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有殇,殇有歌2
书名:国有殇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5368字 发布时间:2024-07-09

从云层上的战争到腾冲之战需要多少时间
从云层上的战争到腾冲之战需要多少时间?这既是滇西抗战史中关于时间的问题,也是诗学上的问题。很长时间,这个问题仿佛从刀鞘上闪烁而出的英雄们的鲜血,直逼星辰,令我追寻不已的热情未减忧伤,我的心依然紧紧跟随着中国军队和日军在云层上的战争。时局在变幻不息,这就是战争的魔力,这就像人的生命,从你开始在舞台上时,人的一生总有上刀山、下火海的磨砺时期,只不过人的一生很漫长也很短暂。战争中的上刀山、下火海往往是在瞬间就奔涌而来,也就是说只要你上了战场,就总有上刀山、下火海的现实在等待着你。云层中的战争现在到了哪里?我的目光一次次地迎着高黎贡山的雾雨而上,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寻找到中国远征军的行踪。此时此刻,历史记录下来了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在强渡怒江之后,仰攻高黎贡山之云层上的战争创造的纪录,他们已经在一次次英勇赴死的激战之后,占领了日军的主堡垒灰坡、冷水沟、大塘子等地。现在,在中日之战的高黎贡山,日军已经退守到南、北斋公房。我虽未抵达过北斋公房,层层叠叠的云峰和云雾告诉我说,南北两斋公房之所以出现在云层之顶端,自有它们的神秘之处,南北两公房显露了悠久遥远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屏障。南斋公房是一条重要的隘口,是保山通往大塘子路线的隘道。北斋公房像飘带般可以捆绑保山经马面关前往腾冲的道路----所以,日军开始死守住南北斋公房,是有战略意义的。
战略图像中以第20集团军的53军第116师开始攻击南斋公房,以第54军第198师开始攻击北斋公房。这是云层上的战争中海拔最高点的战争,同时,更多的主力则绕开了这两条古老的隘道,他们在隘道之外的无路可走的岩壁上攀越,这是只有猴子们可以穿越的险境,尽管如此,他们必须逾越这一道道人间的险境,按照布局中的时间占领桥头、马面关、瓦甸、江苴等战线。在这幅图卷中我们看到了人马冻僵的场景,高黎贡山云层之寒冷,是我曾经用身体体验过的,那晚我们栖居南公房,尽管围坐在火塘边,穿上了所有带上山的衣服,依然感觉到骨头里的那种冷。由此,我感觉到那些冻僵的身体,很多人就这样变成了僵尸,再也不可能醒过来。其次,我还看到了人马坠崖的场景,还没来得及听见世界发出嘘的一声,人或马就这样从深渊中落下去了。还有饥饿者,由于粮草无法抵达,每天在饥饿中死去的人无以计数。那种寒冷是我们无法感知的,因为远征军都只有一件单衣;那些深渊之深也是我们未曾见过的,因为高黎贡山的悬崖之深渊是今天的旅途者们无法企及的地方;那种饥饿也是我们无法领会的,尤其是在这个盛行高脂肪病例的时代;那种疼痛更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因为今天之疼痛已经不再是用身体赴死而体验之疼痛,战争最大的功能会创造所有的疼痛,而肉体和心灵是疼痛的唯一负载者。
198师在5月29日开始向北斋公房发起了第一轮的猛烈攻击。没有攻击就没有战争,每一次攻击,都是以英勇而赴死者们的形象而历现出的战状。就在这轮回不息的进攻中,第594团第1营营长鲁砥中在与日军的激战中以先锋者的英勇形象殉难,可以想象营长倒下的山冈,堪称云层中的云层,鲜血奔溅在棉花般柔软的云层之上,如此壮美。之后的激战更加激烈壮观,团长覃子斌亲临激战图前,万千屏障无法挡住子弹,团长身负重伤仍坚守阵地,最终牺牲于挡之不住的弹雨和攻克北斋公房的路上。之后,董铎接任团长,将激战进行到底。在数日内已经击毙日军大尉以下官兵百余人。通往北斋公房的路上,敌我双方激战的鲜血染红了台阶,山坡,6月盛开的花草。
