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杀杀......”
轩辕部落主力更是兴奋不已,众人的战斗力瞬即爆棚。
霎时间,神农中军就像秋后霜打的茄子,一下子士气全无。
片刻后,他们往后溃败,逃向了后面的浴水边。
神农中军大败,他们的左路和右路立马变成了鸟兽散,不是被杀,就是趴在地上屈服了。
溃败的神农之师,逃窜到浴水边后,立即马不停蹄地向河水中趟去。
很快,他们就进入到了浴水的中央。
就在此时,在浴水对岸出现了一支神秘之师。
神秘之师站在高高的南岸边,用早就准备好的尖锐石头,进行攻击。
石头犹如雨点,疯狂地砸向了浴水中央。
浴水中央的神农之师,在石头雨的攻击下,死伤无数。浴水河,猩红一片,变成了一条血河。
与此同时,轩辕率领的轩辕部落之师也追杀到了。他们站在浴水的北岸,也用石头进行攻击。
瞬间,神龙之师被前后夹击,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逃无可逃。最后,他们只能屈服,纷纷扔掉了武器,选择了投降。
至此,曾经风光无限的神龙之师,颜面扫尽,威武不存。
当轩辕带领轩辕部族人收拾战场的时候,大鸿泽则带领神秘之师,一路南下。
然后,他们追过湡水、滋水,直取滹沱水北岸,逐渐夺回了本就属于轩辕部落的原有领地。这些领地,就是这些年,他们通过不断征伐得来的,都来之不易。
阪泉的这一战,轩辕部落反败为胜,顿时名声大噪。
所以,在中原中北部和西北部的一些部落,站了出来,开始声援轩辕部落。
因为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些部落明白:他们必须发声,不为别人,而是为他们自己。
作为中原联盟大首领的姜黎,连自己的亲弟弟都要打,以后会不会轮到他们呢?
更有甚者,中原北部和东北部的一些小部落,纷纷主动请求加入了轩辕部落,要求组成轩辕部落联盟。
姜黎在无奈之下,派人过来给轩辕传话,并表明道:神农之师,是神农部落联盟派来的,只是发泄不满。只要轩辕能够固守领地,双方可以到此为止,否则将派更多的大军前来。
于是,轩辕顺坡下驴,把屈服的神农之师残余,如数归还给了神农部落联盟。
但神农之师的那些武器,都被轩辕留了下来。有了那些武器,他们可以继续扩充轩辕部落的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学会神农之师的火攻。
胜敌而益强,是因为对手送来了“温暖”。
这场战争的结果,不是简简单单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它让轩辕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同时,它也让轩辕明白了一个残酷的道理:弱了,就会挨打。所以,他决定要不断强大自己。
随后,他召开了内部会议,决定从两方面来强化自己的实力。一方面,就是争取更多的部落族加入轩辕部落联盟。另一方面,就是加强自身的战斗力。
在巫界巫柳的建议下,轩辕准备争取熊、罴、貔、貅、貙和虎等六个部落的联合。
在巫凡的建议下,他们准备驯养一批猛兽大军,譬如,驯练熊虎豹等来加入战斗,驯养马牛羊猪狗来发展畜牧和农耕。
......
陆陆续续,有很多人提了不少建议,只要对轩辕部落联盟有用的,轩辕都一一采纳。
在阪泉的轩辕部落营地,后山第一次见到了华夏人文初祖之一的轩辕,激动不已。
这位人文初祖,给后山的感觉,绝对不同凡响:他思维敏捷,感觉同时有几个脑袋在思考问题。
翌日,后山被龙吟声招唤到了浴水边。
“应巫,我马上得离开此地了。”
母蛟龙开门见山。
“应,母蛟龙,你要带走他吗?”
后山抱出了小蛟龙。
母定定地看着小蛟龙,半晌没有说话。
“既然你舍不得他,你能给他一个名字吗”
后山请求道。
“我这一去很危险,就让他跟着你吧!”
母蛟龙忧心忡忡,完全答非所问。
呼地转身,她准备离去。
“你要去哪里?将来我怎么找你?”
后山急切问道。
“河水之畔,龙祖之地。”
母蛟龙的声音落下,庞大的身躯已经没入了水中。
“嗖——”
一个透明的圆球,从水中飞出,落在了后山的手中。
后山看向圆球,一个类似玻璃的透明球,感觉很稀奇。
难道,这就是龙珠?
