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浪费一点钱并不在意
学会花钱,避免浪费
一般的企业管理者都会认为,企业的财富已经相当巨大了,浪费一点钱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他们很多就这样开始学会大把地花钱。
其实,一点点财产的浪费,有时是看不出的,但是天长日久,那些钱就是个大数目了。要知道,企业的资产是逐步积累的,在管理者浪费财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企业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改变这个弱点,好好地去珍惜财富。
珍惜财富的最好方法是杜绝浪费。对资金的浪费会带来各种不良的影响:它会损害企业的财富,造成企业中的健康资产的流失;它会破坏企业的制度;它会打击团队的凝聚力,容易使员工形成一团散沙;它会使计划因散漫而不能正确执行;它会使敬业爱岗的精神面临一次挑战。
为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不仅在企业的制度上,而且要在机器设备方面尽可能地做出基本的改变。有时,公司也要重新设计一下。如当高价购入的机器设备闲置时,可以采用完全新的工作进度表或某些新的存货管理办法,预防性的维护系统也相应做出改变。
为了避免浪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把不应该做的事情彻底地减掉;
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奖惩分明的制度规范,并且严格地加以执行:
可以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的人员:
可以重新设计某些设备的操作,确保浪费被降到最低;
可以采用更节约更经济的技术:
可以精确测定原料需求量,避免采购环节的浪费;
可以改进原材料锻造、剪裁技术,提高边角料的利用率:
可以削减高额的交通费与招待费;
不要让机器设备长期闲置不用:
不要让办公室的电灯和空调在无人时长期工作等等。
企业的管理者要尽量节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要让员工感觉到公司中的一切都是在花他们自己的钱。这样的话,全体员工都会自觉地避免浪费。我们要知道,成千上万的日常的微不足道的小节省,汇集起来会对控制成本,减少开销具有较大的意义。
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是推行职工持股计划。职工持股可以说是避免浪费的最好办法,因为员工持有企业的股份的话,每个人就会成为企业的小老板、小股东,他们就会像珍惜自己的财富一样珍惜公司的财富,浪费现象就会被降低到最低水平。
在避免员工大手大脚、挥霍无度的浪费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
缩手缩脚,不敢花钱,特别是一些必要的开销也去处处节省。
通常来看,在一定时期内,公司拥有的资本量是一个既定的量。你如果将这部分钱用在这一用途上,便不可以将它再用在另一种用途上。因此,你必须确保用于该用途的收益一定要大于所放弃用途的收益。否则,就是不划算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学会花钱,要认真地筛选投资项目,确保投资用于获利最高的项目;要尽量压缩消费开支;同时,学会用净现值等方法测算项目收益,比较项目投资价值。在大额支出之前,我们必须确定的是这笔钱的确有支出的必要。
除了用于投资项目的花销之外,作为公司也要消费。这种消费通常不会有直接的收益。因此,我们必须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以便节约更多的资本用于收益可观的项目。在企业的消费支出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是:
这种消费是否真正有必要,能否延长这种消费,是否存在更省钱的办法,能否借助于其他方式如分期付款、消费信贷等方式来进行消费。
一分钟提醒:
不要怕花钱,但要考虑这些钱是否值得花。必须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佳的项目上,而不浪费一分钱。
31
对员工严而对自己宽
身体力行,接受赏罚批评
在当今一些企业中,作为管理者的领导往往是高高在上,从来都是跟职员过两种生活,哪怕在工作上他们做错了事,也决不自我承认,而是尽力掩饰,甚至推卸责任。
对于这种自我管理的方法,肯定很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也成为管理的最大弱点。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的管理者如何把高高在上的傲慢放下,去和下面的员工一起接受赏罚批评。
松下幸之助管理企业的时候,十分注意学习中国历史,并从中吸取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他对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大政治家商鞅采取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做法推崇备至。
松下幸之助不仅勤奋学习,而且善于把学到的知识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1946年,正是日本战败后最混乱、最艰苦的时期。松下幸之助认为:
“在这么困苦的时期,我必须站在前面好好奋斗。为此,我今年绝对不迟到。”
1月4日早上,松下幸之助走出家门,跟往常一样,先搭乘电车到梅田车站下车,公司的汽车在那里等他。可是,当松下幸之助到了梅田车站时,却未见到公司的汽车,等了一阵子之后,仍未见到汽车的影子。松下幸之助心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否则不会如此。于是,他不再等了,搭上市内电车,赶往公司。就在这时,他看到公司的汽车正朝这边驶来,便慌忙跳下电车,坐上公司的汽车赶去上班。可惜,到公司时已经迟到了10分钟。
当松下幸之助问司机迟到的理由时,发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疏忽大意而已。松下幸之助十分生气,心想:我这样绝对不行。于是,决定将与此事有关的8名人员给予减薪处分,并在当天上午将此决定向公司员工宣布。
司机因有直接责任,处以减薪,理所应当。
可为什么要处分其他人呢?
