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经典衍生的恶之花1
书名:苍穹之眼 作者:老藤 本章字数:8135字 发布时间:2024-07-03

在小青提押金可可之前,肖樱不知道金可可崇拜王安石。

按理说,作为一个金融大鳄般的人物,该崇拜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资本怪才。毕竟这些传奇人物韬略非凡,富可敌国。但金可可不是这样,他因为中学时一篇古文爱上了王安石。那是《游褒禅山记》,大宋宰相王安石写的一篇小短文。

因为同步复核几宗案子,她安排小青独自承担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尤其是金可可案,她让小青往深处挖挖。

由表及里,由感性分拣再上升到理性抽取。这对小青是一个锻炼。

小青提押回来,把车钥匙往茶几上一拍:“真给雁大丢脸!”

小青骨子里有一股凛然正气,是一种没有受到任何雾霾浸淫的生命之气,像新铸成的宝剑,带着试刃的渴望全身心投人工作。她很喜欢小青的性格。当下年轻人少有这种宝贵的元气。

“原因呢?”她问。

“因为他早就知道后果。”小青说。

“那就是明知故犯。”

“金可可的犯罪,足以让一千多年前的王安石蒙羞。”

小青坐了下来,胸脯还在不停起伏。

小青了解到了金可可的来龙去脉。金可可是中原某省S县人,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人雁大哲学系。

因为是全县高考状元,他得到了县政府颁发的一万元奖金。金可可说,当时他对两件事感到震撼:一个是钱。

一万元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这笔钱解决了他的人学问题。再就是对县政府会议室印象深刻。那是他第一次走进有着一排排黑色真皮座椅的会议室,室内空调的温度恰到好处。明明是白天,还要拉着窗帘,靠灯光照明。应该是灯光比自然光更有美化效果。县长姓吴,座位前的名牌上写着吴广祥。他当时想,要是把后面的

“祥”字去掉,县长就成了大泽乡起义领袖了。吴县长一张方方正正的脸像一枚大大的印章。奖励大会召开前,吴县长专门过来和他握手。吴县长说:记住,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你将来学有所成,一定要回报家乡,为建设家乡添砖加瓦。吴县长还说,人穷志短啊!我求爷爷告奶奶去招商,人家带搭不理,瞧不起啊,为啥?

就是咱县太穷!要记住,赚钱是硬道理,一俊遮百丑!

小青说,金可可一直记着吴县长的话。多年来,县长那张印章般的脸经常浮现在他脑子里。每每想起这张脸,他都会涌上一种快速致富的责任感。

“那么,这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她不明白小青的铺垫。

小青说:“金可可有一句座右铭:富贵险中求。”

金可可在读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之后,忽然悟出一个道理:既然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那么,世之财富也一定多匿于险途。走熙熙攘攘的大众之路,难求收获。正是基于这种想法,他才辞职办了投资公司。金可可极聪明,在学习上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像雁大这样的一流名校,金可可能本硕博一路读下来,实属不易。应该说,他也很顺,当他头顶博士帽在学校主楼前的草坪上照完那张春风得意的单人照后,接到了社科院发来的面试合格通知,实现了毕业后事业单位稳定就业。转折出现在就业后。工作两年,金可可经济状况远没有想象的好。社科院只有几个有名气的教授收人超常。这些被媒体放大的名家经常被邀请到外地讲学,讲课费加著述版税,已远远超过工薪。而金可可这样的新人职者,只能按规定拿工资表上那点死工资。

金可可有个姐夫姜亮,中师毕业在县实验小学当美术师。

上中学时金可可经常批评姐夫,说姐夫不该读书止于中师,至少应该读个本科,中师毕业只能当小学老师,就等于给自己的未来定形了。姜亮是个老实人,说自己出生在农村,能当上小学教师就满足了,那些小时候的伙伴还在村里种田呢。金可可说我将来一定要把书念足。

书是进步的台阶。台阶不够,没法登高望远。姜亮知道金可可把自己当成了反面参照。毕竟自己学历低、收入少,当教师还不是教主科,遇事说话便矮了三分。内弟学习拔尖,考上名牌大学不成问题。这是完全可以预料的未来。金可可考上雁大后,姜亮给他送了一本《画鉴》,说闲暇时可以读读。人这一辈子无非是画画,有人画《清明上河图》,有人画鸟虫小品,但大画小画都离不开线条、颜色。金可可对姐夫说,你让一个雁大哲学系学生读《画鉴》?出事后他想起了这本书,希望能在看守所里翻翻,但已经找不到了。

让金可可产生离职想法的是,有一年春节回家过年,姜亮忽然说起了买车的话题。金可可隐隐感觉到,姐夫应该知道自己的收入,说这个话题明显在给他难堪:你读了八年雁大又如何,也不比我这个中师毕业生多挣!