6月9日,出现了这样的战局,日军第56师团调整第113联队、第114联队、第146联队等等,在转瞬间,突破了中国远征军在马面关、桥头、瓦甸的战线,与死守于北斋公房的余敌们开始反扑。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尽管云层上的战争像云朵般变幻莫测,中国远征军们在云层上调整了战机后,以第36师一部向瓦甸施展战线,同时让该师主力与第54军主力攻击----这是云层之战争中关于攻克北斋公房最长的一次攻击,时间跨越到了6月14日,终将北斋公房全面攻占。现在,南斋公房耸立于云层之上,在这里我曾拥有一个漫长而寒冷不堪的无眠之夜,那一夜,我将头和身体卧在南斋公房冰凉的石头上,我依稀听见了在寂静中的云层上的刺杀之呼啸。5月27日,中国远征军第53军第116师开始向南斋公房的日军发动了攻击之战,这时候一路上雪花飞扬,这是云层战争中最凛冽之雪,日军没有料到中国军队会头顶雪花前来攻击,这是我见过的云上的战争中最震撼人心的时刻。6月10日,南斋公房终被攻占。此时,云层上的战争开始以南北斋公房之下的隘道追逐逃溃之日军。就在这里,绵延出去的是高黎贡山脚下秀美的村庄,然而,在日军降临后,这些村庄均被洗劫夷平过。当中国远征军来到山脚下时,云层上的战争已经结束。这是最为震荡人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滇西抗战中的主战场之一,没有这次云层上的战争,就不可能让腾冲光复,也不可能取得滇西抗战的胜利。我还以为云层上的战争完全是一部电影大片,不知道哪一个电影制作人有勇气将这战争搬上银幕,如果有,那么,我愿意为电影制作人写全新的电影剧本,里面将完整地再现出云层上的战争。
尽管如此,新的战役又在眼前。我又看见了那座背景的舞台,它们不再以高黎贡山为背景,从高黎贡山脚下绵延出去的是被日军所占领中的桥头、瓦甸、江苴等日军的阵地。据战史记载,中国远征军16日已攻占马面关、桥头。之后,20日,第54军第36师已攻克瓦甸,第53军已攻占江苴街。之后,是漫长的追逐,日军以各种方式在溃逃----中国远征军最初是将溃逃中的日军从南斋公房、北斋公房追到了高黎贡山脚下,现在依然没有放弃勇追不舍的脚步声。苍茫的高黎贡山,终于结束了最后一阵枪炮声,终于合上了双眼。而满山遍野的血腥和残骸将随同时光而风化,时间可以将所有残留于人世间的战争、黑暗和死亡都由风化转变为记忆和历史。在战争结束之后的很长时间,那些被战争所驱逐到外地的飞禽猛兽才又回到高黎贡山的天下。若干年以后,伟大的高黎贡山获得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的称号。而在高黎贡山脚下的那一座座村庄,又在时间中恢复了众神赐予的祥和宁静。当水牛走在田野里,孩子们爬在牛背上睡觉----世界的本来面目就该如此,这是风俗人间的天堂景象。看到这一幕场景的人们,很难想象在60多年以前,这里所发生的那场战乱。人类从来都是拒绝战争的,现在,让我们回到60多年以前中国远征军追逐日军的脚步声中,在中国远征军的鞋底下还残留着高黎贡山阴雨绵绵的泥和血迹。现在,他们已将日军追逐过了固东河东西之线……之后,中国远征军将在这一片地区扫荡着日军的残敌,同时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休整之后,向着沦陷区最严重的腾冲城方向展开战略的攻势。那些疲惫已久的官兵们,在简短休整以后,将面临着去光复腾冲城的战役。
