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黑领导
有位秘书小姐刚刚上任几天,就明白了她的前几任纷纷离去的原因,老板对下属太严厉苛刻,吹毛求疵,似乎对一切都不满意:“电话记录不完整”、 “材料报表不规范”等等。整天生活在一连串的埋怨、遣责之中。几天下来,搞 得秘书精疲力尽,心烦意乱。用她的话说,老板有点“黑”。
有的领导,虽然有点“黑”,但还算厚道,难得糊涂、大智若愚,主张清静无 为、顺其自然。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工作,精神放松,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智 慧,有较为自由的行动空间和回旋余地。有的领导处处追求绝对完美,事事要 求绝对正确,凡事都想胜人一筹、高人一等,结果搞得自己和下属都心力交 瘁。跟着这样的领导干活,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整日忙得天昏地暗,结果还是 像“受气的媳妇, 一无是处”。
遇到后者该怎么办?如果你觉得难以忍受而又无法摆脱,那么就要设法 改变自己去适应他。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态度,这样的领导大多心地并不坏,不 要因为工作习惯不合你的心意就对他反感,甚至不自觉地与他对着干。如果 这样,那只能使你们之间的关系恶化,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其次是要分析他这 样做的出发点,看他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他动机良好,是为了将工作搞得更 好,而不是故意摆架子、寻谁的霉头,那么你就应该予以理解,变得心平气和 一点;第三,要以平静安详的表情面对他的浮躁和“吹毛求疵’,以友善的态度 主动帮助他分担责任,减轻他的负担和压力,他会因为受你的感染而逐渐变 得平和;第四,要尽量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圆满周到、无懈可击,并适时地虚心 向他请教,态度要虔诚、恭敬,要装得愚蠢一点,以便将他衬托得更高明,他会 因自尊心得到满足而缓和自己的情绪。
【 顿 悟 】 展示自己的才华,尤其是要展示那些你所具有而他欠缺 的才华,使领导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你、尊重你,对你另眼相看,从而能以一 种较为平等的姿态与你相处,这样就会使你的麻烦减少了。
d.在额导面前收敛自己
古往今来,处理下级与上级的关系有一条“通则”,即“以上为重,以上为 尊”。社会的变革,使这条“通则”发生过种种变化,但是,以上级为重的基本原 则没有变,下级要尊重上级的思想也没有变。
轻上傲上是一种思想误区,是把人格平等原则和上下级关系对立起来了, 是把才能作为向上级炫耀自夸的本钱企求重用,因而是不适宜的。有些下级虽
然有一定的才华,但却不能正确对待上级,牢骚满腹,以致影响了自己的前程。
社会心理学认为,有效的社会行为有赖于人们对个别社会事件和社会刺激 的准确认识,也依赖于包括对自己在内的各种社会角色的准确认识,角色地位与 主体行为必须与之相符,才能够与其他社会角色的关系处于常态,保持和谐。
要克服轻上傲上,首先就要坚持从属原则。下级从属于上级是角色决定 的。在任何情况下,从属原则不能变。在上下级关系上,上级为重、为主,下级 为轻、为从。下级的才能有时超过上级,但并不能改变其从属地位,不能当作 轻上傲上的本钱;上级有某些缺点甚至错误,也不是可以轻看低瞧的理由。
自觉地尊重上级、服从上级,在非原则问题上顺从上级,是下级的本份。
要克服轻上傲上,就要坚持“以诚为本”的原则。下级与上级相处应该“以 诚为本”。“以诚为本”就是正确对待上级,胸怀坦荡,忠心耿耿,用一句通俗的 话说,叫做“保持一致”,也就是内心想的和外在的表现要一致。
【 顿 悟 】 只有下级从内心里尊重自己的上级,才能与上级建立起良好 的工作关系,整个组织也才能正常、高效地运转。蔑视上级、我行我素,恃才傲物,对 抗上级的态度,不仅会损害团体的利益,而且对自己也没有丝毫的好处。夹起尾巴做 人,可能有损你的一点面子,但长远来看,这种为人厚道的表现,终究是有好处的。
一个懂得厚黑的下级,会经常向经验丰富、成熟的上级请教,这并不可 耻,而是理所当然的。
实际上,上级是很希望下级来询问的。下级来询问,而上级能够解答,这 会使上级感到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下级向上级询问和请教,也表明下级在 心目中将上级当作某一方面的权威和自己可以依赖的师友,并将他放在比较 尊崇的地位。
如果你装作什么都懂, 一切事都不想问,上级就会在心里说:“奇怪,这个 下属是不是什么事情都了解呢?如果没有了解,又为什么不见他来向我请教 呢?难道是他认为我不懂,有看不起我的意思?”你总也不去询问和请教上级, 上级的这种心理就会得到不断强化,逐渐地,他会认为你是一个目空一切、轻 上傲上的人,不但好“差事”不再想着你,而且还会时不时找你的“茬儿”,打击 一下你的“傲气”。