因为司机有上司,本应督促司机尽职,司机之所以会迟到,是由于他的上司未尽到责任所致,所以也要受罚。以此类推,上下共有8个人受处分。最上面的是社长,即松下幸之助本人,他把自己当月的薪水全部奉还给公司。
赏罚分明,才能让人信服,否则必然使人心涣散。
松下幸之助说:“企业团体内部的规章纪律要公平严格地维护。人事管理章程和作业守则等规定,不只是新进的小员工,连公司的社长、会长也要严格遵守,公司的秩序才能上轨道,员工的士气也才能提高。领导者要依照事实得失,公平而严格地施予适当奖惩,才能使整个公司建立起良好的制度,使公司的经营顺利开展。”
迟到10分钟,处罚8个人,包括自己在内。松下幸之助就是这样身体力行,严格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
一分钟提醒:
你做不了松下幸之助,但你可以学习松下幸之助,松下企业之所以长盛不衰,与松下赏罚分明,制度上上下平等的管理手段是分不开的。
32
有错无法自制,却只找别人当出气筒
自制可以赢得下属的尊敬
作为管理者,控制自我情绪非常重要,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人,将永远无法控制他人。自制能使管理者树立良好的典范,并将培养出更多的智慧。拒绝或忽视自制的人,实际上是把机会送掉了。
有这么一位管理者,有一次和办公室大楼的管理员发生了一点小小的误会。这场误会导致了两人之间的彼此憎恨,最后演变成了一种激烈的敌对状态。这位管理员为了表示他对管理者的不悦,当他知道整个大楼里只有这位管理者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工作时,就把大楼的电灯全部关掉。这种情形一连发生了几次,最后这位管理者发现了,他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决定进行报复。有一个星期天,机会来了。他在大楼里的图书室里准备一篇预备在第二天晚上发表的演讲稿。他刚刚在书桌前坐好,电灯熄灭了。
他立刻跳了起来,奔向大楼地下室。他找到这位管理员,对他破口大骂,一连骂了五分钟之久。
最后,这位管理者实在想不出什么骂人的词句了,只好放慢了速度。这时候,管理员站直了身体,转过头来,脸上露出开朗的微笑,并以一种充满镇静及自制的柔和声调说道:“呀,你今天早上有点激动吧?”管理员的这句话就像一把锐利的短剑,一下子刺进这位管理者的身上。这位管理者过去自称是个高深的心理学者,却被这个对文学及哲学一无所知的管理员问得哑口无言。这位管理者转过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办公室。他把这件事反省一遍之后,立即看出了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就无法控制他人。他决定向那个管理员道歉。这位管理者又回到地下室,找到那位管理员。管理员仍很镇静,以平静、温和的声调问道:“你这一次想要干什么?”管理者告诉他,是回来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的。这位管理员脸上露出微笑说:“你用不着向我道歉。除了这堵墙壁、你和我之外,并没有人听见你刚才所说的话。我不会把它说出去的,我知道你也不会说出去的,我们就这么了结了吧。”
这句话对那位管理者的刺激甚于他第一次所说的话。管理员的这种自制力把那位管理者感动了,他完全被他的自制力所控制。那位管理者,走过去抓住了他的手。和他握了又握,感到心情十分愉快,因为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化解了自己的错事。他感到: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制,不管是管理员还是别的什么人,都会轻易地将他击败,这也许是一条定律。
如果你忽视了实施自制,你不仅会伤害别人,也一定会伤害你自己。
以下是管理者在60秒之内改变管理弱点必须注意的几项:
1.冷静地检讨一下自己
管理者在上司眼中,就是“头头”,下属犯错,即等于是管理者的错,起码管理者是犯了监督不力或委托他人的错误。何况管理者的义务之一,就是教导下属做事。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在下属面前低头,就会得过且过。
所以下属闯祸,请先冷静检讨一下自己,如果完全是因为下属自己的疏忽,可叫他到跟前来,冷静地向他分析整件事情,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最后重申你的宗旨——要每一个下属做事全力以赴,冷静地处理各种事情,但你永远是他们的后卫。
要是下属犯错,你也有间接责任,就请你与下属单独会面时,将事情弄清楚,不是叫你认错,而是一起去研讨犯错的前因后果,并鼓励下属以后多多与你磋商。
