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情书
书名:带着幸福的灵魂去拥抱你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4908字 发布时间:2024-07-13

情书是写在纸上的,只有写在纸上的情书,才能存放在时间中。一个拥有写情书的时代是值得回忆的,但要回到那个时代也是艰难的,除非你的某一只箱子里,有一些装在信袋中的情书,还有抽屉也是存放情书的地方……情书的诞生,与时代相关,在一个没有互联网络的时代,情书类似风筝,一个人手里紧攥着圆盘,将线一点点地借助风力往天空中飘去……飘得越远,就说明放风筝者己经实现了某个境遇。
情书是属于青春的,更重要的是属于一个没有网络的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产生情书的一个最好背景,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绽放青春的时代。情书产生于距离,产生于没有翅膀所传递絮语的时刻。我仍记得,第一次收到的情书是夹在一本书中,那是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是一本新书,从邮局寄至我手中的新书。那一年我刚进入十八岁,体重五十公斤。我的青春是羞涩的,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是羞涩的,刚跨进十八岁的青春也是羞涩的。拆开用牛皮纸皮装得很好的一只包裹时,里面有一本书。
书,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邮局递到我手中的一只包裹中的书,无疑是那个年代最好的礼物。二十一世纪的很多礼物奢华而缤纷,很少让人产生惊喜。书,只有当你手中没有手机屏幕时才会弥足珍贵。小心地用剪刀拆开包裹,因为要拆各种信件,之前,抽屉中己经准备了一把黑色的剪刀,多年以后我写下了短篇小说《缓缓张开的剪刀》,大约是与这把剪刀有关系。剪刀是缓缓张开的,八十年代对于我来说,是丰富而美好的,其中,从邮局给我带来的惊喜或意外,是在剪刀缓缓张开后呈现的。
那一天,一本《情感教育》中间夹着一个牛皮纸信封,需要我再次动用剪刀。就这样,里面出现了一张折叠好的纸页,伸出年仅十八岁的手指,人生中只有十八岁女孩的手指纤细如大提琴的弓弦,那手指白皙柔软,未被雷电触及过,也未被锋刃划伤过---那应该是最完美的手指。这纤细的手指抽出了信封中的纸页,一股奇妙的味道从铺开的纸页中小心翼翼地逸出。这就是我收到过的第一封情书,蓝色的钢笔字同样在小心翼翼地倾诉着他对我的感情,这是一种含混不清而又胆怯的倾诉……就像永胜县城的黄昏,掩饰着一条条街头巷尾中的原形,你走在其中,看不到它们最为真实的模样。
这是我迄今为止收到过的第一封情书,其隐喻夹裹在福楼拜的长篇小说《情感教育》中,这恰好是我当时最为喜欢的一本书,而写情书的人竟然没有留下名字或地址。这是一个谜,直到如今,我仍未猜出写情书者的名字。因此,这是一封没有留下姓名的情书,它令我的十八岁战栗,它的功效在于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情书的存在,它起到了迷雾般的作用。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就像一名侦探推理着写情书者的姓名身份,同时也研究着笔迹,以及在我生活中来往异性的可能或不可能的迹象,然而,这封情书只是一个谜,它的作用就是沉入我生命的时间中去,永不露出真相。
当我学会自己写情书时,无疑与初恋有关。世界上所有的初恋者将怎样度过他们的初恋时光,在一个没有互联网络覆盖全球的时代,写情书无疑是除了耳语之外另一种选择。尤其是初恋者相隔很远的距离时,情书无疑是从我们手中握紧的圆盘上,朝着辽阔无垠的天宇旋转而出的风筝……
我开始自己动手制作信封,买来了牛皮纸和胶水后需要一个闲暇的星期天,需要一种情绪,它是从内心中跃出的一股抑制不住的火焰,但必须不让它快速地燃烧,因为燃烧过快就会变成灰烬。于是,我们寻找到了用情书抵御火焰变为灰烬的残局。给一个离你很远的初恋者写情书,意味着你的情绪是浓烈的,类似于青春绽放时果园中的枝干上生长的苹果、桃李,它们在生长中蕴藏着甜味的果浆。
往信笺上写情书时,你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幸福的恋人,你拥有了倾诉的激情,爱神赋予了你权利。在一个春光扑面而来的曰子里,我写下的情书中出现了窗外云朵的浅蓝色。我坐在窗口写着情书,万物均在秘密生长,而我的每一行句子仿佛都在跟上万物的神秘规则在秘密生长中,在那个春天的情书中,我写出了树上的嫩芽,甚至也写出了一场春雨之后,我的喜悦和露珠上晶莹剔透的迷茫……
