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书名:我的魔法之旅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4790字 发布时间:2024-07-18

“我们只是一些影子”
(2000 · 祥云)


因为拐杖就是我们身边的另一道影子,我不得不再 次引用霍桑在1840年的一段话。很显然,1840年我还 没有出生,也不可能在孤寂者霍桑的身边走来走去,他 说道: “……这是一间中了邪的屋子,因为千千万万的幻 影盘踞整个房间,有些幻影如今已经问世……现在我开始 明白,为什么这许多年来我是这间凄清的屋子的囚徒,为 什么我不能砸破它无形的铁栅。如果说以前,我还能逃 避的话,现在却困难万分,我的心已经蒙上尘土……说真 的,我们只是一些影子。”2000年的一个白昼,我看见了祥云村庄中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她的拐杖是影子,而她的身体也仅仅是一道影子而已。从村庄的四周散发出猪粪 和牛粪的气息,还有兔子的味道。我还看见了更多的影子, 比如,土地测量员的影子,他也许来自卡夫卡的小说《城 堡》,也许是一道现实中的影子,他确实存在着,就像去 《城堡》的路上障碍重重一样,那些绳子当然不仅仅从土地 测量员的影子下面垂落下来,我还看见了牛和拴住它的绳 子。更多的影子几乎像梦一样不清晰,因为它是根据我们的想象画出来的影子。
我一直跟着这幅图片上老人的影子走了很长时间,以 至于她不断地回头。我明白了,我使她独立的、自由自在 的影子失去了安宁,所以,我不再跟随她的影子了,因为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任何人的影子试图产生如影随形 的奥秘,当一个人的影子朝前走时,影子是朝着自己生命 的另一道影子而去,每个人都不仅仅有一道影子跟随自己, 每个人的影子旁边还有另外一道影子,或许还有第三道影 子。我12岁的那一年,我就已经感觉到了孤独的奥秘,那 个黄昏,我刚出门,我母亲就问我要到哪里去。我说去走 一走,母亲就很警觉地告诫我道:天快要黑了。母亲的意思是说天很快就要黑了, 一个人在天黑下来的时候走一走并不安全。然而,我还是朝着黄昏向河边走去,越往上走, 我就感觉到除了我的影子在已经降临的夜色中走之外,还 有别的影子也在行走。那是我影子中的影子吗?它们仿佛 潜入了我的魂中,我往任何一个地方走去,它们都在陪伴 着我。正像霍桑所言:“我们只是一些影子。”无论是在夜 色中也好,白昼也好,我们都只不过是一些影子,紧贴着尘埃移动,这也许就是灵魂的神秘问题。
我在祥云的一座村庄里看见了一道棺材的影子,那口 涂上了红黑油漆的棺材,就像搁在高高的木楼顶上,我是 在深入观看一家民屋的建筑时,在无意之中发现这口棺材 的。主人告诉我,村里的老人有一种习俗:在没有死亡笼 罩自己之前就为自己准备好一口棺材。在云南的许多村庄, 我也看见过类似的状况,就像死亡降临之前的等待是一种 得到再生的游戏一样,人们乐观地把棺材的影子置放在现 实生活中,它们也许是一种相互矛盾的挽歌,此刻却变成 了一道影子。棺材的影子映在楼梯上,也映在木楼顶上, 甚至映在了身体的侧影之上,这就是生命或影子保持着的 一种潜在的幸福。无论活着还是死去,也许都是一种幸福的铭刻, 一种持久的跟死亡和出生相联系的神秘关系,使我们投下了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不能驱除人生中的恐怖, 它来自出生、欢娱和噩梦,所以我们就以梦的方式编织出了旁边的影子。



像石头一样不朽
(1998 · 澄江)


