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馆3
书名:蝴蝶是怎样变成标本的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4692字 发布时间:2024-07-12

现实之一
多少天来,普桑子一直面对着她的邻居王品那双目光的包围,她在这目光中控制着自己的恐惧心情。从墓地回来后,她与雯露作了一次长谈,她们必须面对现实。在既不能退却也不能前进的情况下,她们只好暂时驻留在吴港,吴港和这座旅馆将成为她们的一块栖居地。这种现实一旦被她们默认之后,她们学会的只有等待。普桑子出门时所携带的现金不足,她决定找一家吴港的学校去代代课。雯露手里还有一些现金,她说她只有在旅馆里等待,再说多少年来与那名茶叶商人的婚姻生活已经使她不习惯于到外面去,她已习惯于守住一间房子。从这种现状出发,普桑子认为找一家学校代课来维持生活,这样既可以让自己度过一段身在异乡的生活,也可以让自己遗忘掉已经存放在记忆中的很多事情。
普桑子刚下了楼,她准备出门去寻找学校,在旅馆门口,就碰到了王品。王品走过来问她到哪里去,普桑子想了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王品说:“那我陪你一起去吧,外面很乱。”普桑子当然愿意王品能够陪她前往吴港的一所所学校,她觉得王品走在身边,自己会有一种安全感。
王品让普桑子等她几分钟,他要上楼取一封信,普桑子问王品往外地寄信还可以吗?王品说他刚去问过邮局,邮局的人告诉他,现在的信走得很慢,说不准是什么时候能走,如果她不急的话可以把信放在邮局的邮筒里面。普桑子站在旅馆门口等王品的时候,想起自己的母亲来,自从出门以后,自己连一封信也没有给母亲寄过,她的眼前出现那只鹦鹉陪伴着母亲的情景。王品手里拿着一封白色的信,他就像举着一片羽毛,他说这封信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投寄到他未婚妻手中。普桑子听到未婚妻这个字眼时看了王品一眼,王品也看了她一眼,他们向着小巷外的另一条胡同走去。普桑子在路上想起了耿木秋和郝仁医生,但这种想象就像从海风中荡来的寒冷那样使她的身体变得空洞。
王品走在她身边,王品说不知道要在吴港呆多长时间,他说如果时间长,他应该写一本书。普桑子看着王品,她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王品看上去就像写书的人,而且住在一座旅馆里写一本书就意味着将自己经历的许多东西写进去,她很羡慕王品能够写书。
吴港的街道一条连着一条,沉闷的空气在寒冷中飘荡着。王品问普桑子从前有没有做过老师,普桑子摇摇头,王品又间普桑子从前都做了些什么事,普桑子不说话望着街两边的店铺,她觉得她的过去就像空气中的又沉闷又寒冷的气息一样已经像一条黑色的级带将她裹了起来,有时候她又觉得那些东西就像一个黑色的布娃娃,她想把那个布娃娃放到一只箱子里面去。所以,每当这种时候,她就觉得自己正要回忆和诉说的语言统统地藏起来了,她已不再想做那个坐在郝仁医生的诊所里诉说她记忆的病人。但是,与王品穿过一条又一条街道的过程却使普桑子很平静,她像是已经离开了那些彻夜不眠的事件,离开了鼠疫、战争,她现在变得很明确,那就是找到一家学校去代课。
吴港的第一中学
一所被围墙所包围的中学看上去已有无数年的历史了。当王品带着普桑子走进校园时他们都同时感受到了校园中那种肃穆而寂寞的气息。正好是上课的时间,所以他们看不到一个学生。普桑子看到前方有一座古老的教学楼,他们便来到了楼下,楼下的两棵紫薇树只剩下了最后的几片树叶和花瓣。王品带着普桑子走进教务处又走进校长办公室。校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看了看普桑子又看了看王品,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普桑子简单地作了回答。校长说他们学校恰好缺教师,已有的教师走的走,留的留,但留下来的也同样不安心,他非常欢迎普桑子能在他们学校代课,只是他们无法解决住宿问题。普桑子很高兴,她只要能在学校代课就行了,她并没有要求学校解决住宿问题。校长带她到了教务处,教务处给她排了三天以后的课程,普桑子教语文和音乐。