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书《孙子·用间》说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作为下属,不知道领 导的喜怒哀乐,怎么能接近你的领导呢?要学会壮着胆接近领导,这是了解领 导、知晓领导的交往法。了解领导,是为了展示自己。但是,在与领导交往时, 如何交谈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当你和上级交谈时, 一定要掌握应有的分寸, 把握应有的交往技巧。
初次接识你的领导,每个人都会忐忑不安,心里犯嘀咕:“领导是个什么样的 人?是红脸还是白脸?”当你怀着惶惶恐恐的心情,去见那位即将成为在某种程度 上左右你的前程、影响你的命运、制约你的行为的人的时候,你都想些什么?
在交往学看来,人与人的第一次见面, 一般会在对方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 象,以后要改變这种印象往往不太容易。由于形象给人的感官刺激最直接也最 強烈,再加上初次见面大都抱有一定的好奇心,第一印象的形成会产生持久的 首因效应,影响着日后的进一步交往。
当你的领导以一副精明能干的形象出现在你面前时,西装革履、气宇軒 昂、谈吐优雅、观念新潮,你是否会感到他对你的事业产生一种激励之情, 一股 与之共同搏击奋进的激情会涌遍你全身?如果你的领导属于保守型,衣着简 朴、沉着稳健、平易近人、思想正统,你是否有与慈爱长者接触的感覺?也许你 会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信赖、敬重的思想感情。
或许,你会发现你的领导与你理想中的形象相去甚远:或是太土气,精神 风貌与时代不合拍,与身份不相符;或是太洋气,举手投足“洋泾浜”,让人可望 不可及;或是太傲气,让人不敢仰视,敬而远之;或是太随便,缺乏威严,让人敬 畏不起来。然而,不管怎样,你随意挑选领导的可能性不大。在大多数情况下, 不管你个人好惡如何,你都必须接受这个既成事实。其实,第一印象并不完全 客观,任何人都比你初次感覺到的更为复杂。所以,真正认识一个人,不是通过 一两次交往就能完成的,不要让第一印象限制了你对人的深入了解。
随着工作中的进一步接触,领导的形象逐渐在你的心目中丰满、完整起 来,你对领导的认识也更具立体感。历史学家认为,认识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 莫过于探知他的过去。 一般说来,你应当知晓:领导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受到什么程度的文化教育、学的什么专业?毕业于哪所学校?曾在哪些部门工 作过?具有什么才幹?有过哪些工作业绩?他与同级的关系好吗?他最欣赏什 么样的下属?他在用人方面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他是否敬业?生活作风严肅 吗?廉洁自律吗?等等。这都是作为一名下属应当了解的。
那么,怎样去了解呢?一是从同事那里了解领导的情况,不过应局限于易 于公开了解的内容,如年龄、学历、才幹、经历等。另外,认识外单位的知情人也 是信息来源。当然,初期的行为不可过分,这不仅会引起同事的警覺与反感,传 到领导那里就更不妥当了。
【 顿 悟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在与领导交往时,是认识领 导的重要方法之一。了解、知道领导是何许人,这对自己的前程至为重要。但 了解领导要不动声色、悄悄地摸清领导的底牌。因为,中国的民智、人文,并不 是将好与坏都透明在外的。孔圣人就讲:“隐恶扬善”。这是个传统。所以,了 解一个你要了解的人时,确实不要让人“警觉与反感”。
“大道无形,大音稀声。”摸透领导秉性要隐于无形之中。
走进总裁办公室,当你第一次向公司总经理汇报工作时,发现他边听边 离开座位,走到窗前向外凝神眺望。你的心里感到颇不痛快,觉得受到了怠慢 与非礼。尤其是从侧面看去,经理仿佛全神贯注于窗外的景色,似乎忘记了你 的存在。你该怎么办?是停下汇报,等待总经理重新回到座位上,还是继续汇 报下去?此时的你,切不可感情用事,须耐心等待。事后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 点。总经理果然转过头来,提示你继续谈下去。
其实,这丝毫没什么神秘之处,你完全可以从同事那里得知,这是总经理 思考问题的习惯。只有在与外面景色的交融中,他才能够平心静气地理清思 路,对问题深入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领导是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作为下级,应主动去适应他,才能够形成有机 的配合力量。习惯的形成往往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人生百态,每个人的习惯都 是其中一景。如果你的习惯与领导大相径庭,还是自己主动调适,而不可能让 领导去适应你。
【顿 悟 】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不会做下级的人,对上级那些既无 伤大雅,又与他人无关的一些行为方式大光其火,横加非议,理由就是看不惯。 其实大可不必。这个世界就是那么精彩,而又那么无奈,它不会按照任何人的 喜恶去塑造芸芸众生。与领导相处,要学会宽容,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他,你会发 现,你所敬重的领导,不一定都具有让你喜欢的行为方式。让自己适应领导要 比让你的领导适应自己容易得多。如果每个做下属的人都这样去想,这样去 做,那将会减少很多与领导之间无谓的是非摩擦。用心计刺探领导一些不为人 知的秘闻,了解领导的工作习惯,使自己尽快适应,这对你大有好处。
