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揭开腾冲1942年5月10日之前4
书名:国有殇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2226字 发布时间:2024-07-05

我在这一幕幕历史背景中看到了战争逃亡的图像,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制造了战争,而与此同时,战争又制造逃亡。下篇我还会描述战争降临于腾冲时,那片土地上人民的逃亡。而此刻,我的目光回到了滇缅公路上的大逃亡,自从腊戌离日军疯狂的脚步越来越近以后,逃亡已经来到了这条公路上。大凡逃亡的图像都是混乱的,那混乱来自身体的恐慌和无助,来自心灵中的痉挛和尖叫,在越来越混乱的逃亡公路上,出现了中国远征军的各种车辆,那些灵魂已无限疲惫的车辆啊,载着溅满血迹的器材和离死亡已近的伤病人,纷纷在热浪中向这条通向祖国的公路溃奔而去,但车速缓慢,因为在这逃亡之路上还有来自缅甸的华侨也在这水深火热的战乱中携儿带女地逃亡,他们也想回到祖国母亲的身边去。除此外,在滇缅公路线上的缅甸腊戌,中国畹町、遮放、芒市和龙陵等地所存储的物质,也加入这漫长的逃亡,以此向中国内地转移。因此,回到这条路上,你可以领略战争大逃亡之下的难民、战车、伤兵们的逃亡录。回到这条路上,就会领略什么是战争?战争意味着什么?如我再写与这次抗战有关的长篇小说,我一定会写滇缅公路上的这次战争大逃亡,也就是说,滇缅公路上的大逃亡就是整部小说中的历史背景。有朝一日,我一定会为这次悲壮的大逃亡,用我自己的叙述,写出另一本伤痛之书。因为战争的伤之痛是闻所未闻的,也是容易被浩荡的人类历史所遗忘的。
现在,让我再将目光回过头去,看看中国远征军在缅北的最后一幕,在之前,随同英军在缅甸西线的自动撤退,以及中国远征军对东线疏于防范,致使腊戌、密支那相互失守,造成了中英联军在缅甸的第一次作战全局失利,使日军得以长驱直入,进逼中国滇西,威胁昆明。1942年4月25日,中英联军指挥官亚历山大、史迪威、罗卓英、林蔚、杜聿明、张轸等人在皎克西开会,决定全面撤退。
从此刻开始,中国远征军悲壮的大撤退真正开始了。这是令我们悲伤莫测的现实,尽管历史已经跨越了如此漫长的时间,那一幕幕英雄壮士们关于战争撤退的史篇却近在眼前,我的手指拂开了这史篇中的一页又一页,26日,在曼德勒以南的中国远征军开始撤退,由第5军新22师实施掩护。5月1日,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96师撤出曼德勒,经缅北的孟关折向东,经葡萄、片马、泸水退回国内,96师副师长胡义宾、团长凌则民在缅北转战中英勇牺牲。新22师最后撤出曼德勒,于5月9日在杰沙和第5军军部会合。
最悲壮的大撤离就在眼前,第5军军长杜聿明率部直奔野人山,直到今天野人山对世人还是一个谜,在这个谜中,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解不开野人山里面到底隐藏着多少毒蛇和巨兽,解不开野人山深处到底多少种妖魔鬼怪存在着,很显然,野人山是一个装满了尖叫和死亡的迷宫。尽管如此,杜聿明却亲率新编第22师辗转在滇缅印边境的野人山区,在这莽莽无际的原始大森林穿行3个多月,其中,迷路是必须的。野人山是那个时代只被中国远征军经历过的魔沼。在里面,任何无法想象的事情都会发生。所以,在迷路的野人山,中国飞机曾空投地图,让杜聿明找到了方向。当新编22师经历生死未卜的艰难转移到达印度时,历史记录了这样残酷而悲劫的生死档案:全师由9000人减少到3000余人。野人山湮灭了那么多属于远征军壮士的名册录,那么多壮士啊,进入野人山后再也没了音讯。
以戴安澜将军为首的大撤离就在眼前,这是一条让我们的将军遇难之路。第5军200师于4月下旬退出棠吉以后,奉命向北转进,沿八莫、南坎间撤退。在两条河流和三条公路之间,日军设置了种种封锁线,在穿越西保一摩谷的公路封锁线上遭日军的突然袭击,戴安澜将军在英勇的督战中被那些空中飞来的流弹所击伤,那些致命的子弹,就这样,我们的将军倒下了,200师在副师长高吉人率领下,继续沿着日军的封锁线撤离。于13日通过孟密,向八莫疾进,按原计划准备通过八莫、南坎间进入腾冲,5月26日,戴安澜终因弹伤得不到及时治愈,殉难于茅邦。今天,我们的人类在吞咽并注射着无以计数的抗菌素,如果那一天,我们亲爱的将军,有抗菌素的针水进入肌肉血管,也许,将军就不会死亡。200师6月2日抵达南坎……之后进入国境,经腾冲泸水等转赴昆明。38师又出现在眼前,孙立人将军遵从史迪威的命令,作为英军的后卫部队,向印度撤离。尽管撤离之路千辛万苦,新38军仍在5月27日抵达印度英帕尔附近时,保持了7000多人的建制。此刻,我的耳边响起史迪威代表罗斯福授予孙立人将军独立勋章时的演说词:”中国陆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中将于1942年缅甸战役之辉煌战绩中,充分表现了其超越之英勇行为及其特殊的指挥才能。当仁安羌北面第1师被包围时,该师即英勇援救,英军才得解围,免被歼灭,此外,孙立人将军于掩护盟军退出缅甸时,在缅甸极端混乱艰辛的情况下,孙立人将军却能掌握其部队,从容殿后,掩阻顽敌,转战数月,跋山涉水,至印仍为一装备完美,军容整肃,而有强劲战斗力之部队。”
撤退中的中国远征军以不同的地域和战况遭遇着不同的撤离之境,这里是中国远征军长官部的撤离线路,他们从4月28日撤出瑞波,徒步经英多,沿英军撤退路线转移,于5月中旬到达英尔币帕尔。第66军新28师于4月28日撤出曼德勒和眉苗后,沿瑞丽江北岸,经南坎、八莫之后回国。第6军93师从西双版纳南部撤退回国,第49师和55师在缅甸东线战败后,撤到萨尔温江以东,经阿佤山回国。纵观中国远征军的撤退,历史铭刻了这样的记录:中国远征军参战兵力约10万人,损失达3万多人。英军参战兵力2.6万余人,伤亡1.3万人。这场大撤退之后,意味着什么?缅甸失利,日军已经长驱进入中国边境,也同时揭开了滇西反攻战序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国有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