因此,你要经常做“小学生”,多向上级请教,不懂的问题自不必说,即使 你一切都懂,也要给上级提供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感受一下受人尊重 的“乐趣”。实际上,就是你熟知的东西,多问一个人,多听听别人的意见,集思 广益,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当然,询问和请教上级也不能太频繁,否则只会使上级认为你一味依赖 别人,而无什么真才实学。这样的结果是事与愿违的。如果你确有事情要与上 级商量,而上级又一时抽不出时间,那你最好说一声:“对不起!”然后退出,对 帮助过你的上级,你一定要向他报告事情的经过并道谢,这是很重要的事。
【顿 悟】 你是不是常常向你的上级请教问题?你自身遇到了郁 闷、苦恼,有没有想过跟领导一起沟通?如果没有,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上级批评下级,是天经地义、司空见惯的事情;下级批评上级则往往受到种 种局限。这主要是因为上级掌握着支配下级的权力,下级不敢轻易冒犯的缘故。
提倡敢于批评上级,无非有两个目的: 一是密切与上级的关系友谊,搞好 合作共事;二是克服“唯上”的通病,正确辅佐上级,避免和减少上级的失误, 促进事业的发展。
批评上级,要讲究方式方法,使上级接受批评而不感到过于难堪。要让上 级接受批评,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给他足够的尊重,不使他太丢面子。
第一,用称赞的方法批评。发现上级的成绩同时也发现错误、缺点时,可 以用讲成绩称赞的方法去批评上级。但这种称赞要适当,要真实,要留下“缺 口”让上级思考醒悟,使上级感觉到你已经看出了他的不足之处,由于尊重他 而没有说出口,要让他自己去感受。
第二,用“转口”的方法批评。感觉到上级有某些错误,并且已在群众中造 成影响,而上级自己还没有觉察,那么下级可以带着私人感情,借别人(不指 名)或群众之口,给予提醒,引起上级警惕。
第三,用商量的方式批评。用商量、讨论的口吻提出上级的某些失误或失 当之处与之研究,并请上级作出判断。
第四,用“提供信息”的方式进行批评。当上级失误初见端倪,立即提供准确 信息加以证实,促使上级及时采取措施匡正失误或把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五,用阐述的方式批评。发现上级有较大的失误,要准备充分的理由、 事实、数字依据,选择较为恰当的场合,如单独会见或上级心情较好时,提出 自己的看法。如果上级询问,则要以忠诚的态度,由浅入深,把根据摆出来,周 密而又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上级同意了是一件好事;如不同意,要自我 下台,缓和地表示:“您的看法有道理,我再想一想”,留下再提建议的“伏笔”, 切不可跟上级来“横”的,直颜犯“谏”。
【顿 悟】 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以上级的忠实合作人的态度 出现,要表现得谦恭有礼,以“低姿态”衬托领导的“高大形象”。如果上级坚决 拒绝、不耐烦、表现尴尬,或者嘴上说:“你把心里话都说出来”,表情却十分不 自然时,要停止批评,并向上级表示:“我考虑很不成熟,有些看法可能不够妥 当,请您多多指教。”
向上级表示尊重办法很多,这里介绍两种:
第一,登门拜访。向上级表示尊重,可以采取登门拜访这种较主动的方 式。这一点说起来相当微妙。在众多下级中,上级对来过自己家中的下级印象 最深,也特别亲切。
拜访时,礼物是应该带一点的,不过要有一定的限度。在上级家作客,不 可停留太久,最多两钟头即可告辞。如果约好了时间, 一定不能迟到。去时最 好能带一些土特产。若上级留你吃饭,应不忘赞美一下女主人做莱的手艺当 然离开前要记得向上级太太致谢。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饭桌上不要谈论工 作上的事情,除非是上级先提起;也不要“顺便”请求上级为自己办私事。
否则,上级便会对你拜访的意图产生疑问,你以前一切尊敬的表示都将 大打折扣。第二天到单位时,务必感谢上级昨天的招待。按这些去做,上级就 会切身体会到你对他的尊重。
第二,各种场合表谢意。“谢谢”可用在他人对你有得的行为之先,也可用 在他人行为之后。如果在他人行为之后,那么这种“谢谢”就是一种出自内心 的回报。因而,作为下级,在与上级见面时要很好地使用“谢谢”一词。
一走进上级的办公室,你就应表示:“谢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接见我”,这 种“谢谢”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作为对上级同意接待你这一行为的回报。当上级关心地问起你的家庭情况,你应表示“谢谢”,这也是对上级关心你的敬意。
在交谈结束时,你还要说一声“谢谢您今天对我的启发和教导,我会好好 考虑的。”以作为对上级指教的感谢。“谢谢”就表示你尊重上级的好意,承认 上级关心和教导下级这一行为的意义。
