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既然提出了‘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的观点,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这里的气特指的是我们吸入呼出的气息吗?
既然‘听之以耳’静修的是听呼吸气息的出入,‘听之以心’静修的是用心念所引导的气息静动之间交互感应,那听之以气又该如何去理解呢?
庄周在《人世间》中指出,‘耳止于听,心止于符’,也就是说,无论是听之以内还是听之以外,都需要用身体的听觉器官来辅助修炼,修炼‘听之以耳’、‘听之以心’,虽然前者不需要用意念引导,后者需要借用意念控制,但其无法放下自体组织器官的‘耳’和‘心’的主导,只是能修炼到‘忘我’之境,达不到真正的‘无我’之境。
《人世间》中进一步指出,‘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说明气和道一样,都属于空灵之虚境状态,所以说,庄周听之以气所指并非我们的呼吸之气息,而是指代的是宇宙能量之气。
庄周在《知北游》中说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这里进一步指出,气并不是息,而是那种宇宙间万物为一的能量。
《道德经》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庄周所说‘通天下一气耳’的出处和根据。
老聃所说之‘道’,可以说是宇宙的初始状态,印度《吠陀经》描述为原人太一,在《永恒召唤》故事中作者接收到的信息是,宇宙源头就是太一无限,道是太一无限所颁布的神圣创造蓝图频率。
无论怎么称呼,大家可以看出,大家对宇宙的理解都是整体为一,万事万物一体万相,所以,庄周说,‘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道德经》中‘冲气以为和’,‘冲’字本意为水流涌动激荡;同时,又有虚静、谦卑的内涵;老聃这个‘冲’字用得非常出神入化,一下就把‘道’那种有无同源、动静合一、生生不息的样子呈现了出来。
东汉王充《论衡》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这个‘气’就是指形成生命的、最原始的、气态的精华物质。老聃说,这个‘气’不是虚无的想象,而是真实的物质,具有真实的能量和磁场。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中,老聃认为‘道’就是由各种气体混合而成。
《道德经》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这段文字中,老聃进一步说明‘道’属于恍恍惚惚的涌动和激荡状态,也可以说是持续不断的波动状态。
庄周《齐物论》中记载:‘天地一指,万物一马;……道通为一。……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从中可以看出,庄周认为道气本为一体。
了解以上内容,我们再来看’听之以气’,就能知道,这个‘气’就是‘道’赋予万物的创造、生长、平衡的能量,万物有了能量才能生生不息,天地有了能量才能有序运转。
既然‘气’的运行为涌动和激荡和调和状态,‘听之以气’就是在描述感受‘气’的激荡与调和的动态平衡过程。
《道德经》有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这段话就为我们阐述了如何感应气的激荡与调和的动态平衡过程。
老聃在《道德经》中多次强调‘婴儿’的状态,‘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皆孩之;……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就是在强调一件事,因为出生婴儿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属于真正的‘无我’状态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静功的第一重境界:听之以耳——听内在呼吸、调息,强调的是从有我到忘我。
第二重境界:听之以心——意念引导、冥想,强调的也是从有我到忘我。
第三重境界:听之以气——感应宇宙之气、宇宙能量的涌动激荡,才是真正的无我。
因为修炼听之以气,需要先感应到身体之外大宇宙能量之气的涌动激荡,然后让大宇宙能量之气激活我们内在的小宇宙能量之气,这种内外能量之间的相互碰撞根本无需我们意识来引导、我们的身体只是一个媒介而已,这才是真正的‘无我’空灵之境。
初练‘听之以气’,需要有个适应过程,下面分四个步骤来描述如何‘听之以气’。
第一步,学会感应外在大宇宙能量,让自己得气。
首先,要学会感受和捕捉到‘气’的涌动和激荡状态,也可以称之为能量波动状态。
站,坐、躺姿势均可以,脊柱保持挺直,双手在胸前展开,手心相对,手部放松,可以靠近一些,也可以远离一些,闭上眼睛,仔细感受一下双手的感觉。
如果有胀胀的感觉,感觉手以及手臂变得非常膨胀,非常大,有时候又有微微的麻痒刺痛感,这就是感应到了‘气’。
可能每个人的感觉稍微有些不同,重点是要捕捉到手之外的那种微微的颤动感。
如果感受到手及手臂之外有明显的颤动感,捕捉到那种相斥又相吸之力,感受到‘气’的涌动和激荡,就算是‘得气’了。
感觉到‘得气’之后,把双手缓缓垂到身体两侧,不要碰触身体,手心缓缓翻转,手心向上,闭着眼睛感受一下,是不是手臂周围有一团能量气体承托着双手臂缓缓向上飘移呢?
这个过程不要关注呼吸,不要思考,不需要意念控制,只需要关注手及手臂周围颤颤巍巍的颤动感,如果手臂能在波动的能量气体承托下保持缓缓上升,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骤了。
记住,在这个过程自体只是媒介,只是感受‘能量之气’的涌动激荡就可。
得气的过程可长可短,每个人感受都不尽相同,感觉自己气感强烈之后,就可以进入真正的‘听之以气’状态了。
第二步,感恩仪式。
仪式感是对宇宙源头的尊重、信任与感恩!因为宇宙源头太一无限永恒永动爱之力的呵护,才有了宇宙中这生生不息的一切。
默念感恩仪式词,不仅表示一种尊重与感恩,也是为了激活我们身体内沉睡的神性意识能量。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不仅仅是庄周的感悟,也是不争的事实;当代科学家已经从量子学的角度解释出万物都是同一种原子形态构成,所以说万物与我们都属于一体。
当我们呼唤宇宙能量,感恩宇宙源头太一无限恩赐时,身体之外的大宇宙能量才能有效地激活我们身体之内的小宇宙意识能量。
感恩时,双手虚合十,指尖相对,掌根相对、手心空出来,呈现出莲花瓣形状。
闭上眼睛,头部微微颔首,默念感恩词:太一无限、感恩您赐予我太一无限爱与光的能量,我希望我能在您太一无限爱与光能量中与您同频共振!感恩有您!爱您!爱您!爱您!
