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常见正派女子被柔媚的小三夺去爱情,优秀的女主人公被不识字的保姆们插了足,或者结了婚的人,却时常伴随着一种不满足、不甘心的遗憾,一种生命中的未曾被填充的空虚——原因很简单,你不是对方的那杯茶。
生命的波动是有规律的,彼此的爱情地图里,只有各安其命,才会尘埃落定——在元稹的感情图解中,妻妾韦丛、安氏教他以生活之义,情人莺莺教他以性情之深,至于前官妓薛涛到底站在了哪里,呃,他自己也不明白,连月下老人也是要犯糊涂的——直到另外一个女人出现,那个叫作刘采春的女人,他才恍然。
她依然是个歌伎(元稹交往过的歌伎很多,白居易更多,两个人都交换着玩过著名杭州歌伎玲珑,有诗“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词都是寄君诗。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生是甚时”为证)这个身份并不稀罕,稀罕的是她这一个。
歌伎很多,刘采春只有一个,因为她在这一行走得很远,很远很远。作为民间乐人,刘采春跟丈夫、兄弟一起演参军戏,自己却独擅唱曲,歌声响彻云霄,以致能让“闺妇、行人莫不涟泣”的地步,虽然同属于贱民,虽然依然是娱乐于人,但在艺术的王国里,美,成就了另外一份尊贵——
望夫曲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这个女子跟着丈夫和兄弟搭的卖艺班底,从淮甸一路逶迤而来,正碰上这个浙江观察使元稹,她放开嗓音,幽怨地唱起了“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歌声里,是思妇对丈夫的无尽思念,也是女子对于岁月的无尽恐惧,无声无涯里,生命就这样老去,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一起消逝……
元稹震撼了,抬头,对面女子美丽光艳,歌声嘹亮,响彻云霄。艺术的美,生命的哀怨,是明皇遇贵妃,是戴笠遇蝴蝶,他沦陷了下去,在生命的另外一个向度里,在共同的审美体验中,爱上了这个女人。
看官们也许会蹦出来提醒,喂喂,她不是有丈夫的吗?
有,但并不碍事,就在风气严谨的清朝红楼里,我们还能看到贾琏对小厮媳妇鲍二家的占有,就在接近现代的民国时期,我们还能看到戴笠对蝴蝶的贪图,何况风气开放的唐朝。刘采春不过是个贱民戏子,朝廷命官对她的垂青是她意外的恩典,她丈夫内心是否介意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占有关系,是被风俗允许的,甚至可能传为风流佳话,以至于多年以后,元稹因醉题东武亭诗:“因循归未得,不是恋鲈鱼。”卢侍郎戏谑说:“丞相虽不恋鲈鱼,乃恋镜湖春色耳。”——刘采春在镜湖。
刘采春很漂亮,“容华莫能比”;刘采春很艺术,歌声动人心魄;刘采春有丈夫,可拥有她但不用负责;刘采春很有审美,歌唱诗词共振在同一生命维度。于是他们相恋了七年,直到元稹再次入京为相。七年,别人的传说里,传奇故事里,元稹的生命地图上,那个给予精神慰藉的知己位置,是那个“新妆巧样画双蛾,慢裹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皱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的歌唱艺术家,而不是我们强悍的女主角——在元稹早就为薛涛铺垫好的位置上,稳稳站住的却是另外一个女人,七年。
“及(元稹)廉问浙东,别涛已逾十载。方拟驰使往蜀取涛,乃有俳优周季南……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篇咏虽不及涛,而华容莫之比也。元公似忘薛涛……”(《云溪友议》)
爱情地图中,只有各安其命,才会尘埃落定。当元稹拥着秀媚可人的刘采春时,看着她崇拜而又懂得的眼神时,他才,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