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坦碱地表现谦虚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 一个温文尔雅、内涵丰富、善 于交际的人,必然是一个谦虚的人。
在交际场合,谦虚的人会创造出一种平等、和睦的谈话氛围,给人以真诚 坦率的感觉,平易近人的印象,为交际的成功奠定感情基础。
怎样在交际场合,坦诚地表现出谦虚呢?这要做到:介绍自己时要自谦,不要夸张,不要傲慢;遇到赞誉时,要谈运气的作用,谈工作岗位的作用;受到奖赏时, 要谈别人的帮助,谈团队的努力;遇到提拔时,要谈同仁的扶持,领导的提携。
在这方面,有些名人就做得很有分寸。
很多人认为金庸在创作和事业上都达到了巅峰状态,对此,金庸不愿承 认。他说:“‘一流高手’是绝对谈不上的,这不是谦虚,是自己真正的感觉。‘巅 峰’这句话是不太适合,也许用在小说还可以:假如巅峰是指今后我自己不再 有进步的话。至于事业和学间,肯定离巅峰还很远,因为我相信《信报》还会有 很多进步,我自己也还需不断地钻研与学习。”
金庸先生可谓文坛巨匠,不乏大气之作。他的武侠小说在世界文坛,可谓 独领风骚。但金庸先生丝毫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自负,而是婉言回避“一流高 手”的赞誉,坦言距离“巅峰”之远,表白自己还需不断学习,并以小说的夸张, 《明报》的进步,笑言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坦诚、幽默、自谦,不但丝毫没有降低 人们对他的仰慕,而且更加深了人们对他的尊重,也为金庸先生今后的创作 留下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金庸先生是这样,唐杰忠先生也是如此。
一次,相声表演艺术家唐杰忠到山西某地演出,在一宾馆就餐时,当地的 上百名群众闻讯赶来。其中有的人说:“唐老,您是公认的笑星,捧哏巨匠,可 在您的身上,却看不到一点明星的毛病,的确令人敬佩。”唐老说:“我是明星, 观众是太阳,我们身上的光环是观众给的,大伙愿意跟我接近,那是捧我,要 是所到之处没人理,那是个啥滋味?”
【颏 悟 】 唐杰忠先生用潇洒的话语说明了明星与观众的关系, 明确了自己的定位,表明了自己的荣誉、地位都是观众给的,说明了名人与观 众的鱼水关系。唐先生不摆名人架子,不谈自己才华,津津乐道于观众的厚 爱,加深了他在观众中的美好形象,显示了他的机智和聪慧,让人感到亲切, 感到朴实。
真诚,即真实、诚恳,没有一点虚假。
真诚是一种美好的品格,也是一种做人的正确态度。
谈话要真诚,就是要实事求是、敞开心扉、说真话、诉真情;就是要坦坦荡 荡,没有丝毫的隐瞒。只有这样的谈话,才能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否则,逢场作戏、虚情假意、欺上瞒下、信口开河,势必 引起对方不满,既伤害对方感情,又误人误事。
真诚,如果形成了一个人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他会在 不同场合,不同情形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中国广播艺术团的一级指挥家、钢琴家,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艺术 素质评委滕矢初,是个热心肠的人。2002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位母亲找 了一个星期终于找到了滕矢初的电话号码。晚上十点。当滕矢初拖着疲倦的 身子回到家时,接到了这个电话。这位母亲的女儿由于学习不好,休学在家 每次休学再上学,她都面临比她更小的同班同学,她对人生失去了勇气。看过 大奖赛后,女孩说要是能见到滕老师就好了。滕矢初用温润的话语抚慰着受 伤的心灵,“人能够健康地活着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你也可 以找到自己的路……”这个电话足足讲了40分钟,已经饿得肚子有些疼痛的 膝矢初不得不说:“很抱歉,我还没吃饭,我一边吃碗面条, 一边聊行吗?”母女 俩都哭了,后来,这位母亲给滕矢初留言说,女儿好了很多。
【 顿 悟 】 滕矢初即便在夜深疲惫不堪的时候,也坚持接听陌生 人打来的电话,语重心长地抚慰一个受伤的女孩的心灵。滕矢初忍着肚子疼 痛讲了40分钟后,又坦言商量,边吃面条,边聊行吗?这可谓真真切切,诚诚 恳恳,以深切的“人文关怀”,温暖着这对母女的心,把真诚推向极至。
善意,就是善良的心意。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好意。
批评要带有善意,就是要带着好意去批评,要关爱对方、体谅对方,从善意 的角度理解对方。同时,说话要和气、语速要适中、不说伤害感情的话、不说令人 尴尬的话、不说让人忌讳的话,以真诚的态度,以善良的心意面对每一次谈话。
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校初二的英语课上,老师发现一个女同学在写一张条子,收来一看。原 来是写给一位男生的。看着上面稚气的话,老师忍不住笑了。这一笑激起了全 班同学的好奇心。几个调皮的男生大声喊:“老师,念出来!”写条儿的女孩低垂着头,满脸涨得通红。全班同学好奇地期待着。老师说:“你们真的想知道?” 学生一致点头。“其实是两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老师边说边打开纸条,大声念 道:“听党的话,做一个好学生!”班里轰的一片笑声!那位女同学大大地舒了一口 气。课后,她塞给老师一张纸条,很快地跑开了。条上写着:“您是我所见过的最聪 明最美丽的老师,我一定会记住您对我的希望:听党的话,做一个好学生。”
【 顿 悟 】 这位教师是可敬的。她的谎言充满着善意。在学生上课 递条子这种犯忌的行为出现之时她不恼、不怒,以宽容的心情、友善的态度、 委婉的语言、幽默的做法,化解了一场难堪,维护了女生的“面子”,“挽救”了 女生的危机。但,老师的善意之举,并没有对女生的不当做法听之任之。这位 女生对老师的善意也心知肚明,对自己的不当之举后悔不已。
批评要带有善意,既要热情诚恳,又要尊重对方,帮助对方分析问题,明 辨是非,解决实际困难。
