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独立
书名:带着幸福的灵魂去拥抱你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4927字 发布时间:2024-07-12

所谓独立,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智性支撑起你生命中所降临的一切。我小时候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来自母亲外出的一段时间。那时候两个妹妹好像都还没有诞生,我们住在小镇上,母亲要到外省调配桑树苗。这意味着我和小哥哥要独立地生活几天时间。吃饭没问题,我们可以在公社食堂打饭,上学也没问题,从上小学第一天,我总是跟在哥哥的后面往前走。我最害怕面对的是黑夜,母亲在时我跟她出屋并没有感受到夜的恐怖。那一年,我七岁左右,暮色降临时,我便点燃了油灯做作业。几分钟时间作业就做完了,小哥哥就在旁边的房间里,他习惯了独自唾一间房。我关上房门,为了节省油灯便吹灭了灯光……这时候,我钻进了那顶白色蚊帐中仿佛躲到了一座避难之所。和衣躺下之后,便想起了所有的鬼故事,我们的童年几乎就是听着鬼故事长大的。那一夜,突然感觉到所有听过的鬼故事都来到了现场。我用被子盖住头颈,绝不让手臂脚趾露在外面——这一夜,是我与黑暗中存在或不存在的妖怪搏斗了一夜。尽管如此,我还是迎来了晨曦,当我看到窗光渐亮时便钻出了被子掀开了蚊帐……我终于一个人送走了黑暗的夜晚,又背上了书包。上学的路上我一声不吭,只是无语地往前走再往前走。回忆这个小故事是想进入独立的话语中去,一个人只有在成长中面对黑暗战胜外在的恐怖,度过漫长的一夜以后,才可能开始去尝试更多生命中的独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某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台缝纫机,那个时代,自行车和缝纫机都需要走后门方能买到。走后门,就是要托朋友们的关系,才能办成一件事。买一架缝纫机是我们一家人的愿望,最重要的是来自母亲的愿望。因为有四兄妹,母亲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为我们改装旧衣旧裤,也没有时间为我们磨损的衣裤打补丁。七十年代有一种普遍现象,家里所有的衣服都有打补丁的习惯……缝纫机来了,哥哥动手能力强,很快就组装好了那台缝纫机。小时候,小哥哥独立的能力总是很强,他一个人学会了骑自行车;去当最后一届知青时又独立地学会了开手扶拖拉机。一九七八年我站在院子里,听见一阵拖拉机的声音时,便跑到了门外,十八岁的小哥哥竟然穿着补丁衣裤开着手扶拖拉机从乡村回到了家。这些插曲都应该是关于独立的小故事。
缝纫机装好以后,我很想去弄那台缝纫机,它可能是我看见的最新奇的机器。当哥哥已经骑着自行车满县城跑时,我便开始坐在缝纫机面前。这台上海生产的缝纫机竟然来到了我们简陋的家中,还占据了一个靠窗的明亮的位置。我开始将脚放在了缝纫机的踏板上,我想自己已经开始了一个独立的时刻:将有破损的衣裤铺在了缝纫机上,踏板转动时细密的针脚就落了下来。我补好了衣服上的一个洞,这不仅仅是一个破损的洞,而且是我自己独立修补好的一块伤疤……刹那间,我有一种单纯的满足感……之后,我大胆地尝试将小哥哥己经嫌小的衣服稍做修改就穿在了自己身上,我还将一些废弃的布铺开缝制出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书包……我想在这里表述的是一个被缝纫机所诱惑的故事。之后,那架缝纫机就替代了母亲的手,为我们一个小小的家庭修补好了床单、衣物,我甚至还学会了简单的裁剪技术。缝纫机的到来让我找到了修补破损衣物的存在感,踏着缝纫机的旋律,这存在让我体验到了母亲为我们用针线修补衣物时的满足感。我想在这里表述的是,我们的独立自主都跟这个生活的时代相关联,每个人成长的背景都是历练我们独立的舞台。独立,首先要从自我的存在开始,简言之,首先要看到我们自身的存在。这存在使我们会为自己的存在服务。就像我在七岁时在漆黑的房间里感受到了母亲的不在场,同时感受到了我的在场。之后,巨大的恐怖从传说中的鬼故事中弥漫而来……我必须融入其中,才能越过漫漫长夜。天亮了,我度过了恐怖的夜晚,我独立地从黑暗的惊悚中游离而出。
