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碧色寨的上半夜5
书名:碧色寨之恋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5047字 发布时间:2024-07-04

21、蛮耗是一座码头,它的历史翩翩而来

突然间,七世纪又回来了。它似乎惊醒了一座码头。幻梦太遥远了,七世纪以来的一场又一场序幕拉开以后,马帮进入了蛮耗,形成了它的码头。首尾相连的马帮,创造了一个跨越时空的舞台,同时缔造了一个著名的码头。中越古道因为出现了蛮耗,所以,云南跨国境的物质贸易历史才开始繁衍。个旧的大锡因而寻找到了通往世界门户的水上要道。蛮耗,不仅仅依傍红河水岸,而且因为被热烈的阳光所编织着经纬线,所以,它也是云南农作物地理区域之一。许多植果闪烁着甜香泥味,在这一特殊而温暖的经纬度上跳舞。回首历史,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作为码头的真实形像已经开始显形露相,它吸引了外籍商人,广东人最早出现在蛮耗,他们看到了蛮耗的商业前景,在此期间,码头的风水已经开始让商人们筑屋。在蛮耗,外籍买地筑屋意味着异域人也很快就奔赴而来。现在,一个人已经来到了蛮耗,他就是保罗·曼帝,一个法国铁路工程师因修建铁路而看见了蛮耗,那是什么时代,保罗·曼帝看见了蛮耗?那是被十九世纪末期的法国人的野心所滋生的一次远征,法国工程师同一群考察队员,受印支总督的派遣进入云南的版图,他们不知道这块版图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在等待着他们。而他,作为一个工程师只知道让他握住测量器械,寻找一条铁路的原址和终点站。就这样,他们乘着大帆船从越南海防出发,进入了红河,这是一条被蔓生出的原始丛林所贯穿到底的河流,他们沿红河逆水行向,经历了一路上不可言说的大自然生态的壮美,用了将近半个月时间,终于抵达了蛮耗。那时候,蛮耗于法国人,就是一个汇集了云南商贸物质的大商会和仓库,他们在蛮耗修路时,看到了个旧锡和来自云南各个地区的土特产品,他们在蛮耗召开了秘密的会议,因蛮耗他们看见了滇越铁路有着巨大的筑路前景。十九世纪末期,保罗·曼帝只是一个铁路工程师而已。他的理想当然是缔造出一条奇异而壮美的人间铁路。在蛮耗下榻的那几夜,他不时地站在码头边缘,沿着小路往下走,他看到了野生的芭蕉丛林,它们为他设置了屏障,他不时地越过碧绿色荡漾的野生芭蕉林,寻找到开阔的山冈,搜寻着关于滇越铁路的筑路依据,就是在蛮耗码头,他看到了中国云南的马帮队伍,那一支队伍如此地庞大,马锅头走在前面,马背上负载着沉重的物质,隔得老远,他都能嗅到大锡的神秘芬芳以及土特产品的异味。他们的大帆船离开蛮耗码头时,他不时地回过头去,他看到了红河水岸的一座繁荣码头,自那以后,众多的法国人来了,随后,意大利、德国、美国、日本的领事馆、商号、洋行占据了这座码头的舞台。而当他再一次作为铁路工程师回到这座码头时,他住进了法国人的酒楼开始绘制图纸,那是一个秋色弥漫的季节,他已经结束了法国考察队的第三次考察,这时候,他胸中已经描绘出一条铁路的远大前程。