国有殇,殇有歌的极边第一城
腾冲,从无数世纪之前的石头城中浮现而出,那些用火山石筑起的城垒啊,伟大地理学家徐霞客挥毫慨叹道:“迤西所无”。自此以后,它虽然发生过不同时代的战乱,但这座城垒却越来越辽阔,越来越秀美。而此刻,在无数世纪以后的今天,这座城垒却仿佛纵身腾起的火山挡住了中国远征军西去的脚步声。现在,让我们回到腾冲去看看日军筑起的防线区域。自从腾冲被沦陷后,蔚蓝天空已不复存在,上苍仿佛也心生悲泣,灰色调的云彩终日覆盖在腾冲上空。日军在腾冲城早已修筑了以石头和混凝土制成的一道道碉堡,并以环行的铁丝网隔开了外围的世界。防空洞壕和简易阵地相继出现在铁丝网之间。日军似乎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对于侵略者们来说,在入侵的每个日子里,除了疯狂的杀戮之外,每日必被噩梦所折磨着,他们务必筑起罪孽者的屏蔽之所,才能逃避内心的惊恐不安。现在城内城外充满了两种不同的现状,城内的日军们已经历经了一轮轮疯狂杀戮后的噩梦之折磨,他们已深感局势的危机就像一触即断的弓弦,所以,他们将在未来的战局中,紧紧地扼紧胸前的一道道堡垒,如抱紧一架气息即将散尽的琴弓,唯恐那琴弦一断,世界就会坍塌。而在城外,中国远征军们正在干什么?此刻,固东以北的残敌已大面积的扑灭……第20集团军开始由固东河东西之线发起猛烈攻击。同时,战略图中出现了第53军与第54军分别由向阳桥、固东两条向腾冲方向前进……此刻,第20集团主力陆续渡过了龙川江,获得了美国飞机空投的火焰喷雾16具。
现在,我们看到了挡住中国远征军入城的高山。它们像四座巨大的天然卫堡。它们就是从东面耸起的飞凤山,之后是西面的宝凤山、南面的来凤山、北面的蜚凤山。四座山横亘于东西南北各四端,筑起的屏障像云样变幻莫测。历史上数来筑争之地都以山为战略基地,以它们之内的形状变幻出诡异的战术,从而牵制并消灭对方。而此刻,在日军早已布控占领的屏障之外:预备第2师及第36师沿马站街已经转而进入至腾冲的方向。第198师经白家河,已进入草坝街、高良山正面。与此同时,第116师和第130师沿龙川江前行……所有这一切,都在以腾冲为视点,腾冲终于在沦陷了两年后迎来了中国远征军的大反攻。
中国远征军在强渡怒江攻克高黎贡山后,向着腾冲城英勇挺进,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腾冲人民已经在水深火热中等待了漫长的日子。现在,中国远征军途径之地,都有地方人民的身影。何谓人民?就是生于斯,从田野山川中走出来的生灵们。从抗战的那天开始,腾冲人民就用生命参与了这场战争,他们在生死茫茫的战线中运输弹药,他们穿过了敌占区域,将粮食弹药送到了中国军队英勇攻克日军的所在地,除此外,还配合中国军队筑工事、修铁路、建机场、当向导、探敌情----不顾生死两茫茫,英勇无畏地走战争前沿阵地。哪里有战事,就必然会看到腾冲的人民。据史料载:此次滇西抗战,腾冲出动志愿抗战者46000多人,死亡中的志愿者有1300多人。腾冲人民在苦役中等待着家乡早日复兴,这一天就要到来了。
让我们细数时间,因为中国军队正在以巨鹰的姿态挺进腾冲,这是抗战中的时间,也是腾冲光复的时间。日军也在计数时间,在滇西抗战博物馆内,我看到了还未陈列于观众面前的日军军表,上面的时间已经死寂,但可以想象60多年以前它们在环行地运转,地球上的时间是公正的,只有同一种时间,人类之所以没有发明出第二种、第三种时间,是因为人类只有在同一种时间的笼罩之下,才可能为地球上所有的心灵立法。因为只有在同一种时间笼罩下的心灵,才会探索到世界的真理。现在,让我们回到中国军队的脚下去,那一双双脚下奔涌而汇集的就是时间。这无所不在的时间,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就是漫长而艰苦卓绝的远征图像。何谓中国远征军,就是穿越时间的战争奇迹。每次当我写下中国远征军几个字,内心就打开了时间的磁场,它会引领我前去追逐中国远征军的时间遗迹。
