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4
书名:县城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2980字 发布时间:2024-07-08

终于把罗敏送到戒毒所,同他前往戒毒所的还有肖瘦田。当我推开门,出现在罗敏出租屋的小房中时,在地上翻滚的罗敏毒瘾已经发作,所以,他失控的身体滑向一片崖底深处,那也就是我想象中的地狱。随同毒瘾消失以后,我跟罗敏认真地长谈了一次,并联系好了一家戒毒所,罗敏痛悔不堪地垂下头来,愿意到戒毒所去戒毒。只是让我替他保守秘密,不要告诉母亲。
这是一家西南地区最大的戒毒所,我们乘坐着一辆大客车走了一天一夜才到达戒毒所。在绿树掩映的山冈上出现了戒毒所的围墙,从此以后,我的弟弟罗敏将和他的好友肖瘦田在戒毒所里生活上半年时间。他们两人合开的怀旧茶馆只好暂时关闭。当我回到县城时,已经暮色四散的时刻,全家人都在有准备似地等着我,其原因是谣传。我出门时,曾经骗母亲说我送罗敏到外地培训半年时间,两天以后就归回。当时,看上去,母亲眼里好像并没有流露出质疑。而一旦我们离开县城,有人开始散布谣传,很长时间以来,每次谣传到来时,我都想知道第一个散布谣传的那个人到底是谁?然而,谁也无法知道,首次散布谣传的那个人到底在哪里?
哥哥、姐姐已经陪同母亲坐在家里,他们从强大的谣传中获悉了罗敏吸毒的现实。在谣传中每一次事件似乎都有时间有地点。比如弟弟罗敏和肖瘦田已经在一条阴暗的小巷道深处吸毒,当时,他们害怕面对别人,害怕被家人所发现,所以他们具备了瘾君子的许多特性:藏匿在一切阴郁的角落开始吸毒生涯。所以,母亲以为她被骗了,她活了这么长时间,再一次被骗了,当我推门进来,我就在第一眼中看见了母亲那双绝望的眼神。家里出现了一个瘾君子,无疑给我们身心带来了无底的深渊,最为绝望和急躁的仍然是我的母亲,在猝不及防的谣传中,她的身心仿佛全部分裂出去,她开始诅咒命运,难以预测的命运,当然,她还在这不测的命运中抓住了一个人在诅咒,他就是弟弟的好友肖瘦田。
母亲说:“交友如面镜子,你弟弟一生的灾难源自肖瘦田……”母亲这么一说,我就看见了她嘴角颤抖,眼神中充满一直以来抵抗着命运变幻莫测的那种臆想症,我母亲充满强力的臆想症,而且包含着比喻的力量。比如,在父亲患癌症之前,她告诉我一个梦,在梦中她看见了父亲被装进了一只黑匣子,她惊异地看见父亲的身体萎缩得像一只小小的虫子。当母亲把这个梦告诉我时,她忧虑地说了一句话:“你父亲也许太累了,他想休息了。”再比如,当我去小镇堕胎之前,母亲又做了一个梦,她把这个梦告诉了我:在梦里我的身上挂满了荆棘,母亲在梦中被那些荆棘刺痛了我的叫喊声惊醒了,母亲提醒我说:“你要注意身体,如果生病了,一定去看医生。”
不管怎么样,罗敏进戒毒所了,这是绝望之中的一种宽慰。我不知道在母亲的臆想症中有没有出现过弟弟成为瘾君子的梦境。然而,母亲说得很多,朋友是一面镜子,既然弟弟这一生与好友肖瘦田联系在一起了,他就无法逃脱命定的因素:即他将付出代价,用他的友谊之手伸向肖瘦田,当他把手伸向肖瘦田时,在谣传中,我听说过肖瘦田已经是一名瘾君子了,当时我似乎并不意。这足以说明我的天真。我不介意一个又一个谣传,因为我们就是在谣传中成长的,除此之外,我不介意弟弟同一个瘾君子做朋友的关系,因为我的想象力也好,我的世界观也好,都难以让我想象出我弟弟罗敏会用注射器吸毒。
终于,我把弟弟亲自送到了戒毒所去了。我把我在戒毒所看见的高高的围墙以及戒毒所像花园般的美景告诉了家人。我深信,我弟弟在戒毒所里一定磨炼自己。我寻找到了磨炼这个词,我把它的隐喻告诉给了家人,不过,当我说出这种隐喻时,它已经变得简约和世俗化了。我说,弟弟会在戒毒所生活上半年时间,他会同戒毒所的年轻人一起共渡黑夜。我在戒毒所看到的戒毒者百分之九十八都是年轻人。这引起了我的另一种隐喻:即年轻是堕入无底深渊的基础,因为年轻的双翼承担着探索生命过程的幻想。所有堕入深渊的人都是幻想家。戒毒所里大量的年累人也是如此,他们幻想着吸毒像传说中那样能够产生仙境般的世界,他们并不知道深渊在等待着他们。
