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忠诚之心(3)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104字 发布时间:2024-07-12

将军剑指九龙天,百万金甲誓扬威。黄沙千里云遮日,马革裹尸终不悔。

 

  勾吴与勾尘回到飞扬镇时,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将小草上的污泥洗静,唤醒了沉睡的草蛇,打湿了镇口蒙着破帆布的柴草垛,驱赶着两个牧羊人躲在老槐树下,倚着乌黑发亮的树身闲谈。

 

  十几只羊聚拢在一起,在镇口小溪边悠哉游哉地吃草,偶尔抖动着胖墩墩的身子,将雨水甩成一片雨幕。三四只野狗漫无目的,钻过一片草丛,跑向勾湖的芦苇塘,间或传来一两声吠叫。

 

  铜古大军已经集结完毕,立于镇子南侧的小溪旁边。部队共有三万人,分别是勾吴训练多年的一万骑兵,勾珀率领的一万名“飞扬箭团”弓箭手,以及勾镇守军与新招募的士兵。勾镇步兵不足四千,勾尘又招来六千人,勉强组建起一万步兵,配合铜古骑兵精锐出征。

 

  铜古本土马个子矮小,多产于离湖南畔的马镫山,适合载重运输货物,不适于奔袭作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勾吴不惜请富商邵越襄助,以其名义购买苍陵良马,以便杂交改良马镫山土马。不过,苍陵马到了南方不太适应,繁殖出的新马种耐力不足,不具备长途奔袭的能力。

 

  邵越正是马镫山下马镫镇人,祖上是廊中区吴山小暑镇的富商,为了躲避战乱来到铜古,于镫湖一带广置田产,成为富甲一言的乡绅。邵越有一个兄长名叫邵岩,曾经在学城求学多年,与徐侠学士关系非凡,对于仙莱大陆颇为向往。

 

  勾吴是一个爱才之人,听说邵岩学识颇佳,曾请其到铜古王师效力,出任王师的学士。邵岩对此毫无兴趣,跑到了大陆东方海滨,结交愿做海上贸易的富商,载着他到海外游历。据说,邵岩曾经抵达过大荒岛,也到过距仙莱大陆千里的岛屿,同仙莱的学者沟通交流,了解到仙莱邦国治国之制。

 

  前些日子,邵岩回到了马镫镇。他宣称自己要著书立说,提醒各国君主治国之法,务必参照别国的经验,结合本邦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自己的君主政体。勾吴觉得邵岩可用,写信向大良陆雍推荐,希望王国能够网罗任用,以便使顾华懂得为君之道。

 

  然而,陆雍对邵岩嗤之以鼻,还讥笑他太过迂腐。不过,正是此次派人入都,勾吴才听说江尚与朱氏见面,亦听说朱煊有意襄助顾远,搅乱铜古王国朝局,更打算收集自己叛国罪证,继而除掉勾吴一族。

 

  勾氏谈得上名门望族,亦是铜古四大家族之中,人丁较为兴旺的一个。勾吴共有兄弟四人,长兄年少夭折,四弟勾昭不喜政事,跑到廊中做瓷器生意。年轻一辈子弟不少,但是真正可堪大用之人,勾吴觉得只有勾珀。

 

  勾珀是勾昭的长子,自幼便寄居于勾吴家中,故而受到他影响极大,对军事、剑术与兵法极为痴迷。难得的是,勾珀演化阵法,提出了“弓骑步盾”作战方式,即先以弓箭手压制对手,再以骑兵冲击为主,步兵两翼牵制为辅,结成盾阵步步为营。

 

  不过,由于南方多水系与沼泽,骑兵威力难以发挥极致,故而勾珀才更加重视弓箭兵,央求父亲勾昭资助勾吴大伯,请来不少廊中匠人定制箭矢,招募勇士打造“飞扬箭团”。成为一名飞扬箭团弓箭手,必须符合许多条件,包括负重跃岭、连发数箭,等等。每名弓箭手头戴箭式铜盔,身穿新制软甲,脚下穿着鹿皮软靴,腰间配一柄短刀。减轻盔甲重量后,弓箭兵要配一弓一弩,以及两个装有近百支箭的箭壶。

 

  铜古骑兵皆是铜盔铜甲,手执一长一短两柄弯刀,左右两膝各置一盾,可以护住他们的下半身,以及未披重甲的战马。骑兵分为左右两团,统领之将则是巫启与婼堑。

 

  巫启是火种湖东巫镇人,祖先原本是火龙川北土著,后来为红火族征战立功,成为巫镇的镇守贵族。他身材不高,皮肤黑得如炭,两只眼睛明亮,嘴巴特别大。巫启曾经远赴敕胡草原,向游牧部落著名刀客求教,刀法是极为精湛的。

 

  婼堑是黔溪南岸黔镇人,曾是驴山、驴湖一带的匪徒,专门做些打家劫舍的买卖。有一年,勾吴率领部队到穷溪练兵,婼堑带着人竟然夜袭军营,结果被勾吴当场抓获。勾吴见婼堑胆气过人,平素打劫者多是富户,并非十恶不赦之人,于是将其收到帐下,慢慢地培养他统兵之能。

 

  勾吴看着将士们严阵以待,即将与自己一起奔赴战场,为了铜古王国边境安危作战,心里不由得十分感慨。他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对于战争有些厌倦,不愿意再看到杀戮与鲜血,更不愿意看着那些年轻的生命化为尘土,重新回到这片生机盎然的大地上。

 

  然而,勾吴知道这是自己一厢情愿。战争自古时出现之后,就不会再从历史中消失,或许只有人类完全不存在了,战争才会从世间消失。

 

  想到这些,勾吴虽然有些难过,但还是抖擞精神,鼓舞将士们的士气。恰在此时,吴喜悲带着一支辎重部队,督运着粮草与辎重从镇内小路走来。吴喜悲显得紧急而忙碌,完全不似往昔从容不迫时的样子。

 

  吴喜悲出身凄惨,乃是劳岭布族后裔,家境十分贫寒,甚至达到自卖其身的地步。幸好吴喜悲被卖到了勾氏府中,勾吴的父亲发现其聪敏好学,能于普通杂务中求知,故而留在身边调教点化。

 

  后来,勾吴从铜城回家省亲,邀请好友到家饮酒聊天,得知家中有一个聪敏下人,便找来探问学识。吴喜悲大谈思辨之论,极有一番不同凡响的见解,令勾吴刮目相看。正是在勾吴力荐之下,吴喜悲被送到勤岭学城,师从地宗大学士刘政。

 

  吴喜悲不负勾吴重望,在学城求学极为勤恳,深得刘政大学士赏识,着意研究地宗学派传承,以及地宗对一国产生的影响。由于吴喜悲天资聪慧,对地宗学说研究细致入微,渐渐有超跃刘政的趋势,自诩为地宗的布道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