22、火车将他们带到滇池畔的昆明城

他们彼此依偎着在火车上睡了漫长的一觉醒来时,火车已经开始缓缓地进入滇池畔的昆明城区。丽莎抬起头来,她显得有些恍惚,仿佛不敢确信自己是在火车上,而且还坐在一个中国男人身边。她站起来,独自穿过车厢,她在慢慢地回忆从碧色寨出发,她透过车窗已经看不到碧色寨的灯光、水塔,听不到三面钟的报时和哨子声,也看不到火车站斜坡上的酒楼和库房。置换的物景让她开始清醒地意识到,她已经离开了碧色寨,并且跟随这个中国男人进入了另一座城市。她猛然感受到一双温暖的双手放在了她双肩,她回过头是周亦然。她的肩膀是纤细的,她正在发育、成长,如同她的青春的历程,必须由蓓蕾经过季节轮回才可能长大。这似乎是她头一次与一个男人单独在一起,而且是乘火车出发,她的颤栗很微妙,但还是被他所感触到了。一个已经拥有三个孩子的男人,并不缺少对一个女人的经验,而且他不是别人,他是周亦然,从少年时代就离开个旧到大上海念书,他的目光经历过时间、地点、背景的不断转换,像他这样的男人,经常独自在外,并不缺少女人。而且他的风度气派足以轻易吸引各种流派的女人。现在,他大约已经感觉到了少女双肩上少许的颤栗,这颤栗使她显示出了纯净,像一朵花蕾般的那种美,无任何企图,只凭着本身的元素向天空吸收阳光。他伸出右手,开始抚摸着她的卷发,她有着一头金黄色的自然卷发,像波浪一样披在肩头。她突然伸出手来,抓住了他的一只手,那是他的右手,她紧紧地抓住那只手,将头埋下去,她的唇紧贴着他的右手,足足有三分钟时间。火车到达昆明北站了,这是昆明最早的火车站,也是滇越铁路的始发站。丽莎抬起头看着他低声回道:“这是哪里?”,“昆明”,“哦,昆明,我好像听父亲讲过这座城,这是云南首府对吗?”他点点头,然后,温柔地牵起她的手说:“我们下车吧!”,“到哪里去?”,“哦,我们先住进旅馆,然后我带你去看滇池……”“滇池,那里面可以游泳吗?”,“当然,我每次来昆明,都会到滇池去游泳,你也喜欢游泳吗?”,“是的,离开巴黎以后,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游泳了”他们四眸相遇,那是一种渗透到身体中去的喜悦的感觉,她似乎什么都不害怕,远离开巴黎同时也离开了新的居住地碧色寨,并没有给她的内心带来惊恐不安,也没有对于异地的陌生感。仿佛因为有了周亦然的存在,到哪里去,她都不害怕。而且,他牵着她的手,他们下了车,穿过了火车站,一辆人力拉车向他们奔来。丽莎好奇地看着人力拉车说道:“这是你们的交通车吗?”他点点头。丽莎坐在了车上,他就坐在丽莎身边,人力拉车师傅昂起头来,他的个头并不高大,拉车的速度却很快。丽莎的手紧紧地放在周亦然的掌心中央。


23、艾米莉在碧色寨开创了第一家诊所

她学医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她在巴黎村郊的农庄无法再好好上学,为此,她曾经在十九世纪末期到了巴黎学习护士,后进入医科大学——在战火纷扰整个世界体系的时刻,巴黎,乃至整个欧州都躺满了从战场上撤回的伤员,就是在那样的时刻,选择做外科医生的职业是如此地重要,也就是在她上医科大学时,经人介绍,她认识了铁路工程师的保罗·曼帝。恋爱不久,他们就举行了婚礼,然后是孩子的出生——所有这一切使她只能囿于巴黎一家医院做外科医生;所有这一切使她最初想成为战地前线一个拯救伤病员的梦想成为了遥远的泡影,孩子们接二连三的出生,接下来,是保罗·曼帝随同法国人进行的漫长的滇越铁路的考察和筑路史记,这一切使她也不知命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竟然随夫携带一对儿女,远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了碧色寨。这不是玩笑,而是生活,有时候,玩笑与生活相融一体,然而,在更多时候,玩笑只是人为自己设置的一个游戏而已,生活却是永远的。当然,生活本就是游戏。她来到碧色寨,没忘掉携带法国式的职业药箱,其第一目的是她作为医生,相信携带药箱很有用途,在拥有一只药箱相伴之下,她可以减轻许多心理和工作上的压力,因为从她出世以后,她就在这个世界上发现了人这一生是被许多疾病所纠缠的一生,而当她学医以后,她知道了另一个现实,人这一生除了被自己命定的疾病和疼痛经常纠缠之外,人这一生还会被来自战争、灾难、瘟疫的存在所攻击,因而,她携带着药箱的全部目的,在于她作为医生作为女人的意识中,世界充满了伤痛,灾难和各种意想不到的疾病,她的药箱只要存在,就意味着她可以拯救世界。
现在,碧色寨迎来了第一家诊所的开业。她不管这个世界多么寂寞,也不管丈夫、儿女是否在场。仿佛从她握住手术刀的那一时刻,她就开始独立地面对着一个外科医生的职业。她的诊所紧倚着哥胪士酒楼的一侧,这是她租用的仓房。两层楼的仓库上面用于居住,下面就是她的诊所,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她让附近的装饰工人粉涮了墙面,外墙围依然是碧色寨的主色调,红色和黄色而所有内墙则是纯白色。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她乘火车回了一趁越南,在法国印支那总部,她采购了大量西药,多数是抗菌素等,她发现在这一时期,药品紧缺。药品都蜂拥上了前线,哪里有战乱,在这一地区,医疗就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尽管如此,她还是将五六只装满药物的纸箱通过火车带到了碧色寨。就这样,她的艾米莉诊所开业了。那一天,前来庆贺的有驻碧色寨所有机构,他们送来了花篮。那些插满百合、玫瑰、康乃馨的竹编花篮占据了诊所的院落。艾米莉的内心充满着满足和喜悦,然而,更多的是期待。她用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希望着,让碧色寨以外的人们能够看得见她的诊所。

