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常常遇到这样的难题: 一些性格古怪的下属,不听话,爱抬杠,整日 牢骚满腹,很是难缠,而往往是这些人,工作却没得说,甚至常有以一当十的 干劲。对这种人,领导该如何应付呢?
千样饭养千样人。人的性格、能力不相同是很正常的。领导不能因下属性 格不入眼,而草率下难缠的结论,冷而远之。否则,难缠者将不给你好脸色,从 而更加证实你的想法,即所谓的“循环证定”。还有的下属爱拾杠,实际上是因
其能力没被利用,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能力要求被利用,只有发挥出来,才 会停止吵闹”。领导应给他们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不管他们是否与自己合得 来。切不能轻易产生成见,否则,难以人尽其才。公司的整体利益,是考虑问题 的出发点。合格的领导应头脑冷静,心胸开阔,搞清与下属的矛盾冲突是为了 公司的利益,还是纯属个人意气之争。
其实,许多建设性的提案,提出的策略并不高明,往往是逆耳、犯颜的,但 在公司利益与个人意气的天平上,孰重孰轻,却是一目了然的。人生了两只耳 朵, 一张嘴,是要人多听善纳。可以说,许多下属之所以难缠,是因为领导不注 意他们的感受,不听听他们的想法,人都有倾诉的需要。培根说的好:“当你遇 到挫折,而感到愤懑忧郁时,向知心朋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优 秀的领导,应是下属的知心朋友。难缠者貌似藐视领导,其实心里一样希望领 导重视他们,走进他们。 一个人照镜子,投之一笑,报之以笑。领导应真诚地与 他们交朋友,及时帮他们排忧解难。 一些大公司将管理者的雕像放在公司内, 供不满的员工发泄。此做法虽不可借鉴,但这种思想对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是 必须重视的。
能自嘲,勇于承担责任的领导是自信的。五指有长短,领导不一定都得比下 属强,同样会犯错。那些业有所长的难缠者固然看不起平庸的上级,然而, 一个能 力极强的上级只会一味地指责下属,喜欢推委责任,同样会遭到难缠者的蔑视。
【 顿 幅 】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些下属之所以难缠,不单是下属的 原因。领导应力求建立起一个以观念共鸣、情感沟通为契机的互动模式。以下 方法不妨试一试:
(1)幽默法。随时幽它一默,是消除对立情绪的良方,屡试不典。比方说,有 下属对你的意见不以为然,趁他未及开口,来一句:“这建议也许你认为不好, 你的脸色可以证明。”
(2)冷处理法。冲突有激化趋势时,操之过急反而不好。为此, 一方面可尽 量温和地侧面引导,避开正面交锋,必要时还可适当让步,另一方面不妨请权 威人士出面。
(3)赞扬法。人都有希望受肯定的一面, 一句赞语往往效果奇佳。领导不要 吝于赞扬,但赞扬必须出于真心,有所根据且有度,虚伪、言过其实的赞扬特 别容易使难缠者更反感。
公司的业绩如何,往往取决于下属能力和积极性发挥的程度,因而领导 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力强。但在现实中,许多领导痛感下属工作不力,如何改 变这一状况呢?你应软硬兼施。
常言道:人无完人。如果下属犯了什么错误,工作出现失误,作为领导,要 慎重处理,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令其感到尴尬不安。出现了这种情况,最好 是私下与他们谈话,对他们表现好的一面加以赞扬,指出他们目前需要改进 的地方,并帮助他们找出改进的办法。领导这样做,下属往往会感激领导不在 公开场合伤自己的面子,激发感恩报德、将功补过的心理,由不力变得力。
有些下属工作不力主要缘于领导不注意与他们沟通思想,不重用也不重 视他们,以至灰心丧气,经常与领导顶牛。如果你注意营造一个“你是个优秀 人才,我尊敬你,我尽力帮助你”的氛围,让下属明白你重视他的工作,重视他 的存在,下属就容易受到激励,尽力完成领导所交办的任务。
用重视之心对待下属须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注意在单位同事面前赞扬不 得力的下属的长处;二是注意在自己领导面前说明,正是这些下属的通力合 作才使工作得以完成,这样做下属以后工作会更加卖命。
有一些下属自认为工作不得力,自身素质不高,又与领导相处不和睦,似 乎在某领导手下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就自暴自弃。于是,领导有令他不行,有 禁他不止,虽然没有正面冲突,但时常在暗地里与领导较劲,在工作中时常知 道自己错了,或者明知这样做有不良后果,却抱着一种“反正我也不指望提 拔,只要不犯大错,谁也把我毫无办法”的想法,我行我素。对此,领导不应不 闻不问,听之任之,而应该随时与这些下属沟通思想,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化 他们,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顿 悟】 对工作不力的下属施之以恩、怀之以柔是必要的,也被 实践证明是比较有效的办法,但不是万能的。对他们的宽容、感化,不能演变 成纵容过失和保护落后。领导应还有硬的一手,具体就是,建立竞争机制,有明 确的岗位目标,严格考核,及时兑现奖惩,以制度的刚性矫正工作不力的惰性。
