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玲珑塔(3)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3019字 发布时间:2024-06-28

玲珑山月珑峰至谷子岭巴峰有百里路程,如果快马加鞭急行不歇,半日便可到达。不过,蕃郡前身蕃国极弱,只有烟宁、枣林至沂口间建有大道,其他疆域鲜有供四马并行的路,故而沿玲珑山北上费些时日。


  幸好,蕃郡之守温智极有远见,听说巴峰百花谷可以连接南北,便派出蕃郡副郡守程知前往巴峰,征调役夫修筑逐鹿大道。温智不是寻常之人,先祖温庭是庄帝的重臣,亦是摩罗封城摩山温溪镇名士,曾是学城七大学士之一,前往昭阳负有重任:破解黑、白、灰三色祭石上的文字。


  温庭虽然学识渊博,对那奇怪的楔形文字却束手无策,以至于回到学城吃喝不下,毅然决定远赴西北。尽管家人苦劝温庭,但是却无法改变其志,于是温氏一族启程同行,穿过苍岭到了西北。当温庭行至烟湖之时,遇到了当地土著劫持,被迫流在了烟湖一带。


  土著虽然凶悍,对温庭学识与为人却很敬重,愿意向其学习中土文化。温庭想起求学学城的初衷,乃是襄助明君昌盛亚夏,便不再纠结于楔形文字,留在当地传播中土文化,教导部落融合,建立一个以帝国为尊的邦国。


  在温庭的努力下,蕃国得以建立,成为西北诸国之一。凭借这一功绩,温庭被庄帝赐予贤匾,表彰他一心为民的德行。蕃国之君自然也不忘怀,将烟湖东畔丰饶之地交给温庭,慢慢地形成了如今的烟波镇。


  作为蕃国境内最有名的士绅,温家在国人心中地位甚高,甚至可以说超过侯主。温智是如今温氏掌族之人,贤名与德性是无人可比的,但论及思索之功与参悟本领,却不及其弟温筠。


  温筠自幼聪明过人,与烟波镇学士学习文史时,可以举一反三,甚至提出的问题令学士无法作答。温筠十岁之时,得到父亲许可,不远千里前往勤岭学城,拜大学士高维求学问道。


  与其他学子不同,温筠是一个极为特立独行之人。学子初入学城之时,都会被明确告诫七项事项,乃是绝不可犯的规定:一不得目无尊长;二不得不尊长者;三不得欺凌弱者;四不得偷窥藏书堂;五不得妄悖逆论时事;六不得在学城宣扬异教;七不得挑战学士权威,应以点头尊重学士的教导。温筠对前六条倒无异议,却常常摇头应对学士宣讲,提出自己相左的看法。


  起初,高维觉得温筠恃才傲物,有些生气,对他颇为冷淡。温筠倒不为所动,依旧我行我素,常常一个人攀登勤岭,思索自己所学之识。转眼之间,温筠在学城待了三年,饱览了藏书堂大量书籍。恰在那一年,良师雅轩举办学子晋升仪式,允许学子们登坛辩论,胜出者便可晋升学士,具备离开学城讲学讲史的资格。


  温筠第一个登上良师雅轩辩坛,应对千名学子轮番激辩。令高维刮目相看的是,温筠温文尔雅,答辩入情入理,辩倒所有学子。七内宗学士见状,都觉得温筠学识虽强,不免有些太露锋芒,抛出不少难辩之题。


  令诸多学士没有想到的是,温筠似乎早有准备,对答如流,甚至反问诸学士,使他们无法从容回应。经此一辩,温筠在学城声名鹊起,被许多学子奉为天人。温筠得了学士之名,反倒不再特立独行,常常向其他学士讨教,更让高维觉得此人不凡。


  当时,学城中有四位学士颇具声名,被学子们称为“天地有无”四士。楚天是楚山剑术大师楚楚之侄,对外七宗之一的天宗阐释极多,被天宗一派学子极为推崇,更因其有慷慨激昂的论辩之能,排在了四士之首。皇甫大地是帝国兴洛川的洛兴仓乡绅,以过目不忘之能扬名,对地宗学派著说精妙,成为地宗学派学子们的领军人物。温筠以“有”字诀钻研学城藏书,故而被学子们称为“温有筠”。庄柏则以“无”为思想为本,常常思索天地玄妙的本源,受到一些喜欢玄学的学子推崇。


  四人当中,皇甫大地年龄最长,温筠年龄最小,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却很少在一起交流。后来,温筠得了一场怪病,不得已离开学城,返回烟波镇。行经西京之时,温筠病情加重,只好留在悬壶堂,请堂主萧禹诊治病症。