24、二十世纪初叶的滇池畔敞开着蔚蓝的怀抱

当周亦然带着丽莎乘着人力拉车来到滇池畔时,这是一个午后。二十世纪初叶的滇池畔敞开着蔚蓝的怀抱。昆明因拥有法国人的领事馆,因而欧州人在这个明媚的午后撑着洋伞也在滇池边散步。滇池之蔚蓝已经成为昆明的圣境之一。丽莎今天戴着一顶棕色小圆帽,帽缘遮住了她同样湛蓝的双眼,她神秘地牵着周亦然的手,来到了沙滩上,当他们换好泳装扑进滇池时,整座滇池的水面上飘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肤色的身体。他们的身体犹如鱼儿如此地自由,忽儿潜入水中,忽儿又从水中漂忽在水面上。滇池之蔚蓝让法国少女丽莎如此地狂野,她的身体优美地在水面上穿行着,这是她从碧色寨出发以后,寻找到的天堂,她一边穿梭,一边在伸出双臂寻找着周亦然。她使用脚、手臂在如此蔚蓝的滇池中创造着她的水上泳姿,并展示着一个法国少女最诱人的青春。这一切都被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感受着,周亦然已经在蔚蓝的水中看见了穿着泳装的法国少女的身体,当他的手在水中拉住丽莎的手时,他又一次触到了少女的颤栗,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个法国少女的狂野,当他们从水中来到沙滩上时,漫长的水岸线上坐着,躺着外国人,中国人——他们大都身穿泳装。他们慷慨而自由地在滇池边寻找着二十世纪初叶西南边陲的宁静和舒缓,周亦然和丽莎并肩躺下去,而他们的手却仍然握着,相互抚握着,或者沿着柔软的白色沙粒深入下去,他们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所有这一切,周亦然忘记了父亲交给他的使命,研究滇越铁路——为不久后的寸轨铁路搜寻探索筑路方案,丽莎忘记了碧色寨,忘记了碧色寨的水塔、三面钟,忘记了父亲沿滇越铁路所寻访的旧梦,母亲为筹建诊所奔波的身影……她十七岁的青春浅搁在中国云南的滇池中,在柔软的乳白色沙粒中,她的脚跟头深入进去,很快,她的肚皮上盖满了沙粒,周亦然扬起身体,坐在沙淮上,他看着少女陷入沙滩上的喜悦和满足,他的双眼不知道为什么,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他抬起头来,远眺着浩瀚无边的五百里滇池,目光随近处的水波涛拍击而去,不知道要去哪里?

25、托尼所认识的蒙自少女张翠花

在蒙自中学,与托尼同坐一桌的蒙自少女张翠花是影响托尼的第一个中国人。他们都住校,但女生和男生的校舍严格区分,被各种果木和树枝所设置的屏障所隔离着。托尼之所以很快适应了蒙自的环境包括天空气温和饮食,与张翠花有关系。张翠花幼年丧失了父母,是她的姨妈供她上中学,从一开始,张翠花就习惯了托尼的降临,因为在蒙自中学,外域人进入很多,托尼只是其中之一,因为是同桌,张翠花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与托尼交流最多的中国人之一。不仅仅在教室中交流,每当周末时,托尼就与张翠花来到了她蒙自城里的姨妈家,她的姨妈五十岁左右,未婚,没子女,对张翠花犹如对自己的亲生女儿那样关怀爱护。托尼在张翠花的姨妈家里,品尝到了凉米线,红枣糕糖等地方小吃。除此之外,张翠花会带着托尼沿南湖行走,托尼租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由法国人代出租。那是在蒙自南湖边的酒店旁边,他们租到了自行车。张翠花尽管看见过外国人在蒙自骑自行车,但对于自行车她显然是陌生的,还是畏惧的。于是,托尼就骑着自行车带着张翠花沿着波光浩荡的南湖边穿巡着,从此以后,每到周末,骑自行车已经成为他们的一件娱乐之事。随着对于蒙自城的不断深入了解,托尼骑着自行车已经可以穿行蒙自的大街小巷,在小巷深处,他们会品尝着老字号的过桥米线店。法国少年托尼就这样开始认识了中国云南的蒙自,他并不寂寞,在蒙自他处处都会与走在街上的欧州人相遇,他不知道为什么蒙自和碧色寨一样,大摇大摆地走着那么多欧州人?托尼骑着自行车带着中国女子张翠花沿着法国领事馆的外围穿行着,他看到了出入于领事馆的官员,同时也看到了巡捕;托尼还看到了德国、美国、日本领事馆。他似乎从一开始就习惯了被欧州人所笼罩的蒙自城区的一切事物和景象。有一天,他带着一封信进了邮局,他投到了邮局的信箱里,张翠花就站在他身边,问他这封信要多长时间才能寄到巴黎?他想了想说:“这封信首先要通过碧色寨,通过铁路到达越南,然后通过大海到达巴黎,所以,这封信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吧!”从邮局出来,他依然用自行车载着张翠花。就这样,他在不长的时间里,借助于租用的那辆法国自行车游遍了整座蒙自城。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碧色寨之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