家里所有的人在绝望中都在等待着宽慰,而此刻,我们惟一的宽慰来自将来:半年过去了以后,我们希望罗敏能够彻底摆脱瘾君子的生活,很正常地恢复他身体的故事,而身体的所有故事都需要他的理性来讲述。因为人一旦失去了理性,是可怕的,在一个已经失去正常理性的人身上,悲剧的旋转比任何事都频繁地在降临。
有关我弟弟罗敏的故事和忧愁宣告一个段落。咖啡商人回来了,他来县城是为了接我走。他告诉我在省城他开了家咖啡屋,让我去经营,这个消息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令我兴奋不已,其原因也许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太多了。然而,我还是想到省城去看一看,去试一试。为此,咖啡商人去见了我的母亲,在我母亲看来,这个频繁不休地出现在我生活中的男人一定是我的未婚夫。他们并不知道咖啡商人的任何历史,对那种来路不明的历史,她似乎也不想去探究。
只有我想去探究历史,所以,我站在县城旅馆的客房中同意跟咖啡商人到省城去时,我把头探出了窗外:我看见了乔芳,她竟然在幕色深处仰起头来,朝上看着。她是在寻找我吗?我咚咚奔下楼去,乔芳诧异地看了我一眼说:“你怎么会在这里?”看上去,她好像不是在找我,那么她一定是在寻找别的人。乔芳把我拉在一棵紫薇树下,那是旅馆门口一棵很硕大的紫薇,她背倚着树身对我说:“我离婚了。”我对她说别开玩笑,什么玩笑都可以开,可就是不能开这样的玩笑,她一本正经地说:“谁跟你开玩笑,我昨天刚离婚。”
我不吭声,这消息太突然了,在我的意识深处,乔芳是最不可能离婚的人,即使所有的人都离婚了,她也是恪守着婚姻法则的女人。她告诉我,县粮食局已经在全面在改革,她很快就面临着失业,实际上这种残酷性已经不可避免地降临了。在之前,她的婚姻已经全面地瓦解。其原因是她和她丈夫都在外面有了外遇。
外遇这个词汇,竟然从乔芬的嘴里说出来,而不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有些时候,我们就这样不得不改变我们旧有的意识,在我的意识深处,像乔芬这样的女人,是可以抓住世俗意义上的最为幸福时光的女人,因为在我对她所有的认识深处,她都缺乏叛逆,像她这样的女人怎么会跟外遇这个词汇联系在一起呢?
乔芬的外遇很久以前就开始了:首先是她丈夫有了外遇,那个粮食局的小会计,竟然跟一个做辣椒生意的女人跑了,而且是一声不吭地跑了,后来乔芬也有了外遇,她外遇的对象是长期住在县城旅馆采购本县土特产的外省人。直到昨天,她才找回了丈夫把婚离了。她此刻守候在旅馆外,是在等待,她仰起头来所看到的客房,那间黑漆漆的客房就是采购本县土特产品的外省人。
我完全没有想到,我正在尝试生活,也正是乔芬所尝试的生活。她说孩子大了,有她母亲为她带孩子,她也就没有后顾之忧。言下之意是在告诉我:一个人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可以出笼,就像困在笼子里的鸟儿可以越过笼子,到达飞翔的路上去了。我和她为什么都会有同样的命运,因为它来自我们的幻想:一座小县城太沉闷的原因,使我们的目光与旅馆相遇,也许只有住在旅馆里的男人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
对陌生产生的幻想不总是对一个男人的幻想,而是一个男人给我们带来的对外面世界的幻想。由此,我已经决定跟咖啡商人到省城去走一走,我不能断定我会在省城生活下去,我也不能断定那座咖啡馆会适合我去守候。经历了如此杂芜的事件的我,不仅仅对于情感的饥渴,更重要的是我期待着,从小县城到省城去,这条道路对于长久地生活在县城的我来说无疑是织满了梦境的蓝色地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县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