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之恋4
书名:青云街四号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4737字 发布时间:2024-07-08

我们的星球到底发生了什么?人建造了高楼大厦以后,却总是有人穿过晶体玻璃墙壁, 朝着巨大的天穹纵身一跃。这些年,朝天穹纵身一跃的有明星、庶民,据说,被忧郁症笼罩 的人群越来越多,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唯有纵身一跃,才会寻找到他们自认为飞翔轻 盈的另一个世界。
女孩朝我们转过身来的时候,相信所有在场的人都释怀了。我们拯救了一个人,她是那 么年轻,就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 …这时候她的父母亲赶来了,她的爷爷奶奶也赶来了 … …他 们住在这座城市的另一个小区,他们为此赶来了。警察做了笔录,在做笔录时,我们撤离 了,不过,我记住了她的名字:果果。这是她父母叫出的名字,你能想象的,当她的父母, 一对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女,还有她的爷爷奶奶,一对近七十岁的老人赶到现场的场景,他们 不仅呼唤着她的名字,还急切地将她拥在怀中,泪流满面 … …似乎只有紧紧地伸手拥抱住 她,才能感受到她在活着。
是的,活着,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我们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战胜来自死亡的诱
引?来到楼下后,一个住在同一幢楼的中年妇女走近我,对我耳语道:这个女孩是一个抑郁 症患者,我只告诉你,别告诉别人啊,我知道你是作家,相信你可以帮助启发她。我跟她母 亲是好朋友,是我打电话通知她父母的。她母亲让我平时多关照关照她 … …她本来考上了一 所名校,后来却因为患上抑郁症退学了 … …
这耳语声道破了女孩果果的现实生活。我点点头,我很感谢她对我的信任。看上去,她 的目光也同样充满了焦虑,可以看得出来,她确实是女孩母亲的好朋友。
高楼下的人群慢慢撤离了,警车、消防车都相继撤离。我想,所有站在高楼下的人,无 论他们是什么职业和身份,在下班的疲惫时速中他们都带着爱与等待参与了这场事件。再就 是速度,这速度与每个在场的人有关,与王医生脚穿高跟鞋的奔跑,与急速赶来的消防人 员、警车有关,与那个从顶楼系着绳子下来,让身体钻进了窗户的年轻的消防队员有关 … …



正是爱与速度阻止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在人群中我竟然看到了慈兰阿婆,她手撑拐杖,置身在人群中,当事件结束人群陆续撤 离以后,她竟然还站在那个位置,仰起头来 … …她的目光游离着,朝天穹游离,朝我们这个 伟大的充满了爱与速度的星球游离时,我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
似乎好久没有见到阿婆了,其实,只是十天半月,但在我与阿婆之间,存在着某种无法 割舍的叙事,它仿佛从人间散发出的旋律。我走上前,阿婆的眼眶是潮湿的,她问我,那女 孩不会再跳了吧?我安慰阿婆,不会再跳了,我们回去吧!我伸手搀住了阿婆,王医生出来 了,她说有一个患者在等她,她就先走了。我陪阿婆沿外面的台阶回到她的宅院。
小花出现了,她站在宅院中 … …是啊,小花出现了,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小花姑娘 了。小花是来告别的吗?我感觉到了某种东西。小花走上来搀扶住阿婆坐了下来,就去给我 们沏了一壶菊花茶,轻言慢语地说,这天气太干燥了,喝菊花可以润肺驱火。我们三个人面 对面地坐了下来,我感觉到小花有话要说 … …
小花开口说话了,她说,父亲的病是肺癌,他不想化疗,也不想在医院治下去了。父亲 的理由很充分也很简单,他不想在医院里花大笔的医疗费之后,最后还死在医院里。父亲惦 记着村庄里的山地,那一片按照不同节令变幻种植出来的玉米、土豆、荞麦,比医院里的任 何药品都能宽慰他的心灵,让他欢喜。而且父亲相信,只要走出这座医院,他最少也能活几 十年 … …父亲未到省城医院时,对治愈自己的病还抱着另外一种希望,于是,他顺从于家里 人的安排,进了省城最好的医院。
现实并不像父亲所期待的那样乐观,他从住进医院病房的那一天开始,就感觉到浑身不 舒服,再加上每天无止境的检查、药物治疗,使他开始便秘,他一便秘就开始厌食。医院里 的每一种饭菜无论做得多么色香味俱全,对于他来说比药更难咀嚼下咽,再加上昂贵的医药 费,终于使父亲醒悟了,到省城医院来治病,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他不能再熬下去了,他亲眼看见同室的病人做了种种手术化疗以后还是走了。他再也无 法熬下去了,如果继续便秘,继续厌食,那么等待他的无疑是死亡。于是,就在终于等来了 主治医生将为他安排做手术的时间里,父亲却从医院里逃了出来。
小花和母亲寻遍了医院周围大大小小的街巷,都没有寻到父亲的踪影。正当她们要报警
时,村里的人来电话了,说父亲搭长途客车回到了家,已经到山里的土屋中守庄稼地去了。 这就是现实,小花和母亲再也无法说服父亲回省城医院做手术,父亲已经住进了山地守庄稼 的土坯房,并充满信心地告诉她们,只要离开医院,他就不再便秘了,胃口儿也打开了,所