理想与现实似乎就像梦里梦外一般残酷,一旦清醒,心里会充满秋风般的惆怅。金可可预料,如此按部就班走下去,将来即或成了被邀请讲课的研究员,恐怕已是白发苍苍的晚境,无力享受收获。他暗下决心,必须以梦为马,不惧艰险,走一条抵达富贵的近道捷径,让当小学教师的姐夫不再看轻自己。在一番精心比选后,金可可决定创办地储投资公司,主业是投资理财和网贷。

对于金可可来说,这是一条险路。他知道,这是空手套白狼,能套住就腰缠万贯,套不住则一文不名,甚至债台高筑。辞职前夜,金可可在狭窄的单身宿舍里团团踱步,眼睛不时看看宿舍墙壁上的书法。这是他自己写下的一幅字,简单装裱后挂在那里。条幅上是七个行草大字:人生恍若游褒禅。

早晨起来,金可可给院里写了辞呈。关于理由,他写下这样一句话:我要去勘探人生的“后洞”。他估计,院领导理解不了“后洞”的含义,会打来电话问他具体理由。后洞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写到的一处偏僻景点。王安石只探寻了后洞的十分之一,为此颇感遗憾。让他失望的是,他的报告如同落进未平湖的一片国槐叶,连一丝涟漪都没激起。没有任何领导找他谈话,只是一个人事干事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辞呈批准。你可以走了。看着短信,他大脑一片空白。好一会儿,心里开始为母校雁大抱不平。院里小看我就等于小看雁大,雁大毕业生从来都是抢手货。

她听了小青的介绍,心里浮现出一个桀骜不驯的青年学生形象。雁大这样的学生很多,一副超自信的模样,走在大街上都是六亲不认的步伐。金可可辞职很正常,名校毕业生都热衷跳槽。问题是为什么要去犯罪呢?一个高智商的名校博士,为什么要自毁前程。

她告诉小青,要用法律的利刃剖开罪念产生的毒瘤,给世人以警醒。

“解剖金可可,对很多创业学子是一个警示。”小青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急,急于成功,普遍患有成功焦虑症。”

“关键是洞悉金可可内心黑暗的角落。”她说。

“复核这个案件对我是一种难得的锻炼。”小青说,

“我要学会像您那样,在研究心性上多下功夫。”

“由法官到良医,是我们要努力达到的境界。”

“看着一个出自名校的年轻人走向毁灭,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您不去提押,是不是心有不忍,毕竟是您的校友。”小青很有头脑。肖樱在金可可案件复核中,从未亲自提押,应该事出有因。

“我会出面的。”她说,“等你把该核准的证据都核准无误了。

二”

再次向她汇报案情时已经有了许多思考,小青说:“想法上的荒谬,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沦陷。这是金可可案件给人最大的启示。”

金可可因违法集资导致三名血本无归的老人寻了短见;因为网贷逼债,造成一个女青年患上了精神病,因为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故意伤害导致两名想脱离传销组织的青年死亡。金可可的重罪来自最后两起死亡事件,因为杀害两个青年人的指令是他下达的,无疑他是案件的主谋。犯罪事实确凿无误,证据证言齐备,但引起她注意的是金可可的几个关系人。这几个人可以为本案提供不同的视角。

第一个关系人是金可可的姐夫姜亮。

姜亮文质彬彬,带着黑框近视镜。金可可读中学时就鄙视这个小富即安的姐夫,说干吗非要考中师?读完高中考个本科不好吗?一个大男人整天教孩子画些花花草草,有啥出息!?言语不多的姜亮不与内弟争论,因为内弟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不论期中还是期末大考,一向横扫千军。以此势头,将来考进北京名校不成问题。自己当小学教师,收入有限,在岳父母家里没有什么地位,内弟挖苦他也就认了。姜亮越是不接话,金可可就越是过分,常常在家庭团聚时,故意说起房子和车子,让姜亮更加尴尬。

金可可博士毕业到社科院工作,冷酷的现实让他对未来的憧憬受到重创。

社科院是个研究部门,相互比的是课题和成果。刚刚参加工作的金可可不可能拿到重要研究课题,成果自然也就不多。更难堪的是,社科院的收人让他无法面对家人。他悄悄问过姐姐,姜亮月工资是多少。姐姐的回答让他几乎当头挨了一棒,姐夫的工资要高出自己一截。

姐夫是中师毕业,自己是名牌大学本硕博一条龙毕业生,如此收入差别,知识的价值如何体现?

