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中山国君宴请都城里的军士,有个大 夫司马子期在座,只有他未分得羊羹。司马子期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说楚王 攻打中山国。中山君被迫逃走,他发现,逃亡时有两个人拿着戈跟在他后面, 寸步不离地保护他。中山君回头问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俩人回答 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快要饿死了,你把一碗饭给他吃,救活了他,我父亲临 终时嘱咐我们,中山君如果有难, 一定要尽全力报效之,所以我们决心以死来 保护你。”中山君感慨地仰天而叹:“给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正当别人困难 时;怨恨,不再于深浅,而在于恰恰损害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而逃亡 国外,也因一碗饭而得到两个愿意为自己效力的勇士”。
一个小小的疏忽,引来覆国之恨; 一个小小的恩惠,得到以死相报之心,可
190
见尊者“礼贤下士”的作用。难怪“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至理 名言千古传诵。领导要想得人心,就要注意从点点滴滴的日常工中,尊重公司 的员工,真诚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领导的关怀。然而,由于 领导公事繁忙,时间宝贵,与员工接触时间少,纵使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员工也 无法知晓。作为领导不妨把慈爱之心表现出来,给下属来个小恩小惠。
领导不要以事物繁琐而无暇顾及为由,而忽略了员工。你应该多花时间 观察你的下属,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尊重他们。了解他们的喜好、记住他们的 名字、知悉他们的性格,甚至尊重他们的行为习惯,那么你就会在在某一天, 在他们的生日时,在他们喜庆的日子,在他们烦恼时,在他们处境困难时,不 失时机地送上一束鲜花、 一份贺卡、 一条领带、 一支笔和一杯热茶。有时也可 以为他点上一首歌,献上祝福的话。
不要以为这是小事,“人”事关“天”,岂是小事?一个颇有名气的大公司主 管在谈他的经营秘诀时说,他要做的只有两种事: 一是用好人,维护好人;二 是把好关,堵漏洞。他的经验突出了他是管人的,而下属是做事的。
不要以为来点小恩小惠,是平庸领导的惯用伎俩,你是有能力、有威望的 领导,根本用不着来这套。可是,你敢保证让本公司员工在你和一个善于利用 小恩小惠而笼络人心的平庸领导之间做选择,员工一定会选择你,拥护你吗? 这可不见得。你的关心爱护是需要依附于某种行为才能体现出来,你把爱心 锁在“黑匣子”里,怎么能够无时无刻地温暖员工的心呢?又怎么能够激励他 们尽心尽力地为公司效力!
给下属来点小恩小惠可谓小兵立大功,你不要小瞧它的作用。它使下属 感受到领导的关照,团队的温暖,更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自身的尊严,它激发 员工,不断自我提升,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来回报领导的关爱。即使他的 能力有限,或许工作未必有多大的成绩,但被关爱的员工,做起事来始终是非 常卖力的。可见领导由此而获得的收益可是不薄啊!
有时这些费用需要领导自己掏腰包。你可千万不要吝啬,该花给员工的, 你就得花费出去。作为老板,不应该在这种事情上斤斤计较。有些费用,如买 杯饮料、赠送新年贺卡、当员工生病时送上一束鲜花和生日时送上祝贺旦糕 等费用,你必须自己付出,如果你过于计较这些费用,并将这些费用转嫁到公 司头上,员工们迟早会发现这一点,并认为你极不真诚。你的心思可是白费 了。因此,领导在钱的问题上作出一点牺牲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 顿 幡 】 激励员工的学问,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无论怎样,领导 必须以真诚、公正为出发点,使用一些灵活的策略,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11.什么样的人都敢用
领导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如何与这些人相处,而且能相互取长补短,更 好地发挥他们的长处,是智慧领导必备的领导艺术之一。以下是对待一些性 格有缺陷的人的一些办法,你应该学学。
(1)对待刻薄易怒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谁都会发脾气,但要 针对合适的人,掌握合适的分寸,在合适的时候,本着合适的目的,使用合适的 方式,但不是人人都能办到的,那是不容易的。”如今,在工作单位里,在家中,在 公共场所,发怒的人比比皆是。发怒意味着恐吓,强迫别人屈服、让步、听话、认 输和俯首帖耳,使其他人的感情降到次要地位。这是一种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 发怒可以像突然爆发的火山,也可以如缓慢上涨的潮水,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发 怒的用意总是威胁和恐吓,对付它的秘诀就是不要害怕。请看一个例子:
玛格丽特是一位衣着保守、年约45岁的中年妇女,她在一家银行当主 管,工作一向给她带来满足和某种成就感。因为一件小事,刻薄尖酸的领导, 终于找到了一次机会,对玛格丽特大发雷霆。面对尖酸的领导,玛格丽特首先 做了一次深呼吸,保持镇定的情绪。她是这样做的:领导发脾气时双臂挥舞, 声嘶力竭,她却双手下垂,不动声色;领导紧绷着的脸流露出嘲弄的神色,她 却坦然自若,显示出大将风度;领导挥舞拳头时,她却稳如泰山;领导声嘶力 竭漫骂不绝时,她却心平气和。无奈的领导终于悄悄地离开。