细心观察领导交友
戴尔·卡耐基说:“你知道一个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吗?不是行政才能, 不是杰出的智力,不是热情,不是勇气,不是幽默感。尽管它们每一项都必不 可少。依我看,应该是交朋友的能力。说得更简练些,就是看到人们最好的一 面的能力。”厚黑学讲:“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如果你的领导结交的都是 高素质的朋友,那么这位领导人的品位肯定很高,对于下级来说就是值得信 赖的人,可以与之建立超出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友谊,可以将他视为事业上可 靠的良师益友。
任何一个人奋斗的成功,离不开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关怀和帮助。 看一下成功人士奋斗的历程,就会发现他们无一不是凭借朋友的关照去捕捉 一个个机遇,去涉过一个个险滩,去攀登一个个高峰,并且从朋友那里获取精 神上的慰藉和奋斗拼搏的勇气。
从领导对待落难朋友的态度也能看出其是否可交。亚科卡在其传记中记 述了他被福特解雇时的心情:“被解雇后我非常难过。我盼望有人打电话给 我,跟我说,“让我们一起去喝杯咖啡吧!我对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难过。’但 是我在公司的大多数朋友都抛弃了我。这是我一生当中遭受到的最大的打 击。”人倒霉时,就会产生悲凉伤感之情,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来自亲人、朋友 的理解、同情和友爱。如果这种时候抛弃落难的朋友,而这位朋友又不是因为 原则性问题而遭难的,那么这样的人是绝不可以与之深交的。尤其是领导,本 可以利用自己的能量帮助下级澄清问题、恢复名誉、落实政策,却采取回避的 态度,这是最让人心寒的。
当然,也有一些所谓的朋友,他们相互利用,狼狈为奸,共谋私利,这在许 多领导身上也并不少见。
【频 悟 】 心黑到极致也就成了心“白”。犹如哲学家李聃说的“大 德无德”。最可敬、最高尚、最纯粹的人是那些能够放下架子,礼贤下士,与你 交朋友的领导。不与领导交心,领导是不会与你交心的,你也就不会了解到领 导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理解领导
李宗吾说,人之所以为凡人,就在于人人都有七情六欲,这就是厚黑术存 在的物质基础。
某公司的刘经理,工作出色,尤其擅长对外谈判, 一日随老板外出洽谈业 务。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远离公司大楼的老总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开 朗、随和、健谈、幽默,与办公室里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高深莫测的形象判若 两人。他与刘经理谈文学、谈艺术、谈人生百态、谈历史风云变幻……刘经理 发现,他们俩人的知识领域很接近,有很多共同语言,思想很容易沟通,在许 多问题上都能达成共识。原来,生活中的老板竟然是一个血肉丰满、平易近 人、知识渊博、爱好广泛的人。刘经理对自己的老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愈发 敬重这位领导了,同时,也从如何贴近领导、迎合领导上面找到了突破口。
“真正的成功者从不丢弃自己的娱乐天才,这是他的精华所在。”奥本海 默如是说。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各类领导。不管一个人的出身、学识、社会地 位、贫富程度有多么大的差异,他首先是个人,这是共性。而人都有以追求真 善美和真挚情感为内涵的娱乐需求的。人都是从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一点点成 长起来的,人的本性中有着追求浪漫的倾向。对文体娱乐的爱好,能够丰富人 的生活,调节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许多当权者,除了在事 业上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外,在娱乐爱好方面也有着高雅的情趣,有的爱 打网球,有的精于牌术,有的擅长钓鱼……从这些人的爱好特长和艺术修养 中,可以看到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强烈热爱。
【 顿 悟 】 娱乐爱好并不都是高雅的,打牌赌博、三陪助兴等,在生 活中也并不少见。这就要看你交往的本领和功力了,要学会交往,必须练就一 双火眼金睛,遇到有着高雅品位爱好的领导,如果你也正好有些雅好,那么就 可以结为知音,在请教切磋中增进友谊,加深了解,这也会为今后的工作创造 有利条件。但如果你不幸遇到了低级趣味的领导,是敬而远之,还是与之“同 流”?就需要三思而行了。
3.关运额导家健生适
“枕边风,最管用”。是当今悟透厚黑术最常用的招数。
作为下属,往往对领导的家庭生活抱有好奇心,领导职务越高,就对其家 庭生活越感兴趣,同时还会提出一些疑问,如领导家庭成员的性格爱好怎么 样?生活是否比一般家庭惬意?