中秋节回家,姐夫的问话让他脊梁仿佛爬上一只壁虎,感到周身皮肤有些缩水。姐夫因为业余时间在县少年宫教孩子画画,有了外快,新买了一辆白色蓝鸟轿车。

加上车牌照的尾号摇了个8,心里就格外爽,对双手插着裤兜、站在院子里看车的金可可说:你买车不会要这种小排量的吧?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这句话让金可可伤了自尊,他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的。去年夏季,他嫌单位宿舍逼仄,且是两人一间,便想租房住。到周边一打听,舌头顿时伸得老长。每月工资用来交租,也住不起像样的房子。但姐夫的话他不能不回,无论何时,在姐夫面前他要保持一种心理上的绝对优势。他说,买车、买房已经列人了计划,包括对姐夫未来的发展也做了设计。姐夫被他的话吓住了,问:帮我设计什么呢?金可可说,我要让你离开实验小学,找一个体面的单位管点事。姐夫脸红了,说自己就会画画,当不了干部,就不劳设计了。

辞职后的金可可如同一只雄心勃勃的蜘蛛,开始编织他的地储投资平台。首先,他要设计一个乌托邦式的欲望迷宫,迷宫里充满财富诱惑。金可可的信心来自街边彩票站。他曾经无数次驻足彩票站门口,看一个个梦想瞬间暴富的人如何购买彩票。他曾经问过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那是一个穿着旧式米色风衣的知识分子,问他彩龄几年,是否中过大奖。男人说没有。问他为啥还坚持买,男人说人要有希望和梦想,不买,连一点中奖的机会都没有。这个彩民的话给了他启发。他知道,每一个走进彩票站的人都希望中奖;这次不中,会把希望寄托在下次。如此循环,彩民们的生活就总是充满幻想。

金可可正是基于迎合人们这一心理,才创办了地储公司。

公司创办后,神奇的一幕让金可可始料未及。地储公司就像一个富有引力的漩涡,大量民间投资滚滚而来。金可可有钱了,多得不知如何化。他没有忘记吴县长的话,给家乡县城投资建了一个中小学生实训基地,占地几十亩,配置相当现代化。让金可可遗憾的是,当年那位有着印章一样脸庞的吴县长早已交流到异地,否则看到金可可回家乡投资一定欣喜万分。现任县长是个年轻干部,姓什么叫什么金可可没有记住,但金可可感到这个年轻干部精力充沛,十分追求显绩。县长为本县出了一个著名投资人深感荣幸,表态要把金可可捐资建设实训基地这件事写到县志里。在县长眼里,很多东西是需要交换的,商人投资不会无缘无故。就问金可可有什么要求,并表态县里一定尽力解决。金可可希望把在县实验小学当美术教师的姜亮调到实训基地做个副职。陪同县长接见的县教育局长心里暗暗发笑,这算个啥要求,就是人事科一张纸的事嘛。县教育局是科级,下面的实训基地顶到天也就一股级。提拔一个副股级干部,还不是酱菜一碟!

金可可没把这个要求告诉姐夫,他希望给家人一个惊喜。好消息不能事先预热,闪电般突降才有轰动效果。

基地即将竣工,金可可把他的设计告诉了姜亮。没想到姜亮一口拒绝了。“我哪里也不去。在实验小学干得好好的,去基地干啥?”

金可可泄气了,好心被当成驴肝肺。这让他很郁闷。

他对姐夫说:别早早下结论!啥时候想好了,再答复我。

姜亮道:“我就是个当小学老师的料。和你这雁大毕业的比不了,我是狗尿苔上不了金銮殿。”

金可可说,有香车宝马,你为啥还要骑驴牵牛?

姜亮羞愧地笑笑:“你坐你的宝马,我开我的蓝鸟。

让我开豪车,我怕把不稳方向。”

金可可开公司半年,生意就铺到了十多个城市,账上流水额度惊人,成了多家银行的大客户。按照当年对姐夫夸下的海口,他买了奔驰、独栋别墅,他设计的一张张空头支票竟然真的变现了。

财富突然间火山爆发一样涌到内弟身上,让姜亮感到恐惧。他私下对同样当小学教师的爱人说,财悖而进必悖而出,弟弟常说自己在结网,可千万别作茧自缚,把自己缠住。爱人说弟弟是雁大毕业的,八年雁大可不是学画画。姜亮知道爱人是讽刺自己少见多怪。仔细想想也没错,人家毕竟本硕博一条龙,要和就和大牌。自已何必替人家操心呢。

