应,也就不能使上级深切体会到赞美的“份量”。于是,他们 专门对上级所做的一些“大事”进行赞美,诸如上级在调整领导班子中的卓越 表现,上级为公司挽回了多么大的经济损失;上级的谈判技巧有多么高超,等 等。其实,上级所做的一些“大事”总是有限的,光注意“大事”,有一天你会发 现在上级身上找不到什么可以赞美的东西了。另一方面,上级所做的一些“大 事”,他所取得的一些较大成绩,都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而且一定有许多 人已经向他表示过祝贺了,这时候如果你再去重复别人说过的话,上级就不 会再有什么大的感受了。对于你的赞美,他也只是出于礼貌,点点头,或者说 一声“谢谢”,事后回想起来,恐怕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哪些下属说了哪些话, 因为大家说得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随“大流”去赞美上级,往往没 有什么好的效果,大家都去赞美一种东西,就像大家都没有去赞美一样,因为 在受赞美者的心里,大家仍然处于同一位置上,既没有与这个人更靠近些,也 没有同那个人更疏远些。
正因为如此,下级在赞美上级时,不仅要注意上级所做的“大事”,更要注 意上级的一些小事。上级身上的一些细微变化,偶然发现的上级在某一方面 的特长和优点等,都是应该注意的,而这些方面又是一般人不太看重的。
如果你能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另辟蹊径”,那一定会出奇制胜,大有收 获;上级也会因为有人发现了自己的这些优点而欣喜异常,把你视作“知音”。
“知音难觅”,一旦发现,器重程度就可想面知了。
【 顿 悟 】 一个人身上小的优点和长处是很多的,关键就在于你 是否具有一双慧眼,能否及时地发现和欣赏。例如,对某位经理,你没有对他 的管理能力大加赞美,而是称赞他在木炭上烘烤牛排的方法,你因为对他不突 出的一些优点加以赞美,他才会对你的赞美感到更加兴奋不已,这也颇符合前 面讲到的赞美必须具体、切忌空洞的原则。如果你发现在上级身上找明显的优 点和长处并不容易,那你不妨转而赞美他的爱人、小孩,甚至是家具的摆法。
赞美上级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赞美,是指那些不以借他人之口 转达自己赞美之意为目的的赞美。它包括下级对上级面对面的赞美和为了让 他人了解上级而对他所取得的成绩及其优点所作的赞美。直接赞美,要讲究 一些方式方法:
第一,面对上级,表扬上级。用口头叙述方式,说明对上级行为的赞同或 者看法上的一致;夸赞上级认识的先进性、敏感性衬托出自己认识上的差距; 这样的赞美,话不要多,点到为止,曲尽其妙,使上级从中得到认同的喜悦。
第二,在下级和同事中赞美自己的上级,可以介绍一些关心下属疾苦的事 实、成效,疏通一下上级与下级的误解,介绍一下上级正欲采取措施解决上下级 矛盾中的问题。对于大家还不甚了解的上级的优点、长处,也可作些介绍。
第三,向群众赞美上级。上级作出突出成绩,关心下级疾苦,采取重大举 措,成功解决了某些难题等,都需要向周围的人作宣传,这既是赞美上级,更 是为了有利于自己开展工作。下级在上司身边工作,最有资格、最有理由、最 有身份担当这一重任。
向群众赞美上级,要通过新闻媒介。下级可以向他们提供准确、详细的资 料,给他们采访创造方便条件。必要时要亲自动笔,撰写稿件,这是下级的使 命和职责。
用书面方式赞美上级,要抓住重大题目和真实的内容,加以认真提炼,撰 写成精品,而且经过上级本人同意。千万不可出于好心抢时间而出现谬误,导 致上级的被动。
【顿 悟 】 赞美上级要避免负效应。 一是在众多上级面前,赞美某 一位领导或者自己的直接上司是不适宜的,有亲疏之嫌,也有碍于被赞美者的 面子。二是在人们对上级有误解或对立情绪的情况下,不要用赞美上级的办法, 而要用疏通、缓解的办法,否则会火上浇油。三是要赞美得体。上级的工作本来 是四平八稳的,硬要说他雷厉风行;上级的字写得不好,硬赞美他擅长书法。这 种赞美可谓无中生有,只会事与愿违,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出力而不讨好。
“无意”赞美就是不是有意说给被赞美者听的赞美,这种吹捧往往被人认 为是出于内心,不带私人动机。《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有一次,贾宝玉因 为史湘云、薛宝钗劝他为官作宦、入仕从政,便对史湘云等人吹捧林黛玉道: “林姑娘从未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要是她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碰巧黛玉这时刚好来到窗外,无意中听见,使她“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 果宝黛互诉肺腑,感情日深。因为在黛玉看来,宝玉在湘云、宝钗和自己三人中只吹捧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吹捧是很难得的。倘若宝玉当着黛 玉的面说这番话,好猜疑的林黛玉恐怕还会说宝玉打趣她或想讨好她哩!
