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成大事者说话善于换位思考6
书名: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作者:李博 本章字数:4306字 发布时间:2024-07-01

79 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坦诚

  成大事者认为,如果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坦诚,毫无疑问,说话的效果会大大加强。

  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话时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人是感情动物,语言所负载的信息,除了理性信息外,还有感情信息。这种感情信息,内涵十分丰富。其功能不仅要诉诸人的理智,而且更要打动人的情感。

  大诗人白居易说得好:“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这里的推心置腹就是指话语真诚。所谓真,是指不矫揉造作,不言辞虚浮,能够保持说话人的自我本色。所谓诚,就是真心真意、不掩盖、真情流露。

  林肯和美国上议院议员道格拉斯是竞选中的对手。他们曾在伊里诺伊州进行过一场轰动美国的著名辩论。在这场辩论中,林肯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获得了誉满全美的“诚恳的亚伯”称号,道格拉斯却被听众戏称为“小伟人”。道格拉斯是个阔佬,他为了推销自己,特地租用漂亮的专列,车后安放一尊大炮,每到一站就鸣30响,配以乐队的喧闹,声势之大,为历史之最。并口出狂言:“要让林肯这个乡下佬闻闻贵族的气味。”林肯则买票乘车,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们为他预先准备好的马拉车。面对道格拉斯的强大挑战,他以退为进,沉着应战。在一次演讲中,他说道:“有人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个妻子,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办公桌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林肯之真诚首先在不讲排场,与选民心距拉近;内容上,贴近常人之心;谁个没有妻室儿女?他却称他们是无价之宝,这是情感认同;租用的办公室,家具少,书架大,投合选民们理想中的总统形象,廉洁,勤奋,富有学识。这样的自我介绍,不无幽默,这是形象的心理认同。最后,不把自己当作选民的救星,而把选民当作自己唯一的依靠,予以得体恭维,从而获得心理的亲近认同,通过这些推心置腹的讲话,获得选民的普遍认同,从而一举获胜。

  要想让听众感受到你的坦诚,你所说的话就要发自内心。在话语交际过程中,要使对方感受到情感的真实,说话人的话语一定要受到发自内心的充沛的情感支配。作家王潜先生论所谓“零度风格”时告诫我们:“说话人装着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情感,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也不理睬听众是谁,不偏不倚,不痛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儿,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罗列一些干巴巴的事实,没有一丝丝的人情味,这只能是掠过空中的一种不明来历去向的声响,所谓‘耳边风’,怎能叫人发生兴趣,感动人,说服人呢?”有人说得好:“只有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相信他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

  正当希腊面临马其顿王国的入侵,而有遭受亡国和失去自由的危机的时候,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曾经做过一次著名的演说,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充满着发自内心的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他热情洋溢地说:“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为自由而战斗。”从这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词句中,人们看到了一颗真挚的拳拳之心,因而他的演讲激励了无数的希腊人从聆听演说的广场直接奔赴战场,连向家人做一声道别也认为耗费了时光。他的敌人,马其顿的国王腓力见到这篇演说词,也不由感慨地说:“如果我自己听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连我也要投票赞成他当我的反对者领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让对手击节赞叹,这其中蕴含了多么真挚、奔涌的情感,这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心底的火山喷发,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成大事者认为,说话要想取得效果,无论如何都应该让对方感受倒你的坦诚,这种坦诚是发自内心的,无法做作。

80 愿意倾听,不要只等着说

  成大事者认为,人要愿意倾听,而不要只等着说。尤其是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居于高位的人一定要愿意倾听,而不仅仅是在等着发号施令。

  愿意倾听的人往往能够得到最大的帮助。信陵君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对城门看守人侯赢十分尊重,认为他是个贤者,愿意听他的意见,到最后信陵君成功地为赵国解围。

