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登岸后没多远就遇到了前往海里打渔的人。对于孙大晟来说,衣服是必须弄到手的。以前在猴子群里也没什么,现在到了人类社会,不穿衣服他自己都羞于见人。
毕竟还是从文明社会穿越过来的,孙大晟虽然也是硬抢一个渔民的衣服——不抢不行,那些人一看见他就跑。不过他从竹筏拿了些水果和酒给了那人,算是抵了衣服钱。
之后又把整个竹筏上连同上面的东西都卖给了这群渔民,换了些钱财,以后到处游荡,穿城过府,身上备些钱还是必要的。虽然这些渔民是因为害怕才同意与之交易的,但他们只要把竹筏上的物品——那些奇珍异果、还有那几坛酒弄到城里卖掉的话,收益绝对要翻好几倍。
孙大晟的这些操作让陆迩对他的观感好了不少。比书上的猴王做得好多了,书中猴王看中了东西可是直接上手抢了就走的。他没有因为是穿越有了超强的能力而无视律法和道德,居然宁愿自己吃点亏来予以补偿对方所受的惊吓。虽说具体的方法有点问题,但也是特殊情况嘛,这人是既有一定的原则,做事又不死板呐!也许还真能把孙悟空这个角色活得更有意思呢!
不过,喜欢到处留“在此一游”加上生物信息素的习惯真心不好,得改!
孙大晟带着身上的陆迩在南赡部洲只呆了一年不到急着走路了。因为这时期的条件实在是差了点。哪怕是王侯平时吃的东西只是放点盐煮煮,烧烤那东西,只能偶尔解解馋吃一次,因为不论是香料还是肉食都不充足。普通人家更不用说了,粗粮野菜勉强混个不饿,哪里会讲口味好不好?
更何况他没钱!从渔民那里换的那些钱很快就花没了,他又不愿去偷去抢,只能去挖些草药什么的去卖,药铺看他是生面孔往往价格压得很低,他也不争。有钱的时候就买点好吃的,没钱的时候就摘些野果子对付一顿。
吃不好,睡得也不好,虽然衣着说话都与普通人无异,但仅相貌就让足以让大多人对他敬而远之了。平日里想找个人家借宿是常会被拒,偶尔能成功一次,经常是随便找个桥洞、树顶将就一下,更不用说卫生了。
按书中所说,现在在这南赡部洲是找不到神仙的踪迹的,他也没对此抱多大幻想。这一年除了了解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外,主要就是在打听去西牛贺洲的路。走陆路过去是不可能的,太远了不说,这一路的凶险也不是他愿承担的。还是老实地按书中猴王学艺的路子去走吧。
虽说两个人都是穿越来的,但孙大晟并不知道他身上还藏着一个和他一样穿越的灵魂。陆迩这么多年已经藏出经验来了,只要他不愿意,现在的孙大晟是完全感觉不到他的。
现在的陆迩也不着急,反正就呆在猴子身上,应该终有一天会到达方寸山的。所以每天的他的乐趣就是看猴子到处瞎逛,看他挖药、替人干活挣钱,看他四处打听消息,看他被人嘲笑、看别人怕他的样子。
但陆迩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孙大晟的脾气着实是好。居然什么事情都能忍受。他觉得换成他自己,也绝对做不到这种程度。要是他陆迩是穿越到猴王身上,以他的身体强度,恐怕早对那些当面嘲笑他、欺负他的人大打出手了吧。
看来,这位同乡很是佛系啊!不知道学了艺之后还能不能保持本心。要知道书中孙悟空一开始也是个好性子,哪知修仙回了花果山后就完全变了个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处惹事生非,最终被关了五百多年,还要靠出苦力赎罪。
这当然也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猴王自身对世事了解不深,结交的又都是些狐朋狗友,走上歪路也不奇怪。
现在这个换了芯子的猴王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呢?陆迩觉得现在事情变得复杂了。自从发现猴王也被穿越了后,他就对这世界感到了迷茫,甚至一丝荒诞,自己仗着穿越的身份,本来想改变些东西,结果书中的主角也是穿越来的,那么,将来会不会唐僧也被穿越?猪八戒会不会也被穿越了?沙僧呢?白龙马呢?假如连一些大妖王也是穿越来的呢?甚至假设万一如来都能被穿越,那还玩儿个屁啊?这还是西游的世界吗?
想的越多越迷茫,头都想疼了也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所以陆迩现在干脆什么都不想了。反正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跳蚤,实在不行就找个地方躺平就完了。
人家是骑驴看唱本,他现在是骑猴看唱本,还是走着瞧吧!
