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零节、寻父
杨年来到汉水边,汉水的这一段宽约六十余丈,本来杨年不可能徒步过去的,可今晚的运气还不错。蒙军大营遇袭着火后,阔端下令各营派兵协助全力营救,南营蒙军坐木筏过汉水时,慌乱之中,木筏相撞,撞坏了几只木筏,散了架的木头、木筏随水漂流,刚好汉水在此接纳了从北面而来的大林河。大林河水量虽不大,但也改变了河水的流向,漂流的破木筏随着水流到了汉水的南岸边。杨年很轻松地用破损的木筏过了河,过河前他把马留下了,反正过河后,马已经无用,老马识途自已知道回去。
过得河来,杨年又抓瞎了,怎么办呢?到哪里去找父亲?事先根本没想过,父亲如果撤出来了,肯定现在是往北面那茫茫大山中跑,现在不知在哪里呢?老杨当初安排他回曹友闻处报告行动方案,主要目的是支开小儿子和保护那些他认为有必要保存的战士,根本没有打算让杨年再回到身边,杨年也是一时思父心切就开始行动,也没有想过单独行动要找到父亲有多艰难。
他从没来过这里,根本没想到汉水这一段刚好是西北东南向的,从河谷进入山林后为了避开蒙古兵,他决定向北方走,漆黑的夜晚哪里分得清方向,他以为垂直汉水的方向就是北方,如果按他的方向走,那将大错特错了。
大约半炷香时间,他爬上一个高地,感觉到方向不对了,自己显然离蒙营越来越远,不是他想去的方向。
现在宋军已经撤退,蒙营能烧的已烧得差不多了,很多地方的火势已经控制住了,爆炸声、杀伐声都已停了。蒙军主力在汉水南岸,北营的兵力有限,虽然已受重创,论实力还是要比曹友闻的军队强大得多,可惜被打懵了,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根本无法组织起象样的反击。待他们想到对宋军反击时,宋军占了便宜就有序地撤退了,蒙军也不敢追。也不知道北面大营的主帅怎样,阔端也把主要精力放在抢救粮草和报复肇事者方面了,各营主将只派出了小股部队前出警戒,主力则留下收拾营地,救死扶伤。
遭这次突袭后,蒙军损失巨大,粮草损失过半,军帐损失三分之一以上,人马伤亡近万,而汪世显部的损失同样不小,好不容易从蒙军大营运来的粮草又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人马伤亡五六千,刚修好的营垒又给破坏了。追击突袭的宋军时,他的山地步兵又遭到了伏击,他遇上的是比他们更擅长山地战的杨价的播州军和田兴隆的思州军,无准备的遭遇有准备的,岂有不败之理。
杨年这时有点进退两难了,进又不知去哪里找父亲?退还得去追曹友闻,太不好意思了。犹豫了一会儿后,杨年还是决定修正方向往北走。在山林中行动是他的强项,只是到处都是黑漆漆的,蒙军大火扑灭后,已没有光亮给他作找方向的参考了,又加上是在树林中,有光亮他也不易看到,只有地面的白雪反射极其微弱的天光。他又不敢搞出大的响动,在他向北行走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他至少遇上了四队搜索的蒙军,现在他只能凭想当然地在野林子里瞎闯,希望能脱离蒙军集中区。
他不知道,父亲组织的这次偷袭彻底把阔端给激怒了。先前五组袭扰没给蒙军造成多大损失,但依蒙古人输不起的性格,肯定要派人狂追、报复的,杨巨流最后摸到他的北大营边,用火箭一阵狂射,在短短的一百数左右的时间内,近一百五十余支火箭(老杨在昨晚在大鱼洞中已将三十多斤火药分包绑在普通箭上,虽然没装引线,但在满是火焰的蒙营中,其起的作用不比六十余支火箭差)在大营内炸开燃烧,看到熊熊大火中乱窜的战马,和正在化成灰烬的粮草、军帐及其它战略物资,阔端几乎被气疯了。
为了抢救物资,他下了不顾一切代价的命令,为了出口心中的恶气,他派了三千步兵和他身边的护卫高手,来追踪杨巨流他们这一组。
杨巨流他们在射火箭时,已经惊动了北山上防守的蒙军,他们向山下包围过来,阔端派出追兵和护卫破营而出追踪时,早已不知杨巨流他们的去向,杨巨流他们则利用夜色和会说蒙语的优势,沿着山麓向大林河谷方向狂‘追’,边跑边用蒙古话嚎叫,呼叫那根本不存在的敌军站住,一边高叫着指挥蒙军追击。
蒙军当然把这么卖命追踪的兄弟当成了自已人,也跟在后面大声呼叫追兵前来支援,可他们的速度没老杨他们快,追着追着就失去了前面追踪的兄弟,当然也没目标了,因为前面追踪的兄弟没有叫喊了。
已经‘追出’包围的杨巨流他们又不傻,既然已经摆脱了,当然不会再暴露了。等到阔端的护卫们追上象无头苍蝇似的蒙军后,老江湖自然知道刚才那些‘最卖力的兄弟’可能就是肇事者。他们分出一部分人先追踪,其它的则等大队人马到来后展开搜索队形,沿着地上的足迹进行拉网式搜索。
老杨可是老得不能再老的江湖,他们利用大林河给蒙军摆迷踪阵,一会儿东岸,一会儿西岸,搞得追踪的蒙军和阔端的护卫们不知道如何追才好。只好平行展开碰运气了。两个时辰后,他们已经分不清哪些是敌人的踪迹,哪些是自已人留下的了,漆黑的夜晚在这莽莽大山树林里面他们已经迷失了方向,于是只好以一百人为一个小队自行去碰运气了。
杨年刚刚闯入这些碰运气的蒙军搜索网内,他可不是什么老江湖,既不知道这些情况,也分不清方向,边躲边走,走得十分小心。
不过他此刻心情好多了,在他看来,既然蒙军在疯狂地乱追一气,说明老爸他们已经脱险了。于是他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只想快点离开这鬼地方,至于能否找到父亲就不关键了。运气还不错,刚好他也摸到了大林河谷。
他沿着大林河朝上游走,被搞懵了的蒙军刚好又以大林河为界,各搜一边,而这条河边却谁也懒得来搜,杨年沿着河往上走了两个时辰,天亮了,麻烦也来了。
他听到远处有人用蒙古语呼叫大队前来支援,说在前面一个石洞中发现了目标。杨年躲在河边干黄的芦苇丛中,听到有一个人操着汉语用威严的语气在问缘由。
是一个道装的老者,可能是全真教的高手,(受清虚道长的影响,杨年把一切作恶的道士都归在了全真教名下)被阔端聘为护卫班头,可能是受聘不久,不会蒙语还需要通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