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馆7
书名:蝴蝶是怎样变成标本的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5518字 发布时间:2024-07-13

郝仁医生的来访
当普桑子正在恶梦中挣扎时,她听到了母亲的敲门声,母亲在门外轻声告诉她:“普桑子,郝仁医生在楼下等你。”普子已经消失了耳朵的疼痛,但她并没有挣脱下那根链条,因为恶梦的过程就是她在那根链条中挣扎的过程。她躺在床上母亲叫醒她时,她睁开双眼,外面的阳光已经透过三层窗帘射进屋来,这是春天的阳光。她紫绕着母亲告诉她的主题,郝仁医生在楼下等她。她想:郝仁医生为什么要在楼下等我呢?在恶梦中她并没有梦见过郝仁医生,她曾在吴港的旅馆里梦见过郝仁医生,他好像在一个离岸很远的地方。她翻过身来,她对那根链条的仇恨有增无减,现在,郝仁医生就在楼下等待着她,她又开始翻身,然后起床。几分钟后她洗漱完毕出现在楼下的大厅里,母亲正陪同郝仁医生在聊天,母亲看见她来后说她要到首饰店去就走了。大厅里现在只有普桑子和郝仁医生,偶尔会从母亲的房间里传来刘水的咳嗽声。普桑子坦然地面对着郝仁医生的目光,在郝仁医生带到大厅里的乙酵味中,普桑子突然对郝仁医生说:“再有几个月我就会生下一个孩子来,你就是这个孩子的父亲。”郝仁医生并没有惊讶,他说道:“普桑子,我知道,昨天晚上我就知道了,““昨天晚上……”“当我看见你并知道你是用钥匙打开门时,我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哦……”普桑子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仇恨。
而在几分钟前那根链条仍折磨着她,使她充满了仇恨。郝仁医生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三个人一块生活……”普桑子明白郝仁医生所指的三个人并不包括那未出生的孩子,他是指普桑子、燕飞琼和他自己。普桑子拒绝着这个她从未想过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她不能进入的世界,她怎么可能与那个牵着链条的女人去占有同一个男人呢?那根链条像一条锈迹斑斑的河流永远使她无法跨进去。她孤傲地拒绝着,她觉得郝仁医生迎接她的这个想法是如此地愚,如此地怯懦,她无论如何也不会与那个牵着链条的女人去占有同一个男人。郝仁医生低下头去的那一瞬间,普桑子想起了耿木秋和王品,仅仅是一瞬间,她对郝仁医生的失望超出了她寄过的与郝仁医生共同生活的愿望。
虚构者说
女人天生就会拒绝别人,因为女人永远置身在故事里的一个又一个场景之中生活。普桑子在郝仁医生向她求婚时,她用沉默拒绝着他,那是因为她并没有爱上郝仁医生;而当她奔向郝仁医生时,郝仁医生身边已经有了一个拉着链条的女人,而就在此时她再次拒绝了那个让她怀孕的男人。普桑子的自尊心使她拒绝着,从此以后,她将独自承担对那个孩子的期待。普桑子从来没有爱上过郝仁医生,现在、将来也将不会爱上郝仁医生。她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自尊心和孤傲,她告诉郝仁医生:“你走吧!我不会再去打扰你,别把我与你的事告诉任何别人……”郝仁医生间普桑子恨不恨他,普桑子仰起头来没有回答郝仁医生。她并不恨他,也不爱他,她恨的只是那根锈迹班斑的链条。于是,郝仁医生便走了,普桑子在身后目视着他的离去。
每每想到那根链条和那个女人陪伴着他,普桑子就感到一种悲哀的空洞——她在这抑郁的悲哀中抬起头来,她看到了那只鹦鹉,她对鹦鸡说:“你知道那个拉着链条的女人是谁吗?”鹦鹉蹦跳着把她的话重复了一遍。普桑子闭上双眼,在这个上午,空气中有一种鹦端身上的气味,那些绿蓝绿蓝的羽毛也会有一种奇怪的味道。普桑子抚着自己的臀部和腹部,她又一次在种种的焦虑中抬起头来,她看到一个人从母亲的那间卧室出来了,他就是刘水。