石头是一个谜,是我诗境中的一个时刻。那是许多年 前的一个时刻,我小心翼翼地从一座旅馆爬到了山顶,看 见了众多的、几乎是层层叠叠的石头。因此我的一首诗歌 与石头有关: “重新归回,到一个夜晚的石头上去/进入得 更深一些,坐下来/坐在一堆显然是坡度的位置上/纠正 教室,纠正了口音,纠正了方向感/体会到石头和脚的长 度/用嘴,用呼吸,用手来参考/我的母亲在那时干什么/ 旧时的石头,旧时的恋爱场景/我们的血白白流尽/我们 的诗歌在夜晚还是在石头上/被风吹拂着,被燕子衔着/人,永远爬不进石头的里面去。”
石头之谜因为有了人,被人所利用,人看见了石头, 并触摸到了石头的灵魂:这是一颗坚硬的心, 一颗永不变 形的心灵。石头是从暴雨中长出来的,是伴随着我们人类 历史的一次又一次来自深渊的恐怖,被我们人类所看见的。 你在这里所看见的这幅图像中的石头,充分地被人利用着。 这是澄江, 一座被抚仙湖所包围的村庄。当我站在这座用石 头垒建的房屋面前时,我不时地听见来自抚仙湖的波浪声。 在抚仙湖的水底沉入了古代的一座城市,通过水底探险者的 手我在电视屏幕上曾经看见过水底的石头:古代的人们已 经学会有效而合理地利用石头,在长满苔藓的水底石阶 上,我看见了切割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石头;在一座坍 塌的墙壁上我看见了石头上镶嵌的密码,我无法破解那种 密码,那是古代魔法师内心的一种符咒;我还看见了石头 上的兽世界,沉入抚仙湖水底的石头上竟然有老虎、狮子的形象……石头,这是沉入水底的石头变成了不朽。
现实中的石头仍然像古代一样被人利用着,石头的 谜,就在那些石头上。因泥土的涂鸦,有些石头已经开始 变成红色;因雷雨的撞击,有些石头已经出现了裂缝;因历史事件的一次次覆盖,有些石头叙述过人类的苦难和哀愁……确切地,我们旁边是石头,因为石头可以被石匠们 改变为墓碑。我记得我父亲的墓碑上铭刻着我父亲的出生 年月和死亡日子,我又一次在里尔克的石墓上看见了那种 永恒的墓志铭:“玫瑰,哦,纯洁的矛盾,幸勿在这许多眼 睑之下睡去。”这是我领略过的世上铭刻在石头上的最美丽的墓志铭。
我有一次经历枕着石头睡觉的夜晚,那是在滇西的高 黎贡山顶端。在寒冷不堪的夜里,我和我的朋友们睡在著 名的南斋乡的驿站里。这是一座用石头垒建起来的驿站, 我们睡在石头上,那是一个因寒冷而一夜失眠的夜晚。我 们13个人平躺在石头上,我不断地听见兽群穿越伟大、沉默的高黎贡山时的声音。
石头的谜里面,出现了一位老人的肖像,他坐在石头 上,毕生致力于农活的老人,此刻,安恬地坐着。他已经长 出了雪白的胡须,他脸上的皱纹看上去就像石头上的裂缝, 如果从更远处看上去,他更像一块石头。他坐着,这是他一 辈子为之盘踞的世界,有了石头,他可以持久地将生活盘踞 下去。石头的谜,让我们迷失在内心生活的监视之下。因 为每一次面对石头,我们都寻找到了铭刻的力量。任何文字一旦铭刻在石头上,都会变成不朽和永恒的秘密。



你看见玉米了吗
(1998 · 祥云)


你看见这幅图像中的玉米棒了吗?作为农民已经收获的 粮食,它此刻已经晾晒在屋架上,我的胃强烈地嚅动着,不 仅仅产生的是饥饿,饥饿只是一种本能,就像情欲的产生是 一种本能一样。当我站在这幅图像的世界里,看见玉米挂在墙上,胃的蠕动已经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感恩。
烦冗的继续着的生活就像一个人的通史一样不可能缺 少胃的嚅动,我小时候带有神经质的童年曾经淹没在乡村 的大片玉米地里,那是我此生最大的快乐。我获得了一片 玉米地的青睐,我既可以消失在玉米地里,也可以走近来、走出来。当玉米开始成熟时,那完全是一个灼热的世界,我那时候的世界与死亡无关,与阴影同样没有关系。
我曾经数过一个玉米棒上金黄色的籽粒,它既可以检 验我糟糕的数学,也可以促进我的虚无主义的诞生。我经 常数到中间时便开始错位,然后再返回到开头:我从没有 认真地把一个玉米棒的籽粒数清楚过,因为数字是幻想的 敌人,也许当我望着金黄色时,把色泽变幻成了深朱砂色。 那是一束玫瑰,在我成为少女的时期里,我第一次望见一束朱砂色的玫瑰时,我想起了童年时期的幻觉。
玉米,抢救了我的生命,在一次生病中,我产生了浓 烈的厌食症,我拒绝任何食物,甚至嗅见任何一种食物的 味道,我都想呕吐。当我母亲从烤玉米铺里给我带回来一 个喷香的玉米棒时,我的胃嚅动起来了,饥饿的本能再一次回到了我身体里。
我曾经看见乡村的农民们收获玉米的季节,这是一个 最美的现实,“现实”这个词汇让我想起一个罗马帝国的皇 帝,他名叫马可 ·奥勒利乌斯,在他的《沉思录》中有这 样的现实:“现实是所有人的,死亡就是失掉了现实,这是 个极短的时期。任何人都不会失掉过去和未来,因为对任何人都不可能剥夺他没有的东西。你记住,所有的东西都在旋转,而且又重新在同一轨道上旋转。看到了现实的人 就看到了所有事情,难以探测的过去发生的事情和未来将发生的事情。”
现实的意义在于玉米一年复一年地从土地里冒出来, 因为这是人类的一种宿命。无论什么人执政,无论是什么 朝代,无论你经历了无以穷尽的幸福和灾难,你的胃永远 都需要玉米。在这个现实场景里,1998的祥云乡村就像所 有别的乡村一样使玉米永不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精神。
有些现实深藏在我们的未来之中,这也许是作为罗马 皇帝的马可 ·奥勒利乌斯所肯定的未来中的现实。玉米悬 挂起来了,就像一部浩繁的辞典一样,它可以从一代人过 渡到另一代人之中去。它剥开的粒籽就像葵花籽、石榴籽、 玉米籽、哈密瓜籽、西番莲籽一样被我们所收藏,它一粒 一粒地把我们的现实命运抓住,无论我们迁徙到何处去, 它都与我们的命运有关系。谁都知道,即使在荒野里, 一粒子也会发芽。
只有拥有强大现实感的人才会假设自己的未来,罗马皇帝也好,种植玉米的人也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想通过幼芽看见未来。即在看见现实的时刻,未来是一种梦想, 正像雾一样向我们飘来。1998年,我在祥云的村庄看见了雾的同时,也看见了玉米。



