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国南部,有两个国家,一个叫虞(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平陆县东北),一个叫虢(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平陆县东南)。
它们的关系就像是一对老邻居,都姓姬,本应该和睦相处。
但是,虢国的君主却是个喜欢没事找事的主儿,老派兵去晋国边界“串门”,晋献公心里不爽,想给虢国点颜色瞧瞧。
公元前655年的一天,晋献公问荀息:“现在能讨伐虢国吗?”
荀息摇头晃脑地说:“现在还不是时候,虢国和虞国关系好着呢,而且虢国军队戒备森严。”
“我看这样,咱们先送几个美女过去,让虢公沉迷于声色犬马,放松警惕。”
虢公得了晋国的美女,果真沉溺于享乐,把国家大事抛诸脑后。
荀息见时机成熟,就对晋献公说:“现在可以攻打虢国了,但咱们得小心虞国去援助虢国。”
“咱们不如送份厚礼给虞公,再向他借条道攻打虢国,这样虢国就会恨上虞国,虞国自然就不会帮忙了。”
晋献公听了荀息的话,派他出使虞国。
荀息到了虞国,送上千里马和一对价值连城的玉璧,说:“虢国老侵犯我们晋国,我们打算教训他们一下。”
“我来这里,就是想向贵国借条道,让我们过去,打赢了,战利品都归您。”
虞公看着手中的玉璧,又瞧瞧千里马,心里乐开了花:“行啊,借道没问题。”
虞国的大夫宫之奇一看急了,忙劝阻:“大王,使不得啊!虢国与我们国家可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
“俗话说‘唇亡齿寒’,如果嘴唇都没了,牙齿也会冻得发抖。”
”虢国要是完了,我们虞国也保不住啊!”
虞公眼一瞪,吹了吹手中的玉璧,说:“人家晋国送来这么多好东西,我们连条道都不肯借,说得过去吗?”
“再说了,交个强国总比交个弱国划算。”
宫之奇见虞公不听劝,知道虞国迟早要被晋国收拾,于是带着一家人溜之大吉。
那年冬天,晋军路过虞国,虞公见晋军强大,就向荀息表示愿意助战。
荀息笑着说:“我听说虢公正和犬戎打仗,您假装上去助战,虢国一定会让您进城。”
“您的兵车上都装上晋兵,只要他们一开城门,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他们的下阳关。”
荀息利用虞公拿下了虢国,然后转头就把虞国也给收拾了。
虞公糊里糊涂地成了俘虏,那对名贵的玉璧和那匹千里马,又回到了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