“我,给他取名应龙。”
后山想起了什么,冲着水中喊道。
可是,母蛟龙早就走远了。
此时,小蛟龙正看着浴水发呆,脑袋中空荡荡的。但是,他还不明白是为什么。
“应龙,以后再去找妈妈。”
后山抚摸着小蛟龙的头。
接下来的日子,后山跟着几个师父,几个师父跟着轩辕,大家忙前忙后,非常充实。
这个时候,后山有了时间,暗暗制定了一个自己在炎黄时代的计划,就像在大唐时代一样:他,必须跟随这个时代的帝王!
在时间安排上,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为了多一些时间留在这个时代,每次睡觉的时候,他只会留一丝神魂在应巫身上,然后让魂魄就进入大易宝盒。
再说说华曦,她被几个师父救醒后,也被收为了徒弟。
在师父们忙的时候,她很无聊,就对养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拉着后山往女人群里跑。
所以,后山常去的地方,就是女人们养蚕织布的场所。经常会听到女人们讲一些故事。
逐渐地,他对轩辕有了更多的了解。
轩辕的父亲有熊氏少典,曾经入赘于有氏。于有氏,是神农氏的一个分支部落。
所以,少典得到了神农氏部落的支持,建立了有熊国。可惜的是,于有氏没有生育。
少典在成为有熊国国君后,又娶了神农氏的另一支部落分支的有娇氏女登作为次妃。
不久,女登为少典生下黎,黎就是希望多生的意思。在黎幼小的时候,女登去世,被于有氏带养了一段时间。
但是,于有氏不怎么喜欢黎。所以,少典便把黎送去了母亲神农氏那里。
神龙氏,一直住在姜水畔。所以,黎是在姜水边长大的,后来被赐姓姜。
在姜黎成年的时候,少典去了一趟神农氏,准备接他回来做了储君。
结果,少典看上了有娇氏女登最小的妹妹附宝。随后,少典再娶有娇氏附宝为妻。
有娇氏附宝与少典成婚后,生活非常幸福。
某夜,他们在外散步,两人一起抬头仰望天空。
忽然,天空发出一道光芒,如闪电,似银蛇,最后竟然落在附宝身上。附宝顿时感觉腹中有动,随后就有了身孕。
附宝有孕后,整日恹恹无力,天气渐渐转热。附宝是有身孕的人,恐受不惯这种炎热。
随后,她打听到,离有熊国营地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寿丘山,那里比较凉爽。
少典十分高兴,带着大家搬到了寿丘山上,住到了一个叫做轩辕的地方。
后来,附宝生下一个漂亮的男孩。
那男孩生得皮肤淡黄,额骨隆起,形似太阳;面部有龙的相貌,手足也似龙的爪趾。
男孩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神奇,没多久就能说话。
少典十分喜爱这个奇异的孩子,为他取名叫轩辕。
在轩辕还年幼的时候,他的母亲附宝去世了,他便被于有氏带养。于有氏任姒,非常喜欢他。
所以,轩辕被少典赐姓姒。
但没有多久,于有氏去世,他的父亲少典就安排自己的小妹公孙氏带养他。
同一个时候,炎帝的女儿祝融出生。
几年后,轩辕不到十岁,他的父亲少典去世。
公孙氏考虑再三,就带着幼小的轩辕,陪着自己的夫君,去了巴地之南的弱水边。
轩辕的少年时代,都是在巴地之南的弱水畔渡过的。在机缘巧合之机,轩辕拜了九天玄女为师。
在轩辕十三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弱水旁的桑树林,他认识了西陵氏嫘祖。
据相嫘祖自己描述,那是一个春天,她还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当时正在桑树林养蚕。
轩辕恰巧路过,他当时就看呆了,因为嫘祖身上穿着一件金色彩衣,闪着柔和的光,地面上还堆着一堆白色的蚕茧。
轩辕很好奇,就上前问询少女嫘祖:身上穿的是什么。少女嫘祖就给他讲了植桑养蚕、抽丝织绸的道理。
轩辕听后,想起了很多。譬如,人们在夏天披树叶,冬天穿兽皮,而这样的衣服能让人们防虫和御寒。
所以,他感觉,蚕衣肯定是一项大创举。