领导总希望下属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有时在位的下属或许不如想象 的那样出色。这时,领导就应多给下属一些机会,给他们以工作压力。常言道 棍棒之下出孝子,同样,压力之下也会出人才。
一家外贸公司目前正受到美国开放市场的压力,急需大批谈判人才,无 奈朝中无大将,仅有的几个公关部人员都已出差,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的领 导大胆起用销售科及秘书部的人员,把他们推向谈判桌。这样一回生、两回 熟,不久,这班人马就如鱼得水,应付自如了,有些人甚至在谈判桌上的表现 还超过了公关部的人员,公司的利益也得到维护。
可见,做领导的一定要有创见,有胆有识,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推销科 的人一样也可以担当谈判大任,秘书部的人也未必只会端茶倒水和打字。人 的潜力是巨大的,甚至是惊人的,只要你敢于去挖掘,那么其威力是会让你目 瞪口呆的。
科学家验证一般人的一生只能用掉10%的脑细胞,但一般人都可以至少 开发到20%,只是人们没有压力,便不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其潜能也不会得到 充分挖掘。
【 频 悟 】 作为主管,如何运用掌握的权力,对下属适当施加压 力,使其充分发挥潜能,是获得成功必修的科目。
(1)要施加压力,逼出人才。有些下属如果没有外在的压力,就会满足现 状,不思进取,时间一长,必然会惰性大发,影响整个公司的效率。对这样的部 下, 一定要施加压力,使他过剩的精力得到释放,这样, 一来可以提高公司的 效率,二来可以满足下属的成就感, 一石二鸟。
(2)要注意适度施压。人不是机器,再能干的人也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的 承受能力,若一味施压,不讲适度原则,那么必然会过犹不及,适得其反,既不 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又可能有落一个“暴君”的恶名,这样不但搞坏了自 己的名声,而且又压垮了一员大将,得不偿失。
俗语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要做一名成功的领导, 一定要记住适 度施压,这是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建立大业的一大法宝。
7.量才兼用,事尽其弥
《西邻五子》的寓言故事说:西邻共有5个儿子,西邻将5个儿子中质朴 老实的安排种地,将机敏伶俐的安排经商,将双目失明的安排占卦,将驼背的 安排搓麻,将跛足的安排纺绳。结果,5个儿子都不愁吃穿了。西邻安排5个儿 子对号入座、各适其职的做法,就是今天所说的能位相匹原则。
每个人的才能都有质的区别,这叫能质。在相同的能质下,能量的大小才 能够相比较。我们所说的能位相匹,就是指在人才的任用上,必须根据不同人 才系统对人才能质、能级的要求,选用具有相应能质、能级的人才,并且保持 人才系统中的能质、能级要求与人才具有的能质、能级之间的有机协调和动 态对应,以实现因事择人,量才录用,才尽其力,事竟其功。
在能质相同的情况下,能级与位的情况有三种;
一是能等于位。即人才的能级与岗位、职位相等,这种安排使用人才的方 式稳妥可靠。不过完全相等的情况是极少见的。
二是能大于位。就是说人才的能力级别超过了岗位、职位的要求。出现这 种情况,从表面上看,力大担子轻,余勇可佳,工作应该干得非常出色。但是现 实生活中的事实却告诫我们,尽量不要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每个人都有实现 自己价值的强烈愿望,能力大大超过职位、岗位的要求,因余力发挥不出来, 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积极性受挫,工作反而会做不好。
三是能小于位。即人才担任的工作超过了他的能量级别,如果人才的能 量稍微小于工作职位的要求,对人才的成长有利,因为压力会变成鞭策前进 的动力。多数人才的成功都是这种压力不断变动力的结果,但是如果能与位 相差太大,超过了极限,那就不但会因为“担子”太重使身体“伤筋动骨”,而且 还会给事业带来损害。
【顿 悟】 年龄与能力、位置的关系,主要是着眼于人的生理状况 而言,但从现实生活中看,真正做到能力、职位相匹配并不容易,多数情况下 是相对合理,而不合理的情况也随处可见。既然不可能完全做到能位相匹,就 需要领导精于运筹,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下属的潜力。
从古至今,有所作为的领导都深深体会到尊重“小人物”的重要。