这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态,这就是:大凡为官者,都是以自身优于 其他人的素质登上官员宝座的,这种素质既包括统御他人的能力,也包括德 与才,以及“齐家”的能力,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都不能构成人们所期待的完 整的威权形象。应当看到,与领导相处是个非常复杂的人际互动过程。下级是 否乐意接受领导的管理,接受到多大程度,不仅与领导的地位权力有关,也与 领导的综合素质能否产生良好的威望有关。如果领导的家庭成员的行为以及 家庭的稳定程度达不到社会对他的期待,那么人们便会认为这主要是领导的 责任:连自己的家人都管不好,怎么能领导别人?其御人的能力在下级心目中 便会大打折扣。
西方人一般不打听别人的私生活,但他们对政府高官的家庭情况却毫不 客气地予以曝光。他们认为各级官员的一切生活琐事都应是透明的,只有这 样,民众才能放心地把权力交给他。
《大学》中有句话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意思是说,不善治 家的人是做不好领导工作的,这话同样适用于公司、企业中的老板、经理们。 因为,家庭生活是否安定直接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情绪。
【 顿 悟 】 厚黑学告诉你,早上走进公司,当发现领导脸色阴沉抑 郁时,多半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或夫妻反目,或子女不孝。不善自我控制的 老板往往把烦恼带到单位、下级面前,既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也破坏了他 人的工作情绪。作为下属,要了解领导的家庭,这是摸透领导的一个重要途 径。通过了解领导的家庭,便可清楚领导的素质,包括领导的情操、品位、知识 水平等。这样在今后的交住中,便可更有针对性地去适应领导,使上下级关系 更为融洽。
琢磨领导是否重视你自己
在单位,领导会根据下属的基本素质和日常工作表现,来判断下属的发 展潜力,如发现领导有激励你的做法,这说明领导是在重视你。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中学老师从300名学生中挑选出 60人组成“荣誉班”,并告诉这个班的学生,他们都是因为具有发展前途才被 挑选出来的。这些学生很高兴,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很快,奇迹出现了,这个班 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很突出。若干年后,这个班的大多数 学生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后来才知道原来那60 位同学都是 老师随意抽签决定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 一个普通人只是运用了自身能力的 10%,还有90%的潜力可以挖掘。俄罗斯一位心理学专家伊凡·叶夫莫雷夫说: “如果我们迫使头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 苏联百科全书从头至尾背下,完成几十所大学的必修课程。”可见,每个人的 发展潜力是相当大的。然而,人们自身对潜力的认识,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 止未曾充分认识。
【颏 悟】 了解领导对自己的期待、看领导是否重视自己,是非常 重要的。有的领导可能会明确告诉你他很看重你,并告知他对你的期望目标, 而有的领导可能就比较含蓄谨慎,只是暗示你说:“好好干,会有前途的”、“好 好干,我是不会埋没人才的”、“我不会亏待你的”等类似的话语。不管采用什 么样的方式,只要领导对你形成某种期待,只要他确实很器重你,他就会为你 创造相应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并推动你的成长进步。了解这些,你跟领导相处 起来就会更容易一些,你按照领导对你的期望提出要求,也会较容易地得到 满足。 一旦领导对你寄予厚望,你就有了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就可以为自己 的前途好好设计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