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篇
深度沟通,就是要将话说到位
生活中,经常有人会说:“我性格比较直,说话难听请不要介意。”其实,这就是情商低的表现,性格直不能成为不会说话的理由。高情商的人会说话,他们在说话时能很好地照顾对方的情绪和心理,所以所说的每句话都是对方喜欢听的话。
第01章 深度沟通,就是要将话说中听情商高的人,说最中听的话,赢得幸福生活的密钥就会说 话。生活中,那些会说话的人总能够在社交场合中如鱼得水,总能讨得所有人的欢心,毕竟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
会沟通者,更易获得幸福
情商高的人往往会说话,许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说话可以 成为幸福生活的密钥。说话,对人的情绪有一定影响,心中想 什么,就应该大胆地说出来,如此才不会造成内心的压抑和憋 屈。话说完了,心中的怨气也没有了,如此一来,你还会感觉 到自己是不幸的吗?因此,我们可以说:幸福生活的密钥就是说话。
说话怎么可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幸福呢?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人是人前话不多,人后却是喋喋不休,他们对着天花板抱 怨、对着窗户咒骂,这时,内心所受的委屈以及伤痛瞬间涌现 了出来,人们通常把这样的心情叫作“憋屈”。因为在大庭广 众之下不敢说、不愿说, 结果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只能是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些不敢说话的人,往往也是生活中总是感觉到自己不幸的那一类人。
美国医药学会前会长大卫·奥门博士曾说过:“尽量培养 出一种能力,使别人能够了解你的思想和感觉。学习在个人面 前、团体面前、大众面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在你 通过不断努力而获得进步的时候,你便会发现:你——真正的 你,正在人们心目中塑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印象,产生前所未有 的冲击。从这份处方中,你还会得到另外的好处。学会说话, 会增强你的自信心,你整个人会越来越温和,越来越美好。这 将意味着你的情绪已渐入佳境。”这是他曾经开过的一个药 方,当时,他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药房里抓不到,每个人得自己配,你要认为自己不行,那就错了。”
心理学家指出:“假如一个人很有主见,当自己受委屈 的时候,会在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态度,就不会在心中郁积很 多的愤怒。”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习惯了忍气 吞声,不愿意说出来,反而给自己内心积压了更多的压力和不 满。所以,请大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观点,说出来,你的心里将会舒畅很多。说话,确实是你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
1.从心理上改变
在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会感觉到自己是不幸的,是因为 内心自卑、缺乏勇气。而综合起来,就是不敢或不愿意说话, 因此,才会把自己推至不幸的境地。说话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 来很多新的改变,不管是情绪上的改变,还是心理上的改变,这些改变都是很有必要的。
2.说话是培养一个人自信和勇气的最佳方式
卡耐基先生说:“说话是培养一个人自信和勇气的最佳方 式。”当一个人除去在一群人面前说话的恐惧之后,他也会克 服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生活本身的恐惧。大多数人都有这样 的体会:当你站在许多人面前说话,说得听众频频点头,大家 的目光都在赞许你,还有人在本子上记要点,在说话结束时听 众对你抱以热烈的掌声,在散场时有人让你签名,有人找你请 教问题,你会对自己产生新的价值认定,心中的自卑感会一扫而光,自信心将得到无比的增长。
3.说话将为你减少内心郁积的怨气
对于那些总是憋屈地生活着的人来说,说话将会为他们减 少内心郁积的怨气。在心理治疗术里有一种办法叫作空椅子,就 是告诉我们缓解压力的根本办法就是接纳自己、大胆表达自己的 意见。对此,对于自己所受的委屈以及压力,我们应该真实地通过说话反映出来,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带来的幸运。
沟通要因人制宜,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俗话说:“求神要看佛,说话要看人。”人上一百,形形 色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情,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心理。这时
候,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需要因人而异,需要迎合对方的性情、心理特点,才有可能影响对方心理。否则, 一味地强势或 一味地退却,只会使我们在交流中处于越来越被动的位置。所 以,我们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需要讲究看准人下“药”,如此这般,才能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应对自如。
