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荒野茫茫无涯,这是我们离开了桃源小镇行走了两天之后所 面临的现实,看上去,荒野见不到牛羊,自然也就见不到牧羊人,当然也就见不 到村落,这时候天已近黄昏,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黄昏之前才可以落脚,这是因 为我们需要赶路,我们要争取速度和时间。所谓南渡,就是渡过教育史上最艰 难的一页又一页,当我们不断朝向新的方向时,诸多未知的困境总是在等待着 我们去解决,我们之前曾途经了一座大山深处的寺庙,那是一条被无数残枝落 叶所覆盖的小路,我们就在寺庙外小憩,几个僧侣守着寺庙,诵念着阿弥陀 佛……我跪在菩萨面前祈祷着,我的母亲是一个佛教徒,我经常听见她祈念, 小时候我也经常陪同母亲去附近的庙寺敬香。而当我站在山间的庙寺外即将 离开时,深感到所有的祈音就像山冈上的皎月映现出了梦的又一个尺度所抵 达的远方,所谓远方不是茫茫无涯,而是我们的唇齿相依,是我们的血肉缠绵 之下的南渡。而当我再次回过头去时,看见几个僧侣站在那座古老的寺庙门前的台阶下,为我们虔诚地诵颂着阿弥陀佛……
所谓阿弥陀佛就是超越着众生的苦难。在我对于母亲的记忆中,母亲通常是在黎明和黄昏两个不同的时段诵念阿弥陀佛 ……现在我突然感悟到了,对于我的母亲来说,黎明是一个新的开始,随同黑夜逝去之后明亮光线中总是 会冉冉升起母亲虔敬的诵颂,这新的一天对于母亲来说是丧失父亲的悲痛后, 另一个男人的出现,是把我安置在这个世界上的另一种寄托;而母亲面对黄昏 时的吟诵会使母亲的面孔变得模糊,因为做梦的时辰降临了……我回过去仿 佛在与这座大山深处的庙寺告别,我轻声地默诵着阿弥陀佛……道路正在向 前延伸……许多年以后,我明白了,可想而知的结果是没有神秘感的,我们所 有的人生风景中都充斥着焦灼疲惫,发现和等待,甚至这一生都是为了与另一 个灵魂相遇而活着。所以,即使是在荒野中我也会试图寻找到一朵突然绽放 在天边尽头的花骨朵,或许是一只奇异的蘑菇,它们存在吗?美和忧伤相互交 融,爱与哀愁永远是彼岸之窗。此刻,我们置身在荒野深处,旅行团的那面旗 帜仍然在前方高高地飘扬……而我自从走出那座大山深处的寺庙之后,内心 深处就一直在默诵着母亲曾经在朝暮间吟诵的阿弥陀佛……眼前出现的是四 个僧侣穿着青灰色袍衣站在寺庙台阶下目送我们的场景……阿弥陀佛……阿 弥陀佛……阿弥陀佛……转眼间,黄昏像散开的一卷卷经书铺展着未知路,巨
大的荒野上却看不到一个精灵,这就是佛陀考验我们的时辰吗?
再往下走是不可能的了,旅行团团长发令说就在荒野上休整过夜,同时寻 找水源和野菜充饥……这时候我们才发现随身携带的粮袋中已经没有一粒粮 食了,后勤的马队也已经没有一粒粮食了。造成此状况的是补给困难,因为要 绕过新的炮火和隐藏在此地的土匪,我们只得在被迫中踏上这片荒野。如果 可能,人这一生一定要有直面荒野的机会,首先,只有到了荒野上你才会知道 自己有多渺茫。饥饿早就已经降临了,之前,我们曾经历经过的饥饿,都发生 在我们奔赴目的地的途中,而那时候要么前方有补给,要么布袋中还有粮食……而这一次,我们将面临着纯粹的饥饿……
人之饥饿就像飞禽野兽们所能感知的饥饿,造物主给予了我们身体,并使 我们身体中每一个器官都会发出不同的要求和声音,饥饿与肠胃有关,胃有帮 助消化的功能,而身体中盘旋起来的大肠和小肠均在接受着我们给予它的食 物。当食物没有时,大肠和小肠都会发出呼叫,这就是饥肠辘辘那个词汇的意 象。我们在休整地开始分小组前去寻找野菜野果,还有水源……在出发寻找 之前,后勤队长告诫大家,所有小组寻找到的野菜野果都不允许私自品尝,包括水源……采集到的东西都要带回休整地经检测后才能品尝。