体验黑夜,不仅是战胜恐怖惊悚,更有趣的是独立地面对不再有人陪伴在场的一个人的孤寂。自那以后,每次母亲不在场时,我渐渐地熟悉来自黑暗中的空气、脚步,那些传闻中的妖魔鬼怪仿佛是我的朋友,我可以与他们在黑暗中交流对话,我再也用不着将头钻进被褥——我想,这种面对黑暗的训练,对于一个人独立禀性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
从黑夜中我们体验了无助,更多的生活篇章随后将会像云朵、落叶、风雨一般飘来。独立,不仅仅是摆脱他人的奴役,更多时候是与自我在较量对峙搏斗的过程。自我的意念比他人的奴役更为强大,当我在多年以前的黑暗中用七岁的年龄面对一个没有母亲在场的黑夜时,让我无助恐怖的是我的意念。而我的意念又是与鬼故事建立的契约关系,这使得我在黑暗中不得不钻进被褥。人,在无助怯懦的时刻,总想寻找避难之所。那一夜,当鬼故事中的妖魔鬼怪在房间游走时,作为一个七岁女孩,她唯一所寻找的就是用被褥建立的世界。其实,她将整个身体钻进被褥,浑身战栗着一人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寻找并坚守等待曙光降临,天亮以后那个年仅七岁的女孩汗淋淋地从被褥中钻了出来,将整个身心迎向了光明。
她拥有了脚踏缝纫机修补破损衣物的经验,在她的意念中又增加了修补生活陋习和破絮的履历——这到底有多重要?我们知道,生活,是一个生命出世以后,必须面对的过程,也就是说,当你出世以后,生活就己经在等待你了。你无法从生活中逃之夭夭,因为生活就是你每天要面对的现场。
是的,我们的身体多数情况下都被我们的意念所控制着。因此,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意念相遇,并与它们生活在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知的明天中。每一次意念的产生,就像天气的变幻莫测。实际中,宇宙的走向,星际的迷茫,乃至自然界中春夏秋冬的存在都是人类生活中让生命敬畏的“神学”,人类历经的多少历史文明的发展和探索,都是在这部浩瀚无边的“神学”中行走。生命之所以向往着永恒,就是因为在我们的生命实践中有“神学”的光芒在笼罩着我们。
但作为人,个体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念并与之相处,并成了自己的联盟。七岁以后,那个害怕妖魔鬼怪的小女孩在快速成长。她除了可以独立地在黑暗中睡觉,脚踏缝纫机修补时间之洞外,还将独立地去承担什么?
首先,是独处,这是一个人的小世界,你有多少独处的能力,就有多少来自宇宙的奥秘等待你去体验并探索。
独处,是学习训练自我意念倾向的过程。在云南的山冈上,我经常会看见一个牧羊人和他的羊群在一起,他从清晨就赶着奔出栅栏的羊群走出了村庄,他一天的职责就是带着羊群去寻找到水草肥沃的山地。因此,他们会走得很远,因为只有在遥远的山冈上才有水草肥沃的山地牧场。对于城市人来说,这个牧羊人的生活每天重复单调是没有意义的。何谓生命的意义?当我看见牧羊人头顶着蔚蓝的天空,脚踏在布满岩石的山冈上时,我感觉到了他生命的独立和乐趣。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在日复一日的时间中,重复地做一件事,并将一件事做到底。独处的能力,是由热爱一件事开始。在我发现浩瀚这个词时,我回到了一个人的时候,宇宙太大了,我退回到了书房,就像山冈上的牧羊人总是在他目光所圈定的那片区域中寻找水草,他的脚步从来不逾越他内心的山地牧场,独处就是在你所能生活劳动的范围内,找到了自我。尤其是写作,如果没有培养自己独处的习惯,那么,写作只是悬在空中的一团云雾。独处,实际上是在使用时间。那个称之为流动的时间,倘若你未掌握它给予你的流动性,那么你在时间中只是一页白纸、一片荒芜了的土地而已。独立,在独处中与自己赴约,这是最坚韧而神秘的约会。
三十多年以前,当我钻进火车厢时,陌生的人流和气息使我目光游移……我希望像人群中的所有人一样寻找到终点站,这是我为自己而安排的旅途,也是我为自己设置的一片雾海。我用自己的目光鉴定着世界的混沌……人,只有了解混沌,才可能鉴别清澈的目光。这是独立的一部分生活,我少女时代所乘上的那列火车,将我载往了外省,车窗外忽而是良田,忽而是江流,忽而是穿越隧洞的黑暗……独立,需要我们去了解世界的纯真和混沌之间的碰撞……你独立了吗?这不仅仅是说你离开了家门,脱离开了父母的陪伴,当然,“家是我们出发的地方”,这是诗人艾略特的诗句,更是一种哲学的启迪。家,确实是所有人出发的地方。
