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山顶之上,也是金光万丈。
荆山之巅的应龙,感受到了金光的洗礼,气息再次攀升,全身皮肤逐渐变成了金色。
随后,金色的光芒越来越耀眼,牵引着应龙飞向了下方的轩辕。
轩辕见状,飞到了应龙的背上,开始在天空遨游。
此刻,后山的神魂能感知到,应龙跟着轩辕飞黄腾达了。
“唰......”
忽然,后山感受到两束奇异的目光,正是来自天空的轩辕和应龙。
轩辕神秘一笑,带着应龙飞远了。
刹那间,后山与应龙的神魂联系,彻底消失了。
很快,轩辕筑鼎乘龙的故事,就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华夏各地,慢慢地变成了动人的传说。
传说,九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长须飘垂的金龙腾飞而来,它从天上飞下,迎接进入仙境的轩辕。
轩辕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
同时,有几个近臣,也想跟随轩辕一起升仙,匆忙间抓住了龙须。
不巧,金龙的龙须被扯断了,那些近臣坠落在地。随后,那些断掉的龙须,变成了龙须草。
这一日,是农历十六日。
从此,以后的每月十六日,被后人称为既望,即望日的次日。
大江南北的人们,听了传说后,对轩辕更加崇敬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到荆山行跪拜礼。
跪拜的人们越来越多,到了九月九日那天,人潮更是达到了高峰。
整个荆山人山人海,人们都高呼着轩辕,久久不愿离去。
因为,荆山地形南北稍窄,东西狭长,高耸的土丘呈现三层九重的三角形状。
所以,人们的虔诚跪拜,像是在登高。
于是,人们便把这一天视为“登高节”。
古代历法中,偶数称为阴,奇数称为阳,九为阳数,九九为重阳数,因此,人们又把登高节也称为“重阳节”。
重阳节祭祖,成为了华夏习俗,并一直在延续。
传说归传说,但必须承认,荆山筑鼎后,轩辕越来越被华夏子民拥戴和尊重。
为了尊敬轩辕而不直呼其名,群臣们为轩辕想了很多尊称。可是,轩辕都没有同意。
最后,还是由轩辕自己做了深入思考后,做出了决定。
轩辕发现,农耕的大地是黄色的。
黄色的土,能生养万物。
对于进入了农耕社会的华夏来说,土地是伟大的,因为它养活着部落族人,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靠山。
轩辕还发现,伏羲被称为青帝,女娲被称为凤凰,是因为崇尚太阳火;而轩辕时代的人们,崇尚黄土。
同时,轩辕又发现,大家的皮肤也是黄色的。
因此,他决定把自己的尊称叫做“黄地”。于是,“轩辕黄地”的尊敬就这样被定下来了。
后世,到了殷商时代,一些文人觉得把祖先称“黄地”很不优雅,便借“地”和“帝”谐音,参照青帝和炎帝的称呼,就把“黄地”改为“黄帝”。
从此,“轩辕黄帝”,就这样沿用了下去。
秦朝以前,各国诸侯都害怕触犯祖训,有损祖德,轻易不敢称自己为“帝”,只好称“黄”,后来变成了称王、称霸。
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始皇,认为自己德比“三皇”,功比“五帝”,自称“始黄帝”。
轩辕黄帝一生,只有四个妃子,但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了十二个姓,他们分别是:姬、酉、祁、己、滕、蒧、任、荀、僖、佶、儇、衣。
跟炎帝神农姜黎相比,轩辕黄帝的儿子虽然不多,但他的后代,人才辈出。
譬如,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等等,都是轩辕黄帝的子孙。
后山惊叹于轩辕的丰功伟绩,继续带着好奇,问询了记忆球。
这次,记忆球为后山讲述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得道后的轩辕黄帝,在岱宗封禅后,便开始巡游天下。
轩辕的巡游范围很广,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登鸡头,北至合符釜山等。
轩辕在巡游之际,决心为天下惩恶扬善,他带领应龙不断征伐,先后杀烛阴之子、击杀佞危、活捉贰负......