6月27日,第54军之第36师已占据了城西宝峰山,这是攻克腾冲的新一轮回。7月3日,在一场滂沱大雨中,中国军队第53军在狂风暴雨和浓雾中,向城东北飞凤山、高良山攻击。在暴雨中,你看不清视野,然而攻击仍在继续下去,直到占领了飞凤山和高良山。与此同时,在同样的暴风雨中,第54军也攻占了蜚凤山----从局势看,中国军队已经揭开并占领了前三道屏障。这一场场被中国远征军所演变的战局,是日军未曾料到的,他们没有预料到中国军队在如此快的速度之下就会攻破前三道屏障。时间是魔力,在中国军队英勇逐敌的脚下产生的魔力。这魔力使残敌南逃----其主力编成一个混合联队,由第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指挥,死守来凤山与腾冲城。叠水河东岸就是来凤山,在这里观来凤山较为清晰----日军之所以盘踞在来凤山上,是因为这是一个显著的战略位置----来凤山紧连腾冲城南关的主大街。山峰中段比城墙高出150米,山顶已被日军布下了营盘坡、文笔坡两个重要的堡垒。中国军队要攻下腾冲,必先攻克来凤山。我曾在来凤山的山顶驻足,那个春天的早晨,来凤山汇聚了众多的人在晨练,你无法想象在60多年以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血战,光复腾冲的中国远征军们为攻克来凤山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60多年前的来凤山因为日军的盘踞,葱绿的屏障被烧毁,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构筑防御工事。机枪、炮兵布满了整座山的区域,似乎早已料到中国军队的60毫米迫击炮和82毫米迫击炮的威力。战争将美丽的来凤山异化成了武器、弹药的天下,随同中国军队的步步逼近,战争将进一步地将来凤山异化成日军战史中所载的:“7月26日,远征军使用57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组成的联合空军,另外还使用了大量的火焰喷射器,以来凤山为重点,对来凤山阵地开始进行全面彻底的轰炸和猛烈的扫射,一天所投射的炸弹多达5000余枚。”日军战史所载道:“尽管来凤山阵地守备队为迎击进攻的敌军进行了拼死顽强的抵抗,但由于远征军一线的进攻部队采用轮换人员、连续进攻的战术,整日对来凤山阵地执拗地进行着反复不停的攻击,使来凤山阵地的守备队丝毫没有喘息机会,就连修复被毁坏的工事的时间也没有,终日被激烈的炸弹轰炸,死伤人数不断增加。更为严重的是,此时强大的远征军一部分已侵入到来凤山和腾越城之间的中间地带,形势逼得守备队不得不放弃来凤山阵地。”尽管如此,中国远征军在攻克来凤山中伤亡依然惨重,来凤山在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在7月26日开始全面总攻以后,7月27日黄昏,依然炮火不断。藏重大佐就在这落日已尽的时刻,深感坚守来凤山的无力,虚弱不堪的他命令残敌们撤离到了腾冲城。我曾看见过担任日军腾越守备队队长的藏重康美大佐的照片,他的眼神中充满疲惫和无尽的焦虑,他在8月13日美军飞机轰炸东城门时被击毙。在他死后被日军特别追晋两级为中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国有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