……
问清了往西牛贺洲去出海的路。搭个竹筏,这次简单多了,依然是顺风顺水,很快到了西牛贺洲。
书上并没有讲方寸山的具体方位,但两人心里都清楚,想找到方寸山斜月洞,还得等那个神秘的樵子指路。于是孙大晟只是往西走,哪里山多哪里山险峻就往哪边走,反正以他猴王的身体也怕普通的野兽。不料这一走就是好几年,还没等神秘的樵子出现。
三十三天上,兜率宫内,炼丹房。
正在炼丹的太上老君忽地心头一动,于是便掐指一算。
“原来如此。”
抬手将刚炼好一炉仙丹收入葫芦中,又将还没投入的药材放好,熄了丹炉,走出了丹房。
在门口侯着的两名童子连忙上前施礼。
“你二人好生看守,莫要弄乱了房内药材。老道去去就来。”
“是!老爷。”二童子齐声答到。
太上老君身形一闪,便不见了踪影。两名童子早已习以为常,太清圣人身份尊贵无比,法力也是无边,但生性淡泊,凡事更愿亲力亲为,所以兜率宫里仙童仙官仆人极少。他又爱清静,不喜欢诸多随从前呼后拥,出门常是孤身一人,或腾云或骑着青牛,只少数场合会带着童子随身服侍。
两名童子无奈地对视一眼,跟着太上老君就这点不好。一年到头也出不了几次门,整天闷在这兜率宫里,对他们这些刚成仙没多久的小仙童来说,实在是难受得很。要不是老君为人也很随和,又时常有仙丹仙酒赏赐,且能学到高深法术,恐怕兜率宫里的仙童更少。
老君离开兜率宫下一瞬便出现在了西牛贺洲某处深山之中,化成一个中年樵夫的模样。
没有人知道,那个布石为阵引动天地灵气硬生生地让一块顽石孕育出石猴来的大能居然是被尊为道祖的太上老君。不过,也只有他这等级的大能做到这种事情。
前几天刚听四猴汇报那石猴去了南赡部洲,没想到这么快就来到了西牛贺洲。害得他只匆匆地炼完一炉仙丹就赶过来了。
他得亲自把这石猴送到西方那位的门前。不然那猴子不一定能有缘进得了方寸山;再说了,他还得让那位知道这猴子是自己暗中送来的,不然那们真以为天生石猴,给洗脑留在了西方,自己不是白忙乎了一场?
但只要自己露出一点气息,以那位的智慧,自然知晓该怎么做了。
……
于是,孙大晟如愿遇上了唱歌的樵子,双方互相演了一场戏, 孙大晟得到了去方寸山斜月洞的路。
孙大晟看书时只知道有这樵子这个关键人物,需要得到他指点路径,却从未细想过这个樵子可疑之处。所以得到指点就告别往斜月洞方向去。
陆迩看书比孙大晟要仔细地多,也做过许多猜想,眼下一见,一眼就看出这樵夫装扮的破绽之处,也就是穿帮了。虽然这樵夫装扮很朴素,但穷得靠打柴为生的人居然穿得起木棉做的衣服、系得起蚕丝腰带、用得起全钢斧子?歌唱了半天,却是没见一根柴火。
也就是欺负以前的猴子,现在的孙大晟没有生活经验吧?
陆迩也怀疑这樵夫就是传说中的太上老君。一句“静坐讲《黄庭》”,就像在表明他的身份。只是没法验证,在南赡部洲时倒是见过老君像,但是,大家都知道庙里的塑像还有古时的画像跟真人的相似度……
他也只能先暗暗记下这樵夫的样貌,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太上老君的时候再比对一下。
陆迩没想到真让他猜着了。眼前的这位樵夫就是太上老君本君。他唱的这曲除了引起猴子的注意外,主要还是唱给那位听的。
再说方寸山斜月洞内,那太上老君口中的“须菩提祖师”正登上法坛准备讲道时,突然听到一阵歌声传来,四周众人却浑无感觉,当即心下疑惑:“这是哪位道友来访?又为何不愿意正面现身?”于是运起天眼通,天耳通,将老君装扮的樵夫和猴子的对话看得真实,听了个一清二楚。老君本意也没瞒他,自然他一眼就看出了老君的身份。
略一细想,就大概猜出来老君的心思。
“这是想搞事情啊!又想把自己摘个干净,也罢,就让本尊来助你一臂之力!”菩提祖师暗笑了一声,喊过一个仙童,交待了一番,让他去门口迎人。
太上老君和菩提祖师配合默契,于是孙大晟顺利地成了菩提祖师的徒弟,得到了新的姓名:孙悟空。
只是他俩没想到, 这个猴子已经不是之前那个懵懂的猴子了。
更没想到还有一只名为陆迩的跳蚤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混了进来。
等孙悟空信誓旦旦地对他师父说“此间更无六耳,止弟子一人”的时候,会不会莫名地心里发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