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屋宇啊屋宇
书名:空中花园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3001字 发布时间:2024-07-10

一九九二年元旦,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前两天刚降过一场小雪,那种南方瑞雪的寒冷仍然袭击着大地。元旦这一天,我奇特的安静,在早些天,一个多月前,甚至是两个多月前我就想好了,在元旦到来,也就是我生日的这一天,要自己独自呆在小屋中,哪儿也不去,什么人也不见,甚至生辰也要成为自己的秘密。实际上,这个愿望是不能实现的,后来,在我租到的小屋,来了几个好友,他们为我的生辰祝福,小屋回荡着歌声和音乐。
这间租到的小屋在这座城市的莲花池附近。很偶然,我就住在一座没有波浪、不会流动的水池边。我住二楼,可以看到铁轨和天空,夜里看得见漆黑的星空,无声的时间缓缓流动;清晨可以看到白云逶迤,南来北往的海鸥飞到水池中间,它们的自由是显赫的,因而看不出来忧伤。
早些年对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小屋》的理解,今天逐渐缓慢地形成。我记得当我翻开那本薄薄的书时,内心的激动像树叶般纷纷扬扬。我那时刻想到的是屋宇.是的,很准确地想到了屋宇。从屋宇才会想到灿烂的宫殿、豪华的花园。我从开始渴望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时就想到过这些难以企及的皇帝享受的地方、皇帝漫步的厅堂、皇帝呼吸芬芳的花园、皇帝读书的书屋……那时候我还不到二十岁•我在一座小县城里生活,那里房屋宽敞,我得到了一间自己的小屋,我的许多书籍的阅读和珍惜过程正是从那一间小屋开始的。我从小县城的书店购置了一本又一本书藏在书架上。此后,阅读和写作的日子,像泉水流淌,像夜里的星星那样清晰,没有忧伤、没有一点儿害怕。因为我有一间小屋就可以入梦,梦到宫殿和花园,梦到皇帝的新装……当然,我在那间小屋中的恋爱却失败了,它随着新时代的早晨降临之后,就被茫茫大雾淹没。为此,有一天,当我要离开那座县城,当我知道我的命运将漂浮在另一个地方时,我起初是让我的小妹回到家替我烧毁了在那间小屋留有的所有信件,自然,那些多少年前的陪伴着少女时期的信件早化成灰烬了。值得一提的是那座县城,我父母有一套漂亮的住宅,我的父亲一生流落在异乡,等到他找到一间自己的房子时,他已经叙述着天堂中的故事了。就在今年底我的母亲在几姐妹的劝告下又离开了她原有的家,在60多岁时随同我们迁徙到昆明。我一生最感到对不起的是我母亲,她的伟大、她的坚强,以及她对世界的理解使她区别了众多的女人,因而也伴随着永无尽头的苦难而活下去。我希望我的母亲长寿,活到我们找到花园和宫殿的那一天.在母亲即将离开那座县城的日子里,我又回到了老家,我的母亲曾说,让这座房屋留下吧!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可以住一住,你还可以在这里写东西。我摇摇头对母亲说:“让它永不存在吧!妈妈了
我的泪水在汹涌,屋宇啊,你到底是什么?是谁制造了你,又是谁让你如此遥远、沉默无边。在北京读书的那些日子,我和同屋的迟子建经常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经过一座座建筑散步归回,我们常常指着遥远边际的楼房说:要是那里面有一间我们自己的小屋,那太好了。夕阳西沉的时候我们又回到鲁迅文学院的小屋,在十分温暖的北方冬天的小屋。我和迟子建经常谈到小屋,谈来谈去,永不厌倦。我们关上门,把自己关在小屋里,那些日子,除了留下大量的手稿之外,也留下了梦和对房屋的渴望。似乎房屋已成为我们生存旅途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是遥远的灯塔,是看不见的道路。房屋的距离太远了,因而我们这些人才如此渴望见到它,有时候它像珍贵的历史那样罕见;有时候却像朴素的农庄那样亲切,近在眼前。