以,他还能再活几十年。
父亲说着话,已经在土坯屋中煮好了一锣锅饭,米饭、腊肉和蔬菜瓜果的香味,确实使 父亲的胃口打开了 … …他坐在土坯屋外的石头上手捧一只大土碗吃着饭,小花似乎已经有很 长时间,没有看见过父亲如此饥饿了。就这样,她和母亲商量了一下,同意了父亲的选择, 并陪同他在山地的土坯屋中住了几十天。父亲确实重又活过来了,他每天扛着锄头到苞谷地 里去锄草,根本看不出来之前在医院便秘厌食,每天服很多药,等待着主治医生做手术的萎 靡症状。
小花说,父亲是从医院中逃出来的,他逃亡到了他过去劳动生活的地方,所以,小花相 信父亲能创造奇迹好好活下去。
小花曾在她的绣布中绣出了许多飞翔的大鸟和燕雀,这是她向往的意境。讲完了父亲的 故事以后,轮到她讲自己的故事了,她首先说非常对不起阿婆,因为父亲住医院,有很长时 间没有来照顾阿婆了。听小花说话,我感觉到她的眼神在游离着,我从她眼神中已经看到了 另一个已经游离出去的小花 … … 阿婆很敏感,这个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阿婆,同时也经 历了战乱时期生与死的流亡,所以,即使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她虽然已经九十多岁 了,但仍然能看穿小花意犹未尽的背后的选择。于是,阿婆说道:“小花,阿婆虽然老了, 但仍能感受到你想远游的梦想,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正手拎箱子在逃亡 … …所以,阿婆 支持你的选择,如果你想往外飞翔,就敞开翅膀飞走吧 … …”
小花睁大眼睛看着阿婆,她有些不敢相信刚才阿婆所说的一番话是真的。阿婆又说
道:“小花,从第一次看见你在绣花布上,绣出一只鸟儿飞翔的翅膀时,我就预感到了你不 会在阿婆身边待很长时间。你太年轻,你一定会走的,阿婆的这座院子太小了,你需要更大 的天空去飞翔。”九十多岁的阿婆望着天空的蓝,还有睁大了双眼的小花,说出了她想说的 话,这样一来,小花就能轻松地离开了。正如阿婆所言,小花是要飞走的,她在绣布上绣出 了内心的梦想,鸟儿的拍翅飞翔。
小花的走与她绣布上飞翔的鸟儿有渊源,这是命中的召唤。她绣布上的鸟儿飞到了帝
都,飞到了另一个迷恋鸟儿的女人的墙壁,这个女人从绣布上发现了奇异的商机,想高薪聘 用小花到北京,为小花开设了手绘坊 … …这个召唤,使小花热血奔涌,电话打来的时刻,正 是小花的父亲正等待着主治医生做手术的时间。小花对着手机低声承诺道:“我一定会来 的,请给我一段时间,因为我的父亲即将做一个重要的手术,等手术做完后,我就会来北京 的。”