譬如,钟山神人烛阴的二儿子鼓,是一个人面龙身,生性也不坏,可是他贪恋长生不死,为了得到不死药,竟然勾结钦䲹,将掌管神药的天神葆江杀死于昆仑山南麓。
轩辕大怒,不怕得罪烛阴,亲自带着应龙,把鼓杀死在钟山以南的瑶山。
鼓死了后,化成了一只鵕鸟,长长的嘴巴,红色的爪子,身上有黄色的花纹,头上有白色的毛发。
传说中,在多次战斗中,应龙耗尽了元气,独自伤心地蜗居在江南。
女魃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找到了他。
为了让应龙重新振作起来,女魃为应龙唱起了他喜欢的歌,跳起他喜欢的舞。
为了让应龙彻底恢复,女魃暗中还将自己的功力一点一点输给了应龙。
可以说,那段时间,是他俩最快乐的时光。
随后,女魃却不辞而别,因为她的功力全失了,不小心被一个邪恶支配了。然后,那个邪恶就以她的名义祸乱人间,所到之处,皆是大旱。
女魃消失后,应龙也失神了,每天痴痴地在守在东水南边。不久,他的双翼渐渐变成了黑色,肉体也开始化成细灰。
这时,一只红色青鸟出现在他的身边,日日守护着他。
但是,应龙不知道那红色青鸟是女魃的轮回身。所以,他依然拖着僵死的身躯,一步步走入了东水之中。
后来,在东水上空,时常盘旋着一只闪着金光的红色青鸟,它每天看着水面,不停地悲鸣。
听完故事,后山唏嘘不已。
他认为,那些传说就像历史的尘烟,真真假假,都无从去深入研究和明白解释了。
也许,传说并不完全是传说,就像我们认识的语言和文字,也许能揭开一些真相,但也遮蔽了一些真相,只能每个人自己去体会和理解。
“我该走了,该和这个时代说再见了!”
后山喃喃自语。
如果不是为了见证应龙成为真龙,他早就应该走了。
因为拥有“那拉仙魂魄”的人并不在这个时代,上次在崆峒山的对话中,他已经得到了广成子的暗示。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
应龙成为黄金真龙后,后山得到了很大启发,需要花一些时间,在四象神功中修炼天龙之气。
终于,后山准备离开了。
在离开之前,他再次来到了东水的轩辕龙族。
东水的轩辕龙族,得到了轩辕同意,不需要进入轩辕世界。因为,轩辕需要轩辕龙族,希望它们能够为他挡住来自海上的危险。
当后山到来的时候,华曦刚刚临产,她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像华曦,女孩像应巫。
“真可爱!”
后山开心地抱起两个小孩,第一次感受到做父亲的快乐。
虽然孩子不是他的,但孩子的笑容可以属于他。
遗憾的是,白溪仍然没有苏醒过来,应龙曾经数次过来看望它,然后只能无比感伤地走了。
“白溪可能醒不来了!”
华曦说道,她为它做了很多治疗,收效甚微。
后山何尝不知道原因,白溪没有了地魂,永远不可能醒过来了。
但是,他不能点破。
“就让它这样睡着吧,我们会一直照顾它!”
后山说着,把孩子放在了华曦的身边,紧紧地握住了她的双手。
现在的华曦,跟那拉仙长得非常相似了,眉目之间,总是会让后山为之动容。
但后山知道,华曦不是那拉仙,华曦还是华曦,受那拉仙魂魄滋养,所以她像极了那拉仙,就像应巫跟他很像一样。
“华曦,你要照顾好自己,每天都要很开心。”
后山的声音,异常轻柔。
“你是要离开吗?又要去哪里?”
华曦忽然紧张了起来,有了孩子的她,内心敏感了很多。
“不是,我的意思,我们每天都要开心。”
后山温柔地捏捏华曦的小脸。
“嗯嗯,我很开心。”
华曦露出了甜蜜笑容。
等华曦和孩子都睡着后,后山来到了隔壁的石屋。
按照他先前的安排,他的魂魄,需要离开应巫,然后让白天的天魂、地魂和命魂进入了应巫的身体。
跟华曦一样,应巫是拥有一个天魂、两个地魂、两个命魂和正常六魄的人。
在主魂上,应巫是一条蛟龙,但在七情六欲方面,他是先前的应巫和白天。
当然,后山趁机清除了一些与自己有关的一些内容,仅保留了六个师父教授的武功和知识,还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另外,那些身外之物带不走的,他也不会带走。枥树果、长寿果、御水果、忘忧果、栯木果、不惑草以及铜剑等,都留在了应巫的身边。
当后山飘出石屋的时候,应巫醒过来了,他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慢慢往门外走去。
这时,得到喜讯的白令母蛟龙,带着一群小蛟龙过来了。
白令是一个伟大的蛟龙母亲,她把这批小蛟龙又养大了很多,并让他们都认白天为父、龙溪为母。
“白令,母亲。”
应巫看见白令母蛟龙,立即上前打招呼。
“你叫我什么?”