关于刘水
普桑子并不是第一次看见过刘水,在她逝去的记忆中,从母亲卧室出来的那个男人曾经有过某种不同寻常的东西,好像在她童年时,这个叫刘水的男人就曾陪着她和母亲去过一次公园。当然,母亲从未告诉过普桑子他的名字。普桑子长大以后,她就看不到刘水了,如果按照普桑子母亲告诉过她的话,刘水一直在陪着她母亲的话,那么,三十多年来,也许是二十多年来,母亲和刘水一直在悄悄地约会。现在的刘水看上去已经很苍老,他披着一件单衣第一次出现在普桑子身边,普桑子很有礼貌地向他点点头,她尊重母亲的生活选择,所以,她除了尊重刘水之外就是迫使自己不要去打扰他与母亲的生活。刘水看上去一定在生一场重病,母亲把他接到家里来就是为了亲自照顾他。
分娩
一个孕妇生活在阳光与阴影之中,犹如生活在一种语言之下,她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了一个婴儿在她体内轻柔的蠕动,她的身体像摇篮一样经历着一种颤动的、错综复杂的音乐。普桑子生活在家中,自从婴儿进入到八个月后,她就再也不出门了,母亲协助她做好了一切准备,一只柜子里装满了小婴儿出生的衣服,她和母亲都在等待那个婴儿的出生,普桑子还为这个孩子起了一个名字:阿乐。这个名字没有任何象征意义,但有一点是普桑子所期待的,她希望生出来的这个孩子能像快乐一样长久地紫绕着她。
因此,四月底的一个傍晚,普桑子闭上双眼,接生婆大声对她说:“普桑子,要挺住,孩子的头已经出来了,普桑子,你要挺住……”普桑子的双手抓住母亲系在木床上的两根带子,她拼命地挣扎,后来她感到子宫里空了,什么也没有了,接生婆告诉她,孩子出来了,是一个女孩。普桑子手中的那两根带子从她手中滑落,她重新闭上双眼,她的子宫除了有一种悬空的感觉之外就是有一种痉挛,她热切地睁开双眼,女孩,接生婆告诉她,她生下了一个女孩,一个像她的肉身一样的女孩。她侧过身,她被那女孩的第一声哭声笼罩着,她感到奇怪,所有的孩子生下来发出的第一种声音竟然是哭声,她不明白她的小女孩阿乐为什么要哭呢?她的灵魂俯向那个女孩,她给了郝仁医生一个夜晚,而他给了她一个女孩,她的灵魂想飞,但她觉得身体很累,怎么也无法飞起来。她的乳房开始膨胀,很快她看到乳房流出了第一滴乳汁,是一滴纯白色的乳汁,她有一瞬间忘记了阿乐的存在,她在白天和夜里的无数的灵魂没有飞翔起来的时刻,一动不动地看着自己的乳房里流出来的乳汁,直到母亲抱起阿乐,把那个女孩递给她,当她第一次将自己的乳头放进阿乐的嘴里时,吮吸声使她惊叫了一声,母亲对她说,你以后就会习惯阿乐用嘴咬你的乳头,普桑子恐惧地问母亲阿乐长出牙齿后是不是就会咬乳房,母亲笑而不答。而喻吸声愈来愈掀扯着普桑子的灵魂,她觉得自己想飞的灵魂已经开始下降。从此以后,小阿乐使她心无旁鹭地生活着,郝仁医生曾来过普桑子家里,普桑子的母亲将小阿乐从楼上抱下去,让郝仁医生看了看,普桑子很奇怪,自己并没有把郝仁医生和自己的事告诉过母亲,但母亲却有一种天生的判断力,她知道郝仁医生是小阿乐的父亲。
变化之一
小阿乐出生以后,普桑子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阿乐每天晚上睡在普桑子怀抱,当普桑子嘴里哼着催眠曲将小阿乐哄睡着之后,她自己也不知不觉进入了睡眠之中,她十多年来从来没有这样安悟地入睡过,从来没有享受过睡眠给她带来的另一种和谐美妙的梦中世界。就是在这个世界里,她似乎忘记了蝴蝶、链条、吴港的旅馆以及战争中那些残酷的现象。做了母亲的普桑子现在怀中相拥着一女孩,她微笑着,抱着这女孩从楼上来到楼下,她的微笑和举动说明她是一个沉浸在母爱之中的女人。她紧紧怀抱着阿乐,有了这个会喻吸她乳房的孩子,她还会害怕什么呢?
