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满朝荐三人离开卢溪县向着永顺宣慰使司地域进发。马车上,麦先生对满丞相说起永顺宣慰使司的历史。
五代后梁开平年间,彭乡、彭搣、彭讦兄弟聚集数千人,自立为蛮王,在溪州称王称霸。因镇压当地穷人造反有功,三兄弟都被朝廷授予州官。期间,彭瑊联合地方头人,用武力驱逐吴著冲、惹巴冲等溪州土著首领,统一溪州,被朝廷授为溪州刺史,成为彭氏政权在溪州的第一世统治者。
彭氏势力进入溪州地区。后梁开平四年,彭瑊战死,其子彭士愁任溪州刺史。五代后晋天福五年,楚王马希范即位后常对溪州等地征收苛捐杂税,引起彭士愁的不满。
彭士愁与马希范的矛盾便开始激化,次年八月,彭士愁率领锦、奖、溪三州土家军上万人,进攻楚国的辰州和澧州。九月,楚王派刘勍、廖匡齐领五千人反击,著名的溪州之战爆发,十一月,彭士愁败退溪州,楚军追至溪州,彭士愁撤出溪州州城,退据山寨,依靠四面悬崖绝壁天险抵抗楚兵,廖匡齐沿梯上攻,山寨内箭如雨下,楚兵被击退,廖匡齐战死。
不久,刘勍再次进攻,并截断彭士愁的水源、粮道,一天趁着大风,楚军用火箭射入山寨,寨内的草屋和帐栅全被烧毁,士兵死伤过重。彭士愁率兵乘夜冲下山,向锦州和奖州的深山撤退。天福五年正月,彭士愁派次子彭师杲率领各蛮酋长田洪斌、覃行方、向存枯、罗君富携带着锦州、奖州、溪州印信、地图,向楚国请降。双方谈判后,缔结盟约,在永顺会溪坪铸立溪州铜柱,彭士愁与楚划江而治,酉水以南归楚,酉水以北归彭士愁。
和约还规定:楚国军民不能随意进入溪州;彭士愁属下的部落酋长如有冒犯楚国的,只能由彭士愁实行惩罚,楚国不能发军讨伐;楚国不能在彭士愁的辖区内征兵;彭士愁的辖区的官吏由彭士愁任免等等。自此,湘鄂川黔渝土家儿女归于天下一统,溪州境内保持安定长达达八百多年。彭士愁归属楚国,开启了湘西土司制度的先河,在其辖区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彭士愁建都城于会溪坪,统辖二十余州。
两宋时期实行羁縻州府制度,采取“以本土之法治本土”、“以蛮夷治蛮夷”加以治理。在溪州地区,按照铜柱盟约“尔能恭顺,我无科徭,本州赋租,自为供赡,本都兵土,亦不抽差。永无金革之虞,克保耕桑之业。”开创地方区域自治制度先河,使得彭氏政权继续统治溪州地区并展壮大。
元朝建立土司制度,对西南地区各部落首领委以土司官职,继续对其原有统辖地域进行统治管理,溪州彭氏政权也在此期间归入中央王朝的土司职官体系。元至元十三年,彭思万归顺元朝,授武德将军。元延祐七年,彭胜祖自改“永顺安抚司”。元至正十一年,彭万潜又自升为“永顺宣抚司”,并设南渭州,改保靖州为保靖安抚司,隶属于永顺司。
明朝进一步完善了土司制度,彭氏政权在明代达到鼎盛。明洪武二年,彭万潜被正式委任为安抚司官职,授以印信。洪武六年,第十六世彭天宝升为永顺军民宣慰使司,这是土司制度中,朝廷任命的最高官职,级别为从三品。其下设六长官司,共辖“三州六洞”(施溶州、南渭州、上溪州;麦着黄洞、腊惹洞、驴迟洞、施溶溪洞、白岩洞、田家洞)。明中后期,江浙一带倭患严重起来,永顺土司奉命抗倭,屡建战功。嘉靖三十四年,彭明辅、彭翼南率土兵五千人赴江浙抗倭,建“东南战功第一”。
永顺土司还积极履行朝贡、纳赋的义务,特别是明朝都城由金陵迁往京师,兴建宫殿而需大量楠木,永顺宣慰司分别于正德十年、十三年,嘉靖四十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共六次献楠木,获得朝廷重赏。
麦先生说到这里,满朝荐回想起前面几天在武溪原始森林里看到的楠木,心中又一次涌起自豪感。
现在马车又到了一个地方。这地方看来山势还比较开阔,忽见从驿道分出一条路,大家正在看那路的去向,就有几个人由那分路走来,那几个人的打扮比较特别,他们的衣服、帽子都有土黄色花纹,还是车主见识多,一眼看出这些人都是土家族的。这土家族人与苗族人大多相互杂居,语言都是说苗语。忽然其中一人用苗语问道:“各位是去四方城吗?”
麦先生用苗语回答:“是嘞,我们要去四方城找永顺宣慰使彭世麒大人。”
“啊哟哟,你们要找彭大人?看来你们也是做官的?”
“是嘞,找彭大人有事情呢,你们彭大人对人和气吗?”
“非常和气,是我们的好父母官。你们见到他就晓得了。”
麦先生正跟苗族朋友说话,一座城池出现在眼前,城池成正方形,怪不得叫着“四方城”。满朝荐早就听说过四方城,它地处酉水河中游北岸。城址坐北朝南,分布酉水河畔的台地上。城址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南北两个台地和连接两台地的缓坡带组成,城址外侧有城壕,总面积近两百亩。北台地高出四周,近方形,四周有城墙围合,有南门和东门两个城门。北面和西面城壕为池塘和水稻田。
现在满朝荐三人已经到了四方城的南门,满朝荐等三人已经知道进城需要看路引,没有路引是不能进城的,于是麦先生对守门军士说:“军爷,我们的满丞相要进城找宣慰使彭大人办事,但是我们没有带路引,军爷能不能给个方便,让我们进城?”
守门军士问:“这位小哥就是……”
“他就是满丞相,军爷没有听说过?”
“听说过,听说过,好英俊的后生啊!来,你们跟着我来。”
满朝荐三人跟着军士进入城内。只见一条笔直街道向城中心延伸,街道用三尺见方的青石板铺成,石板与石板之间几乎看不到缝隙。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住房,这些住房都显出古朴的特征,让人们有进入了两千多年以前的社会的感觉。
满朝荐等人已经看到了衙署,那是永顺宣慰使司的衙署,由于军士提前到衙署报信,永顺宣慰使彭世麒大人已经带领衙署一班主要官员在衙署大门口迎接。当彭世麒大人看到满朝荐,立即大声打招呼:“满丞相好啊!”
“彭宣慰使好啊,满朝荐有礼了!”
“啊哟哟,这不折煞老夫吗?你堂堂大明丞相,岂能给我乡野老夫行如此大礼!”
彭世麒大人一边说话一边上前挽住满朝荐的手,与众官员进入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