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可以去 干吗?”孔子回答:“不能。”这时,另一个学生冉求也问了 同样的问题:“听到了,就可以去干吗?”孔子回答说:“那 当然,去干吧!”公西华听了,对于老师孔子的回答感到很疑 惑,就询问孔子:“这两个人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 我有点儿糊涂,想来请教。”孔子回答:“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的意思就是,冉求平时做事喜欢退缩,所以我要给他 壮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劝阻他,做事你要三 思而后行。孔子诲人也不是千篇一律,更何况是说话呢?我们 在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时,需要看准人下“药”,时而强势,时而退避三舍,这样才能有效地影响他人心理。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经说:“与智者言,依于 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 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1.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我们在开口说话之前,需要仔细观察了解对方这个人,或是了解他的性格特征,或是了解他的喜好。在交谈进行的过程 中,势必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比如,对上司不能强势,只能“弱势”;自己的利益受侵犯,必须强势,维护自己的利益。
2. “对方想听什么,你就说什么”
当我们置身于一个谈话环境时,我们必须清楚与对方的 关系,了解对方的喜好禁忌,了解对方喜欢听什么,讨厌听什 么。洞悉其心理,对方想听什么,你就说什么,那些讨嫌的话绝对不能说。
3. “肚子里有货才能倒得出来”
当然,为了能够应对各种人,我们必须不断地积累知识,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和什么人都有话说,才能够说出对方喜欢听的话。
“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一 个人要善于说话才会受欢迎,如果你能够根据不同的人说不同 的话,使自己的话语有“弹性”,那么,你的人际交往也能够相应地收放自如。
凝练语言,字字珠玑
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而且更是一种个人能力。不会说话的人,即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方也会不以为然;
会说话的人,虽然只有只言片语,却一字千金,令人叹服。所 以,大家作出总结,“一句话说得不好,可以说得人跳; 一句 话说得好,可以说得人笑。”一句话既可以化友为敌,引发一场争论甚至导致一场战争;也可能化敌为友,彼此冰释前嫌。
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指出:“说话的能力是成名 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受人尊 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 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他甚至断言:“发生在成功人物身 上的奇迹, 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由此可见,话语不仅能够使 自己获得卓越的成功,而且能够有效地影响他人的心理。那些说 着“不寻常话”的人,往往令人尊敬,令人叹服;相反,总是喋喋不休谈论自己或者是非话题的人,则令人心生厌恶。
那么,怎么样才能说出不寻常的话呢?
1.幽默
有一天,人们对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说:“你创建了世界第 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吗?”玻尔幽默而含蓄地说: “也 许是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自己的愚蠢。”面对别人的称 赞,玻尔通过幽默而又谦虚的话回应,使得人们更加崇敬这位物理学家了。
2.语言真实、坦诚
鲁迅先生说自己:“哪有什么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说闲话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罢了。”鲁迅先生否认自己是天才, 却肯定自己珍惜时间这一优点, 给人一种真实、坦诚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说话说得好,那他说的定不是寻常话,所以,才 有拿破仑因一席话而鼓舞了军队的士气, 一鼓作气取得了胜利; 林肯的一席话,让反对他的政敌哑口无言,肃然起敬;马云的一 席话,传递给无数创业者以成功的希望。在日常交际中,我们要善于通过语言来操控他人心理,即说不寻常的话,令对方叹服。