猜想中的斑驳
(1999 · 宾川)


斑驳是一种折射,就像光芒一样朝着我们移动过来, 就像阴影已经删除了我们的喜悦。1999年, 一切对于我来 说似乎都是崭新的,那一年开端,云南高原的灼热阳光吸 引着我的目光,尽管这是冬日的阳光,但我还是来到了阳 光最为炽热的地方:宾川。如果在冬天靠近这个地域,你 不会感觉到寒冷,确实,离宾川越来越近的时候,我就感
觉到了光芒已经离我越来越近。
从车上下来,我看到了一个绣花的妇女,她正坐在自 家的庭院深处绣花, 一种懒洋洋的空气,以及交织在她手 上的彩色丝线,充分说明了在任何一个角隅,人性生活都
在悄然无息地进行着。而旁边是另一块绣花头巾,她正在模拟着那块早已斑驳的头巾上的花朵,采用崭新的丝线, 一针一线地、专心致志地绣花,那块旧头巾看上去已经有 些年代了,除了布的颜色在斑驳之外,绣在布上的花朵已经斑驳。
我听见了斑驳声再次在这座农家小院中响起,而当我 走出庭院,出现了这堵墙壁。在斑驳之前,这是一块四方 形的被镶嵌起来的领地,任何领地都是涂鸦文字的地方。 我猜想在这块墙壁斑驳之前的场景:很久以前,这是一块 领地,那些掌握着文字秘诀的乡村知识分子,用墨汁和涂 料往墙壁上涂鸦的时代,也许是一个早晨,因为任何早晨 都会产生清新的语言。我猜想着那些红色的字帖写着毛主 席语录,那些黑色的字帖有时是致命的,它使一代人的命 运遭遇到了厄运。很久以前,这是另一块领地,墙壁上写 着一个村庄的姓名,只要是庶民都会拥有自己的姓名、乡 村档案,把这些名字写在墙壁上,是为了显示全年的工分 制度。那时候中国乡村还没有进行土地包产到户,生产队 是一个大集体、大家庭。那时候,作为母亲的女人们拼命 地,使用浑身的劲儿在繁衍子女,为了挣更多的工分,猛然间,生产队在改革中解散了,工分制度消失了,这是另一种叙事方式的开始。所以,很久以前,墙壁上开始张贴 着广告,大大小小的广告中有混合饲料的广告,有洗发精 的广告,有狗皮膏药的广告,有煤炭的广告……广告的降 临意味着一个乡村已经朝着外部敞开了大门,广告的降临说明乡村开始了它的商业活动。
然而新的墙壁出现了,这堵经历了历史风尘洗礼的老 墙壁毕竟已经太老了。人和事物一样都会苍老,人在老的 时候,牙齿会松动,皮肤会堆满皱褶,身体会变得缓慢, 身体会逐渐地萎缩……简言之,所有因时光而衰竭的人和 事物在变老的时候都会具有同一特征:即从身体的内部到外部都开始斑驳。所以,我看见了这堵老墙壁在斑驳。
它已经被遗弃了,没有人重视它,所以再也没有人为 它修补斑驳的身心,它的热闹、喧嚣已经随同历史的风云 而消失,它的荣誉、它的显赫当然已经结束,这就是历史 的规律。斑驳声异常清晰犹如生命在黄昏的空气中颤抖、 燃尽,在这个奇特的冬日,我看见斑驳下来的土块更接近灰烬,因为它滑落在地上,很快就会被大地吸收。
四季永远在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冬日的冷和夏日的雷电都有可能成为变幻这堵墙壁斑驳的因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我的魔法之旅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