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衙时间到,楚亭君准时开衙。
街坊早在门外围得水泄不通。
衙役先将杜策押出,再将潘大夫人押上堂来。
观察使使团甄姓长史辅助审案,他拿出潘大夫人按了手印的供认状,宣读一遍后,问:“你再核实一遍,供认状所写是否属实?可还有什么话说?”
潘大夫人昨夜被刺杀,已经吓得七魂出窍,又听狱婆子说是家翁派来的刺客,现今惊魂未定,只得老老实实承认:“民妇所言句句是真。民妇家中还有未满周岁的小孩需要照顾,希望官府宽宥,让民妇能回家照顾小孩。”
长史说:“潘府作恶以男人为主导,确实与你关系不大。然而你替丈夫收藏赃物赃款,亦有关涉,因你挺身而出,检举不法,可以功抵过,结案后即可回家。”
潘大夫人感激涕零。
门外围观的百姓听到长史宣读供认状,又见潘府大夫人作证,这就坐实了潘家谋财害命的罪行,不由纷纷咒骂潘家太恶毒。
杜策更是捶胸顿足,涕泗交加。
长史命衙役将潘大夫人带到侧室等候,然后将潘大爷押上来。
楚亭君一拍惊堂木:“贱民潘华安,你可知罪?”
潘大爷不住磕头:“贱民不知犯了何罪。”
杜策站起,指着他愤怒地控诉:“你们潘家为了接待潘尚书及三公子省亲,看中我家翠湖,又不想出价购买,便和太守方唐鉴勾结,在我家商行上交王廷的粮油里做手脚,陷害我父亲,谋取我家园林!你们潘家的罪行罄竹难书、天地不容!”
潘大爷停止磕头,若无其事地说:“杜公子,凡事讲究个明证。你将凭空臆想当做证据,几次三番状告我潘府,家父宽宏大量,不与你计较,并非我潘家有错。你这样胡编乱造,与欺诈犯杜明律有何区别?”
“你!”杜策气得浑身发抖,就要冲过去打他,被衙役拖住了。
楚亭君厉声喝道:“大胆刁民潘华安,睁开眼看看,这是什么?”
说着,将一叠信函丢到他面前。
潘大爷抽出一封信,看了一眼,又打开一封看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说:“观察使大人,这信函、笔迹也是可以捏造模仿的,岂能当做证据?杜氏商行以次充好、欺诈王廷,当年可是人证物证俱在,杜氏被没收家产乃是罪有应得。至于杜老夫人等不服官府判决、自寻短见,那也不能栽赃到我潘家头上。希望观察使秉公审案,判杜策以欺诈勒索罪。”
“刁民潘华安!”楚亭君勃然大怒,“本使判案,岂容你置喙!如此蔑视王廷派出的使者,乃大不敬!来人,扒下刁民潘华安外衣,重打五十大板!”
话音刚落,三个衙役如狼似虎地冲到潘大爷面前,一个扒下他的外袍,另两个抡起板子就打,直把潘华安打得哭爹叫娘。
没想到观察使如此不认亲戚、不近人情!
楚亭君对长史说:“问他,再胆敢干扰本使判案否。”
长史就来到潘华安面前,踢了他两脚:“观察使代大王外出巡视,纠察民风,平反冤案。你是什么身份?居然敢命令观察使如何断案!”
潘华安被打得半死,这才服软:“是草民目无尊长,大不敬。草民不敢再犯!”
长史又将一份诉状展示在他面前:“这是你老婆的证词。你还说杜家欺诈勒索?”
听说老婆写了供词,潘华安大出意外,拿起状纸从头看到尾,气得双手发抖:“这蠢婆娘,软骨头!气死我也!”
忍不住嚎叫起来:“观察使大人,这是那泼妇对我怀恨在心所做的伪证!她因为我偏宠妾室,一直怨言不断,才会在此关头落井下石、陷害家翁及丈夫!”
外面的百姓可不信他,有一个就高声质问:“潘大爷,你老婆诬告你,诬告潘府,对她有什么好处?明明是确有其事,她抵赖不过只好招认!”
另一个问:“听说她刚给你生了个儿子,未满周岁,怎么会对你怀恨在心?怎么会舍得把潘府搞倒?”
第三个说:“潘大爷,骗谁呢?我们又不是三岁的小孩!”
直到维持秩序的衙役示意安静,百姓才停止质问。
楚亭君命令甄长史:“将证据公之于众。”
甄长史拿起那叠信函,按杜策标好的顺序一封封往下读。
第一封,太守方唐鉴写给潘二老爷的:“德旺贤兄,恭喜贵府在官卖中拍得翠园!没收杜园之时有些许物件,既不便于官卖,也不宜官家收藏,一时不好处置,愚弟遂吩咐暂存于官仓。现今诸事完毕,杜园已经拍卖,这些物件亦应处置,愚弟便做主送至贵府,使此物品与翠湖相配套。然,目前不宜示人,请贤兄暂不公开为佳。愚弟鉴上,某年某月某日。”
在这封信下来,杜策附加了一张便笺,上面写着提示:信中所提到的物件登记于账本第一页。
围观的百姓听甄长史公布至此,纷纷催促:“到底是何物品,长史快读账本!”
甄长史拿过账本翻开,读第一页:“某年某月某日,收到方守转来白玉案两张,青铜香炉一只,金足仙鹤一对,金佛手一对,金樽两对,金碗两对,银碗两对……”
杜策叫起来:“这些都是我杜园的宝物!”
“不是!”潘大爷当即反驳。
“安静!”甄长史喝道。
等待片刻,见二人不再出声,这才打开第二封信。
这是杏平妃亲生父亲——潘大老爷潘德印写的,收信人是他的弟弟潘二老爷。
信上说:“二弟见字如晤。上次写来的信,及送来的物品已经收悉。兄近来正为擢升一事跑动,弟送之物品乃锦上添花也!”
这封信下来杜策也附了便签,言:对应账本第二页。
甄长史翻到账本第二页:“某年某月某日,送往都城怀德金佛手一对,金樽两对,金、银碗各两对。”
“哇!”百姓哄动起来,“原来还送到都城去了!潘尚书一手遮天,难怪杜公子投诉无门!”
“不,大人明鉴!这绝对是诬陷,诬陷!”潘大爷拼命嘶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