此时此刻,我们将带着饥饿之身前去寻找食物。这是现实中最大的理想 生活……倘若你这一生中没有尝试过真的饥饿,你无法理解在南渡的荒野上 我们的无望和渴望。我们躬身前行,因为饥饿已让我们无法将青春的身体挺 立。我和吴槿之、周梅花成为了一个小组,当然还有我们的那只小鸟。这只小 鸟, 一直在与我们和谐相处着,看上去它的翅膀和小腿很快就会痊愈了……我不敢多去想象当这只小鸟身体痊愈后的一系列问题。
我献给你我的一个早晨,为你而开始的破啼,这是属于鸟的生活。我献给 你我的一个凌晨,为你而开始的劳作,这是我因你而成为朝圣者的生活。我献 给你黑夜和白昼的辗转,为你而开始的又一天,因为你,我也许会快乐也许会 忧怀,无论今天有雨还是有风云,我已经从早晨走到黄昏……我们将面朝荒野 前去寻找充饥的野菜。吴槿之走在前面,小鸟栖在她的肩头,她的身材修长, 如果不是在乱世,她若穿上那条玫红色布裙,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而此刻她脚 下之力比我们要快一些,原因是她告诉我们在故乡北方的荒野上经常会挖到 野薯。周梅花对野菜野果没有任何概念,她的娃娃脸永远挂着稚气的向往。 而对我而言,野菜野果是可以遵循内心的搜索寻找到的现象……尽管饥饿已让我们浑身无力,我们仍应匍匐向前,因为只有寻找到食物我们才能活下去。
饥饿就是那样的催命,它使你舍尽其力也要往前走。
朝前走,就是朝着荒野深处,我们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长时间,吴槿之一 直在用心地寻找她记忆中的野薯藤,她的脸显得很苍白,但她仍然坚持着告诉 我们说,荒野上大凡有野藤缠绕的地下就生长着乳白色的野薯……不知道为 什么,她的声音已经给予了我们力量。在虚弱不堪的我们面前,希望非常重要 ……于是,我们三个人的目光都在不同的触力下搜寻着野生而相互缠绕的藤 蔓……突然,我们的身体被绊倒了,我们三个人的身体都被绊倒了,我们竟然 是被脚下的一堆野藤所绊倒的。吴槿之惊喜地叫道:这就是我记忆中的野藤,下面肯定有野木薯……
确实,这是一个令我们垂危的身体惊喜而奋力抗起的现实。我们爬起来 时便看见了一大片野藤,难道下面就是木薯吗?不管怎么样,对于饥饿者来说 只要能找到食物就会寻找到可食物的源头,我们蹲下再双膝伏地,此时此刻, 我们似乎忘却了饥饿,奋力伸出手臂,这一刻,唯有人生中的这一刻,我们的手 臂替代了锄头、铲子和镰刀,替代了人类劳动时所发明的铁器,虽然我们的手 柔软无比,因为这黑黝黝的野藤下就有我们寻找的食物……用手指破开了野 藤,再用手指破开了沉土,再用手指深挖下去,这一刹那间,我感觉到身体在朝 前倾动,手指甲里灌满了泥土,如同整个血液溶入了泥土中去……我听到了吴槿之惊喜地叫出了声:“我找到野薯了,天啊,我找到野薯了…… ”
接下来我也惊喜地叫唤道:“我也找到野薯了…… ”
周梅花也同时惊喜地叫唤道:“我也找到野薯了…… ”
你无法理解我们当时的惊喜,任何一个没有遭遇过饥饿的人都无法对我们刹那间的惊喜评头论足。哪怕世纪轮回,我们正遭遇着对无自然生态食物的恐惧症时,我依然会回到我们所遭遇的史无前例的那场教育史上的远征,回 到我们青春所遭遇的那场饥饿中去……那一时刻,我们三个人都在先后从泥 土中刨出了一个个的野薯,这就是吴槿之记忆中的野薯,这也就是填补我们饥 饿之梦的野薯。我们再一次地倾尽全力刨出了更多的野薯,而此刻,我们再也 无力伸出双手……我们躺在被撕裂开来的野藤间,如果在白天,它们应该是绿 色而偏黄,而此刻,它们全都变成了一片杂乱无序中的黑色的植茎横七竖八地 抛洒在荒野之上。我们又看见了天空之上闪烁的星群,这是地球人每天都可 以直面的星空,只要睁开眼睛与它相遇,似乎我们都会寻找到方向。所以,我 们很快回到了现实,三个人将刨出的野薯拥在怀里,在星月的朗照之下,我们 开始寻找荒野上升起的火焰,在出发寻找食物之前,团长就宣布,找到食物就 不要再耽误时间, 一定要寻找天空下火焰升起的地方,那就是我们旅行团的落 脚站。这一点很重要,当我们拥抱着一大堆野薯从泥土中站起来时,就在茫茫夜色下的荒野上看见了升起的火焰,只有在这一刻,我们的心才寻找到了方向。
