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一分钟改变自身管理的弱点2
书名:一分钟改变管理的弱点 作者:科特著,吕叔春 本章字数:5245字 发布时间:2024-06-30

25

  推卸责任,就没有责任

  勇于担负责任,推卸只能使责任更重

  在一家公司,一个部门难免会犯错误,一旦困难来临,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勇于承担,若管理者一上台就把责任推卸,给领导的印象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难当大任,给属下的感觉是这人没有气魄,这样的管理者就难以赢得上司、部属的信任,势必发展到孤立无援的地步。

  有一家农机公司,从日本进口了四部冲床机。进口时每部机器都是先拆开,运抵工厂后再装配起来。

  前三部装配得很顺利,可是在装配最后那部机器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一名技术员的手指被切断了;在试车时,又有一名工人两指被切断。

  因为连续发生了两次意外,大家都说机器有鬼,再也没有人敢碰它。

  有一位日本籍科长不信邪,亲自去试,不料两指又被轧断。

  从此,工厂没有人敢再去碰那部机器。

  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工厂赶工,冲床不够用,为了及时完成任务,有位领班想到了那部“鬼机器”,为了祈求平安,领班先拜祭一番。

  他以为,经过拜祭后,机器内的鬼必定被请走了。

  操作机器的责任,由领班的弟弟负责。

  不料机器刚一开动,领班弟弟的手掌也被轧断了。

  这是什么原因?

  真的有鬼作祟?

  当时有一位新上任的管理者,他偏不信这一个邪。他把整部冲床拆下来,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离合器误差了10度,使得上模下轧的速度比正常速度快了好几秒,人手根本来不及抽出,所以才屡次发生意外。

  机器有鬼的迷信立即被戳破。新上任的管理者赢得了上司、同事及部属尊敬。

  遇事要勇于担负责任,发现问题立刻改进,不可把过错归咎于他人。这些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你可以赢得上司的器重,一方面还可以给属下树立榜样,拉近跟他们之间的距离。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弱点,那么以下几种方法也许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1)把部属的责任自己揽下

  当属下犯下了一个错误之后,作为管理者要勇于承担责任,并且要帮他尽快把错误改正,部属会为这么一件事对你深表感激,以后你办事情他肯定会大力支持。

  (2)把领导的责任揽下

  必要的时候,管理者特别是新上任的管理者还要替领导承担责任,说不好听点就是替领导“背黑锅”。当然领导会对你的作为大加赞赏,不用说,他肯定会重用你。

  (3)自己的责任决不推脱

  自己犯了错还不承认,会让人瞧不起,错误既然发生,怕也没有用,有用的是如何使错误达到极低点。

  一分钟提醒:

  推脱责任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管理的目的。肯自己承担责任,更能让人尊敬和信服,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6

  把权力当做打人棒

  勇于担负责任,权力是用来管人而不是打人

  有许多的管理者,他们认为权力是管人最好的武器,深信有权不用,过后作废的宗旨,无论做什么,总是要摆出权力的威风,使得上面的领导正襟危坐,下面的部属惧怕三分。结果是适得其反,不是不被领导重用,就是难以发挥部属的特长。企业的效益也当然难以跟上去。

  管理者要改变这种管理的弱点。一定要掌握好以下的用权原则:

  1.民 主原则

  民 主原则,就是指管理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听取员工的看法,发挥集体的作用,实现民 主决策。

  民主原则是管理者在工作中处理与员工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管理者要遵循民主原则,首先要有民主意识。

  其次就要有平等意识。管理者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应该把下属视为朋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摆架子,不打官腔,充分尊重员工的权利,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了解,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新型的关系,把员工对自己的服从性和自觉性结合起来。

  2.依法原则

  依法原则,就是指管理者要在法律、制度、政策规定的范围之内,正确地运用权力。

  管理者要注重法制,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加强法制建设并严格依照法律和制度来进行管理。任何管理都是对一个单位的管理,都是对一个群体的管理。管理就需要法,若离开了法,单位本身也就难以存在,群体就难免解体。管理一个国家需要有国法,管理一个单位也需要有规章制度。一个群体只有在一定的规则之内行动,才能保证单位的完整性、稳定性、正常性、和谐性。

  遵循依法原则,还要求管理者要依法用权。管理者职位有高低,权力有大小,但是无论职位多高,权有多大,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都必须在法律、制度、政策规定范围之内行使权力。

