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2
书名:追忆那些年的绝代芳华 作者:黄紫彤 本章字数:2316字 发布时间:2024-07-03

最后的归宿

事实上,杜月笙对孟小冬心仪已久。多年来明里暗里帮过她很多次。但是孟小冬对此是毫不知情的。她以为,那只是杜月笙喜欢听她唱戏,屡次相助,也就是作为一个有实力的戏迷的举手之劳而已。

1937年5月1日,上海黄金大戏院举行开幕典礼。杜月笙揭幕并致辞,行剪彩礼的是三位年轻貌美的女士:孟小冬、陆素娟、章遏云。

孟小冬这次到上海剪彩,是受杜月笙的四姨太太姚玉兰的邀请。姚玉兰跟孟小冬是结拜姐妹,两人关系很好。她早就知道杜月笙对孟小冬有好感,考虑到孟小冬年近30还没有稳定的家庭,自己在杜家的几个太太中,又势单力薄,因此就想把孟小冬拉进来,一方面讨了杜月笙的好,一方面也能壮大自己的势力。

孟小冬到了上海,就跟姚玉兰住在一起。一天晚上,姚玉兰要孟小冬跟她同睡,陪她聊天。两人聊到半夜,才蒙蒙眬眬地睡去。恍惚中,孟小冬觉得姚玉兰起身出去了,她猜那是去上厕所,就没多想。但是不一会儿,进来了一个男人,她睁眼一看,是杜月笙,当时就吃了一惊。不过,她并没有声张起来,因为这些年屡次受到杜月笙的帮助,无以为报,再加上自己经历了婚姻的坎坷,也知道杜月笙的势力有多大,既然到这分上了,逃肯定是逃不掉的。因此就半推半就的顺从了。第二天一大早,姚玉兰就笑盈盈地对孟小冬说,小冬,你留下吧,咱们姐妹俩合在一块儿,跟那几个女人斗,把家产都夺过来,咱俩平分。孟小冬虽然不屑于此,但是也不想再奔波了,就留了下来,成了杜月笙的情妇。

没过多久,日寇就攻入上海。杜月笙慌忙携带家小逃到香港,孟小冬则返回北平。一年后,杜月笙发电报让孟小冬去香港,孟小冬就过去盘桓了几个月,仍旧返回北平,并正式拜余叔岩为师,开始闭门学艺。

1947年,杜月笙60大寿那场赈灾义演结束的第二天,孟小冬便向杜月笙告辞,返回北平。临走的时候,她只留下了20年前刚来北京时选购的一件褶子,其他的所有行头全部送了人,表示自己以后不打算再登台唱戏了。

孟小冬走了之后,杜月笙觉得很亏欠她,因为她只在他这里带走一块金表,其他的什么都没要。杜月笙就派了一个门徒到北平,给孟小冬买了一栋别墅。孟小冬独自一人住在别墅里,身弱多病,无人照顾。她栖栖遑遑地住了一些日子,忽然就接到姚玉兰的挂号信,让她到上海暂住。到了上海之后,姚玉兰对孟小冬说,这次来了就不要再走了,以后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绝对不会再另眼相看。

孟小冬此时已经40多岁了,听到这话,回忆起自己这半生,一直在辛苦奔波,四处飘零,连个夫家都没有,仿佛是水面上无根的浮萍似的。当时不由得就落下泪来。几十年苦等爱情,爱情却迟迟不来,褪了红颜,老了青丝,辜负了韶光,再等下去,也无非是一场空,难道非得弄到孤独终老的地步吗?罢了,罢了。就跟着姐姐姚玉兰,守着杜月笙吧。

心性大变的孟小冬,此后就留在了杜月笙的身边,帮着姚玉兰一起照料杜月笙,俨然成为杜月笙的又一房姨太太了。在杜公馆里,她收起自己以往的孤傲性情,一直谨言慎行,只做分内的事,更不和其他姨太太们争风吃醋勾心斗角。此时的杜月笙已经年过花甲,身体也不好,整天躺在病榻上,非常依赖孟小冬。后来孟小冬生下一个女儿杜美娟。这之后,她在杜家的地位就渐渐地稳固了。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杜月笙打算出走香港。临行前,他把全家人都叫到面前,盘算着一共需要多少张护照。算好27张的时候,一直在旁边默不做声的孟小冬突然发话了:“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呢?”杜月笙一听,这才反应过来,这么久了,还没有给孟小冬一个名分呢。当即宣布跟孟小冬结婚。

婚礼当晚,63岁的杜月笙在仆人的搀扶下,离开了他那一直离不开的病榻,穿起长袍马褂,戴上礼帽,坐在手推椅上被推到客厅里,然后由人搀扶着,跟42岁的新娘孟小冬站在一起,接受大家的祝贺。杜月笙把自己的儿子媳妇全都叫来,让他们对孟小冬行跪拜礼,改口称“妈咪”。孟小冬则送给每个儿子、女婿一人一套西服,女儿、儿媳一人一块手表。

那一天,孟小冬穿着崭新的滚边旗袍,依偎在行将就木的杜月笙身旁,心里边满满的都是甜蜜和幸福。她一生苦苦追求的“名分”,终于追到手了。作为一个艺人,她名满天下,为他人所不能及,早就圆了艺术梦。作为一个女人,她也算圆满了。在这片大地上,她几十年辛苦辗转,却找不到自己的落脚点。而今,在她走累的时候,总算有了一个归宿。

那就歇歇吧。

杜月笙是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在上海滩摸爬滚打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经历了很多。来往打交道的人物,不是达官显贵,就是同道枭雄,如何同这些男人打交道,他有着极为高明的技巧。他是个懂得驾驭男人的人,但同时也是个懂女人的人。他深知孟小冬这样“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女人,在艺术上有绝大成就,性情肯定孤傲,在外有人捧,在内就要有人疼。然而,多年的演艺生涯又造就了她敏感多疑的性格,倘若给她的疼爱像是施舍,像是同情,她一定羞赧至极,甚至愤然而去。

因此,他跟孟小冬说话的时候,忍着病痛,轻声细语。他看着她的脸,盯着她的眼,聚精会神地交谈,平时也随儿女一道亲亲热热地喊她“妈咪”。“妈咪”想买什么吃,只要略一透露,他便慌忙命人快办。他本是个男人,却表现出了如水的温柔。而这温柔与宠爱,正是孟小冬渴求一生的东西。这些温柔,她没有从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艺术家梅兰芳那里得到,却从一个黑社会老大这里得到了。

虽然这些时光并不长久。但是,慰藉余生,已经足够。

1951年,即孟小冬做了新娘之后的第二年,杜月笙就在香港去世。他在临死前,把自己的十万美元财产,分给了几个姨太太。孟小冬分得两万美元。杜月笙死后,孟小冬一直在香港独居。她收了几个学艺的弟子,整天深居简出,传授京剧艺术。之后因为亲友都在台湾,自己独居香港太过孤单,便迁居台湾,颐养天年。1977年5月27日,因肺气肿和心脏病并发症在台北逝世,享年70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