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郑峻伏卧在中军大帐篷顶上窃听见帐内伏龙虎与他最信任的十几个心腹密议,拟建立新朝为“大威”朝、定新朝都城于现荆国的都城银都等大事。随后蔡国国君忽然语出惊人,建议伏龙虎废黜荆义王自立,帐内顿时气氛紧张,众人且听伏龙虎如何反应。
话说伏龙虎闻蔡国国君言后,见帐内所有人都瞅着自己,他面无表情,只是盯住蔡国国君问道:
“蔡国君你何出此言耶?”
蔡国国君年约三十岁左右,作为蔡国的一国之君正年轻气盛,咄咄逼人。他见伏龙虎单点自己问话,有点受宠若惊,但他仍是自如地答道:
“禀大将军,属下认为,这一年多来,大将军您统帅我反郑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您每一战都身先士卒,冲杀在我军最前列,浴血奋战,所向披靡,您在我列国诸侯及众将士心目中是神一般的存在!而且,大将军您统帅我军已攻占了郑朝大半疆土,我军占领郑朝全部疆土、覆灭腐朽的郑朝已指日可待,您的威名已响彻宇内中土啊!
大将军,若您现在登临九五之尊,应当是众望所归,万方朝贺!荆义王不过是一乳嗅小儿,手无缚鸡之力,亦无有尺寸之功,只有所谓‘仁孝’之虚名,他有何资格凌驾于大将军之上并驾驭我列国诸侯耶?我联军及我列国诸侯现在眼中只有大将军您,绝无什么荆义王啊!”
帐内除伏龙虎、樊珍外其余人都从座上起身向伏龙虎抱拳躬身齐声说道:
“蔡国君所说甚是,我等眼中只有大将军,我等愿誓死效忠大将军!”
“哈哈哈!”
伏龙虎被蔡国国君的一番吹捧及其他人的奉迎弄得喜不自胜,禁不住仰天一阵狂笑。笑罢,他向心腹们抬抬手道:
“本大将军赐众爱卿就座!”
蔡国国国及其他人包括潜伏在大帐顶的郑峻,心里都一动:此刻从龙虎大将军满面春风的神态来看,大将军已欣然接受了蔡国国君的提议,他刚才的“赐众爱卿就座”不就是君王的气势了么?
且说待众人坐下后,伏龙虎收起笑容问樊珍道:
“亚父则对蔡国君的提议有何看法耶?”
樊珍向伏龙虎略一躬身示意后,用手捋一捋颔下胡须,略作沉吟,随后慢条斯理地说道:
“禀大将军,老夫则认为蔡国君的提议可取,但是不能操之过急而急于当下就解决问题。何以故?
大将军,且恕老夫直言,您想想,一年多前您拥戴荆义王举义兵,一呼百应,二十余列国百万义兵纷纷聚集在荆义王和您的旗帜下。那时大家拥戴的不是大将军您而是荆义王啊!
荆义王虽然是一个乳嗅小儿,但是他的父亲荆武王则在二十余列国诸侯及百姓的心中威名赫赫!想当年,郑缨当上郑国国君后,他野心勃勃,欲改变数百年来列国分土而治的传统局面,他要一统天下登九五为皇帝!
郑缨于是变法治国,硬是把一个先前地处偏僻、土地贫瘠的小国治理成一个足以与二十余列国分庭抗礼的富强之邦。郑缨随后为实现他的一统野心,亲率郑军东征西讨,十数年间,一个一个地吞并和蚕食列国!
郑缨在吞并列国的过程中,惟有荆武王不屈郑缨的强大压力,他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率众列国与郑缨对抗,并一度对郑国占尽上风。可是郑缨太过狡诈,他用利益贿赂、以流言离间、以军事威压等卑劣手段瓦解了荆国与列国的联盟,他随后亲率军各个击破,逐一攻灭列国!
大将军您知道,当郑军入侵荆国之时,荆武王亲率荆军抵御郑军,他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在银都被郑军围困七七四十九日后,他死战不降,并在城头遥指郑缨笑道:
‘郑缨你且莫得意,即使你屠戮我大荆国只剩五户,而日后灭你郑缨的必定是我大荆国五户!’
最终城破之时,荆武王与王妃、王子等一家数十口在银都城头举火自焚,惟有小王子侥幸逃生,他即是今日的荆义王!”
樊珍讲述起荆武王抗郑之往事,使在座诸人对当年壮烈之场景历历在目,众人不禁皆肃然。
郑峻在大帐顶听得樊珍的讲述,虽然樊珍对其父皇郑缨表面上极尽贬讽,但郑峻已听出他对父皇郑缨一生的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叱咤风云暗含褒扬之意。
郑峻想到自己的父皇郑缨以一国之力抗衡二十余列国十数年,最终悉数灭之而一统天下,使中土黎民百姓尽享安居乐业,父皇的智勇及气概世之罕有!郑峻不禁深深敬佩其父皇。
郑峻当然也敬佩荆武王的刚强壮烈,同时他也为荆武王感到深深的惋惜:古语说识时务者方为俊杰。荆武王等之辈不识历史发展大趋势,逆潮流而动,竟欲以螳螂微弱之臂力而阻挡历史千帆的竞发,岂不是太不自量力耶?即使他们行为壮烈也实不值得,这样的人也算不得是真俊杰英雄,无非是浩荡江流边的沉舟罢了。
郑峻这时又想到他自己:他也立志一统天下、造福社稷,他眼下也在做着父皇郑缨曾做过的宏图伟业。他想他今后在实施宏图伟业的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如荆武王这样的“俊杰英雄”,这些人甚至以前都是父皇郑缨的忠实的追随者,但是自己今后也不得不向他们兵戎相见,拼个你死我活。郑峻想到此处心中着实有些不忍,但是他想到千帆竞发的伟业,方才释然。
郑峻刚才听了樊珍的一番话,也对荆义王此人及荆义王与伏龙虎的关系等略有了解。他不知道大帐中这些人今夜的密议会对荆义王如何处置,他也不知道荆义王是否知道他目前实际上已被伏龙虎架空、甚至是随时会被废黜的危险处境。
这时大帐中又传来樊珍的话音:
“大将军啊,所以依老夫所见,荆义王因为其父荆武王的威信而深得列国诸侯及百姓的拥戴,眼下他们才心甘情愿地聚集大将军您的旗帜下,如果我们现在就废黜他,会冷了天下人的心,使大将军您失去凝聚力和号召力,于我们如火如荼的反郑大事业不利啊!”
郑峻闻樊珍如是说不得不佩服樊珍的老谋深算,樊珍实际上这是在教伏龙虎挟天子以令诸侯。郑峻此时已经在担心年轻的荆义王安危,他想一定要找个机会去向荆义王示警。
同情弱者、扶危济困永远是侠义者的天职。
这正是: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历史车轮不可阻挡。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青山难遮江河东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