金可可出事一点迹象都没有,头一天晚上还在省电视台财经频道当嘉宾,神采飞扬讲地储投资,第二天上午便被抓。这一切看起来好像一个不靠谱的梦,毫无逻辑可言。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金可可出事后姜亮也被调查了,办案人员怀疑金可可与姜亮有经济往来。查了好久,发现姜亮与金可可毫无干系。

小青约见了姜亮,问他是怎样预料到金可可会出事的。姜亮说,我哪里能预料他要出事?我不要弟弟的钱是因为自尊。弟弟原本就瞧不起我,我若拿他一分钱,在他面前就会矮一分,拿十分就会矮十分。要想面对面说话脊梁骨不弯,就不能要他的钱。姜亮还分析了金可可出事的原因,就是没画好人生的线条,没用对生活的颜色。小青觉得姜亮挺有思想,金可可要是能和这个姐夫常交流,也许会有另一种人生。姜亮说话三句不离本行,他觉得金可可本来会有大出息,能画一张壮丽的人生长卷,但他有一样东西选错了。小青问是什么,姜亮神情伤感地道:画布呗。他把一张大作品画在蛛网上。

小青心里忽然闪过一丝光亮:是啊,金可可犯罪,说到底是根本上出了问题。

第二个关系人是那个脸像印章一样的吴县长。

金可可辞职前,在一次会议上邂逅多年未见的吴县长。人的印象没有道理可言。有的人天天厮混在一起,却总是模糊不清,而有的人只有一面之交,却终生难忘。

吴县长当然属于后者。他那张标志性的印章脸有着很高的辨识度,你想在记忆中擦去都难。两人相遇后,吴广祥已经将S县当年这个高考状元忘得一干二净,对主动上前搭讪的金可可态度不冷不热。金可可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提到了当年一万块奖金的事,吴广祥想了好一会儿,似乎想起了当年表彰一事,便仰着那张印章脸问:

怎么,雁大博士毕业,就在社科院写材料?金可可说在社科院工作也许就是一个过渡,将来会有些打算。吴广祥叹了口气说,咱S县出去的人就是胸襟不宽,小富即安。难怪整个北上广找不到一个S县出来的大老板。像你这样当年的状元就窝在社科院,能有什么出息?金可可说社科院是智库,很多重要决策都需要社科院调研论证。吴广祥说,智库当然重要,但智库毕竟是玩虚的。

你给家乡写十篇论文,不如回去搞一个小项目。有项目就有税收,有就业。这是现实。离开现实,人没法活。

你懂吗,小伙子?吴广祥对社科院的轻视深深刺痛了金可可。吴广祥现在是市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厅级。但他看问题还是站在S县县长的角度,可见县里最渴望的是什么。

金可可对吴广祥说:“我有些自己的设计,还在等时机。”

吴广祥那张印章脸瞬间有些放大,道:“怎么?”你另有打算?”

金可可说:“我如果成功,一定会高薪聘您到我的公司当顾问。”

吴广祥邀请金可可到自己下榻的宾馆小坐,说房间里有新下来的信阳毛尖。金可可婉拒了,他有许多比喝茶更重要的设计要做。

吴广祥退休后,果然就被金可可聘为公司顾问。尽管只是挂名,但吴广祥成了金可可最得力的宣传员,地储公司很多促销活动吴广祥都主动站台。金可可出事后,吴广祥因为介人公司许多活动被立案调查。虽然没有深陷囹圄,却受到了很重的纪律处分,退休待遇由副厅降为副处。小青和吴广祥联系过,吴广祥拒绝见面,但在电话里说,金可可就是一粒罂粟种子,是谁在给他浇水、施肥,让他长成了害人的大烟?肯定不止我一个,有没有人心里明白却装糊涂。能听出来,吴广祥对自己受到降职处分很有些情绪。小青特别想见识一下这张印章脸,便在网上调了公开资料来看。这一看心里很失望,印章脸是不假,但上面刻满铁线小篆。

再有的关系人是刘小平和顾小平。这是两个来自东北边陲一家职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刘小平学数控机床,顾小平学装潢设计。两人就业不成,便相约到京城做北漂,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在北京街头转悠了三天后,囊中羞涩的两人被一个老乡引人了地储公司名下的传媒公司。传媒公司说是传媒,其实就是传销。两人进来后很快发现了这一点,不久就想离开,去找一份正经事做。传销这种组织进去容易出来难,他们的法宝是通过洗脑杀生,层层连环相套,让每一个加入者都成为链条中的一节。刘小平和顾小平天生就是一根筋。这种人从事简单劳动不成问题,但进人关系复杂的传媒公司就格格不入了。公司怎么洗脑,两人都油盐不进,一心盘算着逃跑,结果几次逃跑都被捉了回来。情况报到金可可那里。金可可指示了两个字:磨他。一般人是经受不住“磨”的,因为磨的过程就是大脑被一遍遍冲刷的过程,像一边淋水一边转动的碾盘,脑子里原有的东西会磨成粉末被流水冲走,留下一片空白。两个年轻人磨不下,报告又报到金可可那里,他指示了两个字:困他。