9具有人情味的说话。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浮躁、偏激、 傲慢、鲁莽之人。在某些场合,或某些情况下,他们往往会说一些伤害他人感 情的话,做一些有悖常理的事。有的时候,因为一些误解,性格温顺的人,也会 做出让人始料未及的事来。
一般的说,遇到这类纷争和矛盾时,当事人要宽容大度,“化干戈为玉 帛”,切不可大发雷霆、咄咄逼人、污言秽语、拳脚相加,使事态陷入不可收拾 的地步。如果这类的事情处理不妥,就会伤害感情、积下怨恨、埋下祸根。
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不斤斤计较。大度,就是有容人之量。常言道“宰 相肚子能撑船”。这是对宽容大度的形象写照。
在谈话中,怎样做到宽容大度呢?就是要头脑冷静、明辨事理、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缩小争端的严重性,不斤斤计较荣辱得失,“得饶人处且饶人”。这 样做,不但可以化解矛盾,减少积怨,还能唤起对方的良知,融化对方的感情 冰霜。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是蜚声文坛的金庸先生最喜爱的一句话。他温厚 可亲,雅韵脱俗,宽容大度。
王朔的《我看金庸》一文是对金庸小说的第一篇猛烈攻击的文章,但金庸
对此没有拍案而起,也没有竭力争辩,更没有反唇相讥,他只是心平气和地 说:“王朔先生的批评,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才 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四大俗’之称,闻之深感渐愧。香港歌星四大天王、 成龙先生、琼瑶女士,我都认识,不意居然与之并列。不称之为‘四大寇’或‘四 大毒’,王朔先生已是笔下留情了。我与王朔先生从未见过面,将来如到北京 呆一段的时候,希望通过朋友介绍而和他认识。”
金庸先生可谓是“大将风度”,大家风范,具有大海的胸襟。他面对王朔的 过激言辞,冷静沉着、语气温和、言辞稳重、语调轻柔,不指责对方、不漫骂对 方,反称自己,“限于才力”,感谢对方“笔下留情”,还热切希望朋友介绍“和他 相认识”。金庸先生的宽容雅量,谦逊溢和,给人以温文尔雅,超凡脱俗之感。 金庸先生的宽容热诚必然换来回报。果然,王朔先生知晓此话,很是内疚。他 说:“比起金庸来,确让我惭愧。”
【顿 悟】 可见,宽容大度,会春风化雨,柳暗花明。
凡是富有人情味的话,都能体现一种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即人文关怀。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谈话中少了人情味,便多了生硬与冷漠,距离和隔 膜,而少的是亲近和随和,理解和共鸣。这显然是不利于交际的。尤其是在上 下级之间,官民之间,公众人物和平民之间, 一个人要想变得有亲和力,就应 当为自己的话语增添一点人情味,这才能有效地缩小双方的心理距离。
人在世上都是在某种状态中生存的,如果在交往中注意对方这种无时不 在,无处不在的生存需要,去关注别人,解释事理,就自然会使对方心中油然 生出一种敬意,从而达到缩小双方心理距离的作用
比如:美国的播音员是这样向听众介绍未来的天气的:“刮西北风的两个 州将出现阵雨,但请您留意,也可能是雪。”“佐治亚州的人明天肯定会欣喜地 看到雨,但有多大的雨势,我不敢担保”,“明天是周末,我们拥有一个睛朗的 天气是可能的。”
同样是一种可能性的判断,由于将自己摆了进去,而且使用平易而充满 关爱的语言,谈话就有了人情味,也有了美感。
直率,就是直爽、坦率;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没有私心;原则,就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标准或法则。
说话要直率公正,就是在谈话中直爽坦率、公平正直,没有偏心。即, 一切 都要实事求是,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话要讲原则,就是说话要依据一定的 标准或规律。这个标准应该是一贯的、正确的、坚定不移的、丝毫不能妥协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原则,都有自己的说话和做事标准。金庸的处世原则, 是“得饶人处且饶人,该较真时也较真”。
比如对王朔,他就说了这样一番话:“王朔先生说他买了一部七册本的《天 龙八部》,只看了一册就看不下去了。香港版、台湾版和三联书店版的《天龙八 部》都只有五册本一种,不知他买的七册本是什么地方出版的。我很感谢许多读 者对我小说的喜爱与热情,他们已经待我太好了,也就是说,上天已经待我太好 了。既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然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不会不开心的。”
一方面,金庸旁敲侧击、暗示了对方所读《天龙八部》为盗版书,既是盗版 书,文字的错讹、内容的散乱在所难免,王朔以此断定作者文字水平不高也就 有失公允;另一方面,金庸巧作对比,暗示和广大读者那么多发自肺腑对自己 作品的盛赞相比,王朔的几句尖酸之语实在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金庸是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也是傲骨嶙 峋的铮铮汉子。他做人的原则,是勿容置疑的。
在国内,同国人说话要讲原则;在国外,同外国人谈判更要讲原则。这是 维护我国国格、人格的需要。因为,无论在战场或在商场,充满敌意的人还是 存在的。面对恶意之人,阴谋陷阱,我们必须坚定立场,坚持原则,决不妥协, 毫不退让。如果我们处处软弱避让,丧失原则立场,势必使对方觉得我们软弱 可欺,不堪一击。
下面的例子,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在一次外贸谈判中。中方外贸代表拒绝了一位红头发的西方外商的无理 要求,这个家伙恼羞成怒,竟然出口伤人。
“代表先生,我看你皮肤发黄,大概是营养不良造成你思维紊乱的吧?”