那是北京的某一个冬天,我和恋人去找一间自己的小屋,他在北京上大学时从来喜欢有一间自己的小屋,他的学校靠近一栋栋北方农庄,他不停地迁徙。这个年轻人,这个怀着对生活的热爱而不会感到疲倦的人,曾经将他住过的小屋拍下来,用摄像机录制下来,作为青年时代的历史。那一个冬天,我们找到了一间自己的小屋,在寒冷的气候中,我们在小屋中幻想今后遥远的屋宇,谈论着上帝,也谈论死亡。在下着大雪的冬天,他给我朗读我刚刚写下的诗歌,那些诗是我用大量的时间创作的,曾耗尽了我一种又一种素质。他有着我喜欢的世界上最优雅的声音,我最喜欢望着迷茫的窗外,听见他的声音悄悄地,在寒冷中回响。那音律倾注着我们对上帝的爱、对大地的责任。因而,我也喜欢他朗读完诗歌后,我们走到房东的小院,他跟那条漂亮的狗是好朋友。他喜欢任何一种动物;他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今后有自己的房子要养一只狗和一只小兔子,还有……他曾经在那些惆怅的夜晚,模仿十几种动物的声音,好让我愉快一些。那时候,我就想,等到我们有自己的房屋时,天啊,假如我和他仍在一起,那么,我们的家将有动物园的声音。遗憾的是,我们俩却在一天夜里永远告别了。
一九九一年是我最动荡的一年,我从鲁迅文学院毕业
以后面临着许多麻烦事情。我住在我妹妹的学校等待工作,学校在海垣路上,我们称它为田园学校。我住进去时,田野上开满了油菜花,麦穗尖锐地刺向天空。海刿的小屋面临田野,每每打开窗,自然界的香气扑面而来,这一年,几乎是整整的一年我与海刿住在一起,我们不断地听着日本音乐家喜多郎的音乐,我们最喜欢听他的《天空》。海夠为了怕损坏磁带,一次买了三盘《天空》,这样,我们就能安详地一遍又一遍地望着星空,听着他那优雅、辽阔的乐曲了。在这样的音乐中,我们对房屋的渴望变得像海水那样蔚蓝、汹涌。在田野上散步时,我们就幻想着在水稻中央有一间小屋,但这是不允许的,也是不可能的愿望了。不知为什么,我们对屋宇的渴望变得伤感起来,但当我们问自己,在这个世界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我仍然告诉自己:一座屋宇、一间自己的房子。每到这时,我就想,制造房屋的上帝啊,你在哪里呢?我见到过许多房子,中国皇帝的金黄色殿宇,通常掩映在明净、温暖的巨大殿堂中。中国皇帝喜欢黄色,屋宇的面貌和色彩的质量便弥漫着这权力的金黄色。它是高达天空的神灵的光茫,是统治,是灿烂,是毁灭。看见这类房屋时,我就会想象古代的中国,那种流水琴韵般的画面。二十世纪的中国,建筑有了更大的发展,楼房已逼近云霄,看见这类建筑升起时,人感到一种恐怖。为此,我更加向往那种人迹稀少的大地,鸟群在头顶飞过,鱼群戏游河流。我想,这才是一种人类的生活。可悲的是,人类的繁衍能力使得地球越来越小,像一个巨大的峡谷。
由于岁月和历史交替行走着,而没有静止的那一天到来;由于我们每个人从出生时选择的夜晚和白昼都不雷同;由于内心的需要是火焰是不可知的秘密;由于生命是短暂的,没有永生、没有补救的办法,没有充满着全部可能性的悲哀或者骄傲;由于黑夜漫长,我们需要休息和幻想才能度过一生的时间……因而,我们盼望有一座自己的屋宇的心情是持久的,是不会熄灭,不会被脆弱、寒冷所淹没的。
也许明天,也许明天早晨醒来时我就会得到一间自己的房子,那时候,我干什么?我在那间小屋干什么?活着是一种权利,是时刻支配我们活下去的唯一意志。即使我有了一间自己的房子,我对屋宇的幻想仍然不可终止,它是殿宇,是花园,是我们的欢乐和痛苦的大教堂,这是一种无法背弃的宗教原则。
春天到来时,我终于有了一间自己的小屋,当我又重新迁入里面时,我的祈祷仍在进行。
愿上帝给大地上的人们创造灿烂的屋宇吧!我祈祷这一切时,寒冷变得温馨,我朝窗外看去,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装满我图书的屋宇,装满我全部幻想的屋宇;我看到了那张巨大的写字台,那种长长的愿望,为上帝写部好书的愿望,将在那座屋宇中完成。
里尔克在一首《晚期诗》中唱道:
当天平挣脱了商人的手
天国的使者
便用空间的均衡
给它抚慰,给它安定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空中花园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