  悬壶堂位于曲池路上,与林府间只隔着秋黄亭。秋黄亭是西京土著贵族陈知秋的宅邸,与无䪨亭、剪春亭和望岁亭并称四亭,皆是名门望族的府邸。萧禹与林家是世交,林芝称其为世叔,故而经常带着朋友,跑到悬壶堂去玩。正因如此,林芝与温筠得以相识。


  自从回到西京故地,林芝除了忙于政事,还想起了当年的旧友温筠。由于得了那场病,温筠身体一直不佳,鲜少离开烟波镇。温筠没有停笔住思,而是每日勤于书画,研究黑白棋,参悟天地。


  此番北上巴峰之前,林芝派人前往烟波镇,邀请温筠同行百合谷,面见墨国大王墨白。林芝并非想要举荐温筠,只是希望他能四处走走,不拘泥于烟湖一地,或许可令其虚弱身体变好。


  林芝在月珑峰下小住一晚,于次日一大早启程,带着十几名亲兵护卫,沿着尚在修筑的玲珑大道北行。抵达巴峰百合谷时,天幕已经低垂,谷外有逐鹿战团的斥侯守候。


  令林芝没有想到的是,温筠竟然应约而来。他坐着一驾马车,带着两名仆从,还有一些最新的策论之著,刚在百合谷外休整。百合谷虽然可行,马车实在是太过颠簸,林芝与温筠小叙过往后,命人安顿温筠休息,自己则乘着夜然穿过百合谷,先面见墨白大王。


  不过,林芝没想到再见墨白之时,竟是在巴峰下的荒野之间,还遥望到半山腰的熊熊大火。林芝不知山火源何而起,却隐隐觉得墨白嘴角有股冷意,看着那山火的眼神颇有不同。


  由于时辰很晚了,林芝未向墨白多做禀报,陪同墨国大王入营休息。这一晚,林芝又做了奇怪的梦,看到穹空飞来一柄利剑,刺中了他的胸口。当林芝从梦中惊醒过来,才发现天色尚黑暗如墨,空中之月躲在乌云中不肯出来。林芝信步走出营帐,登上营内一座小丘,感受夏末潮湿的夜风。


  巴峰右翼的营地更小,帐篷间空隙更窄,好像挤坐在一起的流浪汉,全都披着灰土土的麻布衣衫。天玲峰耸立于东方,只能依稀看出轮廓。近处的峰峦松林如刺,成群的乌鸦发出聒噪之声,好像幽静湖水中的逆流,令人觉得有些不舒服。


  半山腰的山火已熄灭,于幽暗深处显露了破败之象,飘浮着一股烧焦的气味。林芝恍惚之间,觉得那经历灾难之处,仿佛是显夫学士被劈中的所在,令他心中徒生惋惜之情。


  除了营地内星星点点的盆火,四周鲜见发光之物,只有几只萤火虫飞掠过头顶,飞向了玉马河的河滩。一队士兵从小丘下走过,踏着草丛间深深浅浅的土坑,走向换防的营地一角。林芝闻到一阵淡淡的麦香味,从不远处的地方飘 来,才知道已经有人准备早饭。


  新的一天的征程开启了。


  闻郎领了王命来找林芝时,林芝已经吃罢了早饭,穿戴整齐准备启程。听说大王相约,林芝不敢怠慢,跟着闻郎前往王帐。墨白起得很早,正在翻阅随行带来的书简。对于墨白的勤勉,林芝倒是颇为佩服的,认为这是一个好君主必备之功。


  帐篷中央的方桌上,堆着不少书籍,还有一些较为紧急的奏折。林芝一边猜测奏折中是否有关于问鼎城的,一边缓缓走到了方桌旁边。墨白将书简反扣于桌上,面向林芝露出笑容。


  “林郡守休息得可好?”墨白一边说着,一边向闻郎招招手,让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林芝坐在自己的对面。


  “多谢大王关怀,林芝休息得很好。”林芝回答着,眼光落在那反扣的书简上。


  “这份书简是黑马台刚刚送来的,乃是关于凉川一战的介绍,里面记录着当日江风、地形、战争的进程,还有突然降下的暴雨,以及影响战争结果的泥石流。”墨白不以为然地说着,端起闻郎放在桌上的茶杯,轻轻地呷了一口。


  “大王是想要通过复盘战争现场,修正墨国大军行军布阵的错误?”


  “林郡守果然是聪明人,未及本王提出问题,自己已经先答出来了。你觉得青云左军受挫是何原因?泰平大良最后获胜又胜在哪里呢?”


  “林芝没有亲历战场,不敢妄自评论。”


  “林郡守有所顾虑,担心自己议论令泰大良不悦啊!”墨白一边笑着,一边站起身,走出了寝帐。闻郎小心翼翼地跟在后边,托着一件黑色的披风。林芝不知如何作答,只得跟着出了帐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