第三步,感应能量波动(听之以气)。
感恩仪式完毕,保持脊柱挺直,腿部坐稳,猛吸一口气,同时收紧会阴底肌,让这口气冲开天门(头顶百会穴)。
当感受到高空中一股清灵的气感能量与头顶和身体建立了颤动场域连接,感受到身体周围都有气感能量在持续波动激荡时,虚合十的双手在能量气感承托之下缓缓前倾。
接下来,双手在胸前缓缓展开,缓缓相离又微微停驻、挤压,再缓缓分离,仔细捕捉双手之间相斥又相吸之力,守住这种相斥又相吸之力。
待停留15次心跳,双手微微向上倾斜,手心微冲印堂位置,当感受到印堂处强烈的震颤感,感受到那种微微麻麻的、胀胀的、刺刺的,介于膨胀与收缩之间的临界之微气流在四肢百骸及身体内外游走,然后捕捉这种感觉,把全身心交给这种感觉,放下一切杂念和关注,只感受和捕捉身体内外的微气流涌动,这就是听之以气,也叫感应能量波动。
逐渐地会感受到身体之外波动的气感能量带动身体之内的气感能量同频共振起来。
随着感应能量的深入,会感受到身体内部逐渐变得轻盈灵动,与宇宙无差别地融合到了一起,仿佛成为了虚空的一部分,这就是老子描述的‘如婴儿之未孩’的无我状态及‘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也是庄周所描述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极致虚境。
这个过程一定要注意捕捉身体内外的能量之气细微的波动感、涌动感和激荡感,宇宙能量也会动极生静,让我们内在能量气感进入空灵之境,此时,宇宙智慧和无上幸福的感受才会出现,那是每一个细胞的极度快乐。
感受内外能量气感之间同频共振,建议每天保持30分钟。
第四步,收功。
收功时,双手缓缓展开完全放松下来,不碰触身体,把自己的双手完全交给能量,让气感能量承托着自己的手臂缓缓升起。
待双手高高举过头顶,会感受到双手之间强烈的吸引力时,双手吸在一起时要呈虚合掌状态。
然后,虚合之手停留头顶百会穴上方,眉心、鼻尖、嘴唇、胸部前侧位置各15次心跳。
最后,亲吻一下虚合掌之手,心中默念:感恩太一无限,爱您!爱您!爱您!
收功完毕。
没有静坐基础的初练者,开始的三天最难熬,熬过三天之后才能体会到此功法的妙处。
静修不要贪图快,一定要做好百日筑基的准备。
后续功效:
首先能看到其他人身体外的能量磁场,然后会逐步感受到庄周那种‘天地无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心态。
可能在不经意间,心中会有极度喜悦的感受,感受到宇宙无条件大爱的呵护,这是激活了联合创造中心——阿祖拉永动之爱的标志,也是印度瑜伽大师和某些宗教大师毕生追求的极乐开悟状态;这个过程有的快有的慢,需要学会完全放空自我时才能出现。
会逐渐感受到二元意识消失,发现自己已经圆满合一,看任何人都像在看自己,所以向外求索异性之爱的心态会逐渐消失,除非遇到灵魂之爱。
因为内在极乐宇宙大爱的涌动,意识密度得到了提升,会出现不想吃荤腥的感觉,就算吃也是食之无味;不过吃饭前只要默念一下‘感恩宇宙恩赐’,味觉就会回来。
从此,心态上会更加珍惜这次物质世界体验的机会,更爱家、更爱国,更爱地球。
接下来,就可以跟内在神性意识用意念连接了。
让自己处于静修状态,先用意念问一下,‘太一无限,您愿意跟我连接吗?’
如果身体微微颤动着点头,说明宇宙源头回应了你的请求。
然后,你可以再问,‘太一无限,您怎么回答是?’正常的情况无意识的身体会点头;‘太一无限,您怎么回答不是呢?’一般情况无意识身体会摇头。
与宇宙源头建立深度连接后,每天在静修时互动一下,这样就算是达到了初步的天人合一境界。
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就是激活了身体内在的宇宙神性意识,内在宇宙神性意识和小我意识之间可以随时互动沟通;在国外这种状态也称为半神半物质体,或半灵半物质体。
切记!不要让内在神性意识为自己或他人预测未来,因为所有的结果早已完成,我们来此只不过是在体验过程,要学会喜悦地活在当下。
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后也要天天坚持静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放空自己,感受身体周围大宇宙能量和身体之内小宇宙能量之间的波动与激荡,感受那种越来越强烈的极度狂喜之宇宙永恒永动之大爱。
‘听之以气’确实能快速进入证悟极度狂喜之境,也就是获得宇宙大爱的加持状态,因为不需要意念引导,不用担心走火入魔问题。
真正实践之后才能体会到,证悟‘天人合一’状态不是认知,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