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何处归去?成仙?
书名:薛涛传:大唐传奇才女的史诗 作者:君子心 本章字数:1147字 发布时间:2024-07-08

鲁迅说,中国的一户人家,如果生了个男孩,抱出来给宾客看,说孩子能升官发财的一定有赏,说孩子必死的则一定受罚——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活在永远,死亡也很遥远,因此那个逼你面对真相的人,会讨嫌。可人必死,这是人生行走的背景音乐,伴随着岁月的增长,将越来越高亢,越来越响亮地提携着死神的踏板——你要死了。

薛涛五十多岁了,要死了。

于是,释迦牟尼离开皇宫,菩提树下证三生,庄子在妻子尸体前鼓盆而歌,老子化仙,秦始皇求长生,薛涛则想选择唐朝最时尚的法子——道教炼丹术。

炼丹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方术,其内容非常复杂,核心目标是用人工方法制作既可以使人“长生不死”,又能用点金的神丹点化铜、铁等普通金属以转变为黄金和白银。由于中国古时有“成仙”的说法,所以炼丹术最先在中国诞生。炼丹家认为,人的肉体可以借助于某种神奇的药物而获得永生。

我们且看炼丹采用的“致命原料”:所谓五金八石三黄,五金为金、银、铜、铁、锡;三黄为硫黄、雄黄、雌黄;八石各说不一,一般指朱砂、矾石、硝石、云母、石英、石钟乳、赤石脂、黄丹。唐代时期,更兴盛起水银和铅……都是一等一的剧毒物质。

由此,在唐代可以列出一条长长的丹药受害者清单,有六位皇帝死于丹药,至于官僚士大夫,更是数不胜数,白居易诗云:“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棉。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可是并不妨碍众人对“长生”的狂热,数不胜数的服毒者,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都疯狂热爱着道士们的丹药——薛涛老了,在生命挽歌背后,那些“长生驻颜”“富贵多金”“喜美好色”“嗜酒贪饮”的仙界生活,她也向往的。所以,她穿道服,访道友,希望得到“高人”的指点:

送扶炼师 

锦浦归舟巫峡云,绿波迢递雨纷纷。

 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

从高明的炼丹师(道士)那里回来的路上,绿波荡漾,小雨霏霏,终于得到一些求道秘诀,心里也满怀着丝丝兴奋。王羲之当年因为看中了道士养的鹅,被人家要求抄一部养生书来换取,那么她薛涛拿诗词换取的这些炼丹术,如果能置换成另外一种生命体,达到换骨轻身、遨游宇宙、“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的不死境界,也是值得的。

她也曾奢望。

很多人奇怪,李世民英明一世,秦始皇不世之功,这么现实主义的成功者、实践者,怎么会在晚年相信这些不可能亲眼所见的长生术?那是因为人都会变,死亡带来的恐惧,战胜了他们的现实理性,此时的薛涛亦然。人间无所寄托,便总要抓住点别的什么,神仙之路,也许是为未来铺垫出的一条异路。只是她究竟还带着些理智,在那欣喜里究竟泛起了自嘲,所谓炼丹成仙,也许不过心理安慰,而已。

隐居,心躁不安。人文,强求枉然。爱情,无路可走。不指望这个,还能指望什么呢?于无可进退之处,自我哄骗,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