在夏季写情书,总是离不开烈曰、雷电、暴雨这些周转不息的天气预报。我握着一支黑色的钢笔,写情书之前,我一定会为这支钢笔吸满蓝墨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好像还没有黑墨水……就像那个朴素的世界里,看不到互联网的屏幕。因而,我们是那个时代最为幸福的人。我坐在窗前幵始写情书,一场暴雨临近前夕,天空会迅速变得灰暗。多好的天幕啊,相隔如此遥远的距离,我在情书中写下了划破地平线的一道银色的闪电,我写下了暴雨来临前夕,我内心的思念……
秋天,无疑是书写情书者最好的季节。在坐在窗前写情书之前,我刚刚分享过了山坡果园中成熟的果实,我还站在摇曳着满坡向曰葵的地方,让自己身心融入了一棵棵燃烧的向日葵的宣言,那些阳光般灼热的宣言令我激动不已。当我坐在窗口写情书时,我写下了秋天与我相互缠绵不己的场景……我写下了那些成熟果实的味道,写下了秋天即将到来的寒瑟……
冬天写情书时,会让身体渐次变得温暖起来。在万物萧瑟中坐在窗前,偶尔下雨会很兴奋,南方是很难下雪的,但那个冬天却有雪花飘至信笺上……对了,信笺很重要,八十年代的信笺很单一,但很雅致,现在一想起来,那一本本没有图案花纹的信笺本上只有一条条淡淡的蓝或红的横线,它仿佛是某根从身体中绵延出来的血管……是的,冬天虽然寒冷,书写情书者却是温暖的。
情书写好后就要奔向邮局。我记得自己穿着一双黑色高跟鞋穿过了那幢我们居住的老房子,我在那幢老房子住了三年,并在里面写了三年情书,那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吋光。从外形看那幢老房子仿佛一枚绿色的老邮票,那是永胜水电局的一幢老房子,我当时是水电局的打字员。我和几个刚参加工作的女孩住在老房子中,我不知道这幢老房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建盖的,它使用的材料中没有钢筋水泥。尽管如此,它的外形就像一枚历经了时间的老邮票,或许这是上苍的安排,那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似乎有书写情书的需要,或许是因为距离,更多的是源自青春期的孤独和寂寞。
在一个还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不由自主地热爱上了纸笔。有一天,我推开旁边女友的房门,发现她正端正地坐在书桌前写字。现时代的书桌大多数都己经失去了它的功能,书桌成为一种装饰和摆设,很少有人会坐在书桌前看书写字。我的女友很漂亮,她并不忌讳我的在场就告诉我她在给男朋友写信,她的男朋友在西藏当兵,她每周都会给在雪域高原的男朋友写一封信……她的钢笔字很纤细,每个字形都像她自然卷曲的发丝,仿佛在微风中飘忽着抵达遥远的地方。她的信笺纸是从大理买来的,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乘上弟弟的波兰大货车到大理去买衣服,另外就是去买一种纯粉红色的信笺纸。她就是喜欢穿着摩登漂亮的衣服,坐在书桌前往粉红色的信笺纸上写情书——那三年,对于她来说除了上班外就是给那个远在西藏当兵的男朋友写情书。就因为写情书,我们成为同谋,我和她经常相约去寄出情书。前往邮局的那条路不远不近,我们总是会在去邮局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将写好的情书装进包里,穿上尖细的高跟鞋后我们开始手挽手下楼,仿佛是那幢类似老邮票房屋中的两个年轻的信使。我们手挽手朝着邮局走去,整条街巷中都似乎弥漫着我们的发丝香波味。来到邮局后因为跟穿绿制服的工作人员很熟悉,我们会请她将所有邮票拿出来,那时期我喜欢上了一枚有白鹤图案的邮票,我的女友则喜欢上了一枚有白雪冰川的邮票……
此刻,我想告诉你的是,邮票也是我们为之向往的一种神话,它寄寓着人性无法完成的东西,在每一枚邮票的图案中都潜藏着历史事件以及自然万物的形象。那枚印有白鹤展翅高飞的邮票成了信封上的信使,它仿佛就是我身体中未能长出的一双翅膀,替代我前去飞越千山万水,将情书交到另一个人的手中。我的女友则喜欢那枚铺满了白雪冰川的邮票,因为他的男朋友就在西藏当兵,她或许在这枚邮票上己经看到了男朋友生活的背景。往往是这样,当邮戳落在信封上时,我们才离开邮局。情书交给了邮局,仿佛就交给了天空中那只高飞的白鹤,我的心绪是如此干净祥和而喜悦。这时候,只剩下了等待情书的时间。