于是,经常过来看少女嫘祖养蚕织绸,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
在公孙氏的主持下,他就与少女嫘祖成亲。从此,少女西陵氏嫘祖,正是成为了轩辕的正妃。
在他们成亲当年,嫘祖就生下了长子少昊。次年,嫘祖又在弱水河畔生下了次子昌意。
此时,在中原大地,轩辕的哥哥姜黎已经统治有熊国很多年了,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原部落联盟。
因为小时候不被于有氏喜欢的事情,所以姜黎有意疏远了神农氏分支之一的于有氏部落。
被逼无奈的于有氏部落,很想改变不利的状况。很快,他们就想到了于有氏很喜欢并带养过的姒轩辕。
于是,他们积极迎回了姒轩辕,并让年仅十五岁的轩辕成为了于有氏部落的首领。
姒轩辕成为于有氏部落的首领后,把部落族人都改为姒姓,所以于有氏部落被人称为姒氏部落。
开始的时候,他们只在姬水流域发展。
在轩辕二十二岁的时候,姜黎就把中原北部的一小块领地给了轩辕,让轩辕带着部落离开了姬水流域,去帮他镇守中原以北。
轩辕带领部落来到中原北部领地后,养性爱民,不好战伐。
但是中原之北,小部落众多,经常出现烧杀抢掠、侵扰不断。
不得已,轩辕决定大力征伐那些用心不良的部落。在征伐的过程中,轩辕的名气大盛。
因此,姒氏部落,被人习惯叫成了轩辕部落。
为了融合众多小部落,轩辕干脆把姒氏部落改为轩辕部落,因而快速扩大了势力。
同时,他还与嫘祖,不忘带领族人育桑、养蚕和织丝,并发明了缠丝的纺轮和织丝的织机,解决了抽丝和织帛的困难。
然后,他们再用织帛制作成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和甲胄等。
从此,幸福的轩辕部落族人,夏天冬天都有了衣服穿,男人更加健硕,女人更加漂亮。
听到这些关于轩辕的故事,后山感慨不已。
每一个成功的人物,其实都不容易。
轩辕作为华夏的人文初祖,十五岁就挑起部落的重担,年年征战,同时还在不断发明创造。最后,经过几十年的戎马生涯,最终才统一了华夏众部落。
“应龙,你怎么偷吃桑叶?”
忽然,嫘祖在一旁大笑。
“啊?”
后山定睛看去,刚刚采摘好的桑叶旁,应龙正吃得晶晶有味。
“小应龙,你真把自己当蚕虫了?”
后山笑道。
“呵呵,因为他跟蚕虫一个样,圆滚滚,圆滚滚。”
旁边的华曦,嘻嘻笑了起来。
“应龙,你是人不是蚕虫,不能吃桑叶。”
后山摸着他的脑袋,严肃道。
应龙好似听懂了,把刚吃进去的桑叶又吐了出来,惹得现场的女人们大笑不已。
“三师父”
转身,后山看到了巫凡,跑了过去。
应龙就像后山的跟屁虫一样,也跟了过来。
三师父巫凡没有听见,他正急匆匆的,往一个地洞内走去。
“巫凡,你确定那些粮食坏了吗?”
仓颉着急忙慌地跑了过去。
三师父巫凡点点头,难过地说道:“是我没做好,那些粮食都有一股怪味道了。”
“真坏了?”
仓颉愁容满面。
这可是不少粮食啊,如果都坏掉了,很多人就要饿肚子了。
瞬即,他们钻入了地洞,走了一段距离后,就来到了藏粮食的地方。
这是个大山洞,地方很空旷,四周的岩壁上被凿了很多石槽。那些粮食,就是放在了那些石槽里。
仓颉急三步并作一步跑了过去。当他看到那些石槽里的粮食,都已经发霉的时候,他的脑袋唰地嗡了。
这不是小问题!他该怎么向轩辕交代?管仓储的人虽然是巫凡安排的,但把粮食放在石槽里却是他的主意。
三师父巫凡也是一脸茫然,这些粮食都来之不易,现在几乎全坏了,猪羊狗都不能吃了吧?
“这些石槽上壁有潮,难怪粮食会坏。”
很快,仓颉发现了问题所在。
与此同时,巫凡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些混放在一起的五谷杂粮石槽里,粮食都发霉了;而那些各自分开放置的粮食,却没有出现问题。
“咕嘟咕嘟......”
突然,山洞的一侧,响起一道奇怪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