我们坚持着在饥饿中不顾一切地往前走,但因为饥饿,我们的步子怎么也 无法加快,而就在这一时刻,我们突然看见了荒野上的一只野兔,它正站在前 面审视着我们,这只野兔它大概太寂寞了,所以,看见我们后便迎着我们的目 光跑上前,我们轻声地用语言与之交流着,吴槿之蹲下去抱起了野兔说,它太 可怜,让它跟我们走吧……就这样,我们的前行中又增加了一只野兔。回到目 的地时,旅行团的队员们已陆续回来了,他们都从荒野上带回来了我们没有找 到的众多野菜,还找到了柴火等等,唯一没有找到的是水源……我们的野薯成 为了聚焦点,因为它分量重,是我们三个人伸出手臂抱回来的,炊事班长一见 到我们的野薯就很惊喜,在老家时他吃过这种东西,很充饥的。现在,吴槿之
怀中的那只野兔成为了另一个聚焦点,有人说,原来这片荒野上还有野兔啊,为什么我们就没有遇到野兔呢?如果我们能多找到几只野兔,我们今晚就能 尝到烤兔子肉的味道了……说话的队员一边说一边盯着吴槿之怀中的那只野 兔说:“今晚大家都太饿了,要不我们将它烤了充饥吧?”吴槿之紧紧地护佑那 只野兔说:“我告诉你,你别想这个主意,我们是怎么饿也不会杀死这只野兔 的,我之所以抱它来,是因为它太可怜了…… ”吴槿之一边说一边朝荒野后面 退去,我也紧跟着她退去,我感觉到了吴槿之正在用全部的力量护佑着那只怀 中的野兔,而面对饥饿的旅行队员,吴槿之却转身朝着黑暗中的荒野退去,之 后,她突然转身面向荒野,怀抱着那只野兔跑了大约三百米后停下来了,我和 周梅花也跟随着她奔跑着,之后,我们也跟着她止步于荒野深处……我们三个 从流亡那天开始,就带着自己的裙装, 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心悸恐怖和血腥,而此刻,我们又经历着身体中的饥饿……面对这饥饿,我们该怎样抵抗?
吴槿之蹲下去,将怀中的那只野兔放回到荒野上,我们听见了她轻声说道:“去吧,去吧,回到荒野上去吧!去追赶你的伙伴吧…… ”
这声音转而已被阵阵凉风吹散 ……每个人面对生命的方式也许不一样, 因为人世间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在不同的差异中趋向于某种时刻……每一种 生命焕发的风格和差异都是为那个人而准备的,这就是无论白昼或黑夜,它们 从不雷同。无论是多少古老的箭簇刺破了风中幕布,也无论是多少悲壮的史 篇中哀鸣着多少英雄的孤独,在白昼与黑夜之间依然保持着永不逾越的距离。
正像孤独和狂欢,水与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
那天夜晚,在面对一只从荒野上闯进来的野兔时,同是饥饿者,面对野兔 的态度却不一样,前者是想在饥饿中吃到这只野兔子的烤肉,当然,这也是合 乎情理的,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已经杀死了太多的空中飞禽和地上奔跑的动物,因此烤吃野兔也许是一个饥饿者所发出的合乎常理的渴望……而与此相反的还有后者,就是吴槿之,她在荒野上与那只野兔相遇,即使怀中塞满了野 薯,也要蹲下地,将这只孤单的野兔抱回去。在面对一群饥饿者时,她突然明 白了,怀中的那只野兔萌生了饥饿者的杀气……她拒绝着这杀气,她背朝荒野 后退着,她无法带走它,也无法排遣那只野兔的孤单,因为她所面对的是人类, 而她也是人类中的一员,因而她了解人类的特性……就这样,她毫不犹豫地将 怀中的那只野兔放回了荒野……很快那只野兔就朝着荒野奔跑而去,它看上去,也是这荒野上的流亡者,我们不知道它会流亡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