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满丞相游览辰州府古迹
书名:少年宰相满朝荐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926字 发布时间:2024-07-06

王太守带着满丞相等人来到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下,龙兴讲寺出现在面前。王太守介绍说:“龙兴讲寺这个寺名是有来历的,《尚书序》记载:‘汉室龙兴,开设学校,九五飞龙在天,犹圣人在天子之位,是谓之龙兴也。’唐太宗以“龙兴”赐名这座寺院,就是希望借佛道讲学来教化周边少数民族,稳定江南地区,大唐的帝国伟业能够兴起绵延。因此这个龙兴讲寺的诞生背景十分不凡,带有皇家气派和官办色彩。龙兴讲寺兴建起来之后,周边地区学风浓厚,对唐朝之后一千多年的湘西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的确也实现了‘龙兴’的愿望,历史证明了教化民众、促进文化传播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

“王太守说得好啊,正是因为前朝皇上看到了佛道讲学对教化民众的巨大作用,才在凤凰山山顶建凤凰寺吗?待会儿我们还想去看看凤凰寺。”

 王太守继续介绍说:“龙兴讲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也就是唐太宗即位的第二年,唐太宗亲自下诏修建。沅陵自先秦开始就是三十六郡的黔中郡所在地,这里交通发达,是西南各省通往长安的要道,而且多民族杂居,在文化和交通上具有重要意义。一心要‘以武功定天下,以文法绥海内’的李世民当然要在沅陵这个地方做些文章了,因此在他上任皇帝第二年就决定兴建龙兴讲寺了。讲寺,也不同于一般的寺庙,是专门培养高僧的场所。”

 满丞相注意到,这座龙兴讲寺坐北朝南,建造依山就势,沿一条中轴线对称布局,占地估计在二十亩以上,主体建筑有十四座,这是一座寺院与书院共存的佛道儒共存讲寺。唐代之后,它又历经宋、元、明历朝发展,融汇了多个朝代的建筑样式特点,同时又受到佛道儒三教合流以及当地民俗文化的共同影响,所以整个建筑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态和别样的庙宇风格。

王太守带着满丞相等人拾级而上,从寺门登入山中,龙兴讲寺纵深五进,由头山门、过殿、二山门、大殿、后殿、东西厢房、旃檀阁、弥陀阁、观音阁和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构成,这些古建筑群主体结构大都是唐、宋时期的遗存。特别是大雄宝殿最为恢弘,最显皇家气派。在大雄宝殿正前方悬挂着一方匾额,上面写着“眼前佛国”四个大字。

看到这里,王太守说:“说起这块牌匾还有一段故事,满丞相一定知道董其昌?”

“知道,他不是上届特长科的进士?董其昌不是有名的书法家吗?记得我看过董其昌的草书,那可是龙飞凤舞啊!”

王太守说:“董其昌题写这四个字还有来历。在董其昌前往云南巡视的时候路过沅陵,途中患了眼疾,住进了龙兴讲寺,得到了龙兴讲寺内和尚的治疗,不久便痊愈了。董其昌非常感,写下“眼前佛国”的牌匾赠送给龙兴讲寺,这块牌匾就一直悬挂在大雄宝殿了。”

“啊,原来董其昌也在这龙兴讲寺住过?真是令人想不到啊。”满朝荐感叹道。

王太守忽然指着一座石狮子对满丞相说:“满丞相,你看啊,这龙兴讲寺的雕刻也十分有特色,你看那些木雕和石雕,都显得大气磅礴,东西两侧的石狮是象征瑞祥的神兽。而在头山门外还有以西游取经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形象为题材的石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描绘自然生活的雕刻图案,各类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比如梅花、兰花、荷花等形象,还有常见的蝙蝠(寓意“福”)、鹿(寓意“禄”),蝠鹿一起寓意福禄双全。龙兴讲寺虽然是佛学讲学之地,却也体现了能人巧匠们的匠心独运。”

王太守把满丞相带到一个柜台前面,说:“满丞相,你看这件袈裟,袈裟外面朱红色,内裹黄色,上面用五色彩丝绣了九百九十九尊菩萨,每个菩萨长约一寸八分,宽一寸三分,再加上穿上这件袈裟的和尚,合成‘千佛’。满丞相你知道这件袈裟的来历吗?”

满朝荐摇摇头作为回答。王太守说:“赠送这件袈裟的人你满丞相非常熟悉,她还是你满丞相的亲戚呢。”

“王太守不要说笑话了,我哪里有亲戚给这龙兴讲寺赠送了这件宝物?”