无意的赞美,虽然出自无心,但可以得到空前的成功。
有位公司职员向副经理借一本法律书,但不巧得很,副经理那里也没有 这本书。看着职员着急的样子,副经理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到总经理那里看 看,他学识渊博、博览群书,没准他那里会有。”职员找到总经理说明来意,总 经理就问是谁告诉他的。这位职员说,副经理说的。总经理笑道:“我是学企业 管理的,他怎么会想到我有法律书?”职员于是将副经理的话说了一遍。听了 职员的回答,总经理感到由衷地高兴,从那以后,对副经理非常关照,虽然副 经理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副经理无意中的一句话,实际上是对总经理的赞美:学识渊博、博览群 书。这是对总经理才能的认可和称道。无意中的一句真心话,比平时面对面的 一万句奉承的话更有效,这也符合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要知心腹事,且听背 后言”,真实感情的流露,往往是在私下。
“无意”的赞美关键是在“无意”二宇,这就是说,赞美者不是有意那样说, 不是为了博得上级的欢心,故意说些“甜言蜜语”。这样的赞美是没有心理准备 的,而是真情实意的自然流露。因此,“无意”赞美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它需 要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赞美者从心里欣赏对方。觉得对方值得赞美。
【 顿 悟 】 作为下级,如果能做到对上级的“无意”赞美,那是 再好不过了,而这本身也说明你对上级的忠诚和尊重。
3.借你口中舍,传我心腹事
对上司进行赞美有多种方式,可以直接赞美,也可以间接赞美。直接赞美 就是直接面对上司,通过声音、表情将赞美之情传递给他;间接赞美就是不直 接面对上级,而是借他人之口将自己的赞美之辞传递给上司,即我们平常所 说的“借你口中言,传我心腹事”。
这两种方式各有各的妙用,应视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级直接赞美上级时,对方可能会以为那是应酬 话、恭维话,只能“你那么一说,我这么一听”,而不必当真;其他人也会认为你 是在巴结上级,别有所图。
赞美若是通过第三者的传达,效果便截然不同了。此时,上司必定认为那 是认真的赞美,毫无虚伪包含在里面。于是就会真诚接受,而且对你也会另眼 相看,所以当上司不在身边时,不妨对其他同事将上司的优点和成就大肆赞 美一番。赞美的范围很广,例如,可以赞美一下上司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上司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上司教育子女的成功之处,甚至他今天得体的服 装;你还可以谈谈上司的“历史”,提提他的“当年勇”等等。如果其他同事与你 有不同看法,你也没必要去争论,毕竟,这只是你的个人观点。相信吧,你的口 舌不会白费,总有一天,你的这些溢美之辞会传到上司耳朵里,他会因为有你 这样的“知音”而感到高兴。
“第三者”,不仅仅是自己的同事,也包括其他人。比如,在看到上司的妻 子时,你可以适当地赞美一下上司,甚至在看到上司的子女时,也可以说一些 诸如此类的话:“你爸爸为公司的事情操碎了心,你得劝他多多休息,保重身 体”;“听说你工作干得不错;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颏 悟】 如果有一天你上司的上司来你所在部门视察工作,那 也要寻找时机进上一言,好好把自己的上司赞美一番,当然,赞美时一定要言 之有据,不可为吹嘘而不着边际,恐怕这是上司最期望的了。自己替自己说好 话,容易使上司心存反感,而由自己的下属代言,又可给上司留下较为客观的 印象,效果会好得多。这样一来,上级对你可能就要“感激涕零”了。
有人认为,上级对下级的赞扬,具有高屋建瓴的权威性,符合下级期望获 得荣誉的心理,可以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因而有其实际意义;下级的赞美对上 级来讲微不足道,除有逢迎之嫌,并无实际意义。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相似性吸引”。人和人的交往 中相互吸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具有什么身份、学历、年龄、态度、兴 趣的人,总是希望别人与自己产生相似性吸引。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品 德、信仰给予赞同和认可;喜欢别人对自己管理、教育的服从和接受;喜欢别 人对自己帮助、友好的行为表示感谢和认同;喜欢别人对自己付出艰苦劳动 的承认和赞扬。也就是说,喜欢别人赞美是人的同一性。下级的赞美,也是人 与人之间的接近或相似,它能够赢得上级的好感;同样,可以缩小同上级的距离,对于密切上下感情、统一步调、发展友谊是有益的。
赞美上级要达到逢迎的效果,需注意三点:
一是赞美目的和方式要统一。赞美是要显示出下级对上级行为、做法的 赞同、尊崇、合作和支持,表示出自己在认识上的相似性。赞美的方式一般不 要直出直入、直言直叙,而是需要委婉和巧妙。下级可以用比喻、提示、介绍、 汇报、概括、文字等多种方法,有时大题小作给人们点个题目;有时小题大作, 详细作一介绍。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围绕表示相似性这一目的,使上级 在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认同、接受,切忌由于方式不当,使上级反 感,把好事办成坏事。
二是解决好上与下的统一。赞美上级的内容和方式,既能够使上级接,又能 够让周围群众和同事认可,达到上下一致的共识,才能使赞美发挥好的作用, 而不至于受到责难,这就是特别注意赞美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赞美 上级既要有利于工作,也要有利于其他同事,才能把上和下统一起来。
三是要注意自己的赞美“资格”。赞美上级是可以的,但不是每一个下级 都具备赞美的“资格”,也不是每一个下级都具备全方位的赞美上级的“资 格”。比如说,职务较低,不能辅佐上级决策的下级, 一般不能对上级的决策成 果和效益评头论足,即便是赞美,也有攀高攀大抬高自己身份之嫌。
【顿 悟】 赞美上级是一种敬上行为,同时,也是对周围的人际环 境产生影响的举动,它需要上级乐意接受,也需要得到周围人士的认同,只有 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