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四节、入洞一
蒙古兵撤走后,山脚下大安到沔州的道路上,一直有蒙军在行军,看样子蒙军是真的在大撤退了,曹友闻和老杨期望的目标实现了。
杨年来到洞口,看到洞口的火堆明火已经没有了,仅剩下碳火还没熄灭,洞口周围的篝火也都差不多灭了,洞口外湿淋淋的,原来洞口的火将洞口上面的积雪给熔化了不少,雪水流了下来,杨年想进洞内去看看,他将火碳堆拔开一个口子,冲了进去,进到洞中实在是热得受不了,他又只好出来,准备了一些松明,等洞内温度降下来后好进去。
在烦躁的等待过程中,他发现,洞口外面的积雪已被蒙古兵清除,洞口上面的积雪可不少,他想到了用雪降温的方法。于是立即爬到洞口上面的山坡上,将积雪往下面刨。
小家伙有丰富的山林生活的经验,他们打猎时先生和猎手们都教过他们,在离开时一定要灭掉篝火,以防人走后火不灭引起山火。他想多弄些雪,雪既可来灭火,雪入洞内又可以降温,何况从山上往下面刨雪很方便。
小家伙十分心急,周围一里内没人,杨年就大胆施展,这时没有人看到,要是有人看到就一定会觉得不解,杨年在刨雪的过程中可是用上鸿钧罡气,并且是罡气外发,他手上的树枝所到之处,丈余远的积雪纷纷往下掉,说得夸张一点,他是在制造一场雪崩。当然积雪半尺不到,制造的‘雪崩’的威力有限。
一盏茶时后,山上崩下来的积雪几乎将洞口堵住了。杨年下到洞口,将积雪往洞中扫。又干了一盏茶时左右,终于把洞外的积雪扫进了洞内。
他在洞口略歇了一会儿,洞内的雪溶化,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洞里已勉强可以容得下人了,杨年立即点起松明朝洞内走去。
他边走边呼唤,入洞内百步左右已热得他受不了啦,他的皮袍早在铲雪时就已脱了下来,现在身上只有护身甲具和内衣皮护腰等东西了,这是父亲一再要求绝对不能离身的。他只好放下越来越沉重的恐惧心理,练了一周天鲁氏内功,他母亲教他的内功心法一练,感觉到好受多了。
他又继续往里走,松明的火光只能照见周围的一丈左右,烟雾很浓还有些呛人他尽量放低身体,顺着不知什么人留下的脚印朝里走,脚印较明显,上面铺了一层薄薄的的火灰。有些地方地上明显有些水痕,洞内的高温将水蒸干了,现在又有水滴了,他还是能从一些脚印的走向来确定方向,再走了一阵也,不知走了多远,经过一个石缝,这石缝不宽,他刚好能过,如果是成年人只能侧身才能过去,在这里他看到了几具死尸。
死尸就在石缝中和石缝后,他被吓得大哭起来,他怕这里面有他的父亲。他飞快地将尸体翻转,用松明一照,他发现象是蒙古人,一身臭味很重。
他不哭了,将七八具死尸翻转,仔细地看了看他们的脸,只有一具象是汉人,其它的都是蒙古人,这汉人右手死死地抓着的一柄剑还不错,一把重约四斤左右的重剑。剑长足有四尺,打磨得很好,寒光闪闪,剑柄长六寸左右。杨年将剑取在手中掂掂,觉得很称手,很是喜欢,就是没看到剑鞘。他想起老爸说的江湖人的剑一般插在腰间或背在背上,他将这汉人翻过身来,终于在其背上找到了剑鞘,不知是什么皮制成的装饰得很漂亮。于是就解下剑鞘,将剑收好背在背上。
由于没看到自已人的尸体,他的心情也变好了不少,于是又一边呼叫一边朝里走。过了这个缝隙,里面凉爽多了,洞内的回声很大,由于太静,应该能传很远,可一直没得到回应,再走了百十步,杨年的心情又开始紧张了起来。
一路走来,形壮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在松明的火光中更是光怪陆离,加上对父亲的担心,杨年感觉到洞内特别的阴森恐怖,刚才还酷热的洞内现在反而有些冷的感觉。
洞内还有一些烟雾、烟尘,但比前面明亮多了,水滴声更增加了一些阴森的气氛,但对父亲的思念和担心战胜了一切。再行两三百步,他看到一个向下的洞口,似乎很深,而洞上面还有一些脚印。
洞中有很多地方有水滴下,水滴声很响亮,他刚才没怎么留意洞底的痕迹,也是由于有一些草木灰落在上面,对脚印有一些掩盖作用,现在在洞口看到几个脚印十分明显,象是新踩上的。
脚印是朝洞内深处走的,他仔细查看了脚印,是三个人走过留下的,其中一双脚印令他高兴起来了,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这是他家制鞋坊特制的爬山虎,脚印很浅但比其它脚起码要长一寸、宽半寸,这种质量和尺码的爬山虎,基本上确定是他父亲穿的。父亲留下的脚印是那么的亲切,见到这脚印就跟见到亲人一样。脚印很浅,上面还没积上多少草木灰,说明父亲才走过没多久,且父亲功力还在,身体健康,杨年怎能不高兴。
脚印是从地下那深不见底的黑洞里出来的,在这洞口一定能等到父亲回来,他可等不及了,于是顺着脚印朝洞内跑去,边跑边呼叫着。
原来杨巨流他们昨晚从这里出发,用火箭烧毁蒙军大营后被追赶又回到了这里。鬼使神差的又有一组人袭扰蒙营后,也先回了这里,而他们在回程的路上刚好从文家庄侧面经过,庄内的狗叫声暴露了他们的行踪。矮冬瓜文庄主本来就不是个本分人,头天晚上就已发现有人在大鱼洞一带活动,加强了警惕。这组人刚好被他发现了,后来杨巨流他们回来后在洞中与背嵬军这一组兄弟不期而遇后,要想撤退已经来不及了,被一队蒙军给困在洞中。
他们也不知蒙军的虚实,不知道有多少蒙军围着他们,只因昨晚蒙军追击的队伍太过庞大,他们不想冒险突围,何况大家都疲惫不堪了,必须先作修整后再寻出路。
第一队蒙军突入洞内顺着脚印追踪到那个狭窄的缝隙时,被他们迎头痛击,死伤了十几人,就退了出去,领队的头领与文庄主出来搬救兵时,刚好遇上十几个阔端的护卫。
目空一切的护卫们怎能在蒙军面前丢了面子,于是让蒙军头目派人带他们进洞来要找杨巨流他们决战,他们认为被堵在洞内的宋军已是他的猎物,结果在那狭窄的缝隙处,被一阵利箭射得他们屁滚尿流。死了一个最具实力的,趾高气扬的班头要不是逃得快也得报销在那里,大腿根部挨了一箭。带路的几个蒙军也都报销在那里了,这次连尸体也没能带回。
得到支援的蒙军最后还是决定先围困,带队支援的一个蒙军千户决定用烟熏,办法不是护卫想出来的,护卫们当然心中不太痛快,后来看到烟没熏到敌人反而熏到了自己,护卫班头一下子又来劲了,于是又跳出来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案,才有了用火烧烤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