  3.廉洁原则

  廉洁原则,就是指管理者在运用权力时,要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运用权力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权力是为了完成各种不同职能而被赋予的,它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凡是掌握一定权力的管理者,都有圆满、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无责任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力的责任。责任与权力是伴生物。

  坚持廉洁原则,不以权谋私,不是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重在行动、贵在自觉。评价一个管理者是否廉洁,不是看他定了多少条措施,做过多少次声明,而是看他在行使权力中做得如何。一个管理者只有排除个人主义、私心杂念,不打自己的“小算盘”,才能坚持廉洁原则。

  坚持廉洁原则,就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管理者的思想道德状况制约着权力的使用。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为都应遵循道德规范和准则,这就是职业道德。

  一分钟提醒:

  学会用权,你才会用人,别把权力看得比什么都有用。

  27

  时刻摆出领导威风

  “糊涂”一点,把权力暗藏

  很多的管理者面对下属,总爱摆起领导威风,不懂得管人的技巧,不会把权力充分地隐藏起来。

  好好地想一下,管理者要管理上上下下的很多事务,但凡事都有一定原则,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更是如此,但这并不表示对部下要求处处用权、处处苛刻。有时不妨表面“糊涂”一点,内心实际些。让下属尝尝暗藏权力的威力。

  一个高明的管理者,总是能和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太远,也不太近。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半清醒半睡着。

  R公司的业务经理s,是从低阶层爬上来的新管理者,因此,具有低阶层人物特有的“唆”。凡大学毕业的年轻职员,往往是他找麻烦的对象。

  “喂!这个书面请示像什么,又不是小学生作文,你不知道请示书的规格吗?真拿你没办法。你看,这个字是怎么写的?谁看得懂?叫我怎么盖章?”

  有时,一训话就一两个小时说个没完,只要找出一点小毛病,就不轻易放过。幸好这个S经理,颇懂得管人之道,骂过下属之后,合适时给予一番安慰。

  “不要嫌我啰嗦,这都是因为我对你的期望很高,怎样教都教不会的人,我根本就懒得啰嗦。好了,这一阵子你比以前进步多了,好好干吧!别让我失望……今天晚上,我请你去喝一杯吧!”

  “我讲了你不少次,每次你都能照我的意思做,我很高兴,以后你还要更加努力……”

  有道是:难得糊涂,下属不对的地方,固然应当责备,但对他表现优越之处,更不可抹杀。要适时给予奖励,那么下属的内心才会得以平衡。

  一分钟提醒:

  糊涂原则是高明的管理者管人的手段,用好了,不但能增加一个管理者的威信,还能提高管理者的亲和力。

  28

  自以为有了权力就有了威信

  管理者等于99%威信加上1%的权力

  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完全靠权力来管理是行不通的,而有的人却总以为自己有了权力就有了威信,就可以赢得下属的信赖和忠心。

  威信是管理者刻意追求的东西。没有威信的管理者,比一个普通老百姓还要糟糕。因为,普通老百姓只要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不用借助威信去带领别人去做什么。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不立威,难道让他一个人去干所有的事情?

  有人用“管理者=实力+威信”来概括现代管理者的特征,突出了文力与威信是构成管理者能力的要素。其实,我们总是强调,管理者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其实未必尽然。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除了拥有超群的实力,还需拥有非凡的管理者气质。这种领袖气质,我们通常称之为威信。

  威信,可以说是管理者头上的光环;失去了它,再有能力的管理者在下属眼中也显得一无所有!

  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或要想获得高超的驾驭下属的能力,都必须拥有魔鬼般的威信。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改变没有威信的弱点,你可曾静下来仔细想过以下的几个问题,并从中找到真正的答案?

  (1)为什么有许多人在没有加班费的情况之下,仍然愿意辛勤加班?

  (2)为什么总有一批人为你所设定的目标全力冲刺?

  (3)为什么总有一批人为你毫不保留地奉献他所有的才智?

  (4)为什么有人心甘情愿,不顾性命,赴汤蹈火?