中方代表立即反击道:“经理先生,我既不会因为你的皮肤是白色的,就 说你严重失血,造成你思维紊乱;也不会因为你的头发是红色的。就说你吸干 了他人的血造成你的头脑发昏!”
【 顿 幅 】 面对对方的蛮横无理,肆意挑衅,再继续维持谈判已经 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我方人员义正词严,针锋相对,以凌厉的攻势,犀利 的语言,咄咄逼人,反唇相讥,宁愿谈判破裂,也要维护我方人格的尊严,国家 的尊严。这是非常明智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理”,就是道理或主张;“据”,就是依据或理由。谈话要有理有据,就是要 在谈话中摆事实,讲道理,让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这样做是文明的行为,是素 养的体现。它能消除隔阂、化解矛盾、表明诚意、阐明观点,使人心眼口服,达 到交际的目的。
谈话中,“理”要正确、鲜明、集中。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公正原则、符合人情道理。鲜明,就是态度明确、是非分明、直 言相告、旗帜鲜明。集中,就是聚焦一点、讲深讲透、不支离破碎、不分散力量。
谈话中,“据”要真实、典型、新鲜。真实,就是要实事求是、符合客观实际、 不弄虚作假、不颠倒黑白、不偷梁换柱、不断章取义。典型,就是找最突出、最 有普遍性、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道理的事实来阐明道理。新鲜,就是找最新 颖、最有时代气息的事实或理论来说明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谈话双方都心怀诚意,常常有些人会故意刁难对 方,推出一些棘手的问题,使谈话陷入僵局。这时,要想达到沟通的目的,就要 有理有据地回应对方。比如:
有一次,我国海关检查人员从一名英国水手的皮箱里,发现了一瓶可疑 的牙痛粉,经鉴定是毒品。公安人员立即传讯了这名水手。“你知道这是违禁 的毒品吗?”“对不起,这不是我的,是一位华侨旅客托我带的。”“那他是在什 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交给你的?”“前天晚上,我正在甲板上升国旗,忽然发现 挂倒了,正在重挂的时候,这位旅客走上来交给我的……”“你升的是中国国 旗?”“我们是英国商船,当然升的是英国国旗。”审讯人员立刻严厉地说:“够 了,先生,你编造的故事太离奇了。按常规,轮船早上升旗,晚上降旗,你说晚 上升旗,显然是谎言。你说升的是英国国旗,而英国的米字旗是无所谓正倒 的。”面对中国海关人员有理有据的质问,英国的贩毒者无言以对,只好认输, 等待他的将是中国法律的严惩。
我国海关人员,针对狡猾的对手,沉着机智,不急不躁,紧紧抓住“升旗” 这一问题,鲜明地指出“晚上升米字旗是无所谓正倒的”要害,戳穿了贩毒谎 言,及时制止了犯罪,守住了中国的国门。
谈话要有理有据,但有时苦于没有证据,“理”就很难讲明白。这就需要想 尽办法找出证据,再行说理。制止违章要有真凭实据,不能想当然或流于表面,否则容易引起违章者的争议,导致不必要的纠缠。有时,对某些不明事理 的司机,还须巧设疑问,套出违章的实据。例如:
一辆解放牌大卡车超载沙石,但司机不肯承认。交警就问驾驶员:“你车上装 的是什么?”驾驶员:“沙石。”“您车的载重量是多少?”“5吨。”“您车装了多少?” “5立方米。”“1立方米的重量是1.8吨,您算一算5立方米是几吨?难道这不是超 载了吗?”这时,那位驾驶员羞愧地用力抓抓头皮,连声说:“我错了,我错了。”
【顿 悟】 要说服别人,就要有理有据。这位交警不急不躁,巧妙 地设置了一个疑问,引出违章者的超载事实,让违章者在事实面前不得不低 头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