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交的学问7
书名:交往的学问 作者:古敏 本章字数:3442字 发布时间:2024-07-17

极尽礼仪,取悦对方,自古皆然。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里,刘备巧妙运用以礼攻心的谋略,从张松手中赚 到了西川地图,从而为创立蜀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曹操打败马超之后,占据汉中的张鲁认为曹操不久将领失来攻打汉中。 为了与曹兵对抗,张鲁准备首先攻取刘璋据守的西川,以扩充自己的实力。刘  璋平生懦弱,闻得此信,心中大忧,于是立即召来部下商议。谋士张松说:“主  公不用担心,我可以说服曹操即刻起兵消灭张鲁,使其不能为害西川。”刘璋  闻言大喜,于是令张松立刻去见曹操。张松见曹操势力强大,认为西川迟早会 落入曹操手中,于是暗中带了西川地图,做为投靠曹操的见面礼。

张松原是益州的“别驾”(州官的秘书长),博闻强记,能言善辩,但长相却 很丑陋:“生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张松到了许都,在馆驿中住 了三天,打通守门官的关节方能得到曹操的接见。曹操见他长得猥琐,出言不 逊, 一言不合就拂袖而去,后来曹操的主簿杨修与之辩论,他口若悬河,舌如 利刃,滔滔不绝。杨修取来《孟德新书》,他一目十行,“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 无一字差错”,还讥笑曹操:“此书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次日见 面,又当面讥笑曹操,恼得曹操令乱棒打出。曹操以貌取人,怠慢张松,张松自 然不会向他献图,使曹操失去进取西川的大好机会。

当刘备得知张松带着西川地图投靠曹操碰了一鼻子灰的消息后,恨不得 马上从张松手里把西川地图抢过来。然而刘备很有心眼,他知道张松虽然貌 不出众,但心高气傲,最怕别人瞧不起他。于是刘备并没有直接向张松要地图,而是采取间接迂回的办法,故意非常隆重地接待张松。刘备虽然没有张口 要地图,却让张松主动地把地图拱手相送。当张松往荆州界上而来时,早有大 将赵子龙在远处恭候,“军士跪奉酒食,云敬进之”,当赵云随他到荆州界首 时,“见驿门外人侍立,击鼓相接。”原来是威震华夏的关羽,他“洒扫驿庭,以待 歇宿”。第二天早上,张松上马行不到三五里又看到刘备、诸葛亮、庞统“早先下 马等候”,这三番五次的隆重接待,使得饱受曹操凌辱之苦的张松真有点受宠 若惊,感激涕零。刘备一贯礼贤下士,但他这次对张松的礼遇可有点儿特别。原 来进取西川是他的既定目标,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要有一个智仁之士 替他做向导,那该多好!张松正是他企求的对象!令人寻味的是刘备对张松饯 行最盛情款待,殷勤备至,几次酒宴上“只说闲语,并不提西川之事”,即使张 松“以言挑之”,刘备仍拱手相谢说:“公言太过,备何敢当。”直到刘备为张松 饯行时还未提及要取西川的半点意思,在十里长亭设宴送行时,刘备以“潸 然泪下”,难舍之情终于打动张松,使得张松主动提出:“明公果有取西川之 意,松愿施犬马之劳,以为内应。”刘备仍然作谦:“深感君之厚意。奈刘季玉 与备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当张松说到:“……今若不取,为他人所 取,悔之晚矣”时,刘备这才求向入川的良策,张松于是主动地献上入川地图。

【频  悟】   刘备以前对张松的特别礼遇就是要使张松感其盛德,主 动献出地图。他向张松索图的一番表演,采取的是“用而示之不用”的谋略。世 界上的逻辑有时竟这样怪,你愈是豪取强夺,别人愈是不给。特别中国旧时的 知识分子,多有“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脾气。你“来者不善”,他“嗤之以鼻”;你 “恩宠有加”,他便“肝脑涂地”。“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进攻西川地形图固然 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收买西川智仁之士的心。刘备有了张松这个活地图,其影 响比死地图要大得多。当代老板,不妨将此用到来投奔的人才身上。

派对是每个人寻找机会的机会主义者,是纵情声色的享乐主义者,是寻 找猎物又装作猎物的城市猎人,熟悉的人以频频点头来确立自己的社交地 位,不熟的人争取早日混个脸儿熟,还有躲在角落里的酒鬼不动声色地喝了一杯又一杯。派对的本质是交际, 一位评论家叫吴亮的说,“派对”是一群熟悉 的人加一群陌生的人, 一群男人加一群女人, 一群搞艺术的人加一群爱艺术 的人, 一群风雅的人加一群附庸风雅的人, 一群忙里偷闲的人加一群游手好 闲的人。”