这是传媒公司屡试不爽的办法,人可以长时间饥饿,但不睡觉是不行的。你就是铁嘴钢牙,困你个七天七夜看你还能不能扛住?谁知这两人很有耐困本事,七天七夜过去,就是不告饶。情况再次报到金可可案头,金可可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出两个字:灭他!

金可可的这个指示,导致了惨案的发生。

金可可没有想到,指示这个东西在呈现权威的同时,也有一根看不见的绳索系在发令者的脖子上。灭他!在执行中会发生什么,金可可无法预料。也许他只是一句气话,也许是他不耐烦时下随口而出的一句顺口溜。但回到法律层面上,这就是一句不折不扣的杀人指令。

小青说和金可可谈到这两个被害人时,金可可目光透出一种怨恨。他说根本没见过这种死心眼的人,不配发财,脑子像玄武岩,天生就是出大力的。要是按着公司设计的路子走下去,现在这俩北漂也是有房有车的人。

好日子不过,他们却选择了对抗。难道挣钱比死亡还难吗?小青问过金可可,你是学哲学的,哲学是解决世界观的学问。你想没想过你的世界观出了问题?金可可回答时表情十分平淡:哲学家都是训导别人的,轮到自己会另有一个认识体系。这就好比再伟大的医生也治不了自己的病一样。小青觉得,应该给金可可做个精神鉴定。

很显然,在如何看待两人被伤害至死一事上,金可可的认识是分裂的。

对小青的讲述未加评论,肖樱注意到了一个问题:金可可非法理财集资、网贷、传销,受害人没有S县的。这和一般传销杀熟的做法不一样,需要搞清楚其中原因是什么。

小青提到了金可可最后一个关系人,一个瑜伽师小琼,金可可的女友。但此人没有涉案。

三带着几个新课题,小青开始了又一轮调查。

当小青提出受害人为什么没有S县人时,金可可道:

“这还用问?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小青觉得这个想法很幼稚,也有违骗子常理。在骗子眼中,哪里会有这种地缘概念。“但你不是兔子,你是一个非法集资者。”小青反驳。

“S县是我故乡。无论我做多大的生意,将来还是要回去的。”金可可陷入一种遐想状态,盯着会见室的铁窗,好像望着自家花园的铁艺栅栏一样。看得出来,金可可很在意故乡。那么,当他知道自己的形象在故乡已经坍塌之后,会怎么样呢?小青告诉他,S县的人现在已经不可能把他当英雄,包括他的姐夫姜亮,因为他给家乡和亲人抹了黑。

“这不奇怪。”金可可说,“我只要自己的感受。我没有任何对不起故乡的行为,包括我在故乡的投资,是纯公益。”

会见室窗外忽然传出几声鸟叫,是麻雀。金可可扭过头望了望窗子,麻雀的叽喳已经远去,他还在歪着脖子看。窗子很小,只有窄窄一块砖宽,马脸一般长,但上面还是安上了铁栅栏。小青问他在想什么。金可可转过脸,舒了一口气,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小青觉得,这句话已经把金可可的想法说透了。

肖樱重新打开金可可一案卷宗。与吴为群和王珩的卷宗不同,她嗅到了一股尼古丁的味道。很奇怪,金可可身上还是有一团迷雾没有揭开。这团迷雾只有犯罪者本人有所悔悟的时候,才能露出真容。

尽管小青已经弄清楚了该了解的一切,但职业的敏感让她不想到此为止。她知道,自己需要挖掘的东西不是具象的,而是无形的思想。

晚上,她给胡杨打了电话,两人讨论一个问题:决定人的行为的,到底是动机还是信念。胡杨认为,动机是对目标的欲望,信念是目标的神化。就金可可来说,不能简单用发财的动机去解释,问题的本质出在信念上。

胡杨总能说到点子上。这个分析她表示认可。她告诉胡杨,准备挖掘一下金可可的信念到底中断在哪一条经纬线上。胡杨也说这个案子值得挖掘,青年人在实现目标的手段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澄清这个问题,会让一些急于成功却不择手段的青年人迷途知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苍穹之眼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