无论成因是哪一种,也请切忌向下属大发雷霆,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前。你尊重对方,下属才会更内疚,更敢于正视问题,也避免了日后跟你闹情绪。
还有,在上司面前,也不应只顾推卸责任,因为这只会令上司反感,你应该有管理者的风度——与下属一起承认过错。另一方面,即使有其他人诸多是非,你仍应站在下属一边,替他挡驾。
不过,挡架也不能毫无原则。比如:
一位客户向你投诉,你的某下属十分无礼,又欠缺责任感,教他怪不好受。你要做的是,立刻替下属道歉:“对不起,他可能只是无心的失误,平日他的表现不是这般的。保证以后不会有同样事情发生,请你多多包涵。”下属做事不力,你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将客户的怒火平抑了,事情却仍未摆平,你必须有所行动。然而,立刻找来下属责备一番,是最不智之举,应该先静静地对事情进行了解。例如,下属平日待人是否也是一派傲气?处事是否马虎随便?
如果答案为否定的,那么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客户咄咄逼人,二是下属偶尔情绪欠佳,不妨提醒一下下属,请注意情绪起伏,或者有时不了了之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反,事情属实的话,即下属的确经常得罪客户,你必须找下属来倾谈一下了。告诉他有客户投诉其工作态度,而你已代为道歉,并予以训诲,请他谨记“工作第一、客户第一”。其实,管理者只要心里有一本账,暂时的低头是为了更好地抬头!
2.敢于认错是真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和错误。问题在于怎样对待错误。有的管理者不仅不愿或不敢承认错误,而且还文过饰非;有的管理者则能够面对现实,勇敢地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不仅能经常正确地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同时,他也知道什么时候做错了事,并敢于承认错误。
对自己的能力最无把握的人,最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不懂得,犯错误和承认错误,完全是两码事。给人以持久印象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怎样对待错误。
如果这些人能承认错误并勇于负责,而不是浪费别人的时间去设法使错误合理化、文过饰非或推卸责任,那么,他们的处境会好得多。
很多优秀的管理者为他们的错误而感到激动。他们感到,做错某事使他们已经学会了做对某事,因而他们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并重新开始。
具备了敢于承认“我错了”的能力,对于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象一副泻药,让那些成功的管理者得以面对现实,把错误抛在后面,有助于他们去获得下一个更大的成功。
一分钟提醒: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错误,给人以持久印象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怎样对待错误。从做错某事中学会做对某事,你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33
发现问题就指责不断
指责也需要技巧
作为管理者,当下属犯了错误时,有的立刻怒火上升,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原因如何,先骂一通再说,结果事与愿违。
下属犯了错误,作为管理者是一件很难过的事,但是处理上更加要注意,毕竟下属自己也不愿意去犯错误,也许是由于他工作上的疏忽,也许是另有其他的原因,如果以前管理者对于这种情况是一味地强加指责,那么一定要改变这样的管理弱点。
1.指责下属不要太离谱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管理者责备下属不是出自纠正过失的动机,而是由于怨恨,虽然我们常自我告诫,不可因怨恨而骂人。开始时,也许的确是想纠正对方,指责一两句就算了。但因对方态度不好可能使你脾气顿时发作起来。结果原本一两句就完了的事,却越骂越离谱,最后竟连他的态度一起骂起来了。这时已超越了指责的范围。
若下属一再反驳,管理者应切记:要说明事实,绝不可走到岔路上。如果说出超越主题的话,那就难免形成双方的争论,而不是管理者对下属的指导。而且即使在争论中赢了下属,也只不过使自己更像个莽夫罢了。你要找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下属也要找出许多理由反驳管理者。一旦下属占了上风,那么他就可能在同僚中吹牛:我“击败”管理者了!