情书是互换的,你邮寄出的一封情书当然会换来另一封情书的降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我们真的很幸福,因为有情书相伴渺茫的青春期。我记得八十年代给我写情书的三个人的名字,乃至他们的形态尽管己经在时光中远逝,却化作了一封封情书的叙事。给我写情书的三个男人,几乎是在同一时期给我邮寄出了一只只信封里的情书。第一个男人,他是一个画家,他总是在外出写生绘画时给我写情书,他的每一封情书都是写在速写本上的,他使用碳素铅笔给我写情书,每封情书中他都会告诉我他所置身的地点位置。有一次,他在景德镇的窑洞前烧制自己绘画的艺术品,他说,他正守候在窑洞外面给我写信,他正将速写本铺在膝头前给我写信……除了给我写信,他会给我邮寄很多当时在小县城根本就无法买到的书籍。我能听见他写完信后,将那页速写本上的纸撕下来的声音,他用粗黑的碳素铅笔给我写信,写了很多年的信……
第二个给我写情书的男孩当时正在艺术学院上学,他每天都给我写信,他用浓烈的钢笔给我写信,用分行的语言给我写信,信中有他在大学校园中的部分生活。当然,他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艺术诗歌以及对一个青春期女孩的爱恋……
第三个给我写情书的男人跟文学艺术没有多少关系,但他总是会给我写信,在他认识我之前他早己有结婚的女友,奇怪的是他仍然用毛笔字帖给我写信……
这三个曾经给我写过情书的男人后来都在我生活中消失了。我后来从自己和另一些人的故事中总结出了一种游戏规则,互写情书的男女关系,都没有结果。包括上面那个将情书邮寄到西藏的女友,最终嫁给了另一个男人,一个开波兰大货车的男人,我还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多年以后,我离开了那幢像旧式邮票的老房子,我离开了让我坐在书桌前写下一封一封情书的永胜县城,我不再给任何人写情书,那条通往邮局的飘满我和女友发丝香波味道的街巷成为回忆。
多年以后,我在辗转中来到了省城生活。在一次清理书籍的搬迁中我又一次发现了箱子中装满的情书。那是一个细雨绵长的季节,我找到了火柴,开始焚烧那些信封里的情书,这或许是最为愚蠢无聊的行为,不过,焚烧已经开始了……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终于将装在一只黑色手提箱中的情书化为了灰烬。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焚尽它们,总之,这件事情就是发生了,之后,黑色的箱子里再无一封情书,我生命的叙述中再没有情书在窃窃私语。我亲手结束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情书逸闻,再之后,另外一个时代降临了。
多年以前,一个朋友找到我,将一个装有情书的牛皮纸袋子交给我说,让我替他和她保管一下这些信袋中的情书。我了解他和她之间的全部故事,而且我是他们的好朋友。所以,我没有拒绝,收下了那只用层层叠叠的胶带纸密封好的牛皮纸信袋。这是我家里唯一的情书,而且是为朋友保存的情书。他和她的故事早已结束,在我为他们保存情书之前就己经结束……而他和她的情书仍然私密地存放在我书柜中,仿佛在大海中占据了一座孤岛……每次收拾书柜,都会看到那堆情书,在它里面仍保存着他或她诸多的纠缠,而他们的故事在结束之后,只留下了这只牛皮纸袋中的情书,这是唯一的证据吗?有许多次,我擦着纸袋上的灰尘,他们大约早就己经忘记了这堆情书,在彼此间的忘却中继续着另外的生活,而这堆情书却悄无声息地存在着。
写下情书的人,忘却了他们置身其中时的故事,同时也忘却了情书中炙热的语言,动荡不安的爱恋……有时候,写在纸上的文字确实要比故事更为长久……我想着他们的故事,仍在为他们保留着这些情书,在书柜中有它们的位置,尽管这对情人已各走各的天涯路……当我每次与他们相遇时,很想提醒他或她,有一袋情书还在我书柜里,然而,每次与他或她相遇,感觉到他们早己忘却了对方,言谈中温故的都是当下的生活,于是,我就再也没有开口。
写情书的时代跨越了我青春期的十多年时间,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背景中,写情书呈现出了作为人生命中的爱恋。尽管这些来自青春期的爱情故事,早已烟消云散,然而,直到如今,我与女友手挽手去邮局的那条路上,仿佛仍在弥漫着我们发丝间的香味……写情书的时代己经过去,每每回忆那些曾经给我写过情书的青年,看到的只是他们越走越远的背影……而每每回忆着那些曾经被我亲手焚烧的情书,内心就会涌起一种冰凉的刺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