  秦国大军伐赵,赵国连忙向魏楚求救。楚国大将黄歇率领八万军马驰援赵国,与此同时,魏国也派晋鄙将军带兵十万援助赵国。

  一听说楚、魏两国发兵救赵,秦昭襄王亲自跑到邯郸来督战。为了瓦解三国联盟,秦王派人威胁魏王说:“秦军攻赵,很快就能攻下。诸侯中有谁敢去救援赵国,我就在攻破赵国后去攻打它!”魏王被秦王的威胁吓住了,连忙派人去追晋鄙,叫他就地安营扎寨,不再前进。于是晋鄙就在邻城扎下营盘,按兵不动。

  赵国派使者去魏国催促进军。魏王想进军,怕秦国怪罪;不进军吧,又怕得罪赵国,只好不进不退、坐城观望。赵孝成王叫平原君给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写信告急。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

  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央告魏王命令晋鄙进军。魏王始终不松口。信陵君无可奈何,决定带领下属和三千门客前去救赵。

  临行之时,信陵君去向他的好友侯赢告辞。侯赢知道了他的打算,劝告说:“你这点人去赵国打秦兵,不过是白白送死!”

  信陵君叹息说:“我也知道这样去的结果,但我别无办法呀!”

  侯赢对信陵君说:“我看有办法。你想想,大王不是很宠爱如姬吗?你从前不是曾经帮助过如姬?”侯赢的话,使信陵君想起一件往事:当年,如姬的父亲被人暗杀。如姬缠着大王要捉拿凶手,替父报仇。花了三年时间也没捉到。结果还是信陵君手下的门客找到凶手,替如姬报了仇。侯赢接着说:“如姬对你的帮助,非常感激。你现在找她,要她帮你把楚王卧室里的兵符拿来交给你。你凭兵符,就可以调动晋鄙的十万大军,同秦军作战。”

  信陵君马上派人去同如姬商量,如姬一口答应。当天夜里,趁魏王熟睡,如姬盗来兵符,交给了信陵君。

  信陵君得了兵符,再一次去向侯赢告别。侯赢把一个名叫朱亥的大力士推举给信陵君,说:“你到邻城去,晋鄙不服调遣,我这个朋友朱亥,会对你大有帮助。”

  站立一旁的朱亥,早就忍耐不住,大喝一声:“你不服从大王命令,该当何罪?”晋鄙正要答话,朱亥从袖子里抽出一个四十斤重的大铁锥,向晋鄙砸去。晋鄙顿时脑浆迸裂,一命归西。

  信陵君拿着兵符,号令全军,说:“父子都在军中,父亲可以回去;凡是独子,都回去照顾父母;剩下的人,都跟我一起去援救赵国!当时,信陵君选出八万精兵,飞速向邯郸奔去。魏国士兵在信陵君的指挥下,勇猛杀向秦军兵营。

  邯郸城内的平原君,见魏国救兵来到,亲自率领由三千人组成的敢死队,摇旗呐喊着冲杀出城。

  秦将既没有防备魏国军队的突然进攻,更没有料到邯郸城内的赵国军队会冲出城来。腹背受敌的秦军,一片混乱,仓惶抵抗一阵便全军溃散。秦将带领残兵败将向西逃跑,留下的两万秦军全被俘虏。

  信陵君窃兵符率魏军救邯郸,劳苦功高。赵孝城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亲自到城外欢迎他。

  成大事者认为,现代社会的人往往只等着说,而忘记倾听,这种状态很不好,导致人成长速度变缓。

81 善于倾听,自我尊重

  成大事者认为,善于倾听是一种自我尊重行为。尤其是别人对自己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候,我们更是要善于倾听,要明白别人的良苦用心,而不要认为别人在找茬。

  春秋时吴越之战,起初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俘沦为阶下囚。但吴王夫差是个胸无玄机、智力平凡的角色,他拒绝听从谋臣伍子胥的忠告,被馅媚、贿赂所惑,而把自己的宿敌越王勾践释放回国。