王太守笑笑说:“满丞相你可能真的不知道,但是这又是真的,赠送这件袈裟的人就是当今的皇太后娘娘李太后!这件袈裟是李太后亲手所绣,龙兴讲寺的主持大喜过望,以为太后也要来龙兴讲寺,因此还特意在龙兴讲寺正殿入口之处制作了“双凤朝阳门”来迎接她。但李太后一直没有来。不过龙兴讲寺的和尚们都把这件袈裟作为镇寺之宝。

满丞相想去看看阳明书院,于是王太守带着满丞相等人来到府城西边的虎溪山上,阳明书院出现在面前。王太守介绍说:“这座书院修建于本朝嘉靖年间,它是为纪念王守仁在辰州府城讲学而修建的。那是正德六年,王阳明自龙场谪贬回故乡,途径辰州府城,因辰州府官员盛情款待,在龙兴讲寺住了一个多月,与武陵蒋道林讲论心学不知疲倦,题咏山水。有进士唐愈贤一起游山玩水,同游者才了解到致良知之学。从此王阳明学说在辰州府兴起。嘉靖二十三年,辰州同知徐珊建虎溪精舍于龙兴寺的北部,舍内供奉王阳明先生像,以示纪念。并由门人杨珂在精舍院内题书“杖藜坞”石碑。因王守仁有“杖藜一过虎溪头”诗句,所以刻此三字。从此,精舍被作为讲堂和学舍使用。”

满丞相说:“难怪王阳明先生在读书人心目中有如此威望,原来他的心学有如此魅力。”

王太守又把满丞相等人带到府城对面的凤凰山上,只见山上林壑幽深,村落稀疏,不时有炊烟升腾。到了山顶,只见古树参天,修篁遍地,风光旖旎,好一派世外风景。王太守介绍说:“你可不要小看我辰州府地处偏远,早在隋文帝开皇九年,这里就被列为黔中郡第一胜景。本朝诗人张志遥有诗:

‘晴峰缥缈出云端,野经迂回挠曲栏;人向绿杨荫处去,隔江指点画中看’。”

 王太守说:“天下名山多寺院,这凤凰山如此盛景,自然少不了寺院,满丞相你看,那不是一座寺院吗?”

王太守带着满丞相等人走近寺院,山门上方提写着“凤凰寺”三字。王太守介绍说:“这座寺院就是去年才修建的,寺院后面还建有一座‘风鸣塔’塔高七层,气势雄伟;沿峭壁砌有石阶路,宛如彩带飘落江边。

王太守带着满丞相等人看了凤凰井、送子观音樟、钓鱼池、石龟、雪仇洞、屈将室、望江楼、凤鸣塔、叙丞墓、咪子山、河涨洲岛等景点。

最后,王太守把满丞相等人带到一个古墓群。古墓群正中有一块八尺多高五尺多宽的墓碑,那是古墓群最大最高的墓碑。满丞相走近墓碑看,只见墓碑正中竖行题写着:

“瞿氏万临公老大人与妣老孺人合葬墓”

满丞相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多人合葬墓,有点奇怪,王太守说:“这座墓的主人瞿氏万临公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那是南宋孝宗年间,离职的瞿万临公和两位夫人以及次子瞿柱公,跟随被南宋朝廷委派到辰州府任职的长子瞿椿公来到辰州府。此时,椿公25岁。八年后,万临公去世,和先后去世的俩位夫人,合葬于凤凰山,就是这座坟墓。”

“万临公生前担任过什么职务?”满丞相问。

王太守说:“瞿氏万临公,生活在南宋高宗绍兴六年至孝宗淳熙八年间,享年五十有二,生二子,长瞿椿,次瞿柱。椿公25岁那年,以建武将军衔封辰州府陆路都司揆镇沅陵,与父母兄弟全家到辰州府。据历史记载,宋淳熙九年,洞苗扰边,陆路都司建武将军武进士瞿椿奉命拔镇辰州,从此再辰州府城定居。至于万临公在退休以前做的什么官,因为没有历史记载,我们也无法知道了。但是从万临公的儿子瞿椿公的职务是建武将军武进士,估计万临公的职务不会比这个职务低。”

满朝荐还看了万临公以下世袭历代坟墓,颇有感慨。回来的路上,王太守说起甲第巷的来历,万临公以下历代就住在甲第巷。本朝永乐年间,为修建皇宫采伐神木的皇木将军胡士金也住在此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少年宰相满朝荐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