我们能在所有的历史线索中寻找到那些伟大人物出了家门以后,带着出生以后的性别去人生的瀚海中远航的故事。出了家门之后,我们仅仅拥有性别、称谓,除此之外都是空白。只有在远行的世界里,我们用生命融入了社会的舞台,这时候也是我们寻找身份的时刻。命运和演变术让我们渐渐地有了自己的身份。当我多少年前开始写作,与我在同一阶段写作的人可以站成一个队列,那时候,文学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浪漫的。而在时代的演变中,我们列队中的身份在多年以后不再回到从前,当年的那些为文学而燃烧青春的青年,他们中出现了医生、律师、政客、商人……独立,使我们在清澈和混沌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身份的改变,使我们拥有了一生的职业,它使其独立的人生有了方向感。
独立,所面对的是揺晃中的轮船,只要你上了船,面对茫茫无涯大海之波涛,你将怎样在波涛中靠岸,并寻找到陆地?写作己经三十多年,在关于诗歌、散文、小说的写作中,我仿佛始终在大海中远航……写作只是一神人生,而生活是由年复一年的时间变幻的。很多时候,我绝望地面对自己的一个小世界,我到底为何绝望:当眼见一只飞蛾在黑暗迎向一盏灯光时,我知道,飞蛾所向往飞翔的一生就是在灯光中自焚,我没有去阻止它,我观望着一只不为人知的飞蛾的涅槃。这番场景为何让我悲伤不己?而更多的绝望与死亡无关,那是形而上的绝望,就像是你在碧蓝的宇宙中突然听见了有一个无影无踪生命的坠落,看不见的坠落……现在,我们要学会独立地将一件事情做完。事实上,更多时候的人生都会脱离群体:哀牢山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片自然保护区域,有一个叫李林国的人守候着保护区。李林国三十来岁,每天巡视着有山有水有森林的保护区,里面还有黑色的长臂猿。我们见到他时,他便跟我们讲述在自然保护区中的故事。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巡山,并与生活在森林中的长臂猿交流,倾听它们的叫喊。有时候,树叶中的风声会将长臂猿的叫声送至耳根下,沿着时隐时现的叫声就能找到长臂猿栖身的树林……李林国讲起这些事情时眼睛发亮,他好像从来没有孤独过,每天的巡山都由他独立地完成,陪伴他的永远是森林中几十只黑色长臂猿的叫声,忽而出现又消失于森林中的踪迹。他一个人坚守于自然保护区内,一个人夜宿于那座孤零零的房屋,一个人聆听风语和长臂猿的声音……看上去,他就是游走于哀牢山保护区内的一个独立而年轻的王子,他拥有那么多的古树林,无数的古道被他穿越着,他的微笑那么阳光……独立,是一种精神的焕发,久而久之,它就成了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独立,亦是一个语词,我们学会掌握的所有语词,都是由故事结构所组成的。当我独立地离开家园往外面的世界走去时,我看见了一只孤零零的蝴蝶在飞翔。是的,一只蝴蝶在飞翔,似乎陪伴者我的旅路在飞翔,天空中的一只鸟也在单独地在飞翔……当你走出家门后,会在这个神秘浩瀚的宇宙深处,发现诸多与独立这个叙事相关的情节。我曾坐在怒江大峡谷时,亲眼看见一只羚羊站在岩石上,它是在观望吗?还是在等待同伴?还是在享受着自由和独立的精神?转瞬间,它似乎看见了我。倘若这一生,你有机会来到云南的怒江大峡谷,并与一只看上去是孤独的羚羊默默对峙,那么,你这一生都将铭记此情此景,因为你在一头羚羊身上发现了自我,发现了自己的勇敢独立 同时,你也发现了自己内心的缠绵是在独立中诞生的,当那头羚羊掉转身以你意想不到的速度突然在峡谷间纵横而去时,你的内心游荡着一种犹如在云絮中缥缈上升的旋律……
我走出了怒江大峡谷,走出了那片有羚羊穿梭的岩石,无论多么壮丽震撼人心的场景,都不可能在你眼皮底下长在。之所以存在永恒,是因为我们拥有记忆的磁力,正是这些从时间中消失的场景被一代又一代人记忆的磁力承载着,才成为永恒。
独立是永恒篇章中的一个故事。每个人从直立起身体开始走路的那一天,就己经有了自己独立的、值得骄傲讲述的故事。在独立的人生叙事中,我们时常会在那些与你相遇的另一些存在中获得安慰。比如,那头伫立在怒江大峡谷的羚羊的存在,每次想起它的存在时,我的脆弱、忧伤乃至绝望,都会渐次消失,因为,活下去,不仅仅需要独立,还需要从另一些游走于时间中的个体生命的身上,获得我们精神的支撑点。
独立是美好的,它是世界创造神曲中的另一首旋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