半夜
母亲的敲门声一阵比一阵急促,普桑子在黑暗中把阿乐轻轻放在枕头上,她打开门,母亲把她拉到楼道上,母亲在黑暗中看上去只是一道黑色的影子,她轻声说:“普桑子,刘水死了,就在几分钟前刘水死了。”普桑子的身体就像过去一样抽摘着,她伸出手去在黑暗中抓住母亲的手,她觉得母亲的手并不像她告诉她的消息一样冰冷,母亲的手是灼热的,这是一种异常的灼热,母亲正在发高烧,刘水的死让母亲开始全身发烧。普桑子拉上门,陪同母亲来到楼下,她有一种紧张感,她不能让小阿乐感受到家里这种恐怖的气氛,她深信阿乐会睡到天亮,在那间安静的屋里,阿乐一定会睡到天亮。所以,可以陪同母亲到楼下去,到母亲的卧室中去。然而,她没有看到刘水,母亲已经用一块白布盖住了死者的身体。母亲对普桑子说:“他死的时候什么话也没有说,他死得太平静。”普桑子陪同母亲守灵,他们要守住死者的灵魂。普桑子问母亲:“你相信他会升天吗?”母亲说刘水已经升了天,我们守住的只是他的躯壳而已。普桑子盯着那块布,想着母亲告诉她的话。她颤栗着,在颤栗中陪同母亲守灵,照母亲的说话,死者虽然已经升了天,但死者有躯体仍在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躯体永远与尘埃、风和水、人的记忆有着联系。普桑子发现那块布上已经有一缕光线,她将头抬起来,天已经亮了,她要帮助母亲到棺材厂去买一口棺材。
棺材
普桑子并不惧怕棺材,因为她见过棺材,在吴港,她曾经同王品、雯露一块去槽材厂,当她看到王品钻进林立的棺材中去时,她当时并没有害怕,她现在回忆起来自己为什么不惧怕棺材,也许是她见过死者,也许普桑子见过的死者加起来比一座棺材厂的棺材还要多,所以,她虽然颤抖着,但她却有勇气替母亲奔往一座棺材厂,而就在这时当她出门时她想起了楼上的小阿乐,小阿乐应该到了醒来的时候,她有一种担忧,小阿乐的身体太脆弱,不应该让她呆在楼上,她应该把阿乐抱出去,在埋葬死者的这段时间里,她不想让小阿乐嗅到死者弥漫来的气息。她唯一想到的是郝仁医生,在这座城市,没有第二个人出现在普桑子的选择之中,她回到了楼上,小阿乐刚醒来,她睁着眼睛,咬着自己的小指头。
把小阿乐放进福裸之中去再把她抱到楼下,普桑子第一次将小阿乐抱到门外去,她头一次让小阿乐睁开双眼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风儿在吹,微风轻轻地吹在小阿乐脸上,在过去的几年里,普桑子从未想到自己会充满勇气抱着自己的孩子,在没有婚俗生活的世界中向世人宣布:这是我的女儿小阿乐。如今,普桑子却有些激动,她一边走一边看着小阿乐的脸,她有一种预感,小阿乐长大以后肯定会变成一个美人。而现在,她要将小阿乐寄放到她父亲那里去,普桑子想起郝仁医生镜片后面的那双眼睛,在普桑子心目中那双眼睛永远在探测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苍白的东西,而阿乐的出现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新的标志,一种回忆,一种新的象征性的世界。
郝仁医生独自坐在诊所里,他像往常一样翻弄着一本书,他的诊所里没有一个病人,只有乙酵的气味像空气般在流散。郝仁医生从普桑子手里接过小阿乐时低下头亲了亲小阿乐的脸颊。普桑子看到这种情形便看到了血缘之间的那种牵连。她对郝仁医生说:“我要到棺材厂去帮母亲订做棺材,所以,小阿乐只好放在你诊所,晚上我会来接小阿乐的。”郝仁医生说:“谁死了?普桑子?”“是我母亲的情人。”普桑子回答得很清楚,她不想掩饰这种真实,因为死者与母亲的关系确实是情人与情人之间的关系。