在双方即将展开争执时,作为管理者应坚定告诫他:“你做的这件事错了,不改正不行!”或是简单地说:“我说的就是……”,其余的话不必多说。
2.不要追究共同责任
有些管理者认为一个下属犯了错,不应只指责他本人而须指责全体,更有的管理者认为进行集体纠正、指导,更能有效地发挥组织的总合力。以实践的经验来说,这样做一点效果也没有。
发生一件事情,以全体人员为对象,追究其共同责任,则所有下属大概都不会把它当成是自己的事。肇事的当事人虽知道是自己的错,但还可能抱着一种“大概还有其他人犯错”的心情,反正又不只是他一人的错。于是责任就分散了,到最后谁都不负责任。这种指责全体人员的情况还有一个缺点,人数多的团体更为显著,当管理者指责某件事时,恰好此事过去曾发生在某人身上,旧事重提,使听者有“又算老账”之感。
3.不要冲动
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为了达到公司的目标废寝忘食,对下属也全力指导,但是错误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发现下属是由于没有责任感而犯错误时,不禁怒气上升。
感受性强的管理者,具有瞬间捕捉违规及错误的能力,且反应快捷。不可否认,感受性强是身为管理者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感受性强亦是造成冲动的主要原因。如何压制不合时宜的冲动?不防试用下述一些办法。
(1)赶快离开。变换场所,远离造成冲动的现场,哪怕去卫生间一趟也可。
(2)喝茶。利用茶水将怒气一起吞下,也能收到效果。
(3)抽烟。烟草在这种情况下也能起到缓冲作用。
(4)赶快转移方向。去忙别的事,转移注意力。
(5)看书看报。不必精读,很快地翻动,只读一些大标题就可。
(6)打电话。拿起话筒,找人谈点旁的事,转移注意力,改变气氛。
总之,就是换气氛,而且要留下缓冲时间,不要使自己陷入恶劣气氛中。停一下,如果能觉得“怎么这么糊涂,真是迷糊蛋!”然后哈哈一笑的人,他的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消失了。
另外,指责下属还有四大禁忌。
由于指责方式不当而造成双方不愉快的情况是有的,但也有的使双方从此有个新开始,彼此去除心理障碍。在指责的场合中,千万不要使用令对方下不了台的话。
哪些是不可使用的话语呢?这根据下属的性格和环境而各有不同。至少身为管理者,须设身处地地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想一下,谨慎地千万不要说出伤人话。指责可纠正下属并给予他们希望和底气,也能削减当事人的锐气。以下列举一些禁忌。
(1)勿揭人的短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当别人指责其弱点时,犹如短刀插心般痛苦。例如,在个子矮的女性面前说“你是矮冬瓜”。她心中一定像沸水翻滚一般。对学历低的人说“学历太低的真没有用”,都是不适当的话,就算是事实也该避免触及他人的短处。
(2)不要忽视人性
“你是骗子”、“你太没有信用”等话也会刺痛对方,只要评论事实即可,即使是对方没有信用也不能如此当面斥责。
(3)不要否定下属的将来
“你这人以后不会有多大出息”,“你这样做没有人敢娶你”,“你实在不行”。管理者是不该说出这样的话的。须以事实为根据,就事说事,就下属目前情形而论,不要否定下属的将来。
(4)不要干涉私人事情
公司生活和个人生活有很大关联,但是个人私生活有不愿为人所知之事。“你只知打麻将,当然会发生那种错误了!”“晚上玩得太过分了吧!”“你和那个女孩子作朋友不好吧?”“你的家庭名声不佳,首先要从家庭整顿做起,怎么样?”等等私人问题应该避免介入,因那只会引起“那是我家的事,和此事无关”的反感,公司并没有连家庭一起雇用。这种好事的管理者有人说是日本式经营的优点,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此种现象已减少,特别是年轻的雇员,他们的私生活一旦被人干涉大都会引起强烈的反感。随意指责下属,一不小心就会“玩火自焚”。
一分钟提醒:
当你发现下属出错而怒上心头时,请面对远方做深呼吸,想想自己应采用哪种方式来指出下属的错误,也许你就会发现这种问题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