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绝圣弃知”、“绝巧弃利”。
庄子干脆大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先贤不可追,而在无数往生的重叠里,我们能看出一些渺茫的反复——
人生境界,是过程里产生的归宿。
当薛涛还是一名官妓的时候,当她还没有高尚地把自己定位为封建士大夫时,她的灵魂,她的境界,她的知识,并不是嫁接的,不是移植的,而是从土里生长出来的,是自然的,是真实的,哪怕演戏,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可是当她模仿其他士大夫的出路,登上吟诗楼的时候,她却抹杀了那个真正的自我,作秀迷失,出不了戏的怅然……紧接着,南诏兵乱,薛涛走下了吟诗楼,那个像狼一样坚韧,像狐狸一样狡猾,偶尔也像豹子一样高贵的薛涛,灵魂归位。
我不知道风儿往哪个方向吹,但是,我会两脚落地。
薛涛再次去见李德裕,新任节度使,这位正要在四川励精图治的政治谋略家,没有吟诗对唱的风雅,也没有飘飘欲仙的作秀,更没有隐士高人的逃避。她双手一摊,问,李太尉,我能做什么?
我,前任官妓,前任幕府幕僚,在成都大半辈子的蜀人,我,薛涛。
李德裕踌躇满志,微微而笑:“知道韦太尉如何戍边?”
答曰:“下士,选兵,利器。”
于是,李德裕走遍山川城邑,问遍老将士卒,精简四千老弱病残,招募两千多青壮之士,精心训练而成精锐之师;淘汰掉华丽但不实用的兵器盔甲,另外从安定聘请能工巧匠,制造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在南诏到唐土的道路上修建城堡,驻扎大批兵力加以把守……
我能为你做什么?
“为什么每次调运军需都会死那么多士兵车夫?”
“盛夏粮到,运粮道上有毒瘴遍布……”
于是,一改从前线嘉州起运,到大渡河再分发的旧制,转用其他地方的粮食,并且从十月份即开始起运,盛夏之前便可即时到达,免去了运粮将士兵夫之苦。
我能为你做什么?
“蜀中治理……”
“很多人喜欢卖女儿做妾……”薛涛突然想起了自己十三岁时的故事。
于是,李节度使规定给人家做奴婢的,年十三岁以上的,可做三年,年十三以下的,可做五年,到期必须归还父母……
我能为你做什么?
“太尉,当年被掠南蛮掠走的那些人,为了不离开唐土沦为南诏之奴,纷纷投江而死,据说,当时的江水都被尸体塞满了……”薛涛静静地跟李德裕谈起这样的故事。
于是,李德裕遣使向南诏要人,“求其所俘工匠、得僧道、工巧四千余人,复归成都”。
当薛涛雇用的那些纸坊伙计工匠们,带着满身的疲惫与沧桑,重新站在薛涛面前时,薛涛突然明白了,放下了,也,知道了——
有时候,真的只是顺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