  多年来,许多人一直不断思索这些问题,终于取得这样一个答案:

  成功的管理者,是因为他具有99%的个人威信和1%的权力行使。

  管理者,其实就是把威信发挥到极致,影响他人合作,从而实现目标的一种身份,正如德鲁克所说:“管理者就是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人。”

  一个人之所以为他的管理者或组织卖力工作,绝大多数的原因,是管理者拥有个人威信,——像磁铁般征服了大家的心,激励大家勇往直前。曾经听到一位下属推崇他的管理者说:

  “你和他在一起呆上一分钟,你就能感受到他浑身散发出来的光和热,我之所以卖命努力,乃是因为他本身有一股强大的威信,深深吸引我所使然。”

  从管理者效能的观点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威信远胜过权力。

  多少年来,有关管理者的书籍和研究报告数以千计,讨论的主题涉及组织管理者的行为、组织管理者的权力,内容非常广泛。

  这些重要主题,都包含了许多不错的构想。事实上,这些都可精简成一句话:

  与其做一位实权在手的管理者,不如做一位浑身散发无比“威信”的管理者。

  带人要带心。做一位成功的管理者,除非我们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威信与影响力,否则,是很难实现管理者统御的第一个课题:赢得下属的信赖和忠心。

  有位颇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研讨会里,曾单刀直入告诉职员:

  “在现实世界里。众所皆知的一流管理者。无一例外地每一位都具有两种罕见的人格特质,他们处处展现出有威信的领袖的风范。他们不但能激发下属们的工作意愿。又具有高超的沟通能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浑身散发出热忱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带领团队屡创佳绩,拥有一连串骄人的辉煌成就。运用奖赏力与强制力来管理。也许有效,但是如果你要提高自己的管理威信,赢得众人的尊重和喜爱,我建议你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以影响和争取下属的心。假如你们之一谁能做到这点,谁就能成为一位成功的管理者,而且也可能完成许多不可完成的任务。”

  说得可真是掷地有声!

  一分钟提醒:

  不要把自己拥有的权力看得太重,不要以为有了权力一切都好办了;加强自身的修炼,让员工从内心里佩服你,威信才会自然产生,你也才能成为一个充满魅力和威信的领导者。

  29

  凭着一个大脑运转

  每个员工的大脑都是一个宝藏

  当许多管理者坐上那个象征着至高无上高位的时候,他们认为他们的大脑才是真正的宝藏,而忽视了员工本身的能力。他们不懂得去挖掘员工们的潜能,结果他们的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自身能力缺陷的局限而失败。

  面对这种情况,管理者应该怎么办呢?

  美国北部某地区冬季格外严寒,大雪纷飞,电线上积满冰雪,大跨度的电线常被积雪压断,严重影响了通讯。

  过去,许多管理者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都未能如愿以偿。后来,一家电讯公司的经理开始尝试着解决这一难题。他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参加会议的包括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该经理要求他们必须遵守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是自由思考。即要求与会者尽可能解放思想,不受拘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或说法是否符合常规做法和逻辑。

  第二是延迟评判。即要求与会者在会上不要对他人的设想评头论足,不要发表“这主意好极了”、“这种想法太离谱了!”之类的贬抑或赞誉之词。至于对设想的评判,留给会后组织人员来考虑。

  第三是以量求质。即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地提出设想,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有价值的设想的出现。

  第四是结合改善。即鼓励与会者积极进行智力互补,自己提出设想的同时,注意考虑如何把两个或更多的设想结合成一个更完美的设想。

  按照这种会议规则,大家纷纷发表意见。有人建议设计一种专用的电线清雪机;有人想到用电热器来融化冰雪;也有人建议用振荡技术来清除积雪;还有人提出能否带上几把大扫帚,乘坐直升飞机去扫电线上的积雪。对于这种“坐飞机扫雪”的设想,大家心里尽管觉得滑稽可笑,但在会上无人提出疑异。

  有一位工程师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听到用飞机扫雪的设想后,突发奇想,一种简单可行且高效的清雪方法在他脑海里产生了。

  他想,每当大雪过后,出动直升飞机沿积雪严重的电线飞行,依靠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产生的风力即可将电线上的积雪迅速吹落。于是他马上提出“用直升飞机扇雪”的新设想,该设想一提出,又引起了其他与会者的联想。有关用飞机除雪的主意一下子又多了七八条。不到一小时。与会的10名技术人员共提出90多条新设想。

  会后,公司组织专家对设想进行分类论证。专家们认为其他几种方法虽然可行,但研制费用大,周期长,一时也难见成效。那种因“坐飞机扫雪”激发出来的几种设想,倒是一种大胆的新方案,如果可行,将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好办法。经过现场试验,发现用直升飞机扇雪果然奏效,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终于巧妙地得到了解决。

  不用说,解决问题的功臣不是管理者,而是众多的技术人员,但是得到的效益是整个公司,更是管理者的光荣。这家电讯公司的经理成功之处在于他懂得去挖掘所有技术人员的能力。

  一分钟提醒: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多征求大家的意见,总会有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出现,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