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上级搞好关系,就要在上级面前发挥出你的才能,但不可锋芒毕露, 要有点厚黑,但不能黑过了头。
每个人都有潜能,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但如果没人了解你的才能,别人 看你就像一张白纸,文章做得好坏就看你的发挥了。
因此,要想怀才而遇,就需要才华外露。不露,就没人知道你有某种才能。 不了解你,上级就没法重用你、提拔你。如果你把本事隐藏起来,时日一久,上 级就会认为你是无能之辈,不再理你了。
你还要适时地为自己做些广告。这个道理你只要看看当今社会铺天盖地 的广告就会明白。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远离我们了,这是一个能人辈 出的时代,以往的一些老观念应该改变了,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公司、企业 里。曾有位作家戏谑地说:“现在有本事的人比驴还多”。你不表现,还有那么 多人前仆后继,久而久之,你就淹没于无形了。
但是,才华外露并不等于锋芒毕露。
在上级面前展现才华并没有错,可是要掌握一个“度”。
“露”要掌握时机。即不可乱“露”。时势造英雄。如果公司里有一项业务,领 导和其他同事都无力承担,只有你一人较为熟悉,那么你就可以乘机“露一手”。
“露”还要看你的领导是怎样的人。领导开明,他会因你外露的才能而用 你。但不要以为每个领导都是开明的,如果你在嫉贤妒能的领导面前“露一 手”,就得注意点方法。你若是忘乎所以,“露”起来没完,那就像在武大郎烧饼店里表演烙饼技术一样,你要走背运了。
有些领导不愿意把风采和才华俱胜于自己的人留在身边,因为他们要防 着不让人取而代之,在这样的领导面前锋芒毕露而走背运的例子比比皆是。 下级掩盖自己的锋芒,才能与领导和睦相处。
【顿 悟】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出头橡子先烂”;《庄子》中也说: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意思是说挺拔的树木容易被伐木者看中,甘甜的井水 最容易被喝光。这些警世名言都说明一个道理: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人最易 受到伤害。因此,藏锋、藏智,是交往智慧之要。
任何一个有修养的人都不会自夸。俗话说:“好话让人家讲。”自夸的话比 赞扬的话难听得多。
作为下级,尤其不要在上级面前自夸。在某些方面或者从整体上讲能力 超过上级的下级,如果在上级面前自夸,至少会有这样以下害处:
首先,下级的自吹自擂会使上级面子上过不去。凡是做上级的,都有这样 一些心理: 一是他希望自己的战略规划和战术意识变成下级的统一行动;二 是希望获得下级的尊敬和爱戴;三是希望下级知恩图报。而要做到这些,自己 必须有超过下级的才能。下级中如果有人在才能方面超过自己,他就会感到 不安,甚至感到惭愧,生怕别人当着自己的面赞扬下级的才能。因为这种选择 在他听来无异于说:“你这个当上级的还不如你的下级。”现在如果不是别人 当面称赞那个下级,而是那个下级当面夸耀自己,当然会使他更为难堪。是 啊,想一想他的处境,你叫他的面子往哪里搁?一个人的才能的施展,需要有 一定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中,上级为你创造的条件非常重要。 一个在上级面前 夸耀自己才能的下级,其结果往往是以后再也得不到上级为其创造条件的机 会,这样一来,自己虽有才能,却无法施展出来,岂不悔乎?其次,下级在上级 面前吹嘘自己,会使上级对你产生提防之心。上级也希望不断地获得晋升,至 少保住自己现有的地位。上级的地位在你之上,至少,在他的心目中,他肯定 比你强。即使他自知自己不如你,他也要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而绝不 会服输。如果你在上级面前自夸,等于你在竭力证明你比他强,甚至觉得你在 暗示:你作为他的下级是不公平的,你有取而代之的野心。这是上级最感恼火的。上级的情绪如此,你还能从他那儿得到什么呢?再次,下级在上级面前自 夸,会使上级轻视你。 一个有自知之明,又气度宽宏,不嫉贤妒能的上级领导, 对下级的自夸,虽然不会出现上面所讲的两种情况,但也会因此而觉得这样 的下级是一个容易自满和轻浮的人。
【顿 悟】 自夸是容易自满的表现,自己做出了一点成绩,有一点 本领就迫不及待地要显示出来,得不到别人的夸赞就自夸起来,这样的人是 不可能有大作为的。
假如你的领导觉得你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你应当诚恳向他谈谈自己的 情况,包括一些优点和缺点,显示出你工作的诚意,给领导一种实实在在、谨 慎有礼的感觉。
其次,要活泼而不轻率,开朗而不狂放,精明而不奸诈。在与领导交谈时, 不要过于轻率地回答他的提问,更不能表现出狂妄的样子,而要深思熟虑后 小心作答,尤其是对于自己不太明白的问题,更要慎重考虑,实在不能答,则 要如实相告。即使你对某一问题特别熟悉,也不要摆出“专家”的架子,大发议 论。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停顿几秒钟,做思考状,然后用平缓的语调有条不紊 地阐述你的见解。回答完后问一下领导的意见,比如你可说:“王总,我对这个 问题也没有深入的研究,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您多多指教。”这样一来,领导 自然会对你有好感。您想显示自己的精明时,不能使领导感觉出你奸诈。即便 领导本人是一个奸雄,他也不希望有一个奸诈的下级。
【 顿 悟 】 南宋时期的秦桧,可以说够奸诈的了。他有一个下属也 很奸诈,为了讨好他,有一次下属送给他一张地毯。秦桧把这张地毯往屋里一 铺,正好合适,既不多一寸也不少一寸。秦桧由此想到,这个人太精明了,他连 我屋子的大小都已测知出来了,还有什么事情能瞒得了他呢?有了这种想法 后,那个下属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你要当心,在领导面前不要太“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