【 顿 悟 】 在工作、生活中有许多向上级表示尊重的机会,这就要 看下级是否能够适时地抓住和利用这些机会。将你的尊重表示出来,让上级 有所感受,这是融洽上下级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你在与上级说话时,东张西望,眼光到处乱扫,面无表情,旁若无人, 对方一定会认为你在敷衍他。如果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只是偶尔地注视对方, 这也是不适宜的。这种态度和表情,不但使人感到尴尬,而且会令上级对你的 话产生怀疑。谈话时要正视上级,注意倾听,精神要集中,不要做不必要的小 动作。如玩弄指甲、抓头皮等,使自己显得猥琐。谈话中打哈欠、伸懒腰,不等 上级说完话,视线和注意力就转向他方,都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不过要注意的 是,注视领导不要目光与目光直接接触。像猫头鹰似地目光盯住不放,会造成 上级内心的不安,即使本意不想真正地注视他,但他不明白这一点,反而会误 解自己外表有什么瑕疵或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与上级谈话时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过近,会使上级感到别扭,而且还 会认为你不懂礼貌或不分尊卑上下;过远,失去了相互间应有的感情交流,会 使上级觉得你冷漠,对他的话毫不在意,对上级交待任务抱无所谓的态度,那 么这样的下级在上级心目中一定是一个不会尊重别人,而且对工作采取敷衍 了事态度的人。那么最佳距离应该是多少呢?一般交谈最佳距离为1.2米。当 然,如果上级有较秘密的话要对你说,那你就可以坐得更近一些。
在交谈时,下级身体应微微前倾,如果是较机密的话,倾斜辐度可以大一 些,以表示你对上级谈话的高度重视。记住,不要摆出“正襟危坐”的样子,不 要迫使上级对你“俯首”谈话。这样只会惹得上级不快。
【 顿 悟 】 在与上级谈话时,要正确使用敬辞、谦辞和婉辞。比如, 你想让上级在一份意见书上签字,你如果说:“我觉得这样做很好,请您签个宇
可以吗?”意思虽然表达出来了,但显得过于生硬,不够委碗。如果换种说法: “这份意见书请您过目,如果您认为可以,就请签个字。”这种说法摆正了上级 的位置,给了他应有的尊重,听起来要舒服得多。这样谈话,效果也会好得多。
个9.好话说到点子上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上级毕竟不同于一般同事。况且一般同事之间也应 该注意分寸,互相尊重,不能太无所顾忌,所以对于上级,应该更为注意,平时 说话交谈之中,汇报情况的时候,都要多加小心,不要流露出丝毫的“不敬”。 有一些话会让人感到自己不被人尊重,这会使上级不快。现举例如下:
第一,对上级说:“您辛苦了!”这句话本来是上级对下级表示慰问或犒劳 时说的,如今反过来倒由下级对上级说,作用似乎不太妙。
第二,相类似的一句话是对上级说:“您的做法真让我感动!”或者说:“经 理的英明决断,令我感动!”
事实上,“感动”一词一般是上级对下级用的,例如上级说:“你们工作认 真负责,不怕耽误自己的事,我很感动!”
而晚辈对长辈或下级对上级用“感动”一词,就不大恰当了。尊重领导,应 该说“佩服”。例如:“总经理,我们都很佩服您的果断!”这样就比较恰当了。
第三,对上级的问题回答说:“随便,都可以!”上级会认为下级感情冷漠, 不懂礼节,对这样说话的下级,自然就不会很“感冒”了。
第四,对上级说:“这事你不知道!”或:“那事我不知道!”
“这件事你不知道!”“这事你不明白!”不但会对上级,就是对平时熟识的 朋友也会造成莫大的伤害,对上级说这样的话,更是“大不敬”。
第五,不经意地说:“太晚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嫌上级动作太慢,以至要误事 了。在上级听来,肯定有“干嘛不早点”的责备意味,想必不可能高高兴兴地接受。
第六,对上级说:“不行是不是?没关系!”这话带有胁迫的意味,明摆着是对上 级的不尊重,缺少敬意。退一步说,也是讲话不讲方式方法,说出不恰当的话。
第七,“我想这事很难办!”上级分配工作任务下来,而下级却说:“不好 办”、“很困难”,这样直接地让上级下不了台, 一方面显得自己在推卸责任,另 一方面也显得上级没有远见,让上级面子上很过不去。这也是对上级不尊重 的表现。
第八,尊重不能过度。和上级交往应该小心谨慎,顾全大体。但不适当尊重,过分的尊重反而是不足取的,容易遭人误解。
在工作场合中如果过于客气、毕恭毕敬,反而会误事,招致误解。因此应 该善于察言观色,既尊重上级,又落落大方。要克服胆小怕事的心态,越是谨 慎小心,反而越容易出错,更容易被领导认为没有魄力。更需注意的是,不要 将尊重上级变成媚媚上级,这是为英明的上级所不耻的。
第九,在上级面前说错了话, 一旦觉察,就应该就此打住,马上表示歉意。 不要因害怕而回避,应面对现实,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人格和面子,必要时再 作说明,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注意措词是否恰当,不要给上级留下狂妄自 大、藐视上级、缺乏教养的印象。
【 顿 悟 】 尊重上级要具体到每一件小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而 最根本的,就是要注意自己言语上的分寸、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