白令激动了起来。
在应巫的身上,它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熟悉。
“我刚才叫什么?”
应巫一愣。
“你叫我母亲!”
白令轻柔道。
“是的,你就是我和华曦的母亲。”
应巫感受到了母亲的气息,郑重回答。
“好,好,太好了!”
白令流下了热泪。
此时,它的感觉,应巫就是它的白天。
远处的后山,欣然笑了。
“炎黄时代,再见了!”
后天往远处飘去。
忽然,他看见了那只大红鸟。那是大红鸟的魂魄,它在静静地对着后山微笑。
随即,后山又看到了腾飞而来的应龙。
“再见,应巫、华曦、应龙、大红鸟......”
后山在心中默念。
然后,他依依不舍地进入了大易宝盒。
在炎黄时代,后山的收获很大。既有武技的,也有神魂的,更有哲学和思想的。
炎黄帝时代,五行为土。
土德之力的思维,根深蒂固地烙在华夏人的头脑里,所以人们称轩辕黄帝是土德皇帝。
后人用五行来解释就是,黄帝在中央,为土德,尚黄色;填星又叫镇星,是土星,代表黄帝。
因为轩辕黄帝观测土星、考定星历,故后人称土星为轩辕星,土相称作狮子座。
其实,后山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因土而成就的轩辕黄帝,以土之德得土德之力,最后得道而获金德之力。
这是五行转化的结果。
所以说,作为人文初祖的轩辕黄帝,既拥有土德之力,也拥有金德之力!
回看炎黄时代,沃野蛮荒,异兽横行,农耕畜牧,土地显贵,人们逐渐开化。
随着不断的发明和创造,文化的车轮滚滚向前。
炎黄时代是奇异的,龙翔凤飞,善恶难分。
炎黄时代也是怪诞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离奇事件前赴后继。
炎黄时代就是土德时代,就像八卦中的坤卦,包罗万象、厚德载物;它与天争、与神争;它阴中有阳、阳中伴阴。
当阴不承阳,必然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当以阴蓄阳,必然万物生辉,天地呈祥。
如果阴极而阳,必定是九阴九阳,用六成龙。
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土德时代始终能让你拥抱。无论你是伤心还是难过,它始终愿意拥抱你。
土德时代不会嫌弃你的愚昧,也不会过分炫耀你的文明。
你给它以安宁,它还你以宁静。你为它而辛劳,它给你以希望。你为它耕耘,它给你收获。
它以德广天下,天下以道得之。道得之者,德亦乐得之。先道而后德,道以德成之,以物形之,以事行之。
炎黄时代,就像五行中的金土。土能藏金,亦能生金。金土之厚,五金运生。
金者生也,邪气惧之,福运喜之。金能生水,万木逢春,绵延子孙,润泽后代。
金者运也,开垦蛮荒,创新文明。金若克木,木能以火克之;火若克金,金能以水克之。所以,得金者不可妄为,以免引火上身。
未得金者,仰望苍天,不如埋头苦干。土中自有真金在,德聚必有土生金。
如果你能视金钱如粪土,或许你能让粪土变真金。
金德之品,好似开天辟地。
金德之力,犹如斗转星移。
星球的核心,黑洞的深处,甚至上天之上,金似水、似木、似火、似土。
金德之义、木德之信、土德之仁、水德之智,火德之礼,五德照耀天庭,大道铺满真金。
真金不是身外物,至道之精才是金。
灿烂星光,金光辉映。
试问,宇宙的尽头在哪里?
土无声、金无语,地无言,天无思,道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