《史记》中有记载说:魏公子无忌为人仁厚,又能礼贤下士,凡是士人,不 论才能高低,都能谦虚地以礼相待,不因为自己高贵就怠慢士人。因此,纵横 几千里地方的士人,都争相前往归附他,他招徕的食客有3000人。在这期间, 各个诸侯国知道公子贤能,门客又多,故不敢轻易侵犯魏国。
魏国有个隐士叫侯赢,70多岁了,家境贫苦,只好去做夷门的守门人。魏 公子听说后,就前去问候,要赠送他丰厚的财物,侯赢不接受,公子就摆设酒 席,大请宾客。客人坐定之后,公子带着礼物,空着车子左边的座位,亲自去夷 门迎接侯先生。
侯先生整了整破旧的衣帽,登上了公子的车子,毫不谦让地坐在上首,想 借此机会来观察公子。公子握着缰绳,更加恭敬。侯赢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 在街上屠宰坊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让我去访问他。”公子驾着车子来到市 场,侯赢下车去会见他的朋友,故意久久地与朋友谈话,暗中观察公子的表 情。公子脸色更加温和。市场上的人都看着这个场面。这时候,魏国的将相、 王族、宾客济济一堂,等候公子举怀祝酒,随从人员则在暗地里骂侯赢。
侯赢看到公子的脸色始终不变,才辞别朋友,登上了车子。等来到公子家 里,公子领着侯赢坐在上首,并向他一一介绍宾客。客人们都吃惊不已。饮酒 正酣时,公子起立,来到侯赢面前向他敬酒祝福。侯赢便对公子说:“我只是夷 门的守门人,而公子却委屈车马,在大庭广众之下亲自去迎接我,本不应该去 访问朋友,却委屈公子去了一趟。然而我侯赢要成就公子的美名,故意让公子 的车马久久地停在市场上,去访问朋友,借此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市 民大多把我看作小人物,而认为公子是有德行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士人啊!” 此后,侯赢成了公子的上宾,并为公子的事业作出了贡献。
【顿 悟 】 魏公子无忌之所以对许多人看不起的“小人物”如此屈 尊拜访,就在于他认识到了“小人物”蕴藏的巨大潜能,自己可以借助这种力 量去达到政治目的。
故事讲的虽然是古人的事,但对现在的领导也有借鉴意义。
作为领导,应了解下属,哪怕他是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要了解他不为人知的一面,了解他的闪光的一面,并敢于大胆起用他,使他潜在的能力得以 释放,为己所用。
9 .安抚想跳槽的雇员
在每个公司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不安分雇员,由于 在其他地方的预期收益与发展机会优于你的公司,他们往往会选择“人往高 处走”的策略,舍你而去。这对于雇员来说,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本来嘛,有 谁能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有谁能心甘情愿地在一个与自己能力或兴趣不相 符的地方呆一辈子的呢?但对于公司来说,这却是不公平的。
公司也许给了他们很优厚的待遇,也许为了培养他们投入了大量心血和 财力。他们对这些都不管不顾,毅然离去,对公司和领导来说无疑是一种财力 与人力上的极大损失;同时,这也是对领导自尊的伤害,因为这等于是说公司 的领导不如其他单位的领导,所以才舍他而另择“明主”。
这些想跳槽的员工大多是“身怀绝技”的人,或是胸怀大志者,如果使用 高压手段强行留住他们,就只会鸡飞蛋打,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 结怨于他们,为自己的事业之路上增设一道障碍。对待他们你最好本着“攻心 为上,善始善终”的原则。
当你在员工中发现有某种不安定情绪时,就必须果断出击,做好安抚人 心的工作。你可以适当地向他们作一些承诺,这里的前提是先让他们吃个定 心丸,继而为以后的攻心战赢得时间。
攻心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你可以摆出公司的发展前景与现时的短暂 困境,你要强调未来的光辉前途,但却不可虚夸。
这里,你还要对跳槽者在公司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予以充分肯定,使他 认识自己的价值,并增强他的责任感。当然,在这个攻心战中,你可以提及公 司为他个人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投资和你本人付出的心血,以唤起他的良 知。这里的关键在于尺度的把握。因为提得过多,会使员工觉得你是在表功, 是想让他报恩。
跳槽者走时总会带有一丝愧疚,这时你不妨对他说:“这里的门时刻为你 敞开着,有空来坐坐。”这句话也许会使他热泪盈眶呢!
【 顿 悟 】 攻心战要靠你个人的智慧与处理问题的技巧。但对去心已
定的员工来说,你的努力也许会白费。在这个时候,你也要丢掉幻想,不要指望他 会幡然悔悟,浪子回头。你要做的是善始善终,果断了结,使双方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