  越王回国后,马上把越国最漂亮的美女西施进献给夫差,夫差得到西施后,整天沉溺于酒色当中,骄纵恣睢,日甚一日。每逢西施胃病发作,手抚胸前的时候,那种病态美让夫差消魂落魄,一切军国大事都抛在九宵云外。对外,夫差贪图武功,北伐齐国,忠言劝谏的伍子胥被下令自杀。夫差的种种行为使太子友深感忧虑。为了让父王回心转意,他决心设计使夫差觉悟。

  一天,太子友手拿弹弓,浑身透湿,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跑来见夫差。吴王见状惊诧非常,急忙询问原因。太子友说:“清晨我到后花园,听秋蝉在树枝上得意地鸣叫,正当蝉鸣高兴的时候,一只螳螂却聚精会神地拉开架式,准备捕捉秋蝉。而此时,螳螂压根也没想到,一只机灵的黄雀正在林中徘徊,它屏心静气,轻巧极了,两只闪亮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螳螂。黄雀专心致志地想吃到螳螂,正好我在一旁,马上准备拉开弹弓,集中精力瞄准,只顾黄雀,为提防脚下,结果,一下子跌到大水坑里,弄成现在这副样子。”

  夫差听完太子友的叙述,似有所悟,他说:“看来这是因为你贪图近利,不考虑后患,瞻前不顾后是天下最愚蠢的行为。”太子友连忙接住吴王的话说:“天下最愚蠢的事,恐怕没有比这更厉害的吧?当初齐国无缘无故地去攻打鲁国,集中全部军队倾巢而出,自以为可以占有鲁国,没想到我们吴国正动员所有兵力,长途远征齐国,齐军惨败。眼看吴国可以吞并齐国了,岂料越国正在整顿军队,挑选那些愿战死沙场的勇士,由三江杀入五湖,挥师北方,一心要捣毁我们吴国,报当年越王受辱之仇。”听到此处,吴王全明白了,太子友所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规谏他罢北上伐齐之念。吴王哪里再能听下半句,大怒道:“这全都是伍子胥的那一套,妄想阻挠我的计划,伍子胥已经自杀,你再多嘴,我就要废掉你!”公于友悻悻然地退出去了。

  果然,几年之后,吴王为了扬盟主威,率领大军北上远征。可是,由于大队人马连续二十天的急行军已经疲备不堪,成强弩之末之势,根本不能再战了。而此时,那位忍耐极强的越王勾践,马上丢掉忍耐,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向吴国发动突袭。夫差本土危急,赶忙回军救援,结果,被越军包围,吴军不堪一击,一战即败。最终,吴国都城沦陷,吴王无路可逃,只好自杀。

  也许,吴王死前才后悔,不该不听伍子胥规谏,而把它杀掉;也才真正理解了太子友所讲的故事。所以临死之际,他用布把自己的脸蒙起来,表示他在九泉之下无脸再见伍子胥了,可惜,悔之晚矣!

  越国灭掉吴国,正是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结果黄雀吃了螳螂。透过这一历史故事,不仅是我们感悟到:制定决策不能不考虑到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集团,为了各自利益,为了生存和发展,互相敌对、联合、渗透,形成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处在这个关系上的各单位,互相牵制。如“蝉’之背后有“螳螂”,“螳螂”之后又有“黄雀”的格局。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一定要辨明各种利害关系,识别其中潜伏的危机,注意首尾兼顾。不要做秋蝉,也不要做螳螂,哪怕你是黄雀,还要看看身边有没有藏躲着的弹弓手呢?

  在这个故事中,太子友为了劝谏父亲可谓是用尽心思,但是夫差丝毫不为所动,反而朝自己的亲儿子大发雷霆,一点父亲的尊重都没有。

  成大事者认为,善于倾听是一种自我尊重,在这种尊重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好好地传入耳中的每一条意见和建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