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饭店、白天、内
出场人物:张大健、袁大哥、郎中、两个家丁
△张大健正准备结账时,忽见进来三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少男少女,他们结伴前来赶圩。
△他们选一桌子坐定后,当看出张大健和袁大哥是捞佬,还身配军刀时,明显眼带恶意,仿佛见到了杀父仇人。
张大健(嘀咕):这些人肯定是当年那些起义军的家属!
袁大哥(朝张大健使一眼色):当心受到攻击。
袁大哥(小声对那两个家丁说):有情况的话,你俩一个跑去报官,一个留下来保护将军!
△还好相安无事,张大健随即拉走了袁大哥,走为上计。
△当地的土朗中看在真金白银的份上,竭诚为张大健医治。
郎中(嘱咐):服完这十副草药,便会药到病除。
场景二:渡船、白天、外
出场人物:张大健、袁大哥、金铃、银铃、少年郎、两个家丁
△巧的是,在回程的路上,张大健又偶遇了之前对他俩满是敌意的三个少男少女。
△他们采购了不少生活物资,装满几个竹背篓准备回家。
△双方共坐一艘渡船,张大健本就身体不适,又舟车劳顿,走路摇摇晃晃,由两个家丁搀扶着。
△袁大哥一面笑着,点头哈腰。
袁大哥(央求):姑娘行行好!能不能让个位置给我这位兄弟坐一下?
金铃(火冒三丈):叫什么姑娘,我是你姑奶奶!
△金铃张牙舞爪地回骂道,好像叫她一声姑娘侮辱了她似的。
△袁大哥被吓了一大跳。
袁大哥(心里独白):听说僚人野蛮不好惹,年轻人又血气方刚,争吵几句都有可能发生武斗,连小丫头片子都张牙舞爪,没有半点腼腆样子。
家丁(用方言):小妹别生气!我们不是坏人,我家主人生病了,麻烦给个让个座。
少年(招呼):金铃,银铃,你们坐过来吧!
△对面的少年郎招呼两个少女跟他们挤在一块儿坐。
袁大哥(感谢):谢谢姑奶奶!
△袁大哥陪笑道,弯腰作揖,态度卑微。
△张大健一行人坐定后,瞧对方虎视眈眈,对捞佬特别仇恨。
△袁大哥不由自主地单手握刀把,做出应战状态,他心里直发慌,生怕一不留神得罪了僚人,遭到他们群起而攻之。
袁大哥(嘀咕):尽量别来少数民族聚集地,僚人相当团结,随便在大街上喊一声,都能集结到一群帮偏架的,不管他们以前认不认识,在外族人面前都是自家兄弟。
△张大健见状,碰了一下袁大哥,示意他松开握刀把的手。
张大健(劝导):别在拉仇恨了,距今离平叛侬智高起义,不过短短数年,僚人深藏心中的仇恨一点就炸,还是少惹事为妙。
△对方那三个少男少女,目测袁大哥身高至少一米八,体重二百斤,红脸糙汉子,腰间的军刀特别刺目。
少男(嘀咕):这一个都不好对付,除去一个病秧子,还有两个家丁做帮手,不要轻举妄动。
△明知道对方不好惹,他们依旧不输气势,怒目瞋之。
△张大健和袁大哥就当没看见,转头欣赏沿江的秀美风光。
张大健(嘀咕):别理会他们,何必跟一群娃娃一般见识。
袁大哥(陪笑):姑奶奶慢走!
△渡船靠岸后,袁大哥笑请对方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