现在,她可以放心地去棺材厂了,她将为母亲的情人去买一副棺材。她将像王品一样毫无畏惧地钻进棺材之中去。对,她来到了西郊,棺材厂的位置似乎大多都面向西郊,她走进西郊的棺材厂,她开始想母亲的情人的身高。尔后,世界上的葬礼永远都是一致的,活人将死人送到同一个方向,送到死者升天的方向去。普桑子陪伴着母亲,就是在去葬礼的路上,普桑子突然发现母亲已经苍老了。母亲的苍老在于她的步履,她在路上的蹦珊步履说明母亲开始疲倦了,母亲身上的无穷的意志力在过去很长时间曾是持久而顽强的,如今她已疲倦,她的一个故事完成了。
嘴唇
母亲和普桑子的嘴唇都紧闭着,普桑子认为母亲会在慕地上吸泣,但她连一点吸泣声也没有听见,她那张封闭着的沉默的嘴拒绝对外倾诉任何内心的秘密,而秘密却在墓地上攀援,蜕变为棺材及尘埃。普桑子看着母亲紧闭的嘴唇,她自己也是这样,无时无刻不在保持着沉默,她不想张开嘴唇吸泣,也不想张开嘴唇申诉,她只想活着,从来也不想寻找活着的更明确的意义,只允许自己活着,从不想去用肢解的方式在散发着阳光、尸肌的墓地上对死者说你去的地方也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因而,母亲的嘴唇没有在棺材放进泥土的那一瞬间发出吸泣声,这就意味着她永远也不会发出吸泣。墓地面临着海,墓碑穿行在无边无际的石灰岩之中,所以,在这样的地方深睡百年是一种死者的幸福。
嘴唇是沉默的,但院子里那只鹦鹉的嘴却不会沉默,母女俩刚进屋,鹦鹉就嚷着说:“你们可回来了,你们可回来了。”
虚构者说
昨天晚上我开始阅读罗歌·格勒尼埃写的《阳光与阴影》,这是一本阿尔贝·加缘的传记。他写道:我曾试图紧随加缪。他一生中所写的作品当然仅是他自身的一部分。在私生活方面我只是讲了为理解作品所必需的内容。然而,一个作家所拥有的最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正是他的作品吗?正是那时他写出自己与众不同之处,抛弃他那个家底的和社会的“我”,让更深刻的“我”出来说话。
他写道:当我们这样浏览他的全部作品时,禁不住会想到那个一切突然停止的日子。我会身不由己地去计算所剩下的时间和作品数量。我越接近本书的结尾部分,就越担心这一天的来临——突然,我获悉我友人的墨耗。
他写道:一九六口年一月四日,一条电讯稿出现在各家报纸的电传打字机上:“今天,加缪在桑斯附近遇车祸身亡。”事故发生在十四时前几分钟,在离维勒纳夫·拉古依阿不远的小维勒布勒材。米歇尔·伽利玛同雅妮娜和阿纳·伽利码一起从南方回来,他顺路在卢马林叫加缘一起上车,米歌尔也在车祸中丧生,那辆法塞尔·维加撞得粉粹。
加缘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对悲剧的叙述才能使我震惊,在很多年前,他的叙述就在我的写作和阅读生涯中传播出某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罗歌·格勒尼埃说他曾试图紧随加缪,我也是这样,对那个“极端虚无主义者,最安静的绝望者,倘若他不认为在文字之上还有某种东西——沉默,那么他就会对把文字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人充满着敬仰。
当我写着普桑子时,我就会想起加缪的叙述,我并不是想效仿他杰出的叙述方式,我只是想到了叙述一种悲剧时,作者本身已经与悲剧相溶在一起,这显然是一种最古老的话题,我决不想就这话题讨论下去。最为重要的仍是——在这悲剧中叙述者要为文字本身承担一种荒缪而真实的勇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