北京在召唤着她,当初,是省城在召唤着她—— 自从离开乡村搭上手扶拖拉机到了小
镇,再到县城乘上长途客车时,她的身体中就开始长出了一双翅膀。终于来到了省城,而且 是在翠湖边的青云街的一座古老的宅院工作,她对这里是非常喜欢的。当她见到慈兰阿婆的 第一眼,心就已经安住在了这座宅院。如果没有那几个艺术学院的大学生来,发现了她的绣 布,并将绣布寄到了北京的话,有可能小花姑娘在这座宅院生活工作的时间会长一些。
引力过来了,它趁着生命在疲惫的现实中前行时,开始了召唤 … … 小花姑娘听见了这召
唤,她太累了,要面对医院昂贵的医疗费,还要面对父亲绝望无助的等待和挣扎。本来,所 有人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手术上,然而,父亲却自己解脱了身上的链条,在手术即将到来 之前,他逃离了癌症病房。
引力过来了,那宏大的引力带着父亲正在奔逃,父亲将奔向远离高速公路的村庄,奔向 层层递增的海拔,奔向他的庄稼地。地球之上的引力,古老土地山脉的引力将父亲重又带回 了老家,他要摆脱二十一世纪的癌细胞,摆脱医疗器具、烦琐的检查,他要摆脱便秘、厌食 症 … … 引力将小花的父亲重又带回了静寂山冈,生长的苞谷地,远离医院高速公路的一座土 坯屋 … …
引力同时也要将十八岁的小花姑娘载入北漂的队伍中去,一代又一代在他们不同的青春 轮回中北漂,因为它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是来自国家版图中最伟大的引力。就这样,小花姑 娘走出了庭院,拖着她简易轻盈的箱子,带着古老乡村传承给她的绣花手艺进入年轻的北漂 队伍中去,去实现她的梦想。
故事继续着,以它的枝蔓重又回到了缅北。这一天,我和阿婆都亲历了两种现实中的事
件:跳楼的女孩将腿重又跨回原地,她转过身以后,将接受父母爷爷奶奶的拥抱,当拥抱结 束以后,她将重新开始生活;小花回来了,给我们描述父亲的故事以后,她获得了阿婆的理 解和鼓励,将去乘加速的高铁前往那个陌生的令她身心游荡的神秘帝都。
小花走后,院子里突然静了下来,这似乎是我感受到的一种从未有过的安静。我们又返 回原来的位置坐下来,这不同场景的位置总是会不断地辗转反侧,以显示我们曾经历尽过苦 役的昨天,又会以此让我们回到此刻。长久以来,我已经慢慢地熟悉了阿婆生活的这个环 境,我以为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是要为阿婆重新找一个照顾她,并陪伴她的人。但阿婆认为 不急,屋外就有小超市可以买到蔬菜、生活用品,几个大学生晚上都会回来,住在这里。但 我还是想尽快为阿婆找一个年纪稍大的女子,这样陪伴阿婆的时间会稍长一些。阿婆同意我 的想法,说随缘吧!



坐在安静的庭院中,我知道这安静往往潜伏着一种巨大的引力,它将阿婆的内心重又召 唤到了缅北的森林医院中去,而我,永远是坐在阿婆对面的专心致志的一位聆听者。这聆听 使我当然忘却了现实中发生的所有事件。
地球的引力在现在和过去的时间中沉浮着,阿婆用她年轻的脚步重又将我带回到了缅 北。雨后的营帐,热度虽然稍为减退了些,但空气依旧沉闷不已。经她悉心护理之后的两名 伤员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而且大腿中有子弹的战士终于接受了手术,三颗子弹被顺利取 出。
三颗子弹从肉里取了出来,这场手术是艰辛的——在缺乏麻醉药的情况下,为了拯救战 士的生命,不得不进行手术,因为天气太炎热,如再不进行手术,战士的腿就无法保住了。 生命,来不及思前顾后,也没有时间再商量。就这样,往战士的嘴里塞了一块毛巾,在没有 任何麻醉品的情况下要往一条大腿上切开三个子弹眼 … …本来,这场手术早就应该做的,但 他们总在等待麻醉品和抗菌药,稍为有点常识的人大概都会知道,这两样药品都是战争中必 不可少的。肉体遭遇到重创以后的生命,都无法离开这两种药品。
用于医疗的麻醉品,在进行手术之前注入人的肉体,为了使其肉体减少痛感,麻醉剂量 须科学地使用,不多也不能少,当手术刀割开皮肉时,有了麻醉剂在血液中畅流,疼感消失 了。
抗菌药品的发明使得创口不再会因滋生细菌而溃烂,以致使人丧失生命。正因如此,麻 醉剂和抗菌药品在战争中显得尤其珍贵,在炮火硝烟覆盖下的前沿阵地,拥有这两种药品将 拯救多少人的生命?而与此相反,如果缺乏这两种药品,又将有多少人死于剧痛和伤口的溃 烂?
慈兰所护理的那名战士接受了无麻醉剂注入身体的手术 … …之前,当医生与他交流时, 曾暗示过他,没有注入麻醉剂的手术是非常疼痛的,但如不做手术,他有可能会失去那条 腿。年轻的战士没有任何犹豫地告诉医生,他不害怕疼痛,只要能留下那条腿,他能够忍受 任何疼痛。
他果然战胜了剧烈的疼痛,三颗子弹在医生的手术刀下离开了他的身体。不过,手术
后,因为难以忍受的疼痛,他又昏迷了两天,熬过最艰难的时光后重又醒来了。醒来后,他 的伤口没有发炎溃烂,恢复很快,他说还能上前线。休息了一段时间以后,他果真寻找前沿 部队去了。那名失去了右臂的战士也同样去寻找他的部队了,他说还有一只手臂,同样可以 参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青云街四号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