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节、谋下荆湖
书名:风云起蜀口 作者:道生昀武 本章字数:2409字 发布时间:2024-07-13

一一二节、谋下荆湖
    “道爷、这次遇到彭哥哥没有?年儿好久没见彭哥哥了,很想知道他的近况。道爷能告诉年儿吗?”
    上次彭玉来观涛山庄,他才四岁多点,能有多少印象,怎么可能想念?
    清虚道长也没有细想,望了眼老杨,发现老杨似乎也是很想知道,于是又回过头来,慈祥地看着杨年道:“小哥儿费心了,贫道这次曾经遇到过彭玉,我们还在一起待了半年多,后来又分开了,去年他在襄阳受了伤,这次本来也曾想和我一起来的,可在我们路过襄阳时,听说阔出将有什么大行动,他便又留在了襄阳------”
   “彭哥哥伤得严重吗?”杨年急切地问到。
   “年儿,你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怎么打断道长的话呢?”老杨责备道。
   “年儿着急嘛!对不起、道爷。”
   “哈、哈!”清虚笑了笑,接着说到:“年哥儿是性情中人,贫道那能见怪。”道长停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接着说到:“伤得倒不是很严重,只是伤得不是地方,有一处刀伤正在脸颊上,他曾经伤心了一段时间,不过现在已经释怀了。”
   “哦,那岂不是破相了!彭哥哥以前是多么的英俊潇洒,肯定是很难过的。老爸,您不是可以给他医治吗,我去襄阳把他找来,老爸您给他治治不就行了。”
   “你以为你老爸是万能的神仙呀!脸颊的刀伤如果刚受伤时没有名医医治,好了一定会留下明显的伤痕,以现有的条件和药物是没办法消除,男子汉,脸上有点伤疤怎么啦,不是更显得孔武有力吗,会更有威严。你彭哥哥如果是真汉子,迟早会看淡这些的。”
   “是呀!年哥儿,你彭哥哥已经不计较这些了。”
    午饭前,杨年躲在五姐闺房中和五姐嘀咕了了半天,原来杨年打听彭玉的情况是受五姐的指使,其实他自己也很想知道,何况五姐承诺给他织一双羊毛的手套和袜子,他又额外地敲诈了一个绣花荷包。最后达成协议,过段时间找机会和五姐以去阆州看三姐为借口,去襄阳找彭哥哥,当然路上的一切开销得五姐出。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着。当然这是杨年的看法,其实松鹤小筑这台机器正高速高效地运转着。
    该出发的都出发了,而杨年则在父亲和清虚道长的督促下练功、学习。清虚道长虽口头上没有说收杨年为徒,但在行动上已把杨年当成了自已的弟子,一些不传之秘也开始传授给杨年。又重点对鸿钧一百零九式加以指导,这是他师门传下来的,最后十几式他也一直没有连贯起来练成,特别是第一百零九式,他自己也一直没练成。他还将自己精简出来实战效果极强的清虚九式传给了杨年,还传授了杨年各类兵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交手技巧,每天还给杨年当两个时辰的陪练。杨年的搏斗技巧和能力提高很快,一日千里。
    小家伙这段时间内功进境却很慢,他自己感觉到还在原地踏步,如果练得太用功了有时反而感觉到是在倒退。清虚道长也找不到原因,也就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他认为这是练功的一种高原现象,只能指导杨年坚持修练。
    他认为是杨年自身原因的可能性比较大,练功太杂,初期由于经脉已通进展迅速,后期则会互相影响,各种内功在体内很难和平共处,一定会有内耗,其家传武功和鸿钧罡气在体内到底怎么相处他也不知道,也许到一定程度体内这些内功就把人给毁了。他认为这一刻迟早要来,至于什么时候出现体内内功的内斗,他也不知道,是斗个你死我活或是互相妥协,然后互相融合而成为一种新的奇功,他也说不清。
    据他所知,同时练几种内功的,要么不成功,止步于大成以前,要么就会成为一代宗师,也许他的鸿钧罡气最早也是由几种气功发展而成的,没有谁有能力没有积淀就能发明出一种旷世的功法。
    这也是他一直没有提出将杨年收归门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知道,发现一个练武的好苗子甚至比找一个好师傅更难。如果这苗子毁了,作师傅的得有多难受呀!如果杨年体内的内功融合了,练成了一种奇功,那么还能说杨年就是他的传人吗?
    清虚道长的内心其实也很煎熬的,但无论如何,他也想尽自己的所能尽可能地给杨年提供一些帮助,杨年即使不能成为他的传人,如果他能成就一代宗师也是非常不错的了。
    杨巨流这段时间坐镇松鹤小筑,有空也常来指导小儿子,主要偏重儿子的技击之术,特别是军队冲锋陷阵时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如何在乱军之中保护自己,杀死敌人。他在教杨年一些在战场上实用的东西,武林中人的花架子太多,在真正的战场上不但无用,甚至是有害的,这是受一般武师的功利心理决定了的。
    练武之人的出路决定了他们的功夫加入了很多并不实用,甚至可能是多余的花招,以博取雇主眼球,这样才能有饭碗。真正军旅中实用的杀招是没法通过表演来博眼球的,那能有人给你随便砍砍杀杀。
    军中的武功技击之术讲究的是快、准、很,讲究的是气势。在保证自己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尽快令对手胆寒,不一定要求一击就能取敌性命,所以并不是以能击中敌方要害为第一目的,只要能给对手造成伤害就行,敌人受伤后,行动就会迟缓,心理也会受到打击;受伤后如果得不到及时包扎、治疗,血流多了也是要老命的。
    老杨将这些心得传授给自己的小儿子,并尽可能地给儿子当陪练,给儿子喂招。休息时则给儿子讲讲兵法谋略,如何活学活用,不能死读兵书。
    上次和儿子一起去帮助曹友闻,儿子的表现尤其令他惊奇,小儿子可能是他几个子女中最有望成大材的一个。他想象得到以后的局势将有多惨烈,虽然他一直没有表露出来,他现在所作的一切安排都是在作应对最坏的局势的准备。
    必要时他将放弃现有在蜀口的一切,包括他准备重点防守的松鹤小筑、和正在兴建的映月山庄。在几十万大军的进攻下,被动地防守也只能是苟延残喘而已,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他自己和几个成年的儿子则都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丧命,为了他杨家的威望、道义和家族传承下来的不屈不挠的性格,他杨家没有苟且之人,只要认为付出值得,都将义无反顾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但无论不如,他杨家绝对不能断根,他把劫后的希望寄托在了小儿子身上,所以他必须把该传授给儿子的尽快传授给小儿子,希望杨年能够在必要时,担负起杨家的使命。
    小儿子毕竟还小,几个孙儿虽然也都不错,但都没有杨年这么好的的条件,何况杨年的辈分高,危急时是当然的出头领导的不二人选,以后的杨家必须留下一个得力的人来领导。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云起蜀口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