从吴港一中往外走时,恰好是学生课间休息的时刻,寂寞的院子里现在人声鼎沸。普桑子听到这声音感到心里面涌动着一种言语,就像她做了一个疲惫不堪的梦醒来以后看到花瓶里的鲜花突然开放了一样。她侧过身看着王品,很感激他陪她来找到了代课的工作。现在她才发现王品手里仍拿着一封信,他们还没有到邮局去将那封信扔进邮筒里。那封白色的信,使普桑子会想起王品的未婚妻来,她想,王品的未婚妻一定也在等待着他,在这个被战争环绕的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女人在痴迷地等待着他们所爱的人回到身旁。王品说想不想去吃吴港的小吃,普桑子感到肚子有些饿了,几天来她一直不会感到饥饿。王品带她来到一家小吃店,吴港的小吃品类很多,他们围着一只火炉,上面放满了小虾、小鱼和鸡翅,普桑子将手放在火炉上去,她感到手很凉。王品捉住她的手说:“你的手很柔软。”普桑子抽回自己的手,她想起了耿木秋,还想起了郝仁医生来,她知道回忆他们的存在会使她充满了力量和勇气,所以,她告诉王品说:“我的未婚夫在等待着我。”她没想到这句话还真起了作用,王品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捉住过她的手。
写信
普桑子买来了信笺和信封,自从她看见王品将那封写给未婚妻的信投进那只已经褪尽了绿色的邮筒中去后,她就滋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给母亲和郝仁医生分别写封信。她坐在客房的窗口,靠近窗口的地方有一张书桌,那书桌显然不是让人写字的,很窄很小。普桑子一生中从未给别人写过信,因为她一生中从未与谁分离过。与耿木秋的漫长离别并没有使普桑子滋生过写信的念头,也许耿木秋的消失太绝望了,他竞然无法使普桑子用别的方式去找回他。而现在,她开始铺开信笺,她伸开修长纤细的手指,透明精巧的指甲覆盖在白色的信笼上,她写道:
“母亲,我趁你外出时离开了家,我无法面对着你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你,就像十年来我被鼠疫和耿木秋的消失所折磨着一样,我不愿意你看着我出走。我离开时,那只鹦鹉看着我,母亲,你好吗?我现已被阻隔,即不能去寻找耿木秋,也不能回到你身边。我不能告诉你我在什么地方,母亲,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住在一家旅馆里。我不知道要在这家旅馆呆留多长时间,我也不能告诉你我今后会到哪里去,使我感到有些欣慰的是还有那只鹦鹉可以陪伴你,与你说话。”
写到这里她再也无法继续写下去了。她将这封信叠起来放进那只信封,她开始重新伸开修长纤细的手指,用透明精巧的指甲覆盖在白色的信笼上,她写道:
“郝仁医生:请原谅我的不辞离别。我现在似乎刚刚经过一场失眠和骤然发作的重病,一切都是虚弱的。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埋怨我,但我还是从你的卧室中跑出来了,我一生中从未在别的男人卧室中呆过一夜,然而,我已和你度过了那一夜。我现在在一座孤岛似的地方,跟外界丧失了一切联系,我住在一家旅馆,我不知不觉地惊奇地发现我已喜欢上这座旅馆并愿意在这座旅馆里作短暂的停留。你好吗?我仍然可以在回忆中感受你衣服上的那种乙酵的味道。”
普桑子写到这里,就像上封信一样再也无法写下去。
虚构者说
普桑子呆在旅馆里面。透过她那迷尊般的面孔,我可以感知到在那座旧时代的旅馆里面她写信时脸上呈现出来的表情。她活下去是因为被无数幻想所推动着,比如:她坐在旅馆的窗口下面写信,她在屏障之中掩饰着置身于旅馆时的全部心情,沉默和敏锐的感受力只化作了简短的文字。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彻底地割断与世人的联系,哪怕她是一个彻底绝望的人,彻底陷入了恐怖和颤抖之中的人,彻底地沦入超越时间之光中的人。
罗兰·巴特说过:“世界可能是令人悲伤的,但是人们并未抛弃它,因为世界是一个彼此协调的诸关系的整体,因为在各书写事实之间不存在重叠,因为讲述故事的人有力量去拒绝组成故事中各存在物的不可穿透性与孤立性,因为他能在每一个句子中证实各行为之间的联系和等级关系,最后还因为,无论如何这些行为本身可以被归结为各个记号。”
