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将人划分的从来都不是金钱”
“而是思想。”——夜桥安
-------------------------------------
W0732:“喂,哥哥!”
失明人:“叫叔叔。”
W0732:“哦,叔叔。”
“嘿嘿,我又给忘了。”
失明人:“怎么这么早就打电话来了?要开学了?”
W0732:“对啊,都已经九月份了,我今天要去学校领新课本了。”
失明人:“你这每月都打个十几,二十通电话来,你爸妈没说你什么啊?”
W0732:“没有啊,他们问我打给谁,我就说是打给哥哥的。”
“然后他们也都知道你,反正我又不是打给什么坏人。”
“叔叔,我现在正在吃早餐呢。”
失明人:“好好吃,到了学校里多多学习,好好成长,到时候你再打电话来,我可要检查你功课做得怎样咯。”
W0732:“唔,我知道啦。”
“叔叔~”
“你声音听起来好小哇,你都没有睡觉的吗?”
失明人:“真机灵。”
W0732:“为什么呀?你晚上都不睡觉的吗?”
“现在都已经早上6点半了,你还没下班呢?”
失明人:“这不才刚想下班睡会,你的电话就来了。”
W0732:“哦,那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休息啦?”
失明人:“不会呀,叔叔现在还精神得很。”
“对了,小明,叔叔想问你个事。”
“就是你之前说的那个同学,那个女孩子,你最近回老家还有见到过她么?”
W0732:“小雪呀?”
失明人:“嗯。”
W0732:“呃,我上次跟妈妈从城里回去的时候,好像有看到过她一次,她在镇里念小学呢。”
“怎么了吗?叔叔。”
“她也经常打电话给你嘛?”
失明人:“没,就只打过两次。”
“从放暑假以后,就再没打来了。”
“要不是之前问你,我都还不知道原来你们两个认识呢,然后你还专门给她推了我们工作室的电话。”
W0732:“对啊,她那时候要转学了嘛,看起来挺不开心的。”
“我就悄悄告诉她,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打给你。”
失明人:“你以前有见到过她爸妈么?感觉人怎么样?”
W0732:“有啊,他们看起来都可凶了。”
“比我妈还凶呢!”
失明人:“果然是这样……”
W0732:“怎么了,叔叔?”
失明人:“叔叔得夸奖你一下,要不是你的话,叔叔还真差点就被骗了呢。”
W0732:“啊,连叔叔都差点被人给骗啦?”
“谁呀?居然这么大胆,用不用我替你去教训他?”
失明人:“小雪呀,和你一样机灵。”
W0732:“小雪?她为什么要骗你啊?”
“我感觉她挺好的啊,以前我们两个在学校里可是好朋友。”
失明人:“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
W0732:“嘻嘻。”
失明人:“小明,叔叔需要请你帮个忙。”
W0732:“嗯?什么忙呀?”
失明人:“如果你下次回去的时候,有见到小雪,就帮我问问她最近过得怎么样了,是否开心。”
“因为叔叔有点担心她。”
W0732:“好啊,没问题,就全包在我身上吧!”
失明人:“谢谢。”
“好了,赶紧吃完饭去上学吧,你妈都催你了。”
W0732:“嘻嘻,那叔叔我先挂啦,下次再打给你。”
失明人:“嗯,再见。”
“频道专线号1122‘失明人’,期待您的再次来电……”
数月前,夜桥安曾接到过一个小女孩的来电,因其所问问题都很是古怪,桥安也是后知后觉,反复思索着自己与其通话中的每一句话,难免心生疑虑。
于是在接到女孩的第二通来电后,他就小心翼翼地问出了女孩的学校地址,后又经与小明通话证实。
本以为,那名小女孩的双亲应已不在人世,但现在看来,恐怕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好端端的一个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且还是这种荒谬至极的谎言。
桥安深知,孩子们的心灵基本都是纯净至极,不分善恶的,同样也因此,他们更容易比成年人感受到喜怒哀乐的真切情感,特别是对像小明和小雪这样内心异常敏感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更容易被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因素所影响,心灵会更受困扰。
也就是说,对于一般单纯的孩子,我们本就不该用大人的思维模式去为之言行做出调整,或是随意下定义。
因为你还真就不一定会比你的孩子更聪明,只是你们的思维认知不一样而已。
若是大人,同比“环境因素”,一味地将自身的思想观念强加于孩子身上的话,那即便是神木转世,也亦会在短时间内被雕刻成凡木,或是被烧成木炭的样子。
而这,很可能会让那棵神木错失了它原本该有的风采。
其实自每个孩子出生时起,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开始最需要做的,可能就是要先试着去理解他们的行为,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如若会有危险的话,就慢慢引导,并不需要刻意去告诫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真,什么又是假。
因为那样会很容易阻断他们的思想开放度,影响到先天的认知能力。
换句通俗话来讲就是,本来你的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比你更加聪明,更有能力的人,而你却在想方设法的要去将他变得跟你一样蠢。
这不就弄巧成拙了嘛。
而那名撒谎的女孩,想必处境会更糟。
所以桥安心里所忧虑的并不是她为什么要撒这个谎,而是她先前所处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那才是问题的根源。
就怕她曾所说过的那句“想去天堂”,不是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