(2)对待猜忌多疑的人。遇事留神、猜忌多疑的人认为,自己随时都会被人 攻击和伤害。为了保护自己,他们的思想总是高度警惕,惶惶不可终日,心里 老嘀咕这嘀咕那。在他们的心目中,别人都是两面派和告密者。当然,为了保 护单位的或个人的利益不受侵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存有一点戒心是必要 的,但是不信任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同事,那就有害了。研究表明,疑心重、不 信任和爱挑刺的人,即使不吸烟不喝酒,他们的寿命也没有同龄正常人长。医 生认为疑心病重的人,心脏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的人,心理学家说猜忌是 不健康的表现。
对待疑心太重的人,领导要放手使用,给予充分的信任,使他打消不必要 的顾虑,放下思想包袱,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大家能够彼此信 任,愉快地合作共事。
(3)对待悲观失望的人。悲观主义者的一些言行举动,有时会令人可笑,有
时会令人可悲。悲观失望的人也许会占用你宝贵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模糊 你重要的判断。但要记住,悲观主义者尽管千方百计地搜寻事物的阴暗面,他 们一般并无恶意,他们只是懦弱,值得同情。那种认为他们是自作自受的观点 是不对的。
对待悲观失望的人,领导不可轻视他们对你的神经的麻痹而松懈你的警 惕。 一个集体内,要是某一个人有悲观的情绪,就可能阻碍整个集体的前进。 必须注意两种结果: 一是这个集体的整体成绩是否欠佳;二是你本人的热情 和干劲是否降低。
对待悲观主义者除了思想帮助外,给他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也是应该 的。如将他放在流水线的末尾,在这种地方,悲观主义者可以成为良好的监督 者,即使不出现问题,他也会鸡蛋里挑骨头,要是确实存在差错,他也会比别 人更能把差错找出来。
(4)对待愤世嫉俗的人。这些人对一切都存在疑问,他们对人的本性和动 机都不信任。怀疑、悲观、自私,都是其表现。不可轻视他们的作用。他们的态 度与其他一些消极行为一样,也具有传染性,在单位里悄悄地蔓延,就会逐渐 毁掉人们的热情、信任和忠诚,影响人们的士气,磨去人们竞争进取的锋芒。
如何对待愤世嫉俗的人呢?这里介绍一种夸张消极法。你可以这样做:故 意模仿愤事嫉俗者的言辞和举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在说话时尽量 显示出大智若愚的样子。这样做就可以消除他们对单位的消极影响。
(5)对待争强好胜的人。这类人有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不甘人后,但也有 消极的一面,那就是易于走极端,给公司带来消极影响妨碍他人有效的工作。
对待他们,不可以同样的咄咄逼人的态度,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的方法,而应该一方面从正面引导他们,发挥其积极的一面,促进公司人力资 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找准机会,指出其消极影响,克服自身缺陷。
(6)对待奉承拍马的人。马屁精如果有朝一日掌权时,又会培植出更多的 小人,最后公司就会处于工作效率低下、业务陷于瘫痪的境地,因此,领导一 定要杜绝奉承拍马的发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素质。
【 顿 幅 】 在用人过程中,领导一定要掌握各类人的不同特征,不 要无任何理由地警惕别人、怀疑别人;分析问题多从坏的方面去考虑,设想各 种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领导不要急于显露自己,要利用可靠的信息和有力 的手腕,消除他们的疑心,为自己所用。
敢用强过自己的人
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公司要在竞争中取胜需要一大批领导胸怀 宽阔,敢于和善于驾驭烈马,使一大批贤能者有机会展抱负、现雄才。
优秀人才的可贵就在于有主见、有创见,不随波逐流,不看别人的眼色行 事。人才的特征就是:创造力强,能为组织带来绩效,为领导开创局面,甚至其 能力超过领导。既是创新开拓就难免与传统、权威不一致,甚至也可能与领导 合不来。任何发明创造、改革进取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错误与失败在 所难免,甚至失败多于成功。领导用强于自己的人要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 容之士”的雅量,才能大业能成,成常人难成之举。
要做到敢于用比自己强的人,必须克服求全责备的心态。求全责备,是指 对人要求过严,容不得别人半点缺陷,见人一短,横加指责,不予任用。求全责 备是用人之大忌,它压抑着人的工作积极性,障碍人的成长,阻碍人的智能的 充分发挥;它使人谨小慎微,不思进取;阻碍人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力的 发挥;它使人缺乏活力,缺乏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造成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 的极大浪费。人才也是凡人,有其长也有其短。