我虚构这种符号式的东西,罗兰·巴特还有一段话我较为喜欢:“时间磨损了我的距离的力量,使其腐坏,使其僵化。
不可能生存于语言之外,把它当做一个目标,也不可能生存于语言之内,把它当做一件武器。”
我现在正被语言分解为下列图像,一座旅馆和人的图像被叙述所代替着,被语言所表达的声音所确定出来的图像,它威胁着我写作的意图,就像灯光在照耀我的脸而语言在显现我的焦虑一样。写作一小说的时候,它和我将时时刻刻体现着符号的行为。我现在就通向普桑子的居处,那个身穿旗袍的女人和那座旅馆使我的写作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无数火焰就像磷火般包围着那个人和那座旅馆,使她写信的手开始燃烧起来。我曾幻现出这样的意象:螺旋形的楼梯,最前面是我的母亲在走,中间走着我的邻居,最后面是我的影子——我像黑鸟一样乌黑。
把信投进邮筒
普桑子怀着一种热忧的幻想终于把信投进了邮筒。她独自一人找到了那只色彩斑驳的邮筒,并在邮筒周围走了几圈,她发现在不远处是一家啤酒厂,因而啤酒的味道会使她想起一种银制的器血。她在啤酒的气味中发现周围的人只要经过她身边时都要抬起目光警她一眼,每一警尽管都是短暂的,但每一督都在疑问:这个穿着黑色外套的女人站在邮筒的不远处在千什么?她到底在干什么?她想到即使有一天母亲和郝仁医生收到了信,她也许已经离开了吴港和那家旅馆;她想到如果信到达母亲和郝仁医生的手中时他们会不会惊讶地追问:普桑子你到底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了。
普桑子抬起头来,她看到一个老头穿着很厚的棉袄,他手里举着一封信,信封是用牛皮纸制作的,那个老头举着那封信在空中犹豫了一秒钟便将信投了进去。普桑子很羡慕那个老头,他对那只邮筒寄子着希望,他深信那只邮筒不久之后就会把他的那封牛皮信封和里面的文字带到别的地方去。普桑子开始信赖那只邮筒了,它是这条街道唯一可以存在的邮筒,她走过去,举起那两封信看了看,然后就投进了邮筒。啤酒厂的味道扑面而来,她想到当母亲和郝仁医生看到这封信时,他们会高兴的,因为她没有像耿木秋那样消失,他们会知道我住在一座旅馆里面。
第三天
这是普桑子到学校去代课的日子。昨天晚上她又开始失眠,但是失眠的内容已经更换。往常,她失眠的时候总是会被南方的鼠疫所包围,而昨天晚上的失眠却是为了那所学校,那所给她以寂寞和人声鼎沸的感觉的学校明天将成为她工作的地方,为了这个地方,她失眠了一个晚上。她比往常要起得更早一些,天还未亮她就已经起床了,她穿上箱子里那件加厚的旗袍,做好了外出的准备。六点半她刚想拉开门出发时王品来了,王品说他送她到学校去。普桑子点点头,王品的到来虽然使她感到意外,但她觉得有王品送她到学校去,这样会使她有力量些。她穿上黑色大衣,寂静的大街上还没有一个人。王品告诉她,他已经开始在写那本书,普桑子很高兴,她与王品的目光相遇了,这目光使她有些心乱,就像触着了她的一根很敏感的神经。所以,她要避开这目光到学校去,她会成为那座寂寞、鼎沸之声涌动的学校中的一位老师。普桑子站在学校门口,王品说他要回去写书了,晚上他再来接她,普桑子想拒绝,但她却没开口。
校长
四十多岁的校长已经站在教学楼下面,不知道是不是在等待普桑子,反正,当他看到普桑子到来时,便热切地迎上来说:“欢迎,欢迎普小姐的到来。”
普桑子被校长引领到一所教室,教室穿插在幽深的树林之中,不过所有的树叶在这个季节都已经凋零了。校长将普桑子带进一间宽旷的教室说:“从今以后,由普桑子老师做你们的班主任。”普桑子听了一惊,校长那天只让她教语文和音乐课,并没有让她当班主任,不过既然已经宣布了,那就只得接受了。普桑子满怀激情地站在教室中央,她容易激动,但今天的激动是因为有那么多目光在注视着自己。她走上讲台,讲了一些任班主任前必须讲的话语,校长站在一旁不断地给她鼓掌。从那天开始,普桑子就真的成了吴港一中的一位代课老师。她很喜欢自己找到的这份工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但她已经不让王品送她到学校去了。在一段时间里,整座吴港就像一只完美的保温瓶,听不到枪声和爆炸的声音,它稳固地直立着,没有任何声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