私人性质的派对的形式有:生日派对、结婚派对、离婚派对、乔迁新居派 对、纪念日派对、开业派对、开幕派对、闭幕派对、周年派对……

但列出的这些只能算作是常规派对,如果想让自己的派对被人铭记于 心, 一个惊世骇俗的主题就必不可少。惊世骇俗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可行又 出效果的莫过于由奇装异服所制造出的视觉冲击,专业的派对策划者们都不 约而同地在这方面做文章。

例如肚兜派对、纹身派对、皮草派对,盛装派对等。

派对活动要事先定好主题。不过,会定主题只是第一步,会包装这比主题 本身难度还高。包装的主要材料有几种, 一是时尚, 一是文化、 一是艺术。这三 者分别列出,但之间并不矛盾。

大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大把可供自由消费的时间,消息灵通,赶 场子般地频频出没于各种各样的派对之间。他们嗅觉灵敏,有足够的经验依 据报纸上的预选就判断出是为了赚钱的商业派对还是答谢性质的招待派对。

如果说派对是代表城市时尚的概念,那派对中的人要有体面的身份、地 位,他们看起来有入时而且体面的外表。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化交际派对异常频繁。特别是,对于派对时,参 与的外国人的多少,在私底下已经成为人们衡量一个派对高级程度的标准。

外国人的出现不只意味着外国人出现这个事情本身。通常而言,哪里老 外多,那里美女就多;哪里美女多,那里人气就旺。

据说在上海有七万常住的外国人,又有一说是只有三五万,不管怎么样, 和上海1300万的常住人口比起来,这无论如何都是个小数目。但就是这个小  数目,却主宰着这个城市的娱乐走向、时尚概念。

注意,像类似这种高级派对邀请中,无一例外全是中英文对照的。派对的 组织者们都无限欢迎老外的到场,哪怕是一次私人性质的派对,主人也会乐于 有几个从未谋面只是闻风而动的老外,这可以充分说明主人交际的国际化。

有一家英文杂志组织的盛大派对,是有免费招待酒会的, 一位以组织各 种派对为业的朋友看着满场子的老外说:看来我做的派对还是比较适合中国 人的胃口,因为许多参与派对的人,白吃白喝,临走还能白拿一袋礼物,这样 的事谁不喜欢?当然,老外比中国人跑得还欢。老外在上海,个个都跟大爷似的。白吃白喝白拿还理直气壮,要是中国人,好歹还会有点害羞。

招待酒会的言下之意是:免单。白吃白喝的事,人人喜欢。有人愿意摆  阔就有更多人乐得混吃混喝,城中凡有这种派对召开的场所,必是摩肩接踵、人  满为患。想要判断一个派对是否免费,其标准非常简单:派对名称、主办单位  还有召开场所。所有画展的开幕会酒会、产品的新品发布会一定都是免费的。 还有一个标准,有大批记者被邀请参与的派对,买单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另有一种名人派对的。名人是点缀在派对上的装饰品。其装饰意义,不像 派对动物和老外那样是哄场子、造人气之用,他们作为符号出现,文化名人是 文化的符号,艺术名人是艺术的符号,时尚名人也是时尚符号。虽然他们此来 既不准备发表一番关于文化或者艺术的演讲,也没准备来一个现场秀,众人 没有从他身上得到任何启发和信息,但他们通过媒体所建立的知名度,就足 以成为这个派对的艺术、文化水准及时尚号召力的证据。文化不必真文化,艺 术不必真艺术,时尚也不必真时尚,只要点缀几个相应的人物就可以了。

此外,还有一种叫打招呼派对。说“打招呼”而不说“谈话”,并非只是措辞上的 不同,在一个派对上你可能碰到很多熟人,但你只能和他们打招呼,而不能谈话。

在派对上碰到的熟人越多,和某一个人谈话的平均时间就越短。某先生曾 在一个派对上碰到一个朋友,他正好说起一个他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即便如 此,说的人和听的人都有那么一点心不在焉,四只眼睛各自在可视范围内游 移不停,从面前晃来晃去的无数张面孔中辨认熟悉的那一张,叫得上名字的 和一下子想不起来的名字,打个招呼就一回生、二回熟了。不过参加派对的时 候,你可以忘记带钱包,但千万不要忘了带名片。

对于任何一个派对,总会有一个圈子的核心人物和外围人物,不管是商 业派对、艺术派对、媒体派对或者私人派对,你总有机会通过你认识的人去结 识不认识的人,所以名片总是有用的。

因此,聪明的中国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名片是机会主义者的敲门 砖,给搭上话的每一个人发名片,说不定过几天就会接到他打来的电话,约你 一起喝杯咖啡,或者说有点什么事,想要跟你合作。

【 顿   悟 】   对于中国人来讲,举办与参与派对沙龙活动,这是一件 再快乐不过的事了。但有的人追求的是一种热闹的氛围,而有的人追求的是 一种机会。例如打招呼派对,就永远是交往智慧者的机会领地。派对,是当今 最时髦的名利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交往的学问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