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评论:谁想在一个组织 中任用没有缺点的人,这个组织最多是一个平平庸庸的组织。谁想找各方面 都好的人,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结果只能找到平庸的人,要不就是无能的 人。其实世界上是没有完人的。
敢用强过自己的人,要容人之长。因为,容人之长,用比自己强的人,第一, 是该用的;第二,“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很有对我“取而代之”的危险。因此,容 人之长需要有更大的“肚量”。某位领导家曾指出:“用一个能力强的人,只会提 高你自己的地位;条件好的人不但增进整个部门的工作成效,更使你因为容人 之长而声名大噪,何乐不为。”可见容人之长已为多数智能之士所共识。
敢用强过自己的人,要容失败。创造性活动,失败多于成功,但没有失败 就没有成功。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晚年时说:“我坚持奋斗了55年,用一个词 可以道出我艰辛工作的特点,那就是失败。”美国管理学家汤姆·彼德斯和南 希·奥斯汀考察了几十个单位,从少数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到中小公 司、金融业、服务业和传统手工业,从学校、军事单位到政府机关,发现最优秀 的组织都是能够容忍失败的组织。如花旗银行、通用电气公司、百事可乐公司,都大力主张“失败是正常现象”,甚至认为应奖励“合理错误”。世界最著名 的高科技园区——硅谷,流行着一句名言:“边干边学,边败边学。”以宽容的 态度对待失败者正是硅谷成功的关键所在。
【 顿 悟 】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你可以把我所有的工厂、设 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组织和人员,几年后,我将仍是钢铁 大王。”卡耐基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这里安葬着一个 人,他最擅长的能力是,把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组织到为他服务的管理机构之 中。”卡耐基的成功在于善用比自己强的人。因此,现代领导更需要有敢于和 善于使用比自己强的人的胆量和能力。
别让“能人”翘尾巴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议论:“某人确实有才,但就是自命不 凡”、“某人恃才傲物。”“恃才傲物”者,确实是领导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对 象。领导若处理不当,轻则给人落个心胸狭窄、不能容忍的印象;重则可能使 人才遭到排挤,单位工作不能有声有色的开展。那么,领导应该怎样对待恃才 傲物的下属呢?
所谓恃才傲物者, 一般多是有才华、有主见、有棱角、但又不太好驾驭的 人。 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确实有才学,但性格孤傲。英国著名政治家鲁艾姆说过:“受过教育 的人容易领导,但不容易进行压制;容易管理但也不能进行奴役。”这种人一般 都有主见,善于钻研问题,不恳轻易放弃科学上有根据的东西,甚至有点“固执 己见”。这样就容易被认为“骄傲自大”、“恃才傲物”。这种人才有以下特点:
一是爱提意见。古人说:千人之诺,不如一人之愕,其实这正是他们的可 贵之处;二是经常“将”领导的军。 一些甘居外行的领导对此颇为反感;三是靠 知识和能力工作,不搞阿谀奉承。
一般来说,这些人认为自己在人格上与任何领导都是平等的,不爱拉关 系、走后门、找后台、搞人身依附。还有些人因为工作性质决定,联系群众较 少,也易被人们称之为“孤芳自赏”、“清高自傲”。如果不加分析地一概视他们 为“恃才傲物”,则是片面的。
另一种人则属才气不大,傲气十足。这种人大多属性格使然。比如有的人 过于冷僻、固执、刚愎自负,因而不能正确估价自己。这种性格如得不到匡正, 长期下去与人、与己、与事业都不利,在任何一个单位都难以与上级和同事处 好关系,使得一些领导颇感到无计可施。
领导对待“恃才傲物”的下属,要注意把握两点:
(1)善于识别,辨才识才。什么是真正的“恃才傲物”,什么是极端的“刚愎 自负”,什么是“真知灼见”,什么是“固执己见”,首先要划清“人才”与“非人 才”的区别。 一般来说,真正有才的人发表意见往往从实际出发,出于公心,敢 负责任,敢于坚持正确意见;而盲目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者,则往往以个人名 利为重,从主观愿望出发,顽固地坚持错误主张。
(2)心胸开阔,大度容才。领导干部要特别做到能容人,虚怀若谷,从善如 流。 一个高明的领导应懂得一个单位能不能容才、会不会用才,是这个单位事 业发展兴旺不兴旺的标志。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衰则事业衰。领导要善于“以 部下的光荣为自己的光荣,以部下的骄傲为自己的骄傲,以部下的成功为自己 的成功。”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部门负责人工作很有主见,在主管城市发展、 街道建设中,不是领导怎么说就怎么说,敢于坚持自己的主见,有时甚至和领 导争得面红耳赤,因而被某些人认为“恃才傲物“,被早早打入另册。后来那座 城市在城建中吃了不少苦,耽误了发展大计,懊悔不迭。这个教训值得汲取。
【顿 悟】 作为人才,不可能是完人,特别是有些恃才傲物者,身 上的缺点还相当明显。作为领导,则要认真履行起职责,既要关心、爱护他们, 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是对有性格缺陷的人,更要严格要求他们,帮助其尽 快完善人格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