深度沟通,就是要将话说得动人心弦
包钢大学毕业以后决心自谋职业。 一次,他在网上看到 某家知名公司招人。包钢没有盲目地去应聘,而是花费很多精 力,广泛收集该公司经理的有关信息,详细了解这位经理的奋 斗史。那天见面之后, 包钢这样开口: “我很愿意到贵公司 工作,我觉得能在您手下做事,是最大的光荣。因为您是一位 依靠奋斗取得事业成功的人物。我知道您二十五年前创办公司 时,只有一张桌子、 一位职员和一部电话机,经过您的艰苦奋 斗,才有了今天的事业。您这种精神令我钦佩,我正是奔着这种精神才前来接受您的挑选的。”
所有事业有成的人,都乐于回忆当年奋斗的经历,这位经理也不例外。包钢一下子就抓住了经理的心理,这番话引起了经理的共鸣。因此,经理乘兴谈论起他自己的成功经历。包钢 始终在旁洗耳恭听,以点头来表示钦佩。最后,经理向包钢很简单地问了一些情况,终于拍板:“欢迎加入我们公司。”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工作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展现自我价值。在沟通的过程 中,真诚地与对方交谈,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那么对方也会愿意和你成为真正的朋友。
当时,诸葛亮隐居南阳,躬耕陇亩,与隐士黄承彦是忘年 之交。黄承彦有一女,身材短小,脸色黑黄,貌丑无比,名曰阿 丑。阿丑虽生得不漂亮,但从小读书,学识并不亚于男子。黄承 彦非常欣赏诸葛亮的才华,而那诸葛亮乃是天下有名的才子,又 生得相貌堂堂, 一表人才,他怎么会看上自己的女儿呢?但事情 就是这么巧,诸葛亮偏偏料定阿丑是个不平凡的女子,虽未曾谋 面,但心中早有几分敬慕之情。诸葛亮的嫂嫂看出了他的心事, 便亲自登门到黄家为诸葛亮提亲。黄承彦大喜过望,当即约定让 诸葛亮亲自来一趟沔阳,与阿丑见上一面。碰巧,此时的诸葛亮 刚好受了刘、关、张三人的两顾茅庐之请,对于是否出山,心中也举棋不定,正想请教一下黄老先生,便欣然赴约。
到了黄家,与阿丑相见后,诸葛亮见其行为举止落落大 方, 颇有风度, 心中不由得多了几丝好感。互相问候之后, 诸葛亮便把刘备两顾茅庐的事情告诉了黄承彦, 想征求他的
意见。黄承彦没有作答, 而是反问诸葛亮: “你是怎么考虑的?”诸葛亮说:“想来想去,还是隐居南阳,躬耕陇亩好,
可不受世俗纷扰,颐养天年。”
谁知这时,黄承彦还未言语,阿丑便接过话题说道:“小 女子虽才疏学浅,但想向先生进一言:避乱隐居,固然悠闲, 但身处乱世之中,焉能清静?苟全性命也绝非易事——孔融勤 奋好学,刚直不阿,终被曹操所杀;祢衡洁身自好,也死于非 命。先生难道不应该吸取教训吗?依我看,先生人称卧龙,有 旷世之才,应当施展抱负才是。况且,刘备是一个有雄图大略 的人物,他能够放下身架,亲顾茅庐,说明他礼贤下士,爱才 惜才,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辅佐吗?大丈夫生于世间,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安能默默无闻,糊涂一生?”
阿丑的一番话,令诸葛亮对她肃然起敬,同时也下定决心辅佐刘备。
击中要害的话,总是动人心弦的,只有把话说到点子上,击 中要害,对方才会感受到你说话的分量,才会对你说的话有所警 醒。说话如果说不到要害上,就无法拨动对方内心深处最关心、最敏感的那根心弦,就无法使其动容,改变主意,幡然醒悟。
说话就要点到关键处,这样的话才有力度,这样的交际才 能成功。如果你说来说去说不到重点,那你怎么可能通过话语 达成你交际的目标呢?为何有些人口才极其高明,有些人说话 词不达意?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掌握高明的口才技巧,把话说到点子上,你就会把握住人生的每一次成功机会。
1.说话之前先察言观色
一个会说话的人,在说话之前必然会先察言观色,正所谓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话也要看准对象、选准中心、把 握要领,考虑要不要说,思考应该说什么,以求话未出口先胜 几分。若我们能做到想好了再说,话虽然没说多少,却句句说到了点子上,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说话合适且得体
我们要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面前说合适的话,该说 话时才说话,而且要说得体的话。只要我们有充分的耐心,积 极进行准备,等待条件成熟,顺理成章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能既赢得对方的开心,又能令自己舒心。
3.少说不相干、不必要的套话
有人喜欢在谈话中用许多不相干、不必要的套话。这种情 况,在与人交谈中都是非常有害的,给人造成一种说话啰唆, 没有条理或是故弄玄虚的感觉。平时应该多记一些词语。生动 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是说话时多动动脑筋,想想如何表达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把话说到点子上是说话技巧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如果一 番交谈连达意的目的都没有达到,那这场交谈是失败的。不论 自己的话题是否符合对方的期望,我们至少应保证不致引人反 感。因此,只有做到以诚相待,又保证自己的话不偏离主题,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就像是我们